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觀《開學第一課》的後感600字(通用9篇)

《開學第一課》是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與教育部合作並從2008年開播至今的大型公益節目。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觀《開學第一課》的後感600字(通用9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觀《開學第一課》的後感600字(通用9篇)

觀《開學第一課》的後感 篇1

父親,多麼讓天下兒女敬仰的字眼;父愛,多麼像哺育我們成長的寧靜港灣。父愛是純潔的;父愛是無私的;父愛是偉大的;父愛是隻知道給予而不企求回報的。父愛像春天的暖風,吹拂着你的心;父愛像綿綿細雨,輕輕拍打着你的臉面,滋潤着你的心天田。

一天,同學帶了一枝新鋼筆,說是他媽媽從國外帶來的,大家爭着看。誰知到了我的手裏就“啪”的摔壞了,我一下子呆了,這可是從國外帶來的呀!同學看見自己的寶貝摔壞了,一臉沮喪,並堅持要我賠。同學們幫我說了許多話,也無濟於事。

我出於無奈,回家偷偷拿了我爸爸的一隻金筆賠給了他才了事。事後的一天晚上,我爸突然尋找這支筆,翻箱倒櫃,就是找不到。他問我拿了沒有,我一口否認,沒有。

紙包不住火,人包不住錯。一天吃晚飯時,門鈴響了。我開門一看,竟就是那爲同學和他老爸。我的爸爸媽媽馬上放下飯碗,招呼他們進屋,急切地問:“是不是我家孩子闖禍了?”他們說不是:“我們無事不登三寶殿,事情是這樣的,你們家的小孩子弄壞了我們的一支鋼筆,一支筆值不了多少錢,怎麼能拿一隻金筆賠呢?”說着,把金筆還給了老爸。老爸聽了,一頭霧水,感激之餘,收下了筆。

等到同學和他爸走了以後,老爸再三追問我,要我把事情的真相告訴他,我見真相敗露,只好承認欺騙了他。

老爸瞭解了事情真相後,一臉嚴肅地說:“本來你只要把事情說了就算了,最多賠人家一支筆。可是你瞞着我不說,還要欺騙,真是錯上加錯。一個人犯了一點小錯不要緊,承認了就好,改了更好。你不說真話,欺騙人,跟可恨!”爸爸停了一停,又說:“你今後的路還長着呢,說真話是做人的根本。”我含着淚點了點頭。

從此,我就把老爸對我的教育銘刻在心。說真話,成了我做人的準則。

觀《開學第一課》的後感 篇2

星期天,爸爸給我買了我盼望已久的滑板。

滑板全身上下火紅火紅的,是讓人感到很溫暖的顏色,中間用一個能扭動的軸連接,加上一個一滾動就會發亮的輪子,漂亮極了。

接過爸爸手裏的滑板,我迫不及待地踩上去,可是一下子就來了個人仰馬翻。我站起來,吸取教訓,先扶着牆,慢慢站上滑板,再用後腳不停地扭動。滑板向前慢慢滑行,可是沒滑多遠,又歪倒在一旁。

爸爸看到我着急地樣子,笑笑說:“沒關係,屋內地方太小,咱們下樓去學吧。”我高興地直點頭。一開始,我不敢去試着練習。爸爸鼓勵我說:“沒關係,只要用心記住動作要領,慢慢來,一定能行的。”

我牢牢記住爸爸交給我的動作要領:第一步,認方向。要知道,滑板前半部分是可以控制方向的,就像方向盤,掌握“汽車“的方向;滑板的後半部分就像”油門”,爲“汽車”提供前進的動力,只要後面一扭一扭就能向前滑動。第二步,先把左腳踩到滑板前板,讓它立起來,接着用勁兒一滑,把地上的那隻腳用最快的速度踩到滑板上,動作要連貫,不能停頓。第三步,兩隻腳都踩好後,用放在後板上的右腳快速扭動,滑板就能滑起來了。對了,到了需要轉彎時,一定要用前板上的腳控制好方向。

