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現代作家 > 朱自清

朱自清散文集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朱自清2.85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朱自清散文集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朱自清散文集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朱自清散文集讀後感1

清茶是淡香的,咖啡是苦澀的,美酒是辛辣的,它們雖然味道同,但都能給人們帶來完美的享受,讓人回味無窮。《朱自清散文集》中的文章,有的似清茶,有的像咖啡,有的是一杯淳淳的美酒。

朱自清生於1898年,名字華,號秋實,後改名爲自清。他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傑出的詩人和散文家。他是“五四”新文學的開拓者和創業者之一。爲中國現代文學作了許多創新的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朱自清的散文不同於俞平伯的縝密,也不同於冰心的飄逸,更不同於周伯人的雋永。他用自己“真摯清幽”的特性創造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其中,《背影》、《匆匆》、《荷塘月色》、《春》這幾篇散文,被譽爲白話美文的典範。

《背影》這篇散文透過描述父親送兒子遠行的一幕,表現了父子之間的真摯情感;《匆匆》講述了時間流逝之快,並且時間不能倒流。告訴我們:昨日是作廢的支票,明天是未發行的債務,只有這天才是黃金。所以,我們必須要把握住這天;而《荷塘月色》這篇散文中,作者用月光襯托荷花,描述了夜晚中荷塘的美景。

而令我感觸最深的還是《春》。在文中,朱自清先生把春比喻爲一個剛剛睡醒的孩子,欣欣然張開了眼,遍地的野花彷彿是天上的星星眨着眼。風,不再像冬天那樣寒冷,像母親的手,輕輕地撫摸着萬物。在溫暖的春風中,孩子們高興得放着風箏。在春天,春雨是尋常的,它滋潤着世間的萬物。在《春》這篇文章中,我認爲最重要的一句話是:“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功夫,有的是期望”。是呀,春天代表着綠色,寓意着復甦,象徵着期望。我們只有在春天播下期望的種子,到秋天纔會有累累碩果。而我們小學六年級不正是我們人生的春天嗎?我了我們秋天的收穫,我們此刻難道不就應付出汗水和努力嗎?

我熱愛春天,歌頌春天,但我更珍惜春天!

朱自清散文集讀後感2

這幾天一直在看《朱自清散文集》,覺得有着很大收穫,對於讀書技巧方面,也有了新的感悟。

散文集不似小說,傳記,因此它的讀後感,我只能從大致的角度來說。朱自清的文筆,我一向認爲很好。他的文章,如同他的名字一般,有很獨特的風格,通俗易懂,讀來頗有清秀之氣。《春》與《荷塘月色》即使如此,文中沒有太多的華麗之詞,而大多用的是擬人、比喻等普通常見的修辭手法,卻能將眼前一排景色描寫得如詩如畫,栩栩如生,由此,朱自清的寫作手法,也便可見一斑了。我本人的寫景作文寫得並不是特別好,但讀了他的文後,便有很大收穫。他的文章平淡質樸,有很濃烈的生活氣息。而在他的所有文章相比,文筆風格也有很強的轉變。

朱自清早年的文章與後期的.相比,其中早年文章的筆鋒就頗有些文言文的味道,讀來並不順暢,大都讓我半知半解,而後期的作品則有了許多白話文,更加貼近現代了。前言中說“語言風格是一個年代的特定產物”,此語不假,一個年代有一個年代的追求,一個年代有一個年代的改變。相聲大家馬季先生,的早、晚期作品相比較,其變化,不難看出來。人皆是隨時代而變化的,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烙印,任何人都是如此。

文章是一個人思想方面的表達,有着獨特思想、處事性格的人定能寫出好文章來,因此,讀一本書,從而讀出一個人來,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一種重要的讀書方式,從表面現象,折射出更深一層的內涵,這纔是真正用意。

從朱自清的文字來看,他一定是一個剛正不阿的人,他的文章,每一篇每一字,都喊着自己的真正思想,他平生視人平等,爲人正直,被譽爲“有骨氣的愛國文人”,想必,他做人處事之品質,一定高尚。

曾經讀過一篇文章,介紹朱自清的生平事蹟,文末說到,“朱自清乃窮困潦倒而死”,此語我大不認同。可以說他是“貧困而死”,可以說他是“生活所迫而死”,而絕不可說是“貧困潦倒”而死。“窮困”雖與“潦倒”組成了“窮困潦倒”,但它們絕非一個意思。我以爲,“窮困”僅是經濟方面的落魄,金錢方面,生活水平方面的不足,然而“潦倒”就是精神上的缺憾,爲人上的缺憾。唯有無所事事,蠻不講理之人,纔可稱是“潦倒”。試問,一介愛國文人,怎會潦倒而死?朱自清,在《背影》中,是一個孝順父親的兒子;《白種人——上帝的驕子》中,是一個愛國的文人墨客;《給亡婦》中,是一個愛妻、國家的好丈夫;《一封信》中,是一個飄遊在外,思鄉的赤子。試問一個愛國,孝順,顧家,思想之人怎會“潦倒”而死?

