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現代作家 > 莫言

《莫言對話錄》讀書筆記

莫言3.19W

01、他是太迷戀土地,自家的土地那種感覺,非同一般。

《莫言對話錄》讀書筆記

一個在人民公社時期的不合作者,被排斥在主流社會之外的可憐者,勇敢者,執着者。經過實踐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後來人民公社還是解體了,但他的先知先覺卻遭到了批判,他知道公社走不長,因爲一家人都走不長,更何況不是一家人的大鍋飯,怎能走長呢?所以堅決不參加集體,他就是要單幹,結果成了犧牲品。

人類歷史前行的腳步中,這樣的悲劇人物就是時代的悲劇。

02、勞動本身是充滿樂趣的,農民也有自己的敬業精神,他幹不好活,是很恥辱的,割一手好麥子,刨一手好地,他自己也很驕傲,而且贏得周圍百姓的尊重。勞動過程中,他們實際上體驗了很多樂趣,他們即使去跟別人幹活,也是在體會勞動的快樂。

不要小看農民的農活,他們也是分着高下的,任何勞動認真努力地做,跟敷衍了事的做,都會是不一樣的效果,學習更是如此,如果能夠把學習上升到自己的勞動層面,幹不好活是遭人恥笑的,也許將會有別樣的境界。

03、教科書和小說的英雄人物通常都是叛逆者,但現實生活中,教育的另一面又教你要循規蹈矩,這就是教育本身的矛盾。

其實叛逆是另一種思想的呈現,不可盲目地一棒子打死,一定要分析叛逆的原因何在,都成了順毛驢,也許安穩好管,但沒有新鮮因子的刺激,可能就沒有活力了。

04、意大利的讀者很熱情,人家小城市的文化節搞了七八年,已經有國際性影響了,完全是民間的,根本沒有一個官員出面。

行政管理文化,是不是能管好呢?

05、高素養自會消除一切偏見。

讀不懂是因爲自己的素養不到,讀不進是因爲自己見識狹隘,體驗不夠。

06、因爲文學的魅力就在於可以被“誤讀”,沒有“誤讀”就沒有文學,這是我的看法。

文學作品所呈現的思想或情感或觀點應該不是單一的,即使作家有自己的理解和嫁接,但讀者的誤讀也許才應該是這部作品的真正價值所在。就如《紅樓夢》一樣,不同的人從中看到的內容和收穫是完全不一樣的,1000個人眼裏有1000個哈姆雷特正是這個道理。

07、日本學者有一種特別認真的態度,爲了一個問題,他可以飛越大海,不遠千里來問你。

有這樣的從容對待知識的態度,有這樣的緩慢從容,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我們總是太過急躁,太過功利,以至於很多東西都學不精。

08、我覺得所有文學首先是世界的,是人類的,然後纔是民族的。

這是一個完全顛覆的觀點,原來先是民族的,然後是世界的,而莫言認爲,應該先是人類的,然後纔是民族的,人性的很多東西是相通的,無論是種族還是民族,人性都是不一樣的。

10、我覺得一個作家的童心很重要,假如是一個過分成熟,過分理性的人,寫出來的小說,生活氣息就要淡薄很多。

只有童心纔可能有新奇的眼光,只有童心纔可以有天真的發現,只有童心纔可以有純正的坦率。

11、透過文學暴露人性惡的一面,批評人性惡賴以產生和膨脹的社會現實,然後我們共同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

文學的功能也許就是揭示,也許是喚醒,但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文學還遠遠沒有這個功能。

12、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厚道,所以精明的最高境界也是厚道。

大智若愚,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1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悟性,他們很快就會意識到,重要的不是寫作,而是透過寫作把自己跟別人區別開來。

寫作的功能是不斷地認識自我,認識到自己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14、我們這代人越來越灰暗,越來越懦弱了,越來越活得不像個男子漢,越來越不敢張揚個性,越來越不敢在自己的社會生活裏顯示個性色彩,人越來越固化,人好像都一樣,這種東西你可以用人的'性格來解釋,更重要的還是因爲不正常的社會環境對人性的壓抑。

