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行政公文 > 方案

最新慶中秋節師生活動策劃方案範文(通用3篇)

方案1.86W

爲了確保活動有序有效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活動的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你知道什麼樣的活動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最新慶中秋節師生活動策劃方案範文(通用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新慶中秋節師生活動策劃方案範文(通用3篇)

最新慶中秋節師生活動策劃方案1

一、實施背景

透過本次活動策劃讓學生充分了解我國各地各民族在中秋節裏各種各樣的風俗習慣,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瞭解節日的淵源、形成,民間各種不同的慶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載的中國所獨有的文化內涵,以此來體驗中秋節吃月餅慶豐收、慶團圓、送祝福、送親情的意義;體會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是班級大家庭的成員,應該相互關心,相互愛護;增強學生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同時透過這次活動,使學生真正瞭解節日,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青少年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讓節日真正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幸福。

二、活動時間

中秋節前兩天

三、活動目的

1.初步瞭解中秋節的名稱、起源及節日風俗習慣。

2.透過瞭解家鄉過中秋的風俗習慣,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體會家庭歡樂、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透過對節日的瞭解使學生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的特點。

4.培養學生蒐集,整理,比較,分析和運用資料的能力以及語言概括和表達能力。

四、活動準備

將學生分爲六組分課題收集各地中秋節的節日和風俗習慣,以及中秋的相關資料。

五、中秋節活動方案

(一)第一階段:活動準備

1.蒐集有關中秋節的名稱、由來、中秋燈謎和中秋節的傳說故事等等。

2.調查訪問身邊的長輩,瞭解家鄉過中秋節的風俗習慣。

(二)第二階段:以班會形式進入活動

1.情境匯入。

2.進入活動主題,交流感悟。

第一主題:話說中秋

(1)中秋節的由來。

(2)中秋節的傳說與民間故事。

(3)中秋詩詞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題:中秋實踐活動

(1)設計別緻、精美的月餅圖案。

(2)舉辦月餅宴。

3.討論中秋節活動方案

(1)中秋節就要到了,你們有什麼想法嗎?談談今年打算怎麼過中秋節。

(2)同學們之間交流。

4.小結

同學們瞭解了那麼多關於中秋節的知識,又爲過今年的中秋節出了那麼多好主意,雖然大家採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慶祝這個傳統佳節,但每個人心中有個共同的最美好、最傳統的願望,那就是:花常開!月常圓!人常在!老師感到好開心!看來,我們班是一個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節的月亮一樣圓圓整整!

(三)第三階段:拓展,延伸。

中秋節是歡慶豐收的節日,是團圓的節日。中秋的月餅象徵着人們渴望家人團圓、生活甜蜜的美好願望。透過今天的活動,我們初步瞭解中秋節的名稱、起源及節日風俗習慣,欣賞吟誦了月亮的詩詞。今後我們還要進一步研究,在以後的研究中,你想研究些什麼?

1.中秋的風俗習慣。

2.中秋的傳說和故事。

3.月亮的傳說與故事。

4.關於月球的小知識。

5.關於中秋的詩詞。

6.關於中秋的食品。

六、反思與拓展

透過師生討論交流、學生作品的展示與評比,指導學生總結研究成果,最後舉行主題展示活動策劃,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與價值,同時,教師適當引導與鼓勵學生進行其他研究活動的興趣。

期待每個學生的參與,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美好。


最新慶中秋節師生活動策劃方案2

一、活動目的

透過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走近中秋,感受中秋佳節的思鄉之情和祝福團圓的完美情感,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並在活動中培養學生主體參與意識、動手潛力和團結合作精神。

二、活動主題

中秋佳節話團圓

三、活動時間

20xx月10月

四、活動資料

1.“中秋月圓知多少”班隊會

讓學生收集有關中秋節的來歷、習俗、美食等知識、圖片等,透過十分鐘隊會,在交流、討論、展示中走近中秋文化。

2.賞月品月話月餅

中秋月圓夜,與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齊賞月品月餅,三代人從品種、味道、價格、包裝等方面話一話、比一比各自童年的月餅。