按照爸爸教給我的要領,我試了好多次,慢慢地來回扭動。滑板還真像聽話似地能跑起來了呢。

透過學滑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學什麼,只要不怕困難,就一定能成功的。

觀《開學第一課》的後感 篇3

人們都說;“父母是孩子們的最好老師,父母的言行,每一舉動都無時無刻地影響着孩子。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教會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都說婆婆和媳婦的關係很難相處,而我的媽媽則不是,她大約每天都打電話到我在農村的奶奶,說飯要吃飽,衣服要穿好《在冬天》,如果在家裏閒,就去和村的人坐一坐,自己想吃什麼就買什麼。還有我爸爸更孝順,我奶奶生病的時候,無時無刻地照顧着。在我村裏,別人都說我爸爸是最孝順的了。而我在我父母的影響下,我對我奶奶、爺爺也很孝順。我奶奶經常在外面說我很孝順,我爲之感到高興。

記得有一次,因爲是週末,我回了農村,一回到農村,正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愛提奶奶”正在拖着一棵小樹往家裏拖,因爲她年老,拖了一段時間也沒拖多久。“愛提奶奶”住在離我家10米路的地方,她的兒女都很不孝,每個月只給200塊元,而她穿的、住的都是爛的。

我連忙幫“愛提奶奶”把樹拖了回家。我看見她家很亂,也收拾得乾乾淨淨,問她還沒吃飯,也幫她做好了,忙活了大概3個鐘頭。“愛提奶奶”則在一邊坐着流淚,我走過去說:“奶奶,快吃飯吧!”她說:“好,好!”接着說:“你的父母對你的公公婆婆很孝順,你也是一樣。”我想:當然了,有其父必有其子嘛!她說了一推表揚我的話。我看時間不早了,就跟她說回家了。

回到家,媽媽問我怎麼現在纔回家,我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她,她看見了我的臉上很髒後才相信。

當然,這都是父母的功勞,是他們教會了我做人。

觀《開學第一課》的後感 篇4

從記事開始,我就覺得很懂道理了。但是,我卻遲遲才學會懂得去好好的孝敬我的父母!

從小到大,我總是聽到爺爺奶奶對我說:“你長大以後,一定要孝敬你的父母,做一個孝順的乖孩子!”爺爺奶奶這麼說,街坊鄰居也這麼說,連老師們也都這樣的教導我們。可是,我竟一直都很迷惑,心想:爲什麼我要孝順他們呢,父母用得着讓我們去孝順嗎?可是,直到這麼一天,我才終於明白了爲什麼我們要孝順生我養我的父母了!

那時,我還在讀小學五年級,作業天天滿天飛,怎麼做也做不完。一天,老師佈置了大量的作業,我做完值日就立即快馬加鞭的趕回了家,開始奮筆疾書。媽媽把飯菜拿進來,小心翼翼地放在書桌上,輕輕的撫摸着我的頭,關切的詢問我:“孩子,慢點做,先把飯吃了吧,等會兒給你泡杯茶,別心急,媽陪你。”我聽了這番話,頓時一股酸勁兒涌上我的心頭,我想哭,但忍住了。只是默默的吃着飯。“十點了!”“十點了!”鬧鐘叫了起來,我還在爲三道題傷腦筋,這時,我已很困了。媽媽說:“你先去睡吧,我來幫你想把!”我直點頭倒在牀上一忽兒睡着了。兩點整,我無意中醒了過來,看見書房的大燈還開着,心想:媽媽不會……想到這,我衝了進去。只見媽媽靜靜地臥在書桌上,身上不時地打着冷顫,我二話沒說,拿了件外套披在了媽媽的身上,媽媽被驚醒了,說:“你怎麼又起來了,我算出來了……!我一下子抱住了媽媽,一直強忍在心中的眼淚終於不禁嘩嘩的流了下來,我抽泣着說:“媽媽,你爲了我,明天還要上班,你只是幫我想題,卻讓我先去睡,自己趴在桌上睡着了,我……”我一時間說不出話來了,媽媽卻笑着安慰我說;“我是你的媽媽嘛,當然要好好愛你、呵護你了,傻孩子!”我此時終於擠出一句話:“媽媽,我以後一定要永遠孝敬您!”我們就這樣緊緊地抱在了一起。久久沒有鬆手!作爲子女,我們一定要孝敬我們的父母,他們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無私的愛,把他們的一切都給了我們,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孝敬他們,做一個孝子呢?

