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現代作家 > 季羨林

《季羨林自傳》讀後感(精選4篇)

季羨林9.27K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季羨林自傳》讀後感(精選4篇),歡迎大家分享。

《季羨林自傳》讀後感(精選4篇)

《季羨林自傳》讀後感1

作爲學貫中西、享譽海內外的學術大師,季羨林的一生可謂豐富多彩,從幼年時的貧苦生活,少年時寄居叔父家求學,到清華園斑斕的學習生涯、留學德國十年的驚心動魄,再到回到北大曆經多次政治運動,仍孜孜以求,最後得以善終的九十五年人生,該受的苦難,該享的榮耀,都沒有落下,這是怎樣的一筆財富啊!

季羨林多年如一日獻身學術的精神,讓我感佩不已。常年四時即起筆耕不輟,留下千萬字的作品,世間幾人能及?可以說,季羨林是爲學術而生的,“文革”動亂中擔任打雜人,也不忘翻譯印度史詩,一字一字琢磨,那份執着,令人驚歎;耄耋之年,天天奔波在校園與北京圖書館之間,奮筆著作八十萬字《糖史》,其毅力比年輕人更甚。古往今來,成爲大師者,莫不如是!我輩當銘感在心,向他們學習,爲這個世界留下一點自己的東西。

在季羨林的一生中,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兩個階段,一是他在德國留學期間,遭遇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戰爭的恐怖中,他有家不能回,與親人也失掉了聯繫,依然潛心研修梵文、吐火羅文,付出了多少心血,可想而知;二是“大革命”時期,他挨批鬥住“牛棚”,工資被停,只發寥寥的生活費。在最艱難的時刻,甚至想到了自殺,但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信仰,一心向學。這樣的刻苦與堅持,才造就了日後聞名海內外的大師。季羨林一生敢說真話,不屈不饒,留給後人許多人生啓迪。正如季羨林自己所說:“我走過陽關大道,也走過獨木小橋。旁邊有深山大澤,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風;有山重水複,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絕處逢生。”季羨林和我們這些平凡人一樣,有過得意,有過迷茫,有過高潮,也陷入過低谷,無論遇到什麼境遇,他都處之泰然,坦然面對,這是我們最應該學習他的方面。

這部自傳,對家庭、妻子、兒女很少着墨,從中可以看出季羨林的家庭生活並不如意。六歲開始的寄人籬下生活,青年時期在德國的十年滯留,都對他的一生產生了重要影響。妻子德華目不識丁,終生侷限於家庭範圍內,與擁有博士學位、走過多個國家的世界知名教授有多少話可說,有多少真感情,是很讓人懷疑的,難怪自傳中只有幾處提到“老妻”。據說,季羨林與兒子關係長期緊張,只是逝世前幾年父子親情才得以恢復,一代學術大師的寂寞與感傷,常人能否體會得到?設若季羨林有一個志同道合的伴侶,有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又生活在平安祥和的社會大環境中,取得的學術成就是不是更大呢?人生無法假設,也只能成爲一個謎,永沒有辦法解答了

《季羨林自傳》讀後感2

季羨林的大名如雷貫耳,只是這樣一位國學大師究竟有着怎樣不平凡的人生,一直不甚了了。最近,用了近一個月的晚間時間閱讀了《季羨林自傳》,對先生有了更多的瞭解。

季羨林(1911、8、6―20xx、7、11),字希逋,又字齊奘,山東臨清人。中國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梵文、巴利文專家,作家。他精通12國語言,對印度語文文學歷史的研究建樹頗多。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教授、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

說來,和季老倒還是同行,只是咱教是的小朋友。季羨林6歲離開父母,跟叔父到濟南讀書。從私塾、一師附小到新育小學,因爲認識“騾”字而直接讀高小。12歲考入正誼中學。15歲轉入山東大學附設高中。山東大學的校長是前清狀元、當時的教育廳長王壽彭。季羨林因第一學年連續獲得兩個甲等第一名,得到了校長獎勵的兩件墨寶,“從此纔有意識地努力學習”。18歲,轉入省立濟南高中,得到國文老師、著名作家胡也頻、董秋芳等人親切教誨和鼓勵。這裏學習的一年,是他一生中一個重要的階段。“我之所以五六十年來舞筆弄墨不輟,至今將過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筆,全出於董老師之賜,我畢生難忘。”

