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學習資料 > 禮儀常識

【推薦】西餐禮儀

西餐禮儀1

01、吃西餐時候,我們餐具是刀叉,這個時候我們要注意第一個小禮儀就是:右手拿刀,左手握叉,不要弄錯了,免得被人笑話

【推薦】西餐禮儀

02、吃牛排時候要切成小塊,慢慢的進食。每次吃一口切一塊,不至於過大,不要狼吞虎嚥,吃的時候要斯文,不要發出過大的聲音;

03、餐巾:吃西餐一般都會用到餐巾,我們看電視裏面可以圍在胸口,或者放在大腿上,不要用來擦臉。吃東西時候沾到污漬,要輕輕的擦拭即可;

04、坐姿一定要有坐像,不能講胳膊放在桌子上面。身體要坐直,如果手沒地方放,可以放在大腿上面;吃西餐是一件很優雅的事情;

05、西餐喝湯的時候要用勺喝,不能拿着碗直接喝。要小口喝不能發出滋滋的聲音。

西餐點上菜順序及內容對於正式的全套餐而言,其點上菜順序、內容分別爲:

頭盤。它又稱前菜、開胃菜、餐前小食品等,有冷、熱頭盤之分;其味以鹹、酸爲主,且都極具特色,如鵝肝醬、薰鮭魚、奶油雞酥盒等;一般數量較少、質量較高。

湯。它有清湯、奶油湯、蔬菜湯、冷湯四類,具體不同的品種常常包括牛尾清湯、各式奶油湯、美式蛤蜊湯、意式蔬菜湯、德式冷湯、俄式冷湯等。

副菜。它包括水產類菜餚、蛋類、麪包類、酥盒菜餚品等,主要是指魚類菜餚,且食用時要用專門的調味汁,如美國汁、荷蘭汁、白奶油汁、水手魚汁等。

西餐禮儀2

西餐飲酒時酒杯的拿法:

酒類服務通常是由服務員負責將少量酒倒入酒杯中,讓客人鑑別一下品質是否有誤。只須把它當成一種形式,喝一小口並回答Good。接着,侍者會來倒酒,這時,不要動手去拿酒杯,而應把酒杯放在桌上由侍者去倒。

正確的握杯姿勢是用三根手指輕握杯腳。爲避免手的溫度使酒溫增高,應用大拇指、中指和食指握住杯腳,小指放在杯子的底臺固定。

西餐飲酒的應注意的禮儀:

喝酒時絕對不能吸着喝,而是傾斜酒杯,像是將酒放在舌頭上似的喝。輕輕搖動酒杯讓酒與空氣接觸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搖晃杯子。

此外,一飲而盡、邊喝邊透過灑杯看人、拿着酒杯邊說話邊喝酒、吃東西時喝酒、口紅印在酒杯沿上等,都是失禮的行爲。不要用手指擦杯沿上的口紅印,用面巾紙擦較好。

西餐禮儀3

西餐禮儀刀叉擺放

首先,主菜盤(Dinner Plate)疊在湯底盤(SoupPlate)上並放在餐位中間,摺疊規整的餐巾(Napkin)放於主菜盤上。

其次,刀(Knife)與湯匙(Soup Spoon)放在食盤右側,叉(Fork)放在食盤左側。刀叉的數量是與菜式的數量是相等的,並按上菜的順序由外向內排列,所以擺在最外側的刀叉或湯匙用於前菜,中間的刀叉(Fish Knife and Fish Fork)用於吃魚,最靠近食盤的刀叉(DinnerKnife and Dinner Fork)用於肉類主菜。但有時會遇到左右擺着不同件數的刀叉,通常是叉的數量多餘刀的數量,這表示多出來的叉是單獨使用的。

接着,在食盤的上方排放的是甜點餐具(Dessert Setting)。靠內的是點心叉(Cake Fork),用於食用蛋糕,叉齒朝右,叉柄朝左。靠外的是點心匙(DessertSpoon),用於食用冰淇淋,勺頭朝左,勺柄朝右。然後,在餐位的左上方是麪包盤(Bread Plate)與黃油刀(Butter Knife),黃油刀放於麪包盤上方,刀刃朝左,刀柄朝右。

