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文言文

《螳螂捕蟬》文言文原文及譯文

文言文1.39W

原文

《螳螂捕蟬》文言文原文及譯文

吳王欲伐荊(1),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2)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3)於後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4),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5)得其前利(6),而不顧其後之有患也。”吳王曰:“善哉!”乃罷其兵。

《螳螂捕蟬》譯文

春秋時期,吳國國王壽夢準備攻打荊地(楚國),遭到大臣的反對。吳王很惱火,在召見羣臣的會上警告:“有誰膽敢阻止我出兵,將他處死!” 儘管如此,還是有人想阻止吳王出兵。王宮中一個青年侍衛官想出一個好辦法:每天早晨,他拿着彈弓、彈丸在王宮後花園轉來轉去,露水溼透他的衣鞋,接連三天如此。吳王很奇怪,問道:“這是爲何?”侍衛道:“園中的'大樹上有一隻蟬,它一面唱歌,一面吸飲露水,卻不知已有一隻螳螂在向它逼近;螳螂想捕蟬,但不知旁邊又來了黃雀;而當黃雀正準備啄螳螂時,它又怎知我的彈丸已對準它呢?它們三個都只顧眼前利益而看不到後邊的災禍。”吳王一聽很受啓發,隨後取消了這次軍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