以上就是我讀完《朱自清散文集》後的感想,作爲一名中國人,他的赤子之心、愛國之情是我們的榜樣;作爲一名文人,他的文風格調依然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有時,讀一本書,可以讀出一個人的爲人處事,可以讀出一個人的性格思想。

讀書,讀人,讀你。

朱自清散文集讀後感3

朱自清是一位我很喜愛的作家,在他的這本書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那篇《匆匆》。

誰匆匆的走了,誰又匆匆的來,來去匆匆,而帶走一切。是時間,是我們寶貴的時間!它逝去時是那麼的悄無聲息,不知不覺。

它一去而不返。說話時,它從你的一言一語中逃走;吃飯時,它從你的飯勺中溜走;洗手時,它從你的手指尖中流走……是讓人多麼的無奈!感到惋惜。

作者所描寫的一切,都深深打動了我。我不禁汗淚如流。爲何時間走的這麼快,爲何又不復返?它們到哪裏去了呢?其實時間,是有痕跡的。一張張稚氣的臉上,經過時間的洗禮,會變得皺紋滿頰;年少時的健步如飛,如今卻蹣跚;鏗鏘有力的聲音,讓時間造化的蒼老。對於它的匆匆,我們怎能坐視不管?讓它揚長而去?這樣的話以後懊悔也來不及。應該讓我們度過的每一分每一秒變得有價值。

比如說,讀一本書,拾取書中的精彩段落,學以致用;做一件好事,不留名也會被人默默稱讚;解一個難題,透過自己的思考將障礙物消滅,也是一種成長……還有好多好多,我們值得去做的事情,我們又何嘗不做呢。

就像我讀了《匆匆》,知道了時間的貴重,懂得了去珍惜它,使我不再虛度我的時光。這可能會改變我人生的路向,你說,我是不是突然間擁有了一筆巨大的財富呢?

朱自清散文集讀後感4

朱自清的散文集給我一種感覺,他在教我們一個一個人生的哲理,當然,也有寫景的文章,他的散文集洋溢着一股真摯、讓人深思的感情。他的散文構思精妙,讓人很容易找到文章的中心,並瞭解。

文章寫了很多故事,有寫人的、有寫季節的、有寫景的、還有寫遊記的,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匆匆》這篇文章,雖然很短,只有七八百字左右,但它卻用很多例子來表達中心,讓人一下抓住“題眼”,文章給我一種親切感,彷彿是一個和藹可親的老爺爺在與我談話,這篇文章充滿了智慧和人生的哲理:“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文章雖然沒提一個關於珍惜時間的字眼,但從文章裏舉的例子和反問質疑中,我們不難看出,朱自清爺爺在向我們說明珍惜時間這個道理,他告訴我們日子是一去不返的,新的日子一瞬間就走了,如果抓不住,像流水一樣流走;抓住了,向黃金一樣珍貴。

可見,時間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個諺語也充分體現了時間是用金子買不到的,無論你多有錢,沒有了時間,也會慢慢老去,那麼,那些錢能幹什麼呢?時間是無價的,能夠說,時間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財富,它與別的東西不同的是:只要珍惜它,多久都用不完,如果你浪費它,彈指一瞬間,它會消失的無影無蹤。人生只是短短几個春秋,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好好珍惜它,難道要讓時間白白的從你身邊流逝嗎?時間也是最公正的裁判,不同的兩個人,一個碌碌無爲,到之後什麼也沒留下,只留下無窮的悔恨;一個艱辛勞作,換來得是累累碩果,他們的人生閃爍着耀眼光彩。

朋友,從此刻開始,好好的珍惜時間吧!讓我們一齊做時間的主人,好好的駕馭它!

