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學習資料 > 禮儀常識

大學生懂禮儀的重要性

人在社會化過程中,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而社交社交禮儀教育是一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以下是小編整理好的大學生懂社交禮儀的重要性,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大學生懂禮儀的重要性

社交禮儀對於大學生的重要性【1】

社交禮儀,是中華傳統美德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社交禮儀之邦,應爲社交禮儀之民。知書達禮,待人以禮,應當是當代大學生的一個基本素養。然而,在大學校園仍有許多不知禮、不守禮、不文明的行爲,還有許多與大學生面試社交禮儀修養、與精神文明建設極不和諧的現象。可見大學生社交禮儀的重要性,對大學生進行社交社交禮儀教育具有跨時代、跨世紀的特殊意義。因爲,社交社交禮儀教育不僅是素質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強烈要求。

1、社交社交禮儀教育有利於大學生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形成和諧的心理氛圍,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任何社會的交際活動都離不開社交禮儀,而且人類越進步,人們就越需要社交禮儀來調節社會生活。社交禮儀是人際交往的前提條件,是交際生活的鑰匙。

當代大學生隨着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環境的變化,自我意識有了新的發展,他們十分渴望獲得真正的友誼,進行更多的情感交流。大學生一般都遠離家鄉父母,過着集體生活,與其他同學處在平等位置,失去了以前那種對父母的"血緣上的"、"無條件的"依賴。因此,透過人際交往活動,並在交往過程中獲得友誼,是適應新的生活環境的需要,是從"依賴於人"發展成"獨立"的人的需要,也是大學生成功地走向社會的需要。事實上,在大學期間,能否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對一個人的成長和學習有着十分重要的影響。

渴望友誼和情感交流是大學生心理的一個重要特點。但也有不少大學生卻不同程度的表現出 "自我封閉"的傾向。時常出現"孤獨寞"、"沒有朋友"的情緒體驗。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較爲普遍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沒有真正理解什麼是友誼,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沒有真正走出早期人際交往中形成的"依賴他人"、"不平等的"人際交往模式,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表現出 "依附於人"、"利用他人"、"個人中心"、"求全責備"等傾向, 偏離友誼"無私、平等、尊重"的根本原則;二是缺乏社交的技巧,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不善於瞭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缺乏共同的興趣和愛好等,因而導致人際交往受挫或交際範圍狹窄。長期發展的結果就是感到孤獨寂寞,缺少朋友,形成一些心理障礙,不利於心理健康發展。

讓大學生學習社交社交禮儀的基本規範和知識,幫助學生掌握交往技巧,積累交往經驗,在交往過程中學會遵循相互尊重、誠信真摯、言行適度的原則,就能很快與交往對象接近,使他們覺得你是熟悉他們、理解他們、尊重他們的。

實踐表明,良好的人際交往有助於提高大學生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緩解內心的衝突和苦悶,宣泄憤怒、壓抑和痛苦,減少孤獨、寂寞、空虛和誇獎等。這些都是十分有益於大學生身心健康,而且也會使大學生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緒的產生,產生了不良情緒則能夠得到有效的排遣。

同時,社交社交禮儀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讓大學生學習和掌握社交社交禮儀的基本知識和規範,他們就能憑藉它去順利地開啓各種交際活動的大門和建立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這樣,不僅是形成良好的社會心理氛圍的主要途徑,而且對於大學生個體來說,也具有極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

2、社交社交禮儀教育有利於促進大學生的社會化,提高社會心理承受力。

人在社會化過程中,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而社交社交禮儀教育是一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因爲,社交禮儀是整個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課。任何一個生活在某一社交禮儀習俗和規範環境中的人,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該社交禮儀的約束。自覺地接受社會社交禮儀約束的人,就被人們認爲"成熟的人",符合社會要求的人。反之,一個人如果不能遵守社會生活中的社交禮儀要求,他就會被該社會中的人視爲"警世駭俗"的"異端",就會受到人們的排斥,社會就會以道德和輿論的手段來對他加以約束。

大學生堪稱"準社會人",還不是真正的社會人。他們有一種強烈地走向社會的需要,同時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崗位後如何與領導、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如何進行自我形象設計,如何儘快地適應社會生活等社會交往問題。然而大學生的社會心理承受力直接影響到交際活動的質量。一個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交際活動中遇到各種情況和困難時,都能始終保持沉着穩定的心理狀態,根據所掌握的資訊,迅速採取最合理的行爲方式,化險爲夷,爭取主動。相反,一些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參加重大交際活動前,常會出現驚慌恐懼,心神不定,坐臥不安的狀況,有的在交際活動開始後,甚至會出現心跳加快,四肢顫抖,說話聲調不正常的現象。那麼,對大學生進行社交社交禮儀教育,讓大學生掌握符合社會要求的各種行爲規範,不僅滿足大學生走向社會的需要,更好地促進大學生社會化;而且,還可以培養大學生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提高他們的社會心理承受力。

