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觀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有感

古往今來,有無數的發明創造者、文學創作者、政治思想者,無不是以非凡的創造力譽滿全球,由此可見,爲人爲事爲文爲官,有創意纔夠味!下面是觀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有感,歡迎參考閱讀!

觀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有感

觀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有感1

愛迪生在科學上的創新,讓人們在黑夜也能獲得光明;哥白尼在歷史上的創新,讓人們對浩瀚宇宙有了更深沉次的瞭解;喬布斯在科技上的創新,改變了人們以前固有的生活方式。可見,創新是人類探索進步的源泉。創新改變世界,創造未來。

當今世界局勢日新月異,競爭日益激烈。這樣的現實下就要求我們每個人更應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是一個企業,民族甚至是國家的希望所在。倘若將這些團體比做飛機,那創新就是將其託上天空的機翼。若無創新意識。好比沒有機翼的飛機,連自己都無法騰飛,那還談什麼夢想,什麼未來呢。所以身爲21世紀的新青年,我們應該去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用創新來實現自己的夢想、民族的夢想甚至幾億中華兒女的中國夢,用創新來創造屬於我們的未來。

創新並不只是那些所謂的天才們纔有的事情,創新是屬於每一個人的。每個人都可以創新,只要你願意創新,如果你想有創新的能力。即使你暫時比不上別人,也沒關係,只要肯努力,創新是不會放棄每一個有決心有毅力的求助者的。相比那些抄襲者,爲什麼不用創新來證明自己。與其和他人一樣走一條死板的路線,倒不如自己披荊斬棘,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雖然也許會遇上許許多多的艱難險阻,但你卻有了一條專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經歷。現在這個年代,沒有創新的人或許活得下去,但是沒有創新的國家卻是無法存活的。就如一潭死水,毫無生氣。人民決定了一個國家的未來,但卻是創新賦予了人們這個能力。沒有創新,什麼夢想、未來不過是一句空頭支票。

創新的力量可以使一個時代成爲榮耀,可以使一個國家挺起脊樑,可以使一個人收穫他所沒有的榮耀地位。它猶如一雙手掌,塑造着我們的未來。

觀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有感2

隨着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人類的想象越來越豐富美好,在今後的生活中,我們的行動也一定會變得更方便。人類一直追崇着創新精神,也一直在努力創新着。

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處處冒着黑煙,處處流着黑色渾濁的小河,花草越來越少的環境下。那麼,人類將會怎樣改變現狀,創造一個新的好環境呢?

這是若干年後的一天,我們看到的是一幢幢高樓大廈,大廈上的玻璃合着就像一個大屏幕,有的在放廣告,有的在爲某活動倒數,一切是多麼的美好。可是又轉身一想,這樣不浪費電嗎?經詢問當地的人得知,在那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是利用的太陽能發電的呢!

“嗚~”這是什麼聲音?擡頭一看,是一些像飛機一樣能在空中行駛的汽車,再仔細觀察,我們能發現,這些華麗的汽車的車輪是可以調整的!如果有急事、趕時間,可以按下方向盤旁紅色的按鈕,車輪就會橫側在車下面,從車輪中間冒出一個小口,伸出來的是小型螺旋槳,以助於汽車在空中行駛。在空中也不是亂來的,有專用道。在每個路口上還有浮在空中的紅綠燈呢!

隨後,我們找了一棟大樓,進去休息了一下。在工作人員的介紹下,我們瞭解到每個房間內都有根據室外溫度自動調節室內溫度的設備。有聲動的空調、電視、電腦等的開關。一切的一切都讓人感覺特別新穎,好像讓人一下子接受不了。每個窗戶前都擺有一盆豔麗的花,以及幾株鮮美的草,顯得格外清新,格外賞心悅目。

參觀完樓房,我們最後決定再去看看未來的學校

學校的外觀和教堂差不多,往裏走,像城堡似的古塔式教學樓讓人不禁感嘆!教室裏都安裝的能自動開關的門,裝着冷熱空調,及更先進的有助於教學的電子產品。課桌都有專門放課本、作業、零食、文具的地方。在課桌前是能升降的椅子,每個教室都有警急求生按鈕。每張椅子下都有警急求生的用具,爲孩子們在學校的安全提供了更高的保障。

看!人類的夢想一直在繼續,人類的夢想一直在創新,讓我們一起發展科技,爲人類的創新夢想一起加油!

觀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有感3

觀看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對未知領域有了更強烈的探索慾望。

自屈原發出“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慨嘆,人類對未知領域的探索就從未停止。

希望是隱藏在羣山後的星星,探索是人生道路上執著的旅者。我們的世界充滿了未知的領域。未知的領域在人類面前形成一個個謎團,而唯有那些勇於付出智力、毅力的人,經受得住“苦心志”“勞筋骨”的磨難的人,才能真正征服這廣闊的未知世界。

“你應該不顧一切縱身跳進你那陌生的,不可知的命運,然後,以大無畏的英勇把它完全征服,不管有多少困難向你挑戰。”泰戈爾如是說。探索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補充知識,需要不斷地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一個人,只要肯深入到事物的內部去探索,哪怕你看的也許不對,卻爲旁人掃清了道路。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一支265人組成的遠征隊由西班牙出發,進行首次環球航行。他們經歷了無數的磨難,終於在1522年返回西班牙。而這時,心有一艘船和18名生還者。他們的壯舉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在歡迎會上,人們授予生還者一個精緻的地球儀,上面鐫刻着一行西班牙文:“你首先擁抱了我。”在探索的道路上,並不是寬闊平坦的,它是在曠野中前進。有時穿過重重迷霧,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穿越荊棘。而在探索的道路上,留得不僅是汗水而是鮮血;探索者的名字,不是用筆,而是用生命寫成的。

探索者的目標永遠是下一個,他們企盼成功而不耽於成功。生活的意義,就在於無窮的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就在於不斷的增加更多的知識。鑑真法師六渡日本,換來中日文化的交流;那許許多多不知名的人在陣陣駝鈴聲中才出了絲綢之路,是中國蠶絲聞名於世;居里夫人從幾千噸瀝青中提煉出鐳,更是近代物理的重大發現……他們爲所有後來人照亮了前途,他們爲一生的工作孜孜不倦的探索,沒有而人生最大的快樂不在於擁有什麼,而更是在追求什麼的過程中。

人生的道路崎嶇不平,也許荊棘叢生,也許暗礁密佈,前面的每段路都是一個不能預知的x,不要嘆息昨天,唯有腳踏實地的不斷探索,未來才屬於你自己。

也許,在探索的過程中,你也就同時收穫了成功。

探索——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