觀《開學第一課》的後感 篇5

今年,我將正式升入九年級。而今天,《開學第一課》再次拉開了新學期的開幕布。圍繞着“中華驕傲”的主題給我上了別具一格的第一課。

音樂過後,熟悉的面孔映入眼簾。第一堂語文課,王寧老師從“正直”二字的演化過程中帶我們領略了中華第一驕傲——漢字的風采。而“漢字叔叔”對中國漢字的熱愛使我切實地領略到它所傳承的智慧之美。漢字蘊含着中華民族的風骨,而它源遠流長的生命力也將由我們傳承下去。

面對少林武術的熱血沸騰後,我深深地驚歎於棋盤之上的千變萬化而又爲柯潔與人工智能的比賽感到遺憾惋惜。之後機器人特奧與子航的對決令我歎爲觀止,但與郎朗精巧絕倫的合奏卻使我豁然開朗。原來之前的我只顧思考人類與科技的差距和衝突,卻忽略了它們完美合作的光明前途。

中國詩詞早已在中國人的心裏根深蒂固。連小學生都信手拈來的古詩文,許爺爺卻參得很透。他就像一座偉大的橋樑,跨越了不同文化的衝突,架起了中外文明的交流融合。將一個國家的美轉化爲全世界的美。從他堅定的決心中,我感受到了中國老一輩無私的愛國之心,令人動容。

經典的京劇過後,來自巴基斯坦的米斯巴透過表達自己與衆學生對楊老師的敬愛與懷念向我們展示了中巴之間深厚的友誼。而當孔子學院不同膚色的老師們捧着鮮花緩緩走來時,我似乎看見了一扇扇面對世界的視窗慢慢開啟着。他們使世界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底蘊,將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傳播得更遠,更有意義。

相信不僅人類與科技將會融會貫通,中國與世界也將更加密不可分。而我們就要爲了這個目標不懈努力,創造更加精彩的明天。

觀《開學第一課》的後感 篇6

今天,我看了一個十分好看的節目——《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有夢就有動力”這句話的含意,我還深深地領悟了:夢想就像一架紙飛機,只要有了動了,纔會飛得更高、更遠。

《開學第一課》主要是透過一些圓夢人的親身經歷,如何做才能實現自己夢想的故事。節目中我看到了一個十三歲女孩付麗娟的故事,她是一位軍營裏的年級最小的軍人,在八一跳傘隊裏當兵,付麗娟爲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她克服種種困難完成了自己的跳傘夢。從這我領悟到了“夢想就像宇宙的星辰觸不可及,只要就自己努力就一定能觸碰到!”

接下來的節目裏我們看見了一個追夢三十四年的香港明星——周星馳,他從最底層做起,端過盤子,跑過龍套,把自己掙得所有的都花在了電影票上,了這種熱愛電影,追逐夢想的精神真值得我學習呀!

節目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得了腦病的人都可以學會彈琴,他就是黑龍江省鶴崗市的閆銘威,在四歲時,小威被查出智力低下並患有自閉症,於是他的媽媽一點一滴的教他鋼琴(因爲大夫說彈鋼琴對小威的病有好處)。因爲這個夢想,小威最終學會了鋼琴。

小威的故事讓我感觸很深,一個智力低下的人都能透過堅持來實現自己的夢想,我想像我這樣正常的人就更應該不斷地去堅持,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我也有自己的夢想,就是當一名作家,因爲自己的名字寫在書皮上就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但夢想的實現並非一朝一夕,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需要付出努力和堅持,汗水和淚水,不拋棄,不放棄。

我覺得夢想就像一盞燈,在你迷失方向時,拉你一把,送你一程;夢想就像枕邊的一本書,爲你開啓美好的黎明。請記住這句話“只有放飛夢想,才能擁抱未來”!

觀《開學第一課》的後感 篇7

今天我和家人亦如往年一樣,在9月1日的時候觀看了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和教育部聯合主辦的《開學第一課》,這一季主要聚焦在了我們中國從建國至今的'70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以“創造向未來”爲主題,分爲“夢想、探索、奮鬥、未來”四個篇章,以充滿前瞻性和未來感的設計,展現中國人民偉大的創造精神,啓發青少年的創造夢想。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在建國的70年間,我們的祖國真的成長了很多。以前曾聽爺爺說過,在他們還年輕的那個五六十年代,是中國最貧窮的一段歷史,那時候的他們糧食只有地裏的各種野菜,有時候野菜沒了,只能吃樹皮和樹葉。每當爺爺說起那段往事,眼眶總是紅的。

到了今天,爺爺再說起那段往事時總是會說:“那時候的我真的沒想到,我能過上現在這一種好日子,每天的飯桌上,都有好幾個菜。過春節的時候,不是殺雞就是宰豬,穿的衣服也是又暖又好看,住的房子都是小洋樓,這一切都是黨和國家帶給我們的啊,孩子,你一定要愛黨愛國啊,跟着黨和國家走,是絕對不會吃虧的。”