3、社交社交禮儀教育有利於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目前,在不少高校中存在着這樣的現象:學生學的是高層次的道德規範,實際行爲上卻往往達不到基礎道德的水平。這是與社交社交禮儀教育的缺乏分不開的。因爲,社交禮儀是一種社會規範,是調整社會生活成員在社會中相互關係的行爲準則。社會規範主要包括法律規範和非法律規範兩大類別。社交禮儀是一種非法律規範,它主要包括道德規範、宗教規範、習俗、共同生活準則等。其中,道德規範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爲,它是從社會生活中概括提煉出來的一種自覺的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個人的內心信念來維持的。社會社交禮儀反映了人們在共同生活、彼此交往中最一般的道德關係,是保證交往活動順利進行和社會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因素。社交社交禮儀是一門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實用性的學科。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社交禮儀教育可以豐富他們的社交禮儀知識,讓他們明確地掌握符合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的社交禮儀規範,並指導他們在實際生活中如何按照社交社交禮儀規範來約束自己行爲,真正做到"誠於中而行於外,慧於心而秀於言",把內在的道德品質和外在的社交禮儀形式有機地統一起來,成爲真正名副其實的有較高道德素質的現代文明人。

4、社交社交禮儀教育有利於對大學生進行人文知識教育,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

文化素質教育主要是指透過人文學科的教育去塑造和培養大學生的內在品格和修養,也就是塑造大學生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高品位的文化境界。人文教育有明顯的教化功能。它作用於人的情感狀態,影響和改變人的價值觀、人生觀、個性等,最終目標是較會大學生學會與他人相處,學會做文明人。現在一般認爲人文素質教育滲透在文學、藝術、歷史文化、哲學、倫理等學科中。而社交社交禮儀教育涵蓋了中國民族的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可見,社交社交禮儀教育更能直接地教會大學生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做文明人。因此,《社交社交禮儀》課應完全可以納入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課程之列,作爲大學生的必修課,在高校中推廣和普及,這有助於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5、社交禮教與有利於強化大學生文明行爲,提高文明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社交社交禮儀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教育體系中最基礎的內容。因爲講文明、講禮貌是人們精神文明程度的實際體現。普及和應用社交禮儀知識,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透過社交社交禮儀教育,讓大學生明確言談、舉止、儀表和服飾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修養、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然而每個人的文明程度不僅關係到自己的形象,同時也影響到整個學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透過社交社交禮儀教育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社交禮儀修養,培養大學生應對酬答的實際能力,養成良好的社交禮儀習慣,具備基本的文明教養。讓文明之花在我們校園遍地開放。如果人人講社交禮儀,我們的社會將充滿和諧與溫馨。由此可見,社交社交禮儀的根本目標是要教育、引導全體公民自覺遵循社會主義禮貌道德規範以及相應的社交社交禮儀形式,提高人們的文明意識,養成人們文明行爲的習慣,促使良好社會風尚形成,使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達到高度和諧與有序,努力推進整個社會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對大學生進行社交禮儀教育的重要性【2】

社交禮儀教育是一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需要學習的重要內容,可以說,社交禮儀是整個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課。任何一個生活在某一社交禮儀習俗和規範環境中的人,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該社交禮儀的約束。目前,在不少高校中存在着這樣的現象:學生學的是高層次的道德規範,實際行爲上卻往往達不到基礎道德的水平,這與社交禮儀教育的缺乏是分不開的[1]。透過社交禮儀教育,直接教會大學生如何與人相處,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社交禮儀修養,培養大學生與人溝通的實際能力,養成良好的社交禮儀習慣,具備基本的文明教養。

一、社交禮儀教育在大學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社交禮儀教育可以提高大學生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社交禮儀教育(Etiquette Education)是一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行爲教育,社交禮儀是大學生整個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課。在公共生活中,任何一個人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某一社交禮儀習俗和規範的約束。大學生們有一種強烈地走向社會的`心理願望,但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社交禮儀讓人懂得如何稱呼、介紹和問候;懂得如何着裝、怎樣待客、得體地對待讚美與批評;還懂得如何同各種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在不斷變化的場所遊刃有餘,充滿自信地與人交往。因此,對大學生進行社交禮儀教育,可以讓他們掌握符合社會要求的各種行爲規範,更好地促進大學生社會化;並且還可以培養大學生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提高他們的獨立能力。