再者,在餐位的右上方至少有三種玻璃杯。從左到右依次是水杯(Water Glass)、紅酒杯(Red Wine Glass)、白酒杯(White Wine Glass)。

最後,在甜點餐具的上方可能放有黃油盤(Butter Plate)、調料(Salt and Pepper Shaker)及麪包籃(Bread Basket)。

餐具中所有的刀刃(Blade)都朝裏擺放,叉齒(Tines)和匙心向上擺放。越進階的餐廳,這些餐具的擺放越齊全。

刀叉的正確拿法

1、使用刀叉進餐時,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

2、將食指伸直按住叉子的背部;刀子除了與叉子同樣拿法外,還可以用拇指與食指緊緊夾住刀柄與刀刃的接合處。可依食物,選擇較容易進餐的方法。

3、以叉子壓住食物的左端,固定,順着叉子的側邊以刀切下約一口大小的食物後,然後用叉子送入口中。注意,將刀子拉回時不可用力,而是在往前壓下時用力,這樣才能利落地將食物切開。

4、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進餐中放下刀叉時,應將刀叉左右分開,分別放在餐盤邊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還要繼續吃。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併攏放在盤中。如果是談話,可以拿着刀叉,無需放下。不用刀時,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隻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隻手拿叉取菜。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5、當盤子內的細碎食物聚集時,可利用刀子擋着,再以叉子靠近舀起。

6、如有淋上調味醬的食物了,也可以利用刀子刮取調味醬,再以湯匙或調味醬用湯匙將食物與調料一起送入口中。

西餐禮儀4

怎樣拿咖啡杯

在餐後飲用的咖啡,一般都是用袖珍型的杯子盛出。這種杯子的杯耳較小,手指無法穿出去。但即使用較大的杯子,也不要用手指穿過杯耳端杯子。正確的拿法應是拇指和食指捏住杯把兒再將杯子端起。

怎樣給咖啡加糖 給咖啡加糖時,砂糖可用咖啡匙舀取,直接加入杯內;也可先用糖夾子把方糖夾在咖啡碟的近身一側,再用咖啡匙把方糖加在杯子裏。如果直接用糖夾子或手把方糖放入杯內,有時可能會使咖啡濺出,從而弄髒衣服或檯布。

怎樣用咖啡匙 咖啡匙是專門用來攪咖啡的,飲用咖啡時應當把它取出來。不要用咖啡匙舀着咖啡一匙一匙地慢慢喝,也不要用咖啡匙來搗碎杯中的方糖。

咖啡太熱怎幺辦 剛剛煮好的咖啡太熱,可以用咖啡匙在杯中輕輕攪拌使之冷卻,或者等自然冷卻後再飲用。用嘴試圖去把咖啡吹涼,是很不文雅的動作。

杯碟的使用 盛放咖啡的杯碟都是特製的。它們應當放在飲用者的正面或右側,杯耳應指向右方。喝咖啡時,可以用右手拿着咖啡的杯耳,左手輕輕託着咖啡碟,慢慢地移向嘴邊輕啜。不要滿把握杯、大口吞嚥,也不要俯首去就咖啡杯。喝咖啡時,不要發出聲響。添加咖啡時,不要把咖啡杯從咖啡碟中拿起來。

喝咖啡與用點心 有時和咖啡可以吃一些點心,但不要一手端着咖啡杯,一手拿着點心,吃一口喝一口地交替進行。飲咖啡時應當放下點心,吃點心時則放下咖啡杯。

西餐禮儀5

西餐桌上擺放的刀叉一般最多不超過三副,你需要牢牢記住的就是要用最外面的那副刀叉來吃第一道菜,以後每上一道菜依次往裏使用。如果多於三道菜,侍者會在上菜的時候給你送上新的刀叉。需要注意的是,你左手邊的麪包盤裏的那把刀是黃油刀,千萬不要用它切牛排,除非你也想讓你的牛排飛到坐在你對面的人的脖子上。

關於刀叉的使用方法,你還要注意一下幾個問題:

●使用刀叉進餐時,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用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刀將其鋸切成小塊,然後用叉子送入口中。

