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詩歌

《輕叩詩歌的大門》教學反思(通用10篇)

詩歌6.44K

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那麼應當如何寫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輕叩詩歌的大門》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輕叩詩歌的大門》教學反思(通用10篇)

《輕叩詩歌的大門》教學反思 篇1

“輕叩詩歌的大門”是繼五年級“走進資訊世界”和“傲遊漢字王國”之後的又一個綜合性學習單元,這是一種新的教材編排方式,教學方法與其他單元明顯不同。這次綜合性學習我採取了個人、小組和班級三級活動結合的形式。個體活動有利於培養自主性,可以比較自由地選擇時間、地點和活動方式,適合一些簡單的問題諮詢、查找資料等,由於我們農村的孩子個人能力有限,獲取資訊量比較少,需要透過小組活動、班級交流來互補。

小組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分工合作能完成比較複雜的活動,組內人員合理配備,還可以充分發揮每個小組成員的特長和優勢,取得更佳的'成果。而班級集體活動單位時間內的效益較高,受益面廣,但受時間的限制,難以使每個學生都有充分活動的時間和機會。所以,將這三種活動形式結合起來進行。“學習寫詩”可以採用個人活動的方式進行,“研究一位詩人”、“研究某一類詩”比較適合小組活動,“詩歌知識大比拼”、“詩歌朗誦會”需要班級集體活動,而“寫總結報告”需要個人、小組、班級三級層面結合的活動。

這次活動我結合本地、本班學生以及我自身的實際,並且廣泛地聽取學生的意見和意願,把學生的疑惑、興趣、期待融入整個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去,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實在在地解決學生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輕叩詩歌的大門》教學反思 篇2

第六單元綜合性學習的主題是“輕叩詩歌的大門”,教師在這次活動中要引導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詩歌世界,透過蒐集和整理詩歌、欣賞詩歌、朗誦詩歌、寫作童詩等活動,進一步瞭解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經過兩個星期時間的學習,我們的實踐活動也告一段落。

我大膽放權給學生,從計劃到實施、小結,我只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做一個配角。這些孩子確實不簡單,給了我很多驚喜。無論是給詩歌分類,還是自己寫詩,無論是制定計劃,還是總結,學生們都能投入進去,主動去探究、去嘗試。特別是合編小詩集,每個小組都能全員參與,分工明確,互相配合。雖然合編的小詩集很粗糙、簡單,但形式多樣,內容較全面。對於我來說,已是如獲至寶、欣喜若狂了。對於學生的作品,我給予很高的評價,我希望能透過這次的活動,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找回孩子們的自信心。

這次綜合性學習激發了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增長了學生詩歌方面的知識,也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鍛鍊了學生自主開展活動的能力。我覺得這次綜合性學習最大的收穫是同學們都能參與進來。每個人或多或少地參與了多項活動,都有自己的收穫。

同時,我深切的感受到,教師也該提高自己的能力。有些學生的詩歌,我看了,雖然能發現一些問題,卻不知如何去修改才完美。我想,作爲教師,是否也應該像學生一樣,認真參與到活動中去,和學生們一起去學習,去提高自己的能力?

《輕叩詩歌的大門》教學反思 篇3

人教版第十一冊語文的第六單元的主題是:“輕叩詩歌的大門”。這對我來說是很陌生的,從沒教過這樣整組詩歌的。是不是也象以前一樣一課一課地教呢?我想肯定行不通。詩歌,無論是古體詩還是現代詩,對學生來說也是很陌生的。怎樣讓學生對詩歌教學既感興趣又有所得呢?於是,我向同年級組的黃老師、蔡老師等請教,最後我們商量採用綜合實踐的學習方式來學習這一單元。分五步走:

第一步:讓學生自學“詩海拾貝”的內容,(“詩海拾貝”包括四篇古詩和兩篇現代詩)獨自完成同步和隨堂的有關作業,允許學生透過查資料、借用工具書等途徑來完成。

第二步:讓學生在課堂交流獨立完成作業的情況,有疑問的提出來一起解決。在交流的同時還及時補充相關的內容。比如:隨堂作業本上有找同名詩三首的作業,於是課後佈置讓學生再去找同人詩(同一個詩人寫的不同詩)和同類詩(比如都是寫春天或花等同一類的詩句)等。有默寫詞《水調歌頭》《虞美人》等,就結合音樂課教學生唱會這些詞寫成的歌。