可見,好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力是不可估量的。教育事業是天底下最陽光的造福工程,人民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肩負着創造人類未來的歷史使命。爲人師表率先垂範是老師共有的美德,但要真正做到這一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老師能夠幾十年如一日不但爲人師表,還爲學生以後的道路鋪滿陽光的紅地毯,就更值得可敬可親了。

縱觀古今中外的教育史,無論是孔子還是陶行知,是蘇格拉底還是蘇霍姆林斯基,他們之所以能名垂史冊,除了在教育理論與實踐上的貢獻,更重要的一條就是他們都有崇高的人格。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教師是學生心目中最親切、可信而又十分具體的榜樣。因此,教師崇高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影響是長遠而深刻的。人格魅力是指人的政治道德素質、知識水平、美感形象等方面綜合起來對他人的感染力,這些方面又是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其中又以政治道德素質爲主要的、決定的因素。教師應該脫離低級趣味,樹立良好形象,即高尚的政治道德形象、淵博的智能形象、高雅的美感形象。政治道德形象是指作爲新時代的人類靈魂工程師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處處身體力行,真正爲人師表,讓學生敬重。智能形象是指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精湛的業務能力,善於學習和創新,對學生循循善誘,讓學生信服。美感形象是指教師不但要注意儀表、語言美,更要注重心靈美,全心全意熱愛每個學生,讓學生願意親近。這三種形象綜合起來形成教師的人格魅力,變成“跟我做”的無聲命令並內化爲學生向上的動力,這就是教師的影響力。

《季羨林自傳》讀後感3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智者樂,仁者壽,長者隨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移,寵辱不驚。學問鑄成大地的風景,他把心匯入傳統,把心留在東方。季羨林,一位受人敬仰的國學大師,也是一位平易近人的長者。

開卷有益,掩卷有味。從季羨林先生的文字中,我看到了他對待工作和學習的勤奮鑽研、謙虛謹慎,身處逆境的泰然處之,面對學生的平易近人、和藹可親,這些都讓我感觸頗多。

季老的一生,幾度起伏,也正是人生坎坷而豐富的經歷,成就了他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移,寵辱不驚的品格。不經歷風雨,又怎麼見彩虹。只有在風浪中不斷磨礪自己,才能成爲對單位、對社會有用的人。讀季老的自傳,不僅可以瞭解他豐富的人生經歷,更可以學以致用。

一、眼界寬廣、追求遠大,永不停止學習的腳步

學習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我們身處一個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的時代。只有透過不斷地學習來充實自己,才能更好地工作,才能跟得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季羨林先生一生都沒有停止過學習的腳步。無論是在日本侵略,時局動盪不安的清華園,還是在被飢餓和戰爭陰雲籠罩的德國小城哥廷根,無論是在幽靜的朗潤園,還是在破敗的.牛棚中,他都始終堅持學習、寫作,幾十年來筆耕不輟。這也使得他日後能夠精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12國語言,博學多才,在東亞語系與印度佛教等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一生都沒有停止學習的步伐,更何況是我呢?自從去年來到市政府辦公室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單位濃郁的學習氛圍。辦公室許多有着豐富工作經驗的領導、同事依然堅持學習,這種學習熱情也無時無刻不在激勵鼓舞着我。他們對業務的鑽研精神,對知識的渴求和熱情,都讓我欽佩不已。

來到辦公室近一年來,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學習的益處。其實,學習是無處不在的:不僅源自書本,更源於對生活的觀察,對工作的實踐與感悟。以前,我覺得學習知識是爲了在別人面前更好的展示自己,但是,現在我認爲:學習更是爲了拓展眼界,豐富人生,讓自己樂在其中,而不是過多地關注外物的變化。《論語》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偉大總是寓於平凡之中,只有真正享受學習,每天積累一些,學習一些,才能聚沙成塔,成爲一名業務精通的優秀幹部。

