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現代作家 > 朱自清

朱自清梅雨潭全文

朱自清1.49W

梅雨潭是浙江溫州市甌海縣仙岩的一處名勝,是一座瀑布。當代文學家朱自清爲梅雨潭而寫《綠》的散文,傳誦海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朱自清梅雨潭全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朱自清梅雨潭全文

梅雨潭

作者:朱自清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時候,我驚詫於梅雨潭的綠了。梅雨潭是一個瀑布潭。仙岩有三個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邊,便聽見嘩嘩嘩嘩的聲音;擡起頭,鑲在兩條溼溼的黑邊兒裏的,一帶白而發亮的水便呈現於眼前了。我們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對着那條瀑布;坐在亭邊,不必仰頭,便可見它的全體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這個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兒的;彷彿一隻蒼鷹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個環兒擁着;人如在井底了。這是一個秋季的薄陰的天氣。微微的雲在我們頂上流着;巖面與草叢都從潤溼中透出幾分油油的綠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響了。那瀑布從上面衝下,彷彿已被扯成大小的幾綹;不復是一幅整齊而平滑的布。巖上有許多棱角;瀑流經過時,作急劇的撞擊,便飛花碎玉般亂濺着了。那濺着的水花,晶瑩而多芒;遠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紛紛落着。據說,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覺得像楊花,格外確切些。輕風起來時,點點隨風飄散,那更是楊花了。——這時偶然有幾點送入我們溫暖的懷裏,便倏的鑽了進去,再也尋它不着。

梅雨潭閃閃的綠色招引着我們;我們開始追捉她那離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亂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過了一個石穹門,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邊了。瀑布在襟袖之間;但我的心中已沒有瀑布了。我的心隨潭水的綠而搖盪。那醉人的綠呀!彷彿一張極大的荷葉鋪着,滿是奇異的綠呀。我想張開兩臂抱住她;但這是怎樣一個妄想呀。——站在水邊,望到那面,居然覺着有些遠呢!這平鋪着、厚積着的綠,着實可愛。她鬆鬆的皺纈着,像少婦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塗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她又不雜些兒塵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卻看不透她!我曾見過北京什剎海拂地的綠楊,脫不了鵝黃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見過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綠壁”,叢疊着無窮的碧草與綠葉的,那又似乎太濃了。其餘呢,西湖的波太明瞭,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愛的,我將什麼來比擬你呢?我怎麼比擬得出呢?大約潭是很深的,故能蘊蓄着這樣奇異的綠;彷彿蔚藍的天融了一塊在裏面似的,這才這般的鮮潤呀。——那醉人的綠呀!我若能裁你以爲帶,我將贈給那輕盈的舞女;她必能臨風飄舉了。我若能挹你以爲眼,我將贈給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睞了。我捨不得你;我怎捨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撫摩着你,如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個名字,我從此叫你“女兒綠”,好麼?

《梅雨潭》題目:

1、朱自清先生在寫梅雨潭使用了許多比喻句,請你用“——”畫出你最喜歡的兩句。

2、這個瀑布潭爲什麼叫“梅雨潭”呢?

3、這段文字總,許多動詞用得很有講究,比如:“踞”字型現出梅雨亭的------,而“浮”字有突出了亭的------,像這樣用的生動傳神的動詞還有------,表現出------------------------。

《梅雨潭》閱讀答案

1這個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兒的;彷彿一隻蒼鷹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那濺着的水花,晶瑩而多芒,遠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紛紛落着.這就是梅雨潭的由來

2那濺着的水花,晶瑩而多芒,遠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紛紛落着.這就是梅雨潭的由來

3“踞”字表現出梅雨亭的---------雄偉而“浮”字又突出了亭的---------輕盈像這樣用得生動傳神的動詞還有---“鑲”表現出了梅雨亭的---------------優美

朱自清個人簡介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華、號秋實,改名自清,字佩弦,生於江蘇東海,長大於江蘇揚州,故自稱“我是揚州人”;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其散文樸素縝密、清雋沉鬱、語言冼煉、文筆清麗、極富有真情實感。朱自清以獨特的美文藝術風格,爲中國現代散文增添了瑰麗的色彩,爲建立中國現代散文全新的審美特徵創造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散文體制和風格;主要散文集有《匆匆》《春》《歐遊雜記》《你我》《綠》《背影》《荷塘月色》等,着有詩集《雪朝》(與人合着),詩文集《蹤跡》,文藝論着《詩言志辨》,《論雅俗共賞》等。《春》以被選入2012年新編初中語文教材中。

名字寓意:

朱自清原名朱自華,號秋實,取“春華秋實”之意。朱自清之名是他1917年報考北京大學時改用的,典出《楚辭·卜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這是屈原被流放時請太子卜爲自己占卦時說的話,意思是廉潔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朱自清選“自清”作爲自己的名字,其意是勉勵自己在困境中不喪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他同時還取字“佩弦”。“佩弦”出自《韓非子·觀行》“董安於之性緩,故佩弦以自急”,意爲弓弦常緊張,性緩者佩弦以自警。