第三步:在課堂上帶着學生學習《詩經·采薇》等四首古詩,準確的說是一詩、一詞、一曲。不但要求背誦默寫,而且要求掌握字詞的意思,並結合一些《詩經》的內容,豐富詩歌的內容。比如:《詩經》包括風、雅、頌三部分。詩、詞、曲有什麼不同。詩歌按韻律可分爲古體詩和近體詩。近體詩可分爲絕句和律詩等。在學現代詩《天上的街市》和《白樺》時,我讓學生採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說說:“你讀了這兩首詩有什麼感受或收穫?”在學生的互相交流中明白詩歌的'一些獨特表達方法,有豐富的想象和恰當的比喻等。

第四步:共同賞析“與詩同行”的內容。除了一起讀讀與學生同齡人寫的兒童詩外,有《爸爸的鼾聲》、《致老鼠》等,同時和學生一起討論──其實生活就是詩。你可以寫你喜歡的一物,表達你的喜愛之情,你也可以寫生活一現象,一感受,一靈感,比寫作文自由,抒發感情更直接。很自然,在與學生的聊一聊後,很容易地激發起學生寫詩的慾望。然後,再給學生說說一些詩的故事,比如“給詩加腰”、“詩中的秋”等。學生逐漸明白了寫詩並不可怕,有時還要掌握一些技巧,寫詩和讀詩一樣有方法,可以想象,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可以……學生疾筆寫詩一首首,大家互讀互評一起分享。

第五步:學生在一點一點地積累着詩歌的知識,如果把它貯存和消化一下該多好。於是,在整個星期,包括兩個雙休日,我佈置學生做《詩集》。內容可以自己定,有五個內容必須包括,分別是“書法作品:喜歡的詩一首或幾首”“給一詩配上一畫”“同名詩或同類詩或同人詩”“作詩兩首以上”“活動總結一篇”。在週五班隊課上進行,可以是唱詞《滿江紅》等,可以是朗誦詩歌,也可以是有關詩歌的相聲、小品。形式可以單獨,也可以小組合作,不過人人要參與。結果,我爲沒把學生那一幕幕精彩的鏡頭拍下來。

《輕叩詩歌的大門》教學反思 篇4

成功之處:

這次綜合性學習激發了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增長了學生詩歌方面的知識,也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鍛鍊了學生自行開展活動的能力,成效是多樣的'。最大的收穫是同學們都能參與進來。每個人或多或少地參與了多項活動,都有自己的收穫。同學們寫的詩,雖然稚嫩、粗糙,但都發揮了大膽的想象,寫出了童真童趣,抒發了自己的真情實感。我想只要學生勇於創作,樂於抒發即可。他們的能力,他們的水平,一定會隨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而不斷提高。

不足之處:

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不管是形式還是內容,還存在很多不足,我也有不少的困惑。本次活動結束後,我靜下心來仔細想了想:我們開展的此次活動是否很好地完成了全部教學任務,這樣的課怎樣上,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有些目標像收集整理詩歌,背誦詩歌,舉行詩歌朗誦會等還好把握,對於欣賞詩歌這樣的目標,比較難操作,也比較難把握。因爲詩歌的語言高度凝練,它雖然來源於生活,但卻高於生活。對古詩的賞析,淺則三言兩語,深可洋洋灑灑千萬言。而小學生的生活閱歷淺,閱讀範圍不廣,理解能力有限,很難真正去欣賞一首古詩。如何更好地完成這些教學目標,還有待思考。

《輕叩詩歌的大門》教學反思 篇5

本次綜合性學習的主題是“輕叩詩歌大門”,圍繞現代詩的內容展開。本次學習活動貫穿整個單元教學,展示成果既有書面形式,又有口頭形式,要求學生在收集、創作詩歌的基礎上,能合編小詩集,舉辦詩歌朗誦會,並用不同的方式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透過多渠道、多主題的活動豐富摘抄積累,增強對詩歌的感知;在詩歌教學中嘗試仿寫與續寫;從作者、內容、讀後感等不同角度對詩歌進行分類;討論分工,製作詩集,配合設計封面、插圖、序言、後記、目錄等,爲活動的開展做好準備。爲了活動更好地開展,前期準備還需要更充分,放手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性。