●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刀叉不要碰出聲音,也儘量不要碰到盤底。切記刀不能放入口中,不管它上面是否有食物——這既是禮儀的要求,同時也能避免刀刃劃破你的嘴脣。

●不要用叉子扎着食物進口,而應把食物剷起入口(美國人食用肉類有時先用刀把肉切成塊狀,然後用叉子扎着送進口中;而歐洲人一般是邊切邊吃,而且是剷起來送入口中)。

●如食用某道菜不需要用刀,也可用右手握叉,例如意大利人在吃麪條時,只使用一把叉,不需要其他餐具,那麼用右手來握叉倒是簡易方便的。沒有大塊的肉要切的話,例如素食盤,只是不用切的蔬菜和副食,也可用右手握叉來進餐。

●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併攏放在盤中。不用刀時,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做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要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這會讓別人感到膽戰心驚。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隻手拿餐巾擦嘴,或是一手拿酒杯,另一隻手拿叉取菜。還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吃體積較大的蔬菜時,可用刀叉來摺疊、分切。較軟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

●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應把刀叉以八字形狀擺在盤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盤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邊說話邊揮舞刀叉是失禮的舉動。

●用餐後,將刀叉擺在四點鐘方向即可。

西餐禮儀6

商務禮儀西餐桌餐巾禮儀

簡單的一張餐巾紙,其實也有不少講究。

一般在入座後,要把餐巾放在大腿上,而不是塞在衣領處,否則會讓人懷疑,您進餐有困難。

就餐結束後,餐巾紙不應該揉成一團放在盤子裏,而是要重新疊起來,把乾淨的一面朝上,放在盤子左邊。但也不需要刻意摺疊整齊,弄得乾乾淨淨,否則會讓人誤以爲是沒用過的餐巾,收回重複使用。

要記住,餐巾僅是用於擦嘴,不是用來擦手機,擦眼鏡,或者擦其他什麼東西。簡單來講,餐巾一般是用於喝東西之前擦嘴,以免在杯壁上留下油漬或者其他飯菜餘渣。

商務禮儀西餐桌紅酒禮儀

這一點,估計很多人都已經不陌生了。

喝葡萄酒時,手要握着杯頸,目的在於避免用手溫加熱杯中的酒。還有一個原因是,這樣拿杯子的話,在乾杯的時候聲音會更好聽一些。

現今,很多情況下碰杯和祝酒的習俗已經很少見了。人人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飲料,用不着爲了陪喝,一定要點帶酒精的飲料。不過要記得,最好等大家都有了各自的飲料之後纔開始喝,免得人家剛要給您敬酒,您這邊都已經喝完了。

要注意,喝飲料時,嘴裏不要吃着東西。

“如何選擇合適的葡萄酒”

基本來說,白肉(或者魚)配白酒,紅肉配紅酒。但您也用不着一定這樣搭配,選一杯您喜歡和的葡萄酒纔是最重要的。

但要在正式場合,若有很多道餐,而且前後還有不同種的肉類,那您最好也搭配相應的葡萄酒喝,儘量不要白配紅、紅配白。

商務禮儀西餐桌就餐禮儀

當然,在西方也是,只有等所有人的飯菜都齊了,纔可以開始就餐。一般情況下,當女主人也就坐、開始就餐,即表示可以開始進餐了。因此,作爲主人,若客人比較多的話,就需要特別注意飯菜的預熱了,免得還沒開始吃,飯菜就都已經涼了。

在德國,除了一些非常正規的場合以外,通常很多不同的飯菜都會一起上,如魚,土豆,蔬菜,以及醬汁等。但這決不意味着,讓您把各種飯菜盛過去在您的盤子裏拌着吃。您可以把不同的飯菜盛到您的盤裏,但先用刀叉把一口的肉和菜切出來,再適當的組合,並搭配醬汁食用,不要事先就拌好。

在英國或其他英語國家,人們經常會在吃肉之前,把整塊肉排全部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而在德國卻不同。在德國,人們通常會吃一塊切一塊,以免整塊肉都會涼掉。記住,吃肉時,叉背一般會朝上。