朱自清散文集讀後感5

漫步在朱自清先生的筆下,像是走進了一片森林,頭上的天空被樹陰遮的嚴嚴實實,但森林裏卻散着慵懶而自然和諧的光芒,不是華麗的採光燈,卻是映照了作者內心情感的柔和顏色。紅、粉、橙、藍、靛、青、紫……於是我就好像到了好多好多個不同的世界。

A、競走,小步跑,大步跑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小學的時候就學了這篇《匆匆》,在那個年少無知又單純的世界,我們激動的在語文課本上已經度過的三千多個日子濃縮成一個數字,然後一天給這個數字加一,最後一個月後就把這件事全然拋到了腦後。都是這樣的。可是時間還在不停不停地流逝,日子還在一天一天的往我們的反方向跑,然後我們過了5年級,過了6年級,然後現在馬上又要進高中。有的時候真是覺得這樣的光速實在太不可思議,不管是快樂、悲傷,無論怎麼跪着向上天祈求多一些時間,時間還是一樣冷漠的繼續跑着,然後纔會有我們恍然大悟的開始發奮、努力,開始學會跟時間一樣的速度或是比時間還快的與它賽跑。

有的時候我們會贏,我們在一個限定的時間內超額的付出了許多,這個時候就有種絕妙的成就感。但這種堅持真的很困難。有很多次在時間還沒有到來的時候我興致勃勃的列出了一張計劃表,還不停的鼓勵和安慰自己“我已經按照自己的能力設定計劃了,一定可以完成!”心情更好些的時候還有興趣爲我的計劃表加上好看的花邊。但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期限到頭了,心情也變糟了,計劃表上的紅勾勾寥寥無幾……有什麼辦法嘛!誘惑人的東西實在太多了,總是對自己太好了,覺得不能委屈了自己,所以行動就跟着意願走了。

因此,6月份15歲了以後,我在新一年的目標就是,一定要學會怎麼利用自己的時間,讓自己爲自己成功的付出感到自豪!大家一起跟時間競走,然後小步跑超過時間,再大步跑把時間拉開一大段距離,回過頭享受勝利的快樂吧!(哈)

B、隱藏着的灰色地帶在改變

《朱自清散文選》裏最先看的是《憎》,看完後有很長很長的感想,也不由爲文字中所勾勒出的社會感到遺憾。我們國家有很多很多人,每天在不同的城市裏來來往往,彼此互不相識,也就牽引出一片片沉沒。往往一些意外的事情才能打破這樣的寧靜。但這些打破了寧靜的事情常常像玻璃杯,碎了,打破寧靜,也很容易劃破很多人的手,所以有很多人會痛苦。但是對於其他過路人來說,大多是抱着看熱鬧的心理,不過是在回家後跟家人說一個新鮮事:某地某時出了車禍了,真慘。另外還有的人,像文中那位驕傲的華捕一樣,看見一位跌倒的婦女都能讓他舒了冷黑色的眼睛,痛快的叫好“哦——呵!”然後毫不吝嗇的露出他那貴重的金牙。我感到憤怒,同時也爲他感到悲哀;我從不喜歡說別人可憐也不喜歡別人說我可憐,但對那個人,我卻能狠狠的說他真可憐,因爲他已經失去了作爲一個人最基本的爲別人着想的美德。他覺得自己高貴而不可一世,但卻被朱自清先生當作一個人與人間冷漠的灰色地帶的一個負面的例子。

讓我感到欣慰的是,這樣的人越來越少了,我們的國家已經充滿了溫暖的感覺。近日的四川大地震就是最好的證明。我忘不了救援的戰士們爲了拯救生命而日夜工作,忘不了自主前去災區救災民的那些好心的人們。抗震救災,衆志成城!內心有一種在沸騰的感動,讓我想落淚卻又有種強大的力量支撐着讓我更堅強,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兩個感嘆號還不足以形容我的心情!)

我一度覺得2008對我們國家來說是太重要太重要的一年了,8月份奧運聖火就要抵達首都北京,掀起奧運的榮光了,在那之前卻發生了那麼多起天災,就不禁要擔憂起來。但朋友很堅定的告訴我:面臨了這樣的災禍才能向全世界證明我們民族舉辦奧運會的資格!我們要讓全世界看到中國人是團結一心的,不屈不撓的!

所以我說灰色的地帶已經變的很淡很淡,因爲我們民族的團結凝聚了陽光,撒遍了中國的每一片土地。

尾聲:心情起伏不定的寫了兩個部分,總覺得一直在跟自己說話。朱自清先生筆尖的流淌帶給我的感受根本就不是三言兩語抒發得盡的。放下筆,我想我會繼續將他的文字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