二、勤奮進取、謙虛嚴謹,在工作中不斷超越自我

在治學態度上,季羨林先生勤奮嚴謹,一絲不苟。在擔任北大東語系主任和北大副校長期間,他時刻把學生的訴求放在首位,謙虛和藹、平易近人。有一個故事曾在北大流傳多年:有一個秋天,北大新學期開始了,一個外地來的學子揹着大包小包走進了校園,他實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邊。這時正好一位老人走來,年輕學子就拜託老人替自己看包,而自己則輕裝去辦理手續。老人爽快地答應了。近一個小時過去,學子歸來,老人還在盡職盡責地看守。謝過老人,兩人分別!幾日後是北大的開學典禮,這位年輕的學子驚訝地發現,主席臺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長季羨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我不知道當時這位學子的心情如何,但是聽完這個真實的故事,讓我感受到了大師的謙虛和藹、可親可敬。另外一個故事則讓我看到了季羨林先生勤奮刻苦的工作態度:季老每天早上四點鐘起牀工作,風雨無阻。他到北大工作後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圖書館度過的。他曾在自傳中寫道:“我也知道每天遛彎、下棋是舒服的,但是幾十年來,每個清晨,我都不曾留戀朗潤園秀美的景色,直奔圖書館。如果一日不做研究,一日沒有收穫,晚上躺在牀上,我便會惴惴不安,覺得自己在荒廢光陰”。已入耄耋之年的季老,卻依然如此勤奮的工作。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人生在世,不過短短几十年,所以我們更加不能虛度光陰,而在這幾十年中,有多一半時間是在工作的,所以,勤奮進取、謙虛嚴謹的工作態度和作風是取得成績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來辦公室工作之前,我就聽說這裏工作忙。但來了之後纔有更深的體會。這裏大到市領導、祕書長,小到科長、科員,晚上加班、週末加班是家常便飯。領導、同事對待工作的兢兢業業,勤奮進取,不計回報,深深感染了我。我想,正是有全市這麼多領導幹部的默默奉獻,才成就了莆田今天的發展成就。

三、看淡得失、貴在當下,做一個堅毅的人

季老在書中寫道:“經歷過這麼多困苦,回頭再看,我成了陶淵明的志同道合者。他的一首詩,我很欣賞:‘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我知道未來的路也不會比過去更筆直,更平坦。但是我並不恐懼”。季羨林先生曾經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東語系,並於畢業後遠赴德國著名學府哥廷根大學主修印度學;曾經以勤奮、鑽研的精神和嚴謹的治學態度一手創辦了北大東語系,爲我國乃至世界的梵文、吐火羅文、佛教等學科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曾經經歷了浩劫,被抄家、批鬥,在牛棚裏一住就是幾年;也曾經在平反後先後擔任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北大副校長等職,蜚聲中外。季老的一生,幾度起落,無論是無人問津、受人唾棄,還是備受推崇、萬人矚目。在大風大浪中,他始終不喜亦不懼,淡然面對得失。

改革開放以來,不少爲國家發展做出了貢獻的人卻因爲敗墮落而倒下了,邱華、志軍……他們的人生軌跡讓人不勝噓唏,說到底還是沒有堅定的信念,沒有把個人榮辱與黨和國家的事業牢牢地聯繫在一起。作爲辦公室的一名幹部,我要時刻以這些反面典型警醒自己,沉下心來,踏實工作,在失敗面前不氣餒,在成績面前不驕傲,在工作中不斷鍛鍊能力,磨礪品格,完善自我。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季羨林先生之所以被世人所敬仰,不僅因爲他的學識,更是因爲他寵辱不驚,始終如一的高尚品格。他在“文革”期間依然堅持翻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雜憶》一書,給後世留下了很多寶貴的財富。季老雖然走了,但是他的精神和品格將會永遠地留在我們的心間。