3.小小歌謠傳情意,佳節感恩送祝福(一二年級)

(1)利用音樂課學唱歌謠《爺爺爲我打月餅》,激發學生懷念紅軍爺爺的情感,在理解歌曲資料的基礎上,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明白老人曾爲我們祖國,爲我們大家,爲自己的.家裏做了很多事,吃了很多的苦。

(2)用自己喜歡的製作形式和材料,自制一張精美的愛心卡,寫上一句祝福的話語,送給自己最親近的人,傳達感恩祝福之情。

4.追根溯源畫中秋(三年級)

收集中秋由來的傳說,讓學生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培養他們用心向上的審美情趣和懂得感恩的思想。利用美術課,透過繪畫方式表現中秋趣事。

5.情滿中秋,同享中秋明月,手抄報展示(四、五年級

要求:主題突出,資料不拘,A4紙張;每班上交10幅作品。學校將選取好的作品展評,班級並也可用來佈置教室。


最新慶中秋節師生活動策劃方案3

月是民族、家庭幸福的象徵。自古以來,中秋節不僅是小家團圓的日子,更是舉國歡慶的時刻。從時令上看,中秋是“秋收節”。從淵源上看,我國古代就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禮制,中秋又叫“祭月節”。

祭月的風俗始於魏晉,盛於唐宋,甚至被定爲國節,燒斗香、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中秋活動極大地豐富了起來。一個民族把宇宙天象最完美的時刻與農事巧妙結合,把月圓之夜作爲舉國同慶的節日,使得原本純粹的自然現象有了豐富的人文寓意。

文化是月的魂。我們不但要讓傳統文化植根於市場沃土中,還要不斷賦予“中秋望月”新的時代內涵,重新找回“中秋望月”的時代感覺。今年的中秋節,我院爲在校師生打造了“中秋望月”的平臺。爲此,我們設計了一個活動方案。

一、活動時間

中秋節前兩天

二、活動目的

1.初步瞭解中秋節的名稱、起源及節日風俗習慣。

2.透過瞭解家鄉過中秋的風俗習慣,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體會家庭歡樂、生活幸福。

3.透過對節日的瞭解使學生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的特點。

4.培養學生蒐集,整理,比較,分析和運用資料的能力以及語言概括和表達能力。

三、前期準備工作

1.蒐集有關中秋節的名稱、由來、中秋燈謎和中秋節的傳說故事等等。

2.調查訪問身邊的長輩,瞭解家鄉過中秋節的風俗習慣。

3.中秋故事演講。

四、以班會形式進入活動

1.情境匯入

播放音樂《花好月圓》,營造一種中秋的氛圍。展示圓月的畫面,引出僅次於春節的我國傳統佳節--中秋節。

師:中秋節是月亮最圓的時候,是團圓的日子,我們心裏也會喜洋洋、甜滋滋的。

向全班同學介紹中秋節悠久的歷史和傳說。

中秋傳說嫦娥奔月。

中秋傳說吳剛折桂。

中秋傳說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2.進入活動主題,交流感悟

(1)月兒圓。播放《中秋節》錄像,讓學生了解中秋節來歷、風俗。交流《嫦娥奔月》《吳剛折桂》《朱元璋與月餅起義》等傳說,感受中秋文化的博大精深。欣賞古詩《靜夜思》,領悟思鄉之情。

(2)餅兒甜。老師介紹月餅的種類、製作過程。學生交流自己帶來的月餅屬於哪一類。欣賞完各式各樣的月餅之後,學生玩《製作月餅》小遊戲,獲勝利的同學獎勵月餅,並現場品嚐。

(3)心兒連。每人送上一句中秋節祝福、送給老師、同學或家人。

活動在歡樂、喜慶的《爺爺爲我打月餅》歌聲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