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2021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精選18篇)

看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1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精選1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1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精選18篇)

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

觀看了今年精心製作的開學第一課,我感覺受益匪淺,讓我們懂得了心存敬意、懂得擔當。

我在網上看過這樣一段評論,這次疫情國家應該給年輕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只有少年強則國強,爲祖國未來的發展培養自己的棟樑之才!希望媒體、教育部門、全社會能夠形成一個共識,那就是教育我們的孩子要崇尚科學,要尊重科學,要努力成爲科學家。什麼纔是真正的偶像,誰纔是我們最應該尊敬和愛戴的人。我挺認同這個觀點。像鍾南山教授、李蘭娟院士就是最美科學家的代表。雖已年逾古稀,但還是奮戰在疫情的一線,每天只睡3個小時,面對疫情,透入着堅毅的目光。奮鬥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堅守在自己平凡崗位的人、社區的工作人員——都在守護着我們的安全。舍小家,爲大家,是他們的口號;我是共產黨員我先上是他們不變的信念;不計報酬,不論生死是他們義無反顧的誓言!

我們每個人都要爲這次疫情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不聚會、少出門、勤洗手、多通風,安心在家就是對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最好的禮物。看到一個個爲疫情忙碌的身影,我想到了奮戰在一線的基層工作者。永康已經連續十天無新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疫情,少不了他們的日夜奮戰。我家的門口,就有一個園丁社區的進出卡點。看到他們夜以繼日的守護着,不厭其煩的登記着,才能守衛社區的平安,這就是最普通的一線工作者,是最無私的奉獻。

自覺學習是我們的擔當,當危險來臨時,可以用知識戰勝危險,用擔當去化解災難,成爲國家和人民的中流砥柱。特殊時期,讓我們用自律和奮鬥來接受挑戰,這是對我們的考量。春天的腳步已經踏來,待到山花浪漫時,我們一起自由飛翔。

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2

今天是9月1日,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公益節目,內心有比較多的感慨,在新學期開學,能夠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增長見識,也是我們作爲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

開學第一課的目的,就要讓我們接觸課堂上學習不到的知識,讓我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度過。

這次的主題是關於抗疫的,看到所有人都在爲抗疫做貢獻,我認爲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不僅要當追夢者,也要肩負祖國建設未來的重任。

雖然我們現在年紀小,還不能完全獨當一面,但我們要抱有遠大的志向,決不能辜負祖國的栽培。

俗話說: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富,則中國富。

在這場民族復興的接力棒比賽中,需要我們每個人共同完成,讓我們一起迎接未來的挑戰吧!

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3

開學第一課是由中央廣播電視平臺與教育平臺2008年聯合創辦的大型公益節目,其主要針對的對象是學生類,以獨特的方式呈現出來。

而今年的主題是關於少年強,中國強,也可以這麼說今年最有意義的是莫過於抗疫精神了,觀看了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正因爲是這樣見證了祖國的勵志團結。

歷代的節目都是愛國,正能量,勵志去感化祖國的花朵少年們,正如少年強,則國家強。

花朵少年們是祖國未來的希望,而開學第一課節目象徵着一個源源不斷的能源站,不斷地爲祖國的少年們灌輸着正直思想,正能量勵志,使他們潛移默化中受到陶冶。

而每年的開學第一課都是根據當年最重要或最有意義的事情來定奪,更有利於增長學生們的教育真實性,進而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他們的思想變化,從而實現教育的真實性!

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4

看完《開學第一課》後,我的眼角不自覺的溼潤了。2020年,新冠病毒襲來,使這個春天註定不尋常。

有這樣一羣人,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看不清他們防護服後可愛的面容,他們不計生死,不計報酬,自願請纓奔赴前線,與病毒面對面交手;有這樣一羣人,他們身穿軍服,帽上彆着一顆五角星,喊着"召必至,戰必勝"的口號,馳援一線維護了秩序與法律;還有這樣一羣人,他們早早復工,或在防護用品生產線上加班加點的工作,一天生產口罩總量近億,或在一條條公路上來回奔波,送去了物資與關愛。

是他們冒着被感染的風險,與病毒做鬥爭,才換來了我們安全在家。他們這樣做到底是爲了什麼,一份金錢,又或一份功名?都不是,他們這麼做是因爲一份責任。當災難洶洶來襲,他人都驚慌逃竄時,是他們,響應了國家號召,擔當起了這份責任,揹負起了與災難作鬥爭的重任,擔當起了爲國分憂的使命。