人生只有一次,能在辦公室這個團結進取、富有凝聚力的團體工作,我倍感榮幸。領導的諄諄教誨,同事的殷殷幫助,都讓我受益終生。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把遇到的每一個困難都當作是鍛鍊能力、磨礪品格的機會,不斷超越自我,用勤奮和汗水書寫人生的嶄新篇章。

《季羨林自傳》讀後感4

季羨林,字希逋,又字齊奘。是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作家。他精通12國語言。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1911年8月6日出生於山東省臨清市康莊鎮。又是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國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梵文、巴利文專家,作家。對印度語文文學歷史的研究建樹頗多。

季羨林6歲離開父母,跟叔父到濟南讀書。從私塾、一師附小到新育小學,因爲認識“騾”字而直接讀高校12歲考入正誼中學。15歲轉入山東大學附設高中。山東大學的校長是前清狀元、當時的教育廳長王壽彭。季羨林因第一學年連續獲得兩個甲等第一名,得到了校長獎勵的兩件墨寶,“從此纔有意識地努力學習”。18歲,轉入省立濟南高中,得到國文老師、著名作家胡也頻、董秋芳等人親切教誨和鼓勵。這裏學習的一年,是他一生中一個重要的階段。“我之所以五六十年來舞筆弄墨不輟,至今將過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筆,全出於董老師之賜,我畢生難忘。”

可見,好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力是不可估量的。教育事業是天底下最陽光的造福工程,人民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肩負着創造人類未來的歷史使命。爲人師表率先垂範是老師共有的美德,但要真正做到這一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老師能夠幾十年如一日不但爲人師表,還爲學生以後的道路鋪滿陽光的紅地毯,就更值得可敬可親了。

季先生一生對親人和朋友都是十分真誠的。他多次提到自己的母親,他在自述中說到“母親的孃家姓趙,門當戶對,她家窮得同我們家差不多,否則也決不會結親。她家裏飯都吃不上,哪裏有錢、有閒上學。所以我母親一個字也不識,活了一輩子,連個名字都沒有。她家是在另一個莊上,離我們莊五里路,這個五里路就是我母親畢生所走的最長的距離。”我無論如何也回憶不起母親的笑容來,她好像是一輩子都沒有笑過。家境貧困,兒子遠離,她受盡了苦難,笑容從何而來呢?有一次我回家聽對面的寧大嬸子告訴我說:“你娘經常說:‘早知道送出去回不來,我無論如何也不會放他走的!”簡短的一句話裏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傷啊!母親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遠方,盼望自己的兒子回來啊!然而這個兒子卻始終沒有歸去,一直到母親離開這個世界。母親去世時卻不在身邊是季羨林心中永遠的痛。季老在晚年每當談到母親就會淚流滿面。

季老文章裏最大的特點是樸實,看他的散文就如同與一位熟悉的老朋友侃侃而談。你不會有生疏難懂的感覺,而且文字又不失優美。文學的最高境界是樸素,我想季老的文風與其他人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這樸素了。這樣的文風不知是否與他的出生與人品有關呢?我認爲是有關聯的,另外留學德國10年也是有一定關係的。日爾曼民族就是一個很樸實講究規矩的民族,10年也許會在他身上有一定影響。

文化老人季羨林先生20xx年7月11日逝世了,享年98歲。如此高齡去世,在過去被看作“喜喪”。老人一生歷經滄桑,有起有落,憂患過,也歡喜過,走時終究福壽全歸、功德圓滿。

季羨林先生走了,他也帶走了的一段讓人唏噓感慨的歷史。他漫長的一生經歷過清末、民—國和共和國幾個完全不同的時代。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他仍筆耕不輟,思想常新,保持着良知與清醒,成爲一個時代知識分子的精神導師。對於這個時代來說,相信大多數人看到他逝去的消息時,都會感到他音容宛在。那個可愛的老人形象,在我們心中一定很久都不會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