吃沙拉時,一般是不會用刀切的.,而只是用叉子。當然,用困難的時候,還可以藉助一小塊麪包。

到了吃甜點的時候,服務員或者女主人一般會把桌子清理乾淨,麪包還有其他剩菜,及不使用的刀叉這時候會撤走。目的在於,在乾淨、整潔的飯桌前吃完最後的甜點以結束用餐。

當女主人把自己的餐巾放在餐桌上並起身時,說明用餐就此結束了。其他客人這時候也應該停止進餐。男士們這時應該先起身,幫助身邊的女士把座椅拉開,方便她起身離座。若您還在與身邊的人交談之中,這時也應該先打住,並與進餐時座得較遠的客人進行交談,同時也讓身邊的人用這個機會與他人進行交談。

商務禮儀西餐桌禮儀禁忌

在西方文化圈,就餐時吧嗒嘴或者打嗝,以及喝東西時發出聲音都算是餐桌禁忌(在中國則不同)。另外一個衆所周知的就是,嘴裏嚼着東西時不應該與人交談。爲了就餐時隨時可以順暢地與人交談,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不要一口吃太多。其次,還需要注意的就是,儘量保持好坐姿端正,用餐具把飯菜送到嘴邊,而不要屈身、低頭覓食。

在英國以及北歐國家,就餐時左手會放在膝蓋上,而在德國,一般是雙手都放在餐桌上,但只是雙手及手腕部分。即使在休息期間,肘關節也不應該架到餐桌上。

此外,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西方,飯前都應該注意洗手。起碼要梳洗乾淨、並穿戴整齊再開始進餐。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

在西方,人們使用的餐具可謂是千奇百狀,如何正確使用,真有不少講究。

基本而言,雙手要握刀叉柄的末端,而不是像對待沉重的工具一樣緊握餐具。就餐時應儘量避免刀叉打架、與餐盤摩擦發出怪聲。暫且不用餐時,可以把刀叉相對,“八”字形搭在盤上。結束就餐時,則可把刀叉並行放在盤子中,刀刃朝內、不要對着別人。

餐具一旦使用過,不應再放回餐桌上,免得弄張桌布。

要記住,餐具僅是用於就餐,不應挪作他用。例如,交談時揮舞刀叉是萬萬不可的。

西餐禮儀7

西餐的進餐禮儀

穿着整潔得體。男士去高檔西餐廳也應穿上一件外套、內搭襯衫和乾淨的皮鞋。而女士則要穿晚禮服或套裝和有跟的鞋子。

入席時,男士需引導女士入座。注意自己的坐姿,上身自然挺直,脊背不可緊靠椅背,身體與椅背之間間隔5指左右。不可伸腿,不能翹起二郎腿,也不要將胳臂肘放到桌面上。

用餐中,切記不可以大聲喧譁。吃東西時應細嚼慢嚥,吃一口,切一口。使用刀叉時,儘量不使其碰撞,以免發出大的聲音。

女士如果不小心在酒杯上留下脣印,可將杯子放到桌面以下,用拇指偷偷擦掉。乾杯時,即使不喝,也應將酒杯在嘴脣邊碰一下,以示禮貌。

西餐的餐具使用

西餐餐具包括刀、叉、匙、盤、杯、餐巾等。其中盤又有菜盤、布丁盤、奶盤、白脫盤等;酒杯更是講究,正式宴會幾乎每上一種酒,都要換上專用的玻璃酒杯。

西餐擺盤的BMW法則:永遠記得拿左手邊的麪包(bread),拿右手邊的酒(wine),那M是什麼呢,當然是放在中間的主菜(main course)咯。

餐具的使用順序:從外向內使用。

西餐的進餐順序

西餐種類繁多,風味各異,但基本的用餐順序大體相同。一般爲:開胃菜、湯品、主菜、甜點,最後爲咖啡。

在適當的場合下,爲了表達適當的禮儀環境,高端玻璃瓶水常常是必備的,比如高端西餐如果缺少了高端水,是難以想象的。

氣泡水與開胃菜

選擇氣泡水搭配開胃菜,他的作用是像鬧鐘一樣,叫醒你的舌頭,有助於開啟味覺,爲你的頭盤增進風味。翻滾的氣泡刺激着每個味蕾,氣泡的聲音就像在跟你的身體說:快準備享用大餐吧!