總有一天,我們也將從一棵樹苗長成一棵參天大樹,也將成爲國之棟樑。經歷了這場疫情,我們更應該理解家國不易,任重道遠。我們應該培養一份責任感與使命感,心懷家國,將國家放在第一位。我們應該更認真學習理論知識,開展社會實踐,以執着的信念,優良的品德,豐富的知識,過硬的本領,擔負起歷史的重任,做民族的脊樑。

我向祖國承諾,我必時刻準備着爲國分憂。

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5

時間流轉,日月如梭,轉眼間,我們最愛的暑假生活已經結束,進入到新一階段的學習生活中,九月開學季,是我們向更高一年的級跨越,也是向長大成人的腳步推進的重要一步。

在九月一號這一天,央視聯合教育部推出的《開學第一課》也要跟我們見面了。

《開學第一課》是所有中小學生每年必看的一期節目,每年的主題都各不相同,依據當年的時下環境,會確立一個當期的主題。而2020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就是“少年強,中國強”!

國家發展昌盛,除了各個領域的相關人才外,最重要的就是祖國未來的花朵,唯有少年不斷的成長起來,才能幫助祖國不斷的發展壯大。

今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因爲新冠疫情的原因,我們所有人都與疫情發生了一場戰鬥,醫務人員趕赴前線與病毒戰鬥,各種後勤人員爲前線提供物資。而對於我們這些小學生來說,老實呆在家中,就是我們對國家做出最好的貢獻,不出門,不亂走,唯有如此,才能讓祖國戰勝新冠疫情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疫情來勢洶洶,在人民最危險的時刻,英雄們提升而出了,他們依靠自己的學識,爲抗擊疫情不斷的出謀劃策,讓國家在戰勝疫情的過程中,更有針對性與指向性,不僅節約時間,還挽救了很多正處於生死一線的病人,在祖國戰勝疫情中,做出了極大地貢獻。

日夜堅守一線的醫務人員,奔波與高速公路的物資運輸人員,時刻爲人民羣衆測量體溫,警戒發現病情的各位抗疫一線者,都是祖國可以戰勝疫情時重要的堅實基礎。因爲不斷有人成長起來,又不斷有英雄能在災難之時挺身而出,這纔給我們這些還未成長起來學生們,造就一個溫暖舒適的和平環境。

少年強,中國纔會強,只要我們不斷的努力學習奮進,當我們未來成長起來,我們也將接手前輩們保衛祖國的重任,爲祖國的建設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如今我們年級還小,需要繼續努力學習成長,還需要如《開學第一課》講的那樣,透過這不斷的普及的防疫知識,瞭解抗疫過程中的戰疫精神,我們才能不斷汲取英雄抗疫過程中所迸發的愛國精神,爲今後可以強大起來,去用實際行動投入於學習之中。只有這樣,我們未來才能真正承擔起祖國發展的重任!

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6

2020年是我們學生生涯以來,最爲特殊的一個年份,因爲新冠疫情的原因,我們的生活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不僅出行需要隨時佩戴口罩在個人衛生上更是明顯的得到提升,時間飛速,轉眼已到九月,如今的疫情已經得到控制,新一年的《開學第一課》正式播出,而今年的主題:“少年強,中國強。”更是讓我們感受到抗疫過程中,都經歷了什麼!

2020年來說,這個數字是非常美好的。可是,肺炎疫情的到來給我們的祖國蒙上了一層烏雲,籠罩着中華大地,突然間,天空黯淡,世界陰冷。然而我們偉大的祖國有着一羣團結友愛、不怕艱難的人民,他們堅守着“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美德,盼望着“烏雲”背後的燦爛的陽光。萬衆支援,勇做戰“疫”的“守護者”。我們的祖國在危難之際,有一羣無私奉獻的人,他們盡己所有捐贈着醫療物資。

在災難面前,他們都是大美之人,都是敢於爲國家奉獻的人,他們是最美的戰“疫”“守護者”,我們這個充滿與力量的國家,在戰“疫”面前,大家精誠團結,萬衆一心共抗戰,衆志成城戰疫情,用無私無畏的“大愛”續寫着中國故事