《輕叩詩歌的大門》教學反思 篇6

在教學中我發現,儘管說的語文教材文學性更強了,但還是滿足不了學生的文學方面的需求,教師不妨安排閱讀欣賞課,語文課把學生帶進閱覽室,讓他們在閱覽室裏尋找自己需要的知識,陶冶情操、提高文學修養。目前的學生知識面日益豐富,他們透過報刊雜誌、電視廣播、網絡世界等,瞭解世界的發展、國際國內形勢,他們能夠脫離舊思想的束縛,在一個相對寬泛的空間發展着自己的'個性,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有着自己獨特的見解,所以在詩歌教學中,可以把朗讀、默讀、快速閱讀、思考、討論引進課堂,在不斷的朗讀中培養學生的語感,在不斷的朗讀中加深學生對詩文的理解,透過學生認真思考和熱烈的討論,充分調動學生分析思考問題的積極性。

有一次上課講到一道課後練習,請學生仿造《我願意是激流》寫兩個詩段,學生積極性很高。我發現不少學生喜歡寫詩,我就抓住這一點,且不論他寫得好壞如何,先抓住他們的這一興趣所在,充分利用起來,鼓勵學生創作,給予他們成就感。一、可以進一步引發有興趣的學生,並將之匯入正規,二、可以帶動其他學生。

於是我大力鼓勵學生創作,不少學生將他們的創作寫在週記上或直接拿給我看,我均給予了恰當的評點分析,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如有一個同學寫了一首小詩“金溝河畔,涼風習習,蟬聲和睡蓮,伴我入夢鄉。”我先稱讚之餘建議他將“和”字改爲“繞”字,更有韻味。他也感到一字之別,意境卻大不相同,感受到的煉字的樂趣。

有一位學生寫了一篇習作《迎接奧運》我利用自習的時間,抄在黑板上當堂講解。由於是學生自己的作品,大家聽得非常認真,且積極地投入,熱烈探討,提出了許多有創建的建議。這不僅鼓勵了創作者,也引發了其他學生的詩興,過後,大家都躍躍欲試。趁熱打鐵,接着我把學生的詩歌收集起來,彙集成冊,搞了一期名爲《荷苑文集》的詩刊,讓學生自己設計封面,把學生的作品打印出來,學生拿到詩集,看着自己的作品更是興致高漲。

在教學《輕叩詩歌的大門》這個綜合實踐活動課時,我針對班級學生實際,在班級裏開展了語文實踐活動,指導每名學生自己動手收集整理古今中外的詩歌,進行研究性學習,用文字資料彙報。學生興趣很濃。僅用一週時間學生們就製作了一本圖文並茂的詩歌集。

《輕叩詩歌的大門》教學反思 篇7

“輕叩詩歌大門”是六年級上冊的一個綜合性學習的活動主題。在這次綜合性學習中,我引導孩子走進豐富多彩的詩歌世界,透過蒐集和整理資料、欣賞詩歌、朗誦詩歌、寫作童詩、詩歌知識競賽等活動,讓孩子們進一步瞭解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

本組綜合性學習分成“詩海拾貝”和“與詩同行”兩個板塊,其主體都是“活動建議”。教學中我根據這些建議引導學生按照學校、家庭的實際情況制定活動計劃,“閱讀材料”供學生在開展活動時閱讀,學生可以從中獲得關於詩歌的感性認識,在詩歌欣賞和童詩寫作等方面得到借鑑和啓發。

這次綜合性學習孩子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很高,他們利用課餘時間蒐集了大量詩歌,學習形式和內容豐富多樣,激發了他們學習詩歌的興趣,增長了詩歌方面的知識,也培養了合作學習的意識,鍛鍊了學生自行開展活動的.能力。

本次綜合性學習突出了學生的自主性,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自由組成學習小組,自己選擇學習內容和方法,制定小組活動計劃,再按照制定的計劃自行開展活動。我只是及時給他們提供展示的舞臺,既突出了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又顯出了老師的引導性和組織性。

總之,這次綜合性學習的效果很好,尤其是孩子們體驗到創作詩歌的樂趣。

《輕叩詩歌的大門》教學反思 篇8

課堂教學中,每走一個環節,我都在心中問自己,學生在此環節上學到了什麼,收穫了什麼?