覺知環境對自己的壓抑,覺知環境對自己的同化,覺知環境對自己的影響,才能夠儘可能地跳出環境。

15、佛教之禪宗是講究頓悟的,當頭棒喝,豁然開朗,瞬息間明白了天地間的大道理,其實所謂的頓悟,也是建立在長期的痛苦探索基礎上,一個人獲得一種豁達平和的心態,那是長期掙扎後的結果,即便有某個事件爲契機,但頓悟的能量,還是在長期痛苦中累積的。

太正確了,同樣的事件在不同人身上會起到完全不一樣的作用,就是因爲一些人是長期在想的,而一些人根本就沒有想,一是主動的去受影響,一是被動的受影響。那個發現萬有引力的牛頓和發明蒸汽機的瓦特,絕對不是偶然,他們長久的思索,在遇到一個觸發點的時候,豁然開朗。很多能夠抓住機會的人,是因爲他們一直在尋找機會。

16、人的一生就是見天地,見衆生,見自己的過程,當你看過世界,見過衆生,才發現你要見的世面,是你自己內心的勇敢和自信。

人一生最大的成果是重建自我,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重建自我的,因爲根本找不到自我在哪裏,一個真正的自我一定是找到自己內心深處的勇敢和自信的人,他找到了前行的方向,而且不懼艱險。

17、人與人的關係事實上從來沒想象的中的美好,故鄉是童年記憶基礎上想象的產物,事實上是發明了一個故鄉。

無論故鄉是不是真的故鄉,那個充滿美好回憶的故鄉確實帶給自己很多靈感,那個故鄉里包含着珍惜,包含着情感,包含着遺憾,包含着很多主觀情感。

18、人們總是對那些敢做大事,哪怕是大壞事的人心存敬仰,其實是一種英雄情結。

因爲太缺乏英雄了,所以即使是反面的英雄也仰慕,因爲自己做不到,自己沒有辦法克服自己的劣根性,對於那些克服了的人當然就心生嚮往之意了。

19、在那些飢餓和混亂的歲月裏,我發現了男人的外強中乾和脆弱了,發現了女性的生存能力和堅強,男人是破壞者,女人是建設者,女人總是一次又一次地把被男人破壞了的家園建設好,女人較之男人,更能忍受苦難,我想這是一種母性的力量。爲了孩子,女人可以做出最大的犧牲,可以幹出驚天動地的是事情。

千萬不要低估一個女子的力量,她的忍耐,堅強,都是超乎想象的。

20、一個十八歲的孩子可能是非常保守的,一個八十歲的老人可能是非常先鋒的,我覺得一個作家是否先鋒,就看他是不是虛僞,他是不是用一種虛僞的態度寫作,餘華說,生活中最讓人切齒的就是虛僞的話語。

正如前面所說的,厚道就是最高境界。

21、人的一生需要兩種狀態,一是奮鬥,不滿足,另一方面就是知足常樂,隨遇而安,這兩種心態都需要。

千萬不要認爲是矛盾的,恰好是最好的結合,只有一個常樂的人,纔可以從容瀟灑地去奮鬥,因爲他沒有太多的功利,奮鬥就是他前行的姿態。

22、只有從紅塵中滾出來,才能最終看破紅塵,滿腦子慾念沒有滿足,是很難看破的。

只要心中有慾念,就不可能看破紅塵。

24、只有一個極端善良的和懦弱的人,纔有可能寫出這麼殘忍的事情,因爲他對惡的敏感,惡人眼裏家常便飯的事情,在善良者的眼裏是無法忍受的。

只有善良者的眼裏纔可能有殘忍,因爲他不能忍受,他能切身體會到悲哀痛苦。同理,一個有道德感的人,才能看到道德的淪喪。一個沒有道德的人,眼裏是看不到道德淪喪的,他是漠然視之的。

25、日本人生活在危險地帶,卻安之若素,他們真把大自然當成朋友一樣看待,火山,颱風來了,就當它們發了脾氣一樣,一點也沒有埋怨的意味,而中國人總想着改天換地,把大自然當成假想敵,我覺得日本人的想法更合乎大自然的規律。

這是一種心態和心胸,這是一種接受和堅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