氣泡水與主菜

在一餐中最好選擇含氣與無氣兩種水來調節進食節奏。吃清淡的海鮮或禽類,無氣泡的平靜水更能幫你清潔味蕾,滋潤喉嚨,享受食材原始、純粹的味道。

氣泡水與甜品

一款優質的佐餐水除了潤喉之外,最重要的是在用餐過程中清潔口腔和味蕾,所以在主餐結束,吃甜品之前,需要用水來清口,可以選擇微氣泡水或無氣泡水,舒緩味蕾,清除掉主菜在口腔中留下的刺激,搭配清爽甜點,享受甜品帶來的舒緩與一頓完美大餐的無比滿足感!

西餐禮儀8

第一,咀嚼食物的時候張嘴。有的人在咀嚼食物的時候,總是不自覺的張開嘴巴,這在西餐中是十分不雅的。下次用餐的時候請務必記得咀嚼食物要閉住嘴脣,不要讓別人看到你的食物或者牙齒。而且,張嘴咀嚼食物很容易發出吧唧嘴的聲音,這會影響別人用餐。

第二,嘴巴里面有食物的時候進行交談。嘴巴里面塞滿了食物的時候談話很不雅觀,而且發出的聲音也往往不準確,很難讓別人聽清楚你的聲音。即使你的嘴裏面只有一點點的食物,也不要說話,等你把食物全部嚥下去以後再開口不遲。同樣,當別人嘴裏有食物的時候也不要發起對話,等對方把食物嚥下後再開口。

第三,把嘴巴里面塞滿食物。不要大口大口的進食,嘴巴塞的太滿,兩頰都鼓起來了,這樣很不雅觀,給人感覺好像是個餓死鬼。也不要用一邊的牙齒咀嚼所有的食物,這樣一邊臉頰鼓成球,更不好看。

第四、咀嚼食物的時候喝湯。在咀嚼食物的時候不要喝湯或者喝水,除非是食物太燙或者太辣不能適應,喝湯作爲調整。

第五,用嘴吹涼食物。很多人都有用嘴巴吹涼滾燙食物的經歷,但是記住了,在西餐中這樣做是萬萬不行的。你可以小口小口的慢慢吃,或者等食物溫度降下來以後再享用。

第六、叉子上的食物,只咬半口。你可以把食物用刀切成小塊,適合一口的量,不用試圖用嘴來撕開食物,很多食物是做不到的,尤其是牛排,試圖用牙齒和叉子把牛排分開基本上是妄想。

第七、揮舞餐具。當你手裏拿着餐具的時候,它們就是負責幫助你把食物送進嘴裏的,不要談話談的得意忘形,來回揮舞餐具來指點江山。

第八、用餐具指人。用餐具指人是非常不禮貌的,尤其是用刀指人,有提出決鬥的嫌疑,在西方禮儀中,用刀指人,往往代表了極度的蔑視或者深仇大恨,往往代表了你要準備殺之而後快。

第九、玩弄餐具或者衣服飾品。當你在自己的座位坐下以後,可以和別人談話,也可以傾聽別人的發言,站有站姿、坐有坐姿。不要低頭玩弄自己的領帶、珠寶、手鐲等飾品,也不要來回擺弄刀叉、盤子、餐巾等餐具,不要左右擺動身體或者動來動去,搞得別人感覺你像個沒有長大的孩子一樣,整個用餐過程要保持儀態端莊。

第十、用錯餐具。西餐最基本的原則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這是刀叉配合的時候的標準。不過當你不需要用刀的時候,也可以用右手拿叉子。當吃麪條的時候,要用叉子把麪條捲成一卷,然後放入口中。不要高高的挑起來,然後像釣魚一樣從下面接住,也不要用嘴叼住麪條的一頭往裏面吸。

十一、用餐的時候不要抖。有的人就是不能老老實實的坐着,一定要動,要不就是腿上下抖動,要不就是腳不老實,你這樣做會讓別人很煩躁。而且也是沒有教養的表現,俗話說,男抖窮、女抖賤,我們最好改掉這種壞毛病。