他們是中國的英雄,是我們的學習榜樣,在病毒面前默默爲我們貢獻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人,他們也是可愛的人,不管怎麼樣,就算疫情再怎麼無情,而他們總是給我們溫情,這份勇氣是我們的都要學習的。因此在很多時候,我都在想,我們學習是爲了什麼?是爲在更多的時候,在有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可能儘自己所能,去幫助他們,就好像這次疫情一樣,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怎麼保護自己,更別說去保護別人,也不會有中國的速度。這都是知識的力量。因此,我會以他們爲榜樣,學習他們的抗疫精神,保護好自己,才能在將來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7

2020年9月1日晚上8點,吃過晚飯後我就開始在電視機前等待着,因爲我每年都要看央視播出的《開學第一課》,2020年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這節課讓我受益匪淺,刻骨銘心。我對中國在疫情中的擔當感到驕傲自豪,同時也對新型冠狀病毒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和認識,以及學習並掌握了預防措施。

這堂課爲我們講述了許多預防病毒的常識,比如疫情期間做到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人多的地方儘量少去,肉煮熟才能吃,衛生習慣應常記在心中。就算疾病來臨也不用慌張,有發熱的情況就前往定點醫院就診,儘量保護好自己。除此之外,節目還邀請了援鄂醫療隊醫生,防疫一線醫務工作者、社區防控人員以及中小學生代表上臺爲我們分享抗疫事蹟,展示了特殊時期先進典型的勇敢、擔當、無私奉獻!我看完後覺得很感動。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疫情期間我不能開學復課,不能跟好朋友出去玩,就連出門扔個垃圾也要戴口罩,但家裏依然是安全的港灣,看完節目我才明白那是因爲有一羣人,他們不顧個人安危,用實際行動踐行使命擔當,奮不顧身的守護人民的生命安全,他們就是我心目中最偉大的英雄,他們是“最美逆行者”,有他們在,我再也不怕病毒的來襲了。

作爲一名學生,雖然我不知道他們都是誰,也無法向他們一樣奮戰在抗疫一線,但我能做到聽老師和父母的話,在家好好待着,勤洗手、戴口罩、不給別人添麻煩。而且在他們身上我學習了很多道理,爲了將來成爲他們那樣的人,我會好好學習,不辜負老師的信任和希望,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本領,長大以後有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再過幾天就要開學了,這場疫情是對我們每個人的教育,面對這場不期而至的“人生大課”,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會以此來警醒自己的。

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8

不知不覺,又一個暑假過去了,新的學期又要開始了,可以說心情非常激動。

在2020年9月1日晚8點,最令人期盼的就是《開學第一課》的播出了,2020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

當觀看完《開學第一課》後,被裏面的一個又一個勵志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當初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時,醫務人員義無反顧,挺身而出。

他們的行動告訴了我們,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都充滿了愛和溫暖,它們無不在激勵着大家努力學習,不斷進步,創造更輝煌的明天,將來可以爲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畢竟作爲少年的我們,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更是新世紀的開拓者。

正所謂:我們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從現在開始奮鬥,成爲一個優秀的人;讓我們一起揚起風帆,向成功彼岸奮力駛去;讓我們一起努力拼搏,勇做新時代的接班人,爲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加油!

