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行政公文 > 報告

經濟貿易系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報告1.81W

在現在社會,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經濟貿易系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經濟貿易系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摘要]

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將實施第三步走戰略部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速推進現代化進程。這對農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五”計劃綱要的提出,必須高度重視農民收入的問題,把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作爲做好新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基本目標!只有加強農業礎基,確保農產品的供給,才能順利的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才能支援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

[關鍵詞]

學生;三下鄉;發展;農村經濟;生活水平。

20xx年7月16日,我們長青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小分隊一行15人來到武威市涼州區河東鄉上腰墩村,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際活動。在上腰墩村的14天中,我們開展了許多活動:爲當地小學生義務輔導功課,進行爲期12天的教學活動;同時抽取課餘時間深入當地工礦,果園以及村民家中調查研究;與當地領導和村民座談;舉辦“三下鄉”文娛演出等等。在這14天裏,我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同時也看到了一些問題。這是我們大學生第一次深入的思索農村問題。其中大家關心最多的,也是討論最多的就是:農村的發展問題!“靠天吃飯”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祖祖輩輩唯一的謀生手段,但是隨着時代的發展,這種方式顯然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需要。

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後,農業生產受到資源和市場的雙重約束,市場風險增加。

上腰墩村兩委在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拓寬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領域上做文章。帶領全村人走上了致富之路,在產品供求關係發生變化、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必須對農產品的品種結構進行調整,面向市場,依靠科技,進一步加強優質品種的引進、選育、繁育和推廣工作,儘快淘汰和壓縮劣質品種,全面優化農作物品種結構,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種植業。他們爲村民們聯繫了高產苜蓿以飼養牲畜;帶領村民種植蘋果600多畝,青皮梨800多畝、無籽西瓜500多畝。年人均收入3000多元。雖然取得了這麼大的成績,但村兩委並沒有固步自封,他們清楚地知道:只知道種地,也就這樣了!要想大力發展農村經濟,還得想辦法,上項目。透過我們在農村的調查研究,要想拓寬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領域,我認爲還要在以下三個方面想辦法:

(一)加大利用農村富餘勞動力資源

1、大力發展個體私營企業和鄉鎮企業。透過深化改革,完善機制,充分調動投資者、經營者的積極性,引導鄉鎮企業加快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加快科技進步和體制創新,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名、優、特、新產品,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提高鄉鎮企業的科技水平和競爭能力。向農業的深度和廣度進軍。引導農民更多地從事非農產業,要立足當地資源優勢,重點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儲藏、保鮮、運銷等行業,加快改造傳統工業,積極發展商業、運輸、飲食服務、旅遊等勞動密集型產業。

2、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逐步從種植業向多種經營、鄉鎮企業和小城鎮轉移,是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的必由之路,也是使農村豐富勞動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的客觀需要。

3、加快發展小城鎮。小城鎮是轉移農民的基地,是二、三產業的載體,對增加農民收入具有強大的帶動作用。有選擇的培育一批重點的中心集鎮,努力在城鎮投資體制、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使小城鎮成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4、鼓勵、支援和組織農民開展勞務輸出。採取多種形式,透過多種渠道,把農村富餘勞動力組織起來,到大城市和沿海開放城市務工經商,加快促進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步伐。

(二)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1、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在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推進規模經營和農業現代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加快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帶動力量。

2、提高農產品加工水平和效益。農產品的轉化主要是發展畜牧業和水產養殖業。目前,我國農產品加工業水平還很低,透過運用高新技術,實行對初級產品的深加工,還可以爲農產品的增長提供極爲廣闊的市場空間。要加快農產品加工技術和設備的引進開發,發展農產品銷售、儲運、保鮮等產業,積極促進初級農產品的'轉化和加工,不斷開發名、優、特、新品種,搞好優良品種的繁育。

3、鼓勵採取公司加農戶、訂單農業等多種形式。要採取財政、稅收、信貸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扶持重點龍頭企業發展。從資訊、技術、資金等方面爲龍頭企業搞好服務,支援龍頭企業建設農產品生產、加工和出口基地,引進、開發和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支援農產品加工企業、銷售企業和科研單位帶動農戶進入市場,與農戶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營機制。合理調整農業生產區域佈局,發展特色農業,形成規模化、專業化的生產格局。推進農業機械化,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

(三)加強農村社會化服務

1、鼓勵農民服務組織創新,培育經紀人隊伍,加強農業質量標準體系、農產品質量檢測檢驗體系和市場資訊體系建設,加快制訂或修訂農業行業標準和重要農產品質量標準,推廣採用國際標準,創建一批農產品標準化發展生產示範基地。加強農村市場體系建設,有計劃地興建或擴建一批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和科技、勞務等要素市場。搞好農業服務,大力推廣優良品種,引導農民發展優質高效經濟作物。

2、搞好對農民的科技教育和培訓,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到農戶,及時爲農民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

這次“三下鄉”活動雖然早已結束了,但它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思考,使我們這些大學生也開始關心"三農"問題。它時刻提醒我們:在生活着九億多農民的農村中,還存在着許許多多問題,那裏的經濟還不夠發達,那裏的各種體制還不夠健全,那裏的人們生活水平還有待提高!那裏非常需要我們這些大學生爲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將所學的知識運用於的實踐!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