十二、打嗝。如果能預測到要打嗝,最好離席,如果控制不住打出來,也不要太尷尬,向旁邊的人輕聲道個歉就可以了,畢竟有時候沒法控制。

十三、把湯匙放入咖啡杯。咖啡配套的湯匙,是要放在旁邊或者放在托盤中的,當我們倒入牛奶或者加完糖以後,可以用湯匙攪拌一下再喝,千萬不要讓湯匙在咖啡杯裏面立正。這代表了西方一個非常下流的手勢,我就不說是什麼了,大家想象一下那個形狀就知道了。當然,也不要用湯匙喝咖啡,要端起杯子來喝。

十四、擦餐具。我們中國人有個習慣,開始吃飯前,喜歡用餐巾紙擦拭餐具,包括筷子、碗、盤子,有些人還習慣於要用開水燙一下餐具。這在西餐中是非常不禮貌的,是認爲主人提供的餐具不衛生,對主人的蔑視,會讓主人非常的不舒服,甚至有可能會被趕出去。

十五、離開餐桌不打招呼。不管你是暫時離開上衛生間還是接聽電話,還是用餐完畢需要離開,都要向主人打聲招呼,如果主人不空,也要向旁邊的人說聲:不好意思,示意要離開一下。但是不必要向他人說明你要去哪裏,去幹什麼。當然,別人要離開的時候,你也不要去詢問人家到底要幹什麼去。

十六、在餐桌上補妝或者整理服裝。當然,在任何情況下,你需要補妝或者整理服飾,都應該去衛生間完成,這是屬於比較私密的活動,不應該在公共場合進行。女士如果要參加宴會,最好使用質量比較好的防水的口紅,否則你的口紅被沾到了杯子上也是很尷尬的事情,或者你飯還沒吃完,口紅就被吃的七零八落了,自己還不發覺,還在和別人高談闊論,也是很有損自己的形象的。

十七、剔牙。在西餐的餐桌上是找不到牙籤的,你也不要試圖和服務生要牙籤,更不要用刀叉來剔牙。如果牙齒上粘有食物,不要在大庭廣衆之下進行任何操作,這讓別人會感到非常噁心。你應該起身去衛生間整理乾淨。當然,你也不要坐在餐桌邊上用舌頭悄悄清理牙齒,你以爲別人看不到嗎?更不要用餐桌上飲用的水漱口,然後再嚥下去。

十八、用餐的時候不要發出聲音。餐具之間不要發出聲音,不要像鐵匠鋪一樣把刀叉弄的叮叮作響,更不要在等候上菜的時候敲打餐具。吃東西的時候不要吧唧嘴,喝湯的時候不要往裏面吸,發出吱吱的聲音。西方人認爲,吃飯的時候發出聲音,是豬的基本特徵,是一個人沒有教養的表現。

西餐禮儀9

西餐與中餐相比,最顯著特點是,就餐者不像我們這樣使用筷子,而是使用刀叉進食,菜餚的烹調方法也與中餐大相徑庭。世界上最著名的西餐大菜,當屬法國、英國、俄國大菜,另外像意大利、德國、美國以及奧地利、匈牙利、葡萄牙、荷蘭等國的大菜也很有名。

法式大菜的特點是選料新穎別緻,加工精細,如蝸牛、鵝肝、馬蘭、洋百合、椰樹芯等,均有名菜品種傳世。此外,法式菜製作時擅用酒,烹調講究,菜口偏生。代表名菜有馬賽魚羹、凍鵝肝、巴黎龍蝦、紅酒山雞等。

英式大菜的特點是口味清淡,少用油、酒,以煮、蒸、燴、煎、炸爲主。調味品放在餐桌上,由就食者根據自己口味選取。代表菜有薯燴爛肉、烤羊馬鞍、燒鵝蘋果沙司、野味攀等。

俄式大菜的特點是油大味重,肉類、禽類要燒得爛熟,但鹹魚、薰魚又多生吃。調味多用酸奶油、奶渣、檸檬、酸黃瓜、小茴香。代表菜有鯖魚餃子、串烤白羊、白塔雞、冷蘋果湯、羅宋湯等。