(二)社交禮儀教育可以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

社交禮儀具有道德功能,社交禮儀道德可以幫助人們調節行爲的發生、發展和修正,從而將人們的行爲控制在符合社交禮儀道德要求的範圍內。社交禮儀本身體現着一種價值導向,引導着人們選擇正確的價值方向和目標,去做符合社交禮儀規範的事情;社交禮儀還能透過對人們行爲的評價以及評價資訊的反饋,來指導、糾正人們的行爲和活動,使之符合社交禮儀的規範。所以,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社交禮儀教育,能正確引導他們的思想意識,指導他們在實際生活中如何按照社交禮儀規範來約束自己的行爲,真正做到“誠於中而行於外”、“言行一致”,把內在的道德品質和外在的社交禮儀形式有機地統一起來,成爲真正名副其實的有較高道德素質的現代大學生[2]。

(三)社交禮儀教育有利於大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當代大學生隨着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環境的逐漸變化,自我意識有了新的發展,他們十分渴望與周圍的人進行更多的情感交流,獲得真正的友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從而使自己能夠儘快地適應新的生活環境。但是部分大學生缺乏一定的社交禮儀修養和交際技巧,無法有效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導致人際交往受挫,進而影響了自己的心理健康。社交禮儀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掌握基本社交禮儀規範和社交禮儀知識,幫助他們掌握人際交往技巧,積累交往經驗,在交往過程中學會遵循相互尊重、誠信真摯、言行適度的原則,使他們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得體的風度、高雅的氣質,從而有效地克服心理障礙,充滿自信地走向社會,大膽地參與社交活動,與交往對象建立起和諧、良好的人際關係。

二、加強大學生社交禮儀教育的對策與建議

(一)在實踐中鍛鍊

在我國曆史上,許多思想家都非常注重修養的方法。孔子及其弟子曾參就有所謂“內省”、“自訟”、“吾日二省吾身”的方法。儒家提倡“窮理居敬”、“讀書”、“靜坐”等修養方法。明代的陸王學派,認爲品質的修養必須要在事上磨練,要同日常生活聯繫起來。清初著名思想家顧習齋認爲,修養必須“躬行實踐”,重視“實用”。結合社會經濟發展和現代社交禮儀的要求,在社交禮儀修養方面必須充分強調實踐的作用,明確與實踐相聯繫是社交禮儀修養的根本方法。一切社交禮儀修養如果脫離了實踐,就必然成爲空洞的社交禮儀說教。在實踐中鍛鍊才能認識到自己的哪些行爲符合社交禮儀規範的要求,哪些行爲不符合社交禮儀規範的要求。同樣,要克服自己的失禮行爲與習慣,培養自己的社交禮儀品質,也必須依賴於交往實踐[3]。

(二)提高認識,多自我解剖

一個人的社交禮儀行爲往往與他對社交禮儀的認識有關。很多失禮者,往往認爲社交禮儀是“小節”,是“形式”,無關大局,有的不知社交禮儀爲何物,甚至有人認爲不受社交禮儀的“約束”,是追求“自我價值”的體現,因而無禮卻自以爲榮,高校中屢禁不止的“課桌文化”就是有力的佐證。所以,要提高社交禮儀水平和社交禮儀修養,首先應當提高對社交禮儀重要性的認識。

社交禮儀修養的過程,也是自我監督、自我教育的過程。它要求人們對自己的社交行爲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弄清在社交禮儀規範方面自己哪些地方做得比較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夠。既要善於發現、發揚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又要善於正視、改正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知己者明”,多進行自我解剖才能減少用禮、行禮的失誤,摒棄輕視社交禮儀的觀念和失禮的言行,培養良好的社交禮儀品質和社交禮儀意識[4]。

(三)培養守禮的好習慣

社交禮儀既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行爲規範,它具有極強的實踐性與明顯的可操作性。因此,學校進行社交禮儀教育不能僅停留在對書本知識的傳授上,而要緊密聯繫實際,從具體的行爲習慣的養成抓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抓起,並要求大家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一個人在不同場合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在馬路上,他是行人;在公園,他是遊客;在閱覽室,他是讀者;在商場、飯店,他又是顧客。但不論扮演何種角色,他的言行舉止都要符合社交禮儀的要求和規範。只有長期養成的社交禮儀意識和守禮的好習慣,養成時時處處用禮規範,才能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並帶動社會風氣好轉,使我們的社會更加文明,更加美好[5]。

三、結束語

當代人文素質教育一般滲透在歷史文化、哲學、倫理學等學科中,而社交禮儀教育涵蓋了中華民族的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同時,社交禮儀具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可以把內在的道德精神與外在的道德形象很好地結合起來。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總是透過社交禮儀來顯現禮德修養,表現一個人內在的涵養素質。正因爲社交禮儀可以顯現人們的內在品德素質,所以它才能夠幫助人們塑造良好的外部形象,並相應地培養良好的人文精神,進而形成完善的人格品質。

標籤:大學生 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