生平介紹

朱自清在私塾讀書,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他1912年入高等小學,於1916年成功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2月出版他的處女詩集《睡吧,小小的人》,1920年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1921年參加文學研究會,是“五四”時期重要的作家之一。至1925年去清華大學任教前,出版了詩集《蹤跡》和詩集《雪朝》第一集。其中《送韓伯畫往俄國》《光明》《羊羣》《贈A·S》等,暴露了社會的黑暗,表現了作者對光明的嚮往和對革命的讚美。

1931年8月,朱自清留學英國,進修語言學和英國文學;後又漫遊歐洲五國;1932年7月回國,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與聞一多同事一起論學;

1946年10月,他從四川回到北平,於11月擔任“整理聞一多先生遺着委員會”召集人。

在反飢餓、反內戰的實際鬥爭中,他身患嚴重的胃潰瘍,但仍簽名於《抗議美國扶日政策並拒絕領取美援麪粉宣言》,並囑告家人不買配售麪粉,始終保持着一個正直的愛國知識分子的高尚氣節和那可貴的情操。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患嚴重的胃病,(嚴重的胃潰瘍導致的胃穿孔)不幸逝世,享年僅50歲。臨終前,朱自清用顫抖的手抓住妻子陳竹隱斷斷續續地說:“要記住,我是在拒絕美援麪粉的檔案上籤過名的,我們家以後不買美國麪粉。”朱自清先生在簽名前體重已下降到77.6斤,迫切需要營養和治療,但他仍舊拒絕這種“收買靈魂性質”的施捨,表現了一位中華民族優秀知識分子的尊嚴和氣節。

兩次婚姻:

武仲謙

武仲謙(1898年—1929年),江蘇揚州人,在揚州長大。是名醫武威三的女兒,朱自清先生的第一位夫人。1916年與朱自清先生結婚。她屬於那種中國傳統式的典型的賢妻良母型的女性,婚後與朱自清先生生活了12年。10多年的夫妻生活中,武氏整日爲丈夫與兒女們操勞,又時常拖兒帶女逃避戰亂,積勞成疾,於1929年因患肺病不治而去世,年僅31歲。武氏生育兒女6個。長子朱邁先,其後依次是長女朱採芷、次女朱逖先、次子朱閏生、小女朱效武、小兒朱六兒。朱六兒只1歲就夭折了。對於前妻武仲謙,朱自清先生一直充溢着對她真摯的情愛。在她去世三年後,朱自清先生在自己新婚三月之際所寫的《給亡婦》一文,就是一曲朱自清先生與武仲謙的愛情頌歌。

陳竹隱

1932年暑期,經人介紹,朱自清和陳竹隱在北平訂婚;是年8月底,朱自清赴歐洲遊學。從朱自清旅歐期間的日記可以看出,那時朱自清總以爲自己年齡偏大,孩子又多,怕陳竹隱有顧慮,因而常常爲不能及早收到陳竹隱的信苦惱,可陳竹隱深深地愛着他,也愛他的孩子。

1932年8月20日,朱自清攜陳竹隱回揚州省親。

朱自清在上海舉辦婚禮,也可見得他與上海的一幫朋友葉聖陶、夏D尊、王伯祥、姚雪村、胡愈之、沈雁冰、柳亞子、匡互生等人友誼之深厚。

朱自清的作品

1.《雪朝》(詩集)1922年,商務;2.《蹤跡》(詩與散文)1924年,亞東圖書館;3.《背影》(散文集)1928年,開明,(被選入初中課本);4.《歐遊雜記》(散文集)1934年,開明;5.《你我》(散文集)1936年,商務;6.《倫敦雜記》(散文集)1944年,開明;7.《國文教學》(論文集)1945年,開明;8.《經典常談》(論文集)1946年,文光;9.《詩言志辨》(詩論)1947年,開明;10.《新詩雜話》(詩論)1947年,作家書屋;11.《標準與尺度》(雜文集)1948年,文光;12.《語文拾零》(論文集)1948年,名山書屋;13.《論雅俗共賞》(雜文集)1948年,觀察社;14.《朱自清文集》(1—4卷)1953年,開明;15.《朱自清古典文學論文集》(上下冊)1981年,古籍;16.《朱自清序跋書評集》(論文集)1983年,三聯;17.《朱自清散文選集》1986年,百花;18.《朱自清全集》(1-3卷)1988年,江蘇教育(未出齊)。

其中《匆匆》被選入小學6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書第二課、小學5年級上冊冀教版語文書第六課、小學五年級魯教版,《背影》被選入中學8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書、山東教育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書、上海教育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書。《春》被選入小學六年級下冊教科版語文書第四課。《春》被選入蘇教版初一語文書。《春》被選入人教版初一語文書第十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