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學習資料 > 科普知識

什麼是柏林危機

古老的影響力促成人們對歷史本質的不同詮釋,這些詮釋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不斷演變,並在今天不斷變化。對歷史的現代研究是廣泛的,包括對特定地區的研究以及對歷史調查的某些主題或主題要素的研究。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什麼是柏林危機,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什麼是柏林危機

由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提出的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的外交戰略。其主旨是企圖透過英國在與美國、英聯邦和聯合起來的歐洲這三個環節中的特殊聯繫,充當三者的聯結點和紐帶,以維護英國的傳統利益和大國地位。1948年時處在野地位的保守黨領袖丘吉爾提出了三環外交的'概念。他說“當我展望我國未來時,我感到在自由和民主國家中存在着三個大環。

第一環自然是英聯邦和英帝國極其所包括的一切。其次是包括我國、加拿大和其他英聯邦自治領土在內,還有美國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語世界。最後就是聯合起來的歐洲。

這三個大環同時並存,一旦它們連接在一起,就沒有任何力量或力量的結合足以推倒它們,或者敢於向它們挑戰。現在假如你們想象一下,你們就會看到,我們是在這三環中的每個環裏都佔有重要地位的唯一國家,事實上我們正處在三環的連接點上”。

丘吉爾的這一外交思想,就是試圖以英美特殊關係爲基礎,希望法、德和解,恢復歐洲均勢,並利用原有的殖民地體系,挽救和恢復在二戰中被削弱的英國的國際地位。乃是一個國力日趨衰微的大國在外交戰略上的一種無奈選擇。它表明,英國外交既想努力適應環境的變化,又試圖在變化了的環境中不與其傳統的利益觀決裂。然而英國政治家們在推行“三環外交”的過程中,始終背者“世界大國地位”的沉重包袱,不能不面對實力有限與戰線過長的矛盾。這也是導致英國外交戰略不得不逐步收縮,從大國全球外交逐步朝重點面向歐洲轉變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環外交”曾對英國外交政策產生重大影響,戰後初期的工黨政府基本上奉行這一外交政策思想。

柏林危機(Berlin Crisis)

第一次發生於1948年,又稱“柏林封鎖(Berlin Blockade)”,是冷戰開始後其中一個最早發生的危機,其導火線爲1948年6月24日蘇聯阻塞鐵路和到柏林西部的通道,至1949年5月12日蘇聯宣佈解除封鎖,停止行動之後,危機緩和。

第二次發生於1958年,蘇聯發出最後通牒,要求英美法六個月內撤出西柏林駐軍,後來以蘇聯讓步完結。

第三次發生於1961年,蘇聯重新提出西柏林撤軍要求,事件以蘇聯在東柏林築起柏林牆作結,美蘇關係以蘇聯凍結柏林問題而得以緩和。

結果

70年代初蘇聯推行緩和政策,爭取西方國家承認歐洲現狀,在與聯邦德國改善關係的同時建議就柏林問題舉行談判,爲西方國家所接受。1970年3月6日,蘇、美、英、法四國開始談判。1971年9月3日簽署了《西柏林協定》,並於1972年6月3日生效。

主要內容有:

①重申美、英、法在西柏林的“權利和責任”。

②西方國家的平民和貨物沿西柏林通道的過境交通,將“暢通無阻”。

③“維持和發展”西柏林與聯邦德國之間的“聯繫”,但西柏林仍然不是聯邦德國的組成部分,今後也不屬於它管轄。

④西柏林人民可因人道、家庭、宗教和商業等理由或以旅行者身份到民主德國進行訪問。

⑤聯邦德國可在國際組織中和國際會議上代表西柏林利益,等等。

《西柏林協定》簽訂後,柏林局勢趨於穩定,兩個德國之間的關係有很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