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文言文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練習及答案

文言文1.56W

屈原者,名平,楚①之同姓也.爲楚懷王左徒②.博聞強志③,明於治亂,嫺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爲憲令④,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爲令,衆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③其功,曰以爲‘非我莫能爲’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練習及答案

(節選自《屈原列傳》)

【注】①〔楚]指楚國王室。②[左徒]楚國官名,是一種官階較高的職官,次於令尹,相當於上大夫.③〔志〕同“記”。④〔造爲憲令〕制定國家的法令。⑤〔伐〕自我誇耀。

【小題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2分)

A.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疾:生病

B.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直:正直

C.離騷者,猶離憂也離:同“罹”,遭遇,遭受

D.嫺於辭令嫺:嫺熟、擅長

【小題2】、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3分)

(2)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3分)

【小題3】、通讀選文,談談屈原遭受上官大夫讒言的原因有哪些?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屈原是一個怎樣的人?(4分)

答案

【小題1】( A )(2分)

【小題1】(1)竭盡忠心和智慧來侍奉他的'君主,遭到小人離間,可以說是處境艱難了。(3分)(譯出大意計1分;落實“智”“窮”意思的各計 1 分 )

(2)誠信卻被懷疑,忠貞卻被誹謗,能沒有怨憤嗎? (3分)(譯出大意計1分;落實“而”“謗”意思的各計 1 分 )

【小題1】才華橫溢、耿直方正、真心爲國,不肯和他們同流合污而遭遇妒忌,而遭受讒言。可見,屈原是一個剛正不阿、不趨炎附勢的愛國志士。(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