這70年間,不單是我們家的生活不一樣了,我的家鄉變化更是巨大的。從一個水泄不通的小山坳變成了現在交通便利、樓房林立的優美小山村,它就像是一面鏡子,折射出了這70年來中國的發展與變化,是國家創造了今天的我們,國家在發展,我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好,而我也堅信祖國的明天會更好富強,家鄉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即使時光荏苒,帶走我的年少面貌,活潑精力,但也帶不走我愛祖國的這一顆心,我將會永遠與你伴,至死不渝。

觀《開學第一課》的後感 篇8

《開學第一課》終於播出啦,我懷着複雜的心情準備來觀看這個好節目,今年的主題爲創造向未來。

愛迪生讓我們走進了電的時代,從而告別了油燈和蠟燭的微光時代,瓦特發明了蒸汽機,從此人類就告別了用牛車或馬車的時代,從而乘坐上動力機車的快速時代在科學上的創新,讓人們不斷改變了人們以前固有的生活方式。

每當我羨慕孫悟空一個跟頭翻十萬八千里時,我就想到現在的飛機、火箭、宇宙飛船,這就是科技帶來的今天。科技在進步、人類文明在發展,這就是科技創造的未來。創新是人類探索進步的源泉,創新改變世界,創造未來。

當今世界局勢日新月異,這樣的現實下就要求我們每個人更應具有創新意識。回看中國近代的那些流血艱難歷史,我們應該去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用創新來實現自己的夢想,用創新來創造屬於我們的未來。創新並不只是那些所謂的天才們纔有的事情,創新是屬於每一個人的。雖然我們也許會遇上許許多多的艱難險阻,但只要我們付出努力,講究方法,我們一定會有成績。

沒有付出艱辛,什麼夢想、未來不過是一句空頭支票。還記得愛迪生夜以繼日的工作,竺可楨不管嚴寒酷暑,都堅持觀測天氣,詳細記錄數據,中國研究航母的專家盡累倒在工作臺上,這些事實告訴我們在創新的道路上要付出艱辛,要有堅定的信念。

我作爲一名小學生,在學習上,我們要學會獨立思考,勇於思考,不斷創新,逐漸養成了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同時我們要有信心,要有目標,要有奮鬥方向,多閱讀書籍,多鍛鍊自己,不斷增長自己的知識。創新正是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爲祖國的科技事業做出貢獻,爲人類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努力。

觀《開學第一課》的後感 篇9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帶領着我們從中華的大門看世界。從中,我看到了世界上最神奇的文字——漢字。

中華漢字,源遠流長,從殷商的甲骨文到如今的楷書,從古代的飲食起居到如今的航天科技。一橫一豎,從最初似圖畫般開始;一點一滴,成爲如今的藝術瑰寶。神奇的漢字像一葉小舟,載着我們去看祖先的傑作;奇妙的橫豎撇捺,架起了古今溝通的橋樑。試問,有哪一種文字,傳承了五千年從未間斷?唯有漢字,點滴間盡顯國之偉大。

《開學第一課》中也講到了來中國研究四十五年漢字的美國人:理查德西爾斯。三次心臟手術也從未消磨掉他對漢字的癡迷執着。手作了千萬張英漢互譯卡,只爲更好的學習常用字;無數個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成全了他對漢字的癡迷研究。許多人十分不解,爲了研究竟能做到這種程度?這正是漢字的魅力所在,它的奇妙足以征服一個人強大的內心。當然,更多的原因是因爲字裏行間蘊含着的,是中國人民的智慧結晶和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每一個字的底蘊,都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深入探索、去仔細挖掘!

想到這裏,我也不禁有些慚愧。一個外國人,都願意用四十五年的時間潛心研究漢字,而身爲中華兒女的我們,就更應該認真學習,全面發展,將我們的文字帶上世界巔峯!我想,這是對撫養我們長大的祖國最好的回報。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對漢字有了更深厚的感情和更深層次的理解。漢字的背後,是我們中國人的情懷與志向。字裏行間,有意境、有韻味,迴響着中華人民的文化共鳴。翻開一本書,讀上一首詩,就像漂流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上,飛翔在中華人民的漢字文化中……做爲中華兒女,我們努力的目標,就是將中國的驕傲,變成世界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