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現代作家 > 季羨林

季羨林《做人與處世》原文閱讀

季羨林2.97W

《做人與處世》是2009年02月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季羨林。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季羨林《做人與處世》原文閱讀語錄,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季羨林《做人與處世》原文閱讀

季羨林《做人與處世》原文閱讀

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必須處理好三個關係:第一,人與大自然的關係;第二,人與人的關係,包括家庭關係在內;第三,個人心中思想與感情矛盾與平衡的關係。這三個關係,如果能處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則,生活就有苦惱。

人本來也是屬於大自然範疇的。但是,人自從變成了“萬物之靈”以後,就同大自然鬧起獨立來,有時竟成了大自然的對立面。人類的衣食住行所有的資料都取自大自然,我們向大自然索取是不可避免的。關鍵是怎樣去索取?索取手段不出兩途:一用和平手段,一用強制手段。我個人認爲,東西文化之分野,就在這裏。西方對待大自然的基本態度或指導思想是“征服自然”,用一句現成的套話來說,就是用處理敵我矛盾的方法來處理人與大自然的關係。結果呢,從表面上看上去,西方人是勝利了,大自然真的被他們征服了。自從西方產業革命以後,西方人屢創奇蹟。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大至宇宙飛船,小至原子,無一不出自西方“征服者”之手。

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能報復的,它是能懲罰的。報復或懲罰的結果,人皆見之,比如環境污染,生態失衡,臭氧層出洞,物種滅絕,人口的爆炸,淡水資源匱乏,新疾病產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這些弊端中哪一項不解決都能影響人類生存的前途。我並非危言聳聽,現在全世界人民和政府都高呼環保,並採取措施。古人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猶未爲晚。

中國或者東方對待大自然的態度或哲學基礎是“天人合一”。宋人張載說得最簡明扼要:“民吾同胞,物吾與也。”“與”的意思是夥伴。我們把大自然看作夥伴。可惜我們的行爲沒能跟上。在某種程度上,也採取了“征服自然”的辦法,結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報復,前不久南北的大洪水不是很能發人深省嗎?

至於人與人的關係,我的想法是: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也。日子久了,難免有點磕磕碰碰。在這時候,頭腦清醒的一方應該能夠容忍。如果雙方都不冷靜,必致因小失大,後果不堪設想。唐朝張公藝的“百忍”是歷史上有名的例子。

至於個人心中思想感情的矛盾,則多半起於私心雜念。解之之方,唯有消滅私心,學習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庶幾近之。

1998年11月17日

牽就與適應

牽就,也作“遷就”和“適應”,是我們說話和行文時常用的兩個詞兒,含義頗有些類似之處;但是,一仔細琢磨,二者間實有差別,而且是原則性的差別。

根據詞典的解釋,《現代漢語詞典》注“牽就”爲“遷就”和“牽強附會”。注“遷就”爲“將就別人”,舉的例是:“堅持原則,不能遷就。”注“將就”爲“勉強適應不很滿意的事物或環境”。舉的例是“衣服稍微小一點,你將就着穿吧!”注“適應”爲“適合(客觀條件或需要)”。舉的例子是“適應環境”。“遷就”這個詞兒,古書上也有,《辭源》注爲“舍此取彼,委曲求合”。

我說,二者含義有類似之處,《現代漢語詞典》注“將就”一詞時就使用了“適應”一詞。

詞典的解釋,雖然頭緒頗有點亂,但是,歸納起來,“牽就(遷就)”和“適應”這兩個詞兒的含義還是清楚的。“牽就”的賓語往往是不很令人愉快、令人滿意的事情。在平常的情況下,這種事情本來是不能或者不想去做的。極而言之,有些事情甚至是違反原則的,違反做人的道德的,當然完全是不能去做的。但是,迫於自己無法掌握的形勢,或者出於利己的`私心,或者由於其他的什麼原因,非做不行,有時候甚至昧着自己的良心,自己也會感到痛苦的。

根據我個人的語感,我覺得,“牽就”的根本含義就是這樣,詞典上並沒有說清楚。

但是,又是根據我個人的語感,我覺得,“適應”同“牽就”是不相同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經常使用“適應”這個詞兒的。不過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都是習而不察。我手邊有一本沈從文先生的《花花朵朵罈罈罐罐》,汪曾祺先生的“代序:沈從文轉業之謎”中有一段話說:“一切終得變,沈先生是竭力想適應這種‘變’的。”這種“變”,指的是解放。沈先生寫信給人說:“對於過去種種,得決心放棄,從新起始來學習。這個新的起始,並不一定即能配合當前需要,惟必能把握住一個進步原則來肯定,來完成,來促進。”沈從文先生這個“適應”,是以“進步原則”來適應新社會的。這個“適應”是困難的,但是正確的。我們很多人在解放初期都有類似的經驗。