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9

萬衆期待的《開學第一課》終於來了,2020年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

新冠肺炎疫情在人們的不知不覺中潛伏、爆發,我多少次以爲《開學第一課》會隨着疫情的無情而停播。

這個節目於我而言,不僅僅是一個電視節目,她更像是一年只能見一次的好友,而每次見面這個好友都能帶給我不同的感受。

2020的開始確實有些悲情,但這個節目告訴我的是,在這悲情之下其實也充滿了愛。

我們的抗疫一線人員,他們日日夜夜奮戰,當中甚至有人犧牲了自己拯救了其他人的生命。

這已經超過對這一份職業的職責,這是一種英雄般的大愛啊。

我們的祖國,用她的速度建成了雷神山和火神山,用她的堅決毅然隔斷病毒地傳播,最終霸氣扭轉局勢。這像是一種深沉的母愛,默默地保護着自己的孩子……

看完《開學第一課》,過去半年的一幕幕浮現在眼前,但是我的心情卻是幸福的,因爲我們有強大的祖國,我們祖國有不平凡的英雄。

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0

今天晚上8點,我懷着激動的心情收看了《開學第一課》,2020年以“少年強,中國強”爲主題,在裏面我看到了醫生和護士,也看到很多服務在社區一線的叔叔阿姨。

他們的事蹟讓我深受感動,也備受鼓舞。

對於我們學生來說,生活是非常美好的。但是,肺炎疫情的到來給我們的祖國蒙上了一層烏雲,突然間,往日繁榮的街道變得空無一人,大家都躲在屋裏不敢出去。

然而我們偉大的祖國有着一羣團結友愛、不怕艱難的人民,他們在危難之際迎難而上,與可怕的新冠肺炎抗戰到底,他們就是“中國脊樑”,他們就是新時代的先鋒人物。

有他們在,我也不再害怕了!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雖然我們每個人的力量如同小流,但是我明白了只要團結起來,就可以匯成大江大海。

儘管疫敵再兇再險,但我們團結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

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1

2020年已經過去大半,隨着九月份的到來,我們愉快的暑假生活也正式宣告結束。在我們即將踏入校園時,央視所開辦的《開學第一課》也正式在我們踏入校園前開播了!

《開學第一課》是我們中小學生每年必看的一個重要節目,2020年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

裏面不僅有很多動人心絃的好看節目,還有不少讓我們深受感動的動人故事,在看着節目,聽着祖國發展故事的同時,也讓我們更加清晰未來的發展道路,唯有不斷努力學習,我們才能貢獻出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

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我們的祖國在經歷新冠疫情後,還面臨着不少突如其來的`困難,但在面對這些苦難的時候,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英雄人物挺身而出,讓我們的祖國與人民平安度過這一個個的困難。

因此我們如今雖然年齡還小,但會在這些英雄人物地帶領下,不斷地成長起來,伴隨着《開學第一課》那動人的勵志故事,不斷地努力學習,等待未來長大後,爲祖國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2

今天一早,我們就知道了有《開學第一課》。2012年主題是“美在你身邊”。第二節課時,開始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分成了四個部分:探索美,創造美,傳遞美,和諧美。結合主題,讓我十分感興趣。

探索美

第一章節是探索美。美其實並不是富麗堂皇,雕龍畫鳳的代名詞。美也是無處不在的。有句話說的好:“不是世間沒有美,而是我們沒有發現美的眼睛。”第一章節,我看到了很多我平常忽視的美。看,那非洲大草原上的角馬快速奔騰起來真是飛沙走石;那極樂鳥似乎戴了一副面具;那可愛的小猴子的眼睛裏寫滿了好奇與驚訝,一個個鮮活生命在向我們展示美。可能這離我們有點遠,但是,當清晨的陽光普照在一片片幸福的葉子上時,這很美;當晚霞用創造的顏料讓雲朵五光十色時,這很美;當風吹過草坪讓草坪成爲一個綠色的“海”時,這也很美。這些美都是我們身邊的,也許,不足一分鐘的駐足觀望,坐在車上的餘光一瞥,都能發現。有的人讓它從時間的縫隙裏溜走了,可有些人卻欣賞它的美。這,就是探索美。

創造美

美不是單一的,它也可以創造。那自制樂器的劉大成用平常的東西,做出了不平常的曲子。水管,樹葉,藥瓶都能成爲樂器。這平常的東西,用智慧改造了一番,就變了一番模樣,這一件件閃着智慧的神奇樂器,難道不美嗎?還有劉大成自身的技巧,讓沒有改造過的梳子也成了樂器。還有那好聽的《農家的早晨》,完全都是自導自演,不僅有精妙的技巧,還有無聲的演出,一切都讓我身臨其境,感受到了那生趣活潑的農家的早晨

傳遞美

“最美”似乎是現在很熱門的話題。而“最美”司機吳斌卻格外令人感動。身受重傷的他控制了車子,讓所有的乘客都安全了,可他卻走了。他的壯舉讓許多人知道了什麼是責任,什麼是奉獻,在那“最美”的幾分鐘裏,所有的人都瞭解了美。連我,也感受到了他的美,那顆時刻爲着他人的心,是善良的美。吳斌用他自己的事蹟和生命傳遞了美!