美國白宮要求菜品低脂高纖,健康烹調。美國菜的特點是鹹裏帶甜。

德國菜則是略帶酸味,生菜較多。

意大利菜以原汁原味聞名,且喜用麪食做菜。

西方各國飲食規矩、禮節大同小異,但是同我們的習慣很不一樣。我們認識西餐,首先要熟悉、掌握下列各項。

應邀

被邀請參加宴會以及接受邀請,是主、客友好關係的體現。是否出席宴會,西方人士常在請柬的右下角書寫下列短語,提醒被邀請者:R.S.V.P.(謹請答覆);Regrets only(因故不能出席,請答覆);To Remind(“備忘”。已口頭商定,不需答覆,只起提醒作用)。

如應邀,可在感謝之後表示:“很高興,接受邀請。”如不能出席,可表示“感謝邀請,但是由於此前另有安排,很遺憾,不能出席。”臨時因故不能出席,也應儘早通知對方並表示歉意。

關於出席宴會着裝問題,邀請人往往會在請柬的左下角標上如下英文字:

Formal(正式服裝——指西方國家禮服,其他國家的民族服裝,但一般西服不在此列);Black tie(黑領結——指晚餐禮服,也稱小禮服);Suit(套裝——指西服,需上下一色並扎領帶);Informal或Casual(便裝)。

送花

西方人士喜歡舉行家宴招待朋友。赴宴時,客人如能帶上一束花或小工藝品、小食品獻給女主人,主人會很高興。如果是大型招待會,根據雙方關係,有時送花籃祝賀,提前擺放在招待會現場。

問候

如主人夫婦迎客,客人應先同女主人握手問好,獻上花束,再同男主人握手。然後由主人或主方人員引入客廳,同其他來賓見面,服務員會送上飲料或低度數酒類供客人享用。

入座

何時由客廳進入宴會廳,須聽從主人安排。如事先未通知座次,很可能在宴會廳門口有座位示意圖,客人應自己去找本人的座位位置。入座時應從椅子左方就位,離席時才從右邊離開。男賓應幫助右邊的女賓挪動椅子,待女賓坐好後,自己再就座。入座就餐時,身體略靠近餐桌。

餐巾

當主人示意就餐開始或拿起餐巾時,客人才可照樣去做。餐巾通常是對摺,折口朝外,下邊一半略長,平鋪在雙腿上。在中國,可把餐巾一角壓在餐盤墊盤之下,使餐巾搭在腿上。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進餐時油漬直接灑落在衣服上,但是忌將餐巾掛在胸前。可用餐巾一角擦嘴角、手指上的油漬,但是忌用餐巾擦刀叉、盤盞以及擦汗、擦脖頸等。進餐時因事暫時離開,應把餐巾放在座椅上或搭在椅背上。如把餐巾放在餐桌上,就說明離去不再返回。宴會結束,收餐巾時也應以主人爲先。餐巾收後放在餐盤旁即可。

西餐禮儀10

細節決定命運,抓住細節,講究細節,更能顯示個人與衆不同的修養。用餐中,小小的一張餐巾,也隱藏着不少的禮儀祕密。讓我們一起揭祕餐巾中所蘊藏的種種細節禮儀。

西餐禮儀中,若進餐過程中有時中途因事要暫時離席,切勿將餐巾擱在桌上,因爲這是意味你不再吃,侍者便不會再爲你上菜了,所以,在離開時須將餐巾放在椅子上纔對。

用餐完畢,餐巾大致疊好,也可以不疊好,放在餐桌上,而要亂扔。如果發現水杯或萊餚中有髒物,不要大聲嚷嚷,引起同桌的人們注意,而應當悄悄告訴服務員,讓他拿走重拿一份來。 換菜盤和餐具也是這樣。喝飲料時,先用餐巾擦一下嘴脣,然後再喝杯中的飲料,爲的是避兔菜屑弄到臉上或丟進玻璃杯裏。如有紙餐巾最好不用餐巾擦嘴,不要把用過的盤子推到一旁,或者把盤子摞起來。

最好不要移動任何盤子的位置。在桌布上落下面包屑,可以不必理會。如果是不慎落下一點兒飯菜可以在服務員撤走盤子時,用餐巾小心地把它拾到盤子中。

標籤:西餐 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