再拿來同“牽就”一比較,兩個詞兒的不同之處立即可見。“適應”的賓語,同“牽就”不一樣,它是好的事物,進步的事物;即使開始時有點困難,也必能心悅誠服地予以克服。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會經常不斷地遇到必須“適應”的事務,“適應”成功,我們就有了“進步”。

簡截說:我們須“適應”,但不能“牽就”。

謙虛與虛僞

在倫理道德的範疇中,謙虛一向被認爲是美德,應該揚;而虛僞則一向被認爲是惡習,應該抑。

然而,究其實際,二者間有時並非徑渭分明,其區別間不容髮。謙虛稍一過頭,就會成爲虛僞。我想,每個人都會有這種體會的。

在世界文明古國中,中國是提倡謙虛最早的國家。在中國最古的經典之一的《尚書大禹漠》中就已經有了“滿招損,謙受益,時(是)乃天道”這樣的教導,把自滿與謙虛提高到“天道”的水平,可謂高矣。從那以後,歷代的聖賢無不張皇謙虛,貶抑自滿。一直到今天,我們常用的詞彙中仍然有一大批與“謙”字有聯繫的詞兒,比如“謙卑”、“謙恭”、“謙和”、“謙謙君子”、“謙讓”、“謙順”、“謙虛”、“謙遜”等等,可見“謙”字之深入人心,久而愈彰。

我認爲,我們應當提倡真誠的謙虛,而避免虛僞的謙虛,後者與虛僞間不容髮矣。

可是在這裏我們就遇到了一個攔路虎:什麼叫“真誠的謙虛”?什麼又叫“虛僞的謙虛”?兩者之間並非徑渭分明,簡直可以說是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因時而異,掌握一個正確的分寸難於上青天。

最突出的是因地而異,“地”指的首先是東方和西方。在東方,比如說中國和日本,提到自己的文章或著作,必須說是“拙作”或“拙文”。在西方各國語言中是找不到相當的詞兒的。尤有甚者,甚至可能產生誤會。中國人請客,發請柬必須說“潔治菲酌”,不瞭解東方習慣的西方人就會滿腹疑團:爲什麼單單用“不豐盛的宴席”來請客呢?日本人送人禮品,往往寫上“粗品”二字,西方人又會問:爲什麼不用“精品”來送人呢?在西方,對老師,對朋友,必須說真話,會多少,就說多少。如果你說,這個只會一點點兒,那個只會一星星兒,他們就會信以爲真,在東方則不會。這有時會很危險的。至於吹牛之流,則爲東西方同樣所不齒,不在話下。

可是怎樣掌握這個分寸呢?我認爲,在這裏,真誠是第一標準。虛懷若谷,如果是真誠的話,它會促你永遠學習,永遠進步。有的人永遠“自我感覺良好”,這種人往往不能進步。康有爲是一個著名的例子。他自稱,年屆而立,天下學問無不掌握。結果說康有爲是一個革新家則可,說他是一個學問家則不可。較之乾嘉諸大師,甚至清末民初諸大師,包括他的弟子梁啓超在內,他在學術上是沒有建樹的。

總之,謙虛是美德,但必須掌握分寸,注意東西。在東方謙虛涵蓋的範圍廣,不能施之於西方,此不可不注意者。然而,不管東方或西方,必須出之以真誠。有意的過分的謙虛就等於虛僞。

1998年10月3日

拓展閱讀

作品內容簡介

《做人與處世》作者季羨林,人活在世界上,必須處理好三個關係:第一,人與大自然的關係;第二,人與人的關係,即人與社會的關係;第三,個人思想感情的矛盾與平衡的關係。這三個關係處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社會就能和諧;否則,生活就會苦惱,社會秩序、公共道德就會出現混亂。

“天人合一”思想是東方思想的普遍而基本的表露。它是有別於西方分析的思維模式的東方綜合思維模式的具體表現。

《做人與處世》選入長春版八年級語文課本。

作者簡介

季羨林,1911年8月生於山東省清平縣(今臨清市)農民家庭。字希逋,又字齊奘。中國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翻譯家,散文家.他6歲離開父母,往濟南依靠叔父爲生,在那裏讀完小學、初中和高中。1929年,季羨林與彭德華結爲夫妻。1930年高中畢業後,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4年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1935年被錄取爲清華大學與德國的交換研究生。是年秋赴德國,人哥廷根大學學習,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自1954年起,歷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南亞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士等職。曾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2009年7月11日北京時間8點50分,國學大師季羨林在北京301醫院病逝,享年98歲。

季羨林先生學術研究領域廣泛,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主要有印度古代語言、中印佛教史、中印文化交流史、吐火羅語、中印文化交流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翻譯介紹印度文學作品及印度文學、比較文學、東方文化、敦煌學、儲存和搶救祖國古代典籍等。此外,季羨林先生還寫有大量散文在文學界享有極高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