和諧美

在奧運會上,美也無處不在。那“零失誤”的中國體操男團憑着高超的技巧成功衛冕,讓我和許多人興奮不已。在《開學第一課》上,他們告訴了我和諧與美。他們無論其他人表現如何,都互相擊掌鼓勵,讓整個隊伍少了爭吵,多了和諧。和諧,團結,使美綻放在了每個隊員的身上,這讓我爲之欽佩。

《開學第一課》只有1個多小時,也許並不能概括完世間所有的美。但是,它教給我的方法卻能讓我的生活無時不刻存在美!

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3

星期五的晚上,我觀看了中央一套隆重播映的《開學第一課》。

2017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中華驕傲。剛剛開始,是吳磊演唱的《夢想開始的地方》,接着有條不紊的講述了字以溯源、武以鎮魂、棋以明智……但其中我最記憶猶新的還是漢字叔叔查理德,他爲漢字而狂。他廢寢忘食,漢字成了他全部。在他學習漢字,正要建立漢字起源網站時,他得了心臟病,命懸一線。當他醫治好後,他繼續研究漢字,雖然漢字叔叔生命轉瞬即逝,但他還要把有限的時間,投入到熱愛的漢字研究中去,他還把自己僅有的錢投到漢字研究中。漢字叔叔的事令我很感動,因爲他是外國人,不需要學漢字,可他奉獻出一切,也要學習漢字,可見我們中國文化多麼吸引人!

身爲外國人都喜愛中國文化,何況我們呢?我們的中國文化遠及海外,我們爲何不爲我們的文化而驕傲呢?那是我們祖先流傳下來的,多麼偉大。無論是變化多端的漢字,還是振奮人心的、令人熱血沸騰的中國功夫,還有琴棋書畫和古今中外的詩詞,都是那麼的淋漓盡致……可見中國文化是多麼的燦爛輝煌呀!我們應該驕傲,爲我們國家——中國而驕傲,我爲我是中國的小學生而驕傲!

《開學第一課》在9月1號晚上的播出,更讓我們看到古往今來富強的中國。把一個國家創造美,轉化爲全世界的美,這是全世界的樂趣。這是我們的驕傲!

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4

2014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父母教會我”,家長和孩子都成爲課堂的主角,父母是孩子的人生導師和榜樣。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共4講,分別是孝、禮、愛、強。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文明禮讓,愛護大家,同時也要堅強。

第三講“愛”的主講人是原黑豹樂隊主唱秦勇。

在每個人生命的最初,父母都是愛的起點,也是愛的教育的起點。

昨天,原黑豹樂隊主唱秦勇是第三節課的主講嘉賓。他說,1996年,自己的兒子大珍珠出生,然而沒想到的是,4年後,大珍珠被診斷出重度感統失調,很長一段時間大珍珠不會說話,對周圍的一切漠不關心,秦勇感覺天快塌下來了。秦勇說,“既然改變不了過去,那就用愛改變他將來的樣子”。

秦勇努力當好大珍珠的父親並不容易,僅繫鞋帶這個簡單的工作,就需要比別的孩子多幾千倍的時間。夏天,秦勇教大珍珠英語單詞we,教了3個小時還是學不會。得知騎自行車是對感官協調能力最好的訓練,秦勇陪着兒子開始了漫長的練習,當大珍珠終於可以穩穩地坐上自行車騎上一小段時,向來堅強的秦勇也忍不住落下了男兒淚,“從那一天起我就堅信,他什麼都可以學會”。

透過秦勇的講述,我們更多的瞭解了“愛”,我們都要做有愛心的好少年,不只愛自己,也要愛身邊的人。

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5

2017年《開學第一課》以“中華驕傲”爲主題,分爲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載道、棋以明智、絲綢新路五個篇章,旨在引導中小學生從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尋找中國自信的源泉,培養他們愛黨愛國愛人民,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樹立爲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鬥的信念和信心。

穿越五千年時光,走進中華文明的古老源頭,領略民族自強之魂的風采,品味字裏行間的家國理想,開啓黑白二子間蘊含的智慧。追根溯源,鑑古知今……央視綜合頻道副總監許文廣說:“今年的主題演繹,注重讓傳統文化和當下發生關聯,而不是放在博物館裏成爲僅僅能欣賞、背誦的對象。讓孩子們感受到,傳統文化就在他們身邊,依然會影響他們當下的生活。”

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6

2010年《開學第一課》,這次我也是感嘆多多!

今天的內容是“我的夢,中國夢”。“強國夢”“爲國夢”“人生夢”……每一個夢,都是用自己的雙手來實現的,就像李連杰叔叔一樣。

李連杰叔叔從小就有夢想,他的夢想也有許多比如:那個武術冠軍,這是他最希望實現的夢想。後來李連杰叔叔在一次海嘯中差點喪生,於是他就想爲國家效力,看到這,我被打動了!

哇!用上交彈琴,真是太不可思議了,簡直讓我難以相信,真是太震撼了!你怎麼能呢麼厲害?你是怎麼彈得?你學了幾年纔有今天這樣的成就的?一大串問題我想問劉偉。他雙手殘疾,還有這般精神我太佩服了!我也試了是讓每一個腳趾獨自動起來,這麼一試,我知道了有多難,可也被劉偉實現了。

劉偉——我會記住你的名字的!

夢想,此時此刻我也真正瞭解了夢想,我明白了:在夢想的路上,有許多跌跌撞撞,但是我們跌到了一定非要爬起來,繼續走上夢想路!成功就是因爲失敗了不放棄!

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7

2013年《開學第一課》有三個主題,都以“夢想”爲圓心,每課都有兩到三個“老師”講述他們從萌發“夢想”到實現“夢想”的經過。

其中有兩位“老師”最值得讓我學習。

他們就像一面鏡子,照出我身上的不足,同時也激勵着我。

我想說,人生就像一粒種子,受到的壓力越多,鑽出泥土的小芽就越粗壯。

可是有的種子卻在艱苦的時候,就爛在了泥土裏。

而廖智挺過了艱難,用另一種方式讓生命綻放了美麗的花朵。

鋼琴是一個神奇的東西,何種音樂都能演奏。

郎朗三歲起,爲他的夢付出了十九年的時間,終於走出國門,成爲了家喻戶曉的鋼琴家,他讓鋼琴的美在自己身上綻放。

從他們的身上我學到了我欠缺的頑強和堅持。

看到這裏我想起一句話: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

我們的小夢,一個一個集成中國的大夢。

我們應該有夢想就要堅持,堅持,夢想就能出彩!

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8

9月1日晚上,我準時收看了中央電視臺和教育部合辦的《開學第一課》節目。在短短的一個多小時裏,我的心被一個個追逐夢想的故事震撼着、感動着。

在新學期的鐘聲裏,我認真聆聽了“英雄航天員”王亞平、著名鋼琴家朗朗、國際影響章子怡……引人入勝的故事。其中,最讓我難忘的人物是廖智。她是一個堅強不屈的人。我對廖智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在觀看《開學第一課》前我就認識了她。只要看過《舞出我人生》這個節目的觀衆都會知道那個戴着假肢、坐在輪椅上跳舞的美麗姑娘。她,就是廖智。2013年4月,在蘆山地震災區,有一名特殊的志願者,她有着溫暖的眼神、燦爛的笑容,被大家稱爲“最美志願者”。令人驚訝的是她是戴着假肢奔走在災區第一線的。她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倖存者,她曾是一名舞蹈老師,地震讓她失去了用來跳舞的雙腿。但是她沒有消沉,而是戴上假肢重新站了起來,並且重新登上了舞臺,用樂觀的笑容、絢爛的舞姿,舞出了新的人生。她,就是廖智。

在《開學第一課》中,最使我感動的一句話,是13歲的付麗娟說的:“真累,難熬,但是我必須熬。”是的,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總不能一帆風順,但是爲了實現夢想,我們必須堅持。這使我想到了暑假裏的一件事。爸爸媽媽帶我去爬華山,第一天是做纜車上到北峯的,再往上爬就不怎麼累。而第二天徒步爬上北峯,烈日當空,直射腦門,我渴得一會兒就喝了三瓶水。有一段山路,傳說是太上老君開的,名叫老君犁溝。那段山路大概有70度,寬只有五六十釐米,有的行人往上爬,還有的行人往山下走。我抓着鐵鏈小心翼翼地往上爬,回頭一看,腳下就是深不見底的山谷,自己就像懸在半空中一樣。也不能把自己留着山上吧,儘管我已經筋疲力盡,但我仍然堅持着,勝利就在前方。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我的夢想是當一名優秀的老師,你的夢想是什麼?讓我們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並肩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