成功之處:

由於做法簡單,學生自覺參與讀背,堂上書聲琅琅;由於教師完全不講,在“聰明的孩子會在網上自學成才的”激勵下,學生學得很認真,很有新鮮感,很有成就感。

教學的第二個環節——明詩意、入詩境環節中,我先從整體入手,感知秋景,讓學生畫出曲中描寫秋景的詞語,再到部分,抓關鍵詞語“殘、寒”,透過比較,“殘陽”“殘月”“殘霞”及拓展有關烏鴉的詩句,感悟秋日黃昏的蕭瑟、冷清,感受作者當時那悲涼、孤寂之情,以及作者用詞之精妙,並且透過讀出情感、想象意境,讓學生與文字交流,與作者溝通,使學生的心靈受到了觸動。

在學生的討論互動中,能力低的學生可以說出:“我知道課文講的景物是山、水等”,中上生道出:“詩中描寫了一幅地面與天空的和諧畫面:日頭平西,落霞滿天,小村披拂着斜暉;炊煙裊裊幾如凝止,老樹枝椏不動紋絲,烏鴉樹羽輟立枝頭。在這一片寧靜的秋景當中,突然掠過一隻大雁,飛下地面。”

作爲撥動作者內心那根琴絃的“一點飛鴻影下”,我採用了以讀爲主,讀出飛鴻的高、快、遠,讀出秋的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曲的最後兩句,是作者的美好向往,那一幅多姿多彩的秋之畫卷,是作者心中嚮往的樂土,也正是作者發自內心的讀白,我緊扣畫面顏色的豐富多彩,讓學生讀出繽紛斑斕的秋之畫卷,讓學生用四字詞語來概括多彩的畫面,並積累四字詞語,並運用於以後的習作中,工具性較突顯。

同樣是秋之景,爲什麼有如此大的反差,光比較是找不到明確的答案的,此時,我拓展白樸的個資料,使學生明白作者是厭倦官場的爾虞我詐,希望自己像一隻展翅高飛的鴻雁,飛離那蕭瑟冷清之處,去尋找那充滿生機的樂土,

再有合理利用了互聯網資源,學生有自信;透過生生交互,老師基本不用講,便可以得出詩的大意,比課前太多的預設,教師百般牽引強!

我在教學上還採用了比較閱讀,我選用了被譽稱爲秋思之祖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讓學生找異同,從題目到用詞,相仿的地方甚多,這兩首元曲,我重在讓學生體會它們的異同,感悟出“文章因情感而產生”,不同的心境會產生截然不同的作品,即使在所選取意象大致相同的情況下,也會因情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文學作品,我想,這點認識對學生的學習成長的`影響是深遠的。

不足之處:

在感悟“殘”字時,雖然透過比較“殘陽”、“殘月”、“殘霞”,雖較爲成功的讓學生感悟到了中國漢字的奇妙,感受出了當時的意境,但我認爲還不夠,應再往下拓展,還有“殘年”、“殘喘”、“殘照”等詞語的理解,這樣對“殘”的理解會更深刻。但是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想像時間,入境不夠,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去感悟,是悟不到作者筆下的情的。

另外並不是每個學生都能以讀意會,不排除有小部分學生在別人講的答案中死記硬背,學生的潛能也許沒有得到充分的施展。在指導背誦時,應讓學生看板書,兩幅畫面對比背誦,加深印象,指導表達手法:靜中有動,動靜結合。

缺少練筆的訓練,因時間關係,作業仿寫《天淨沙·秋》,春、夏、秋、冬任意一個季節均可。(要求:抓住季節的景物特點,表達出你的心境。)無法在課堂上練筆,檢查、展示。

總而言之,有得有失,但我認爲是得遠遠大於失。學生不是一張白紙,自主探究,效果會比老師精雕細刻地講更好。

《輕叩詩歌的大門》教學反思 篇9

應趙禮莊學校王校長的要求,上午參與了王慶霞老師的一節語文課的觀課議課活動。授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六組的實踐活動《輕叩詩歌的大門》,本組課文中,選編了六、七首不同時期和風格的詩歌,其中還有三首兒童詩和兩篇關於寫詩和品詩的文章。

利用課前的幾分鐘時間,與王老師大致瞭解了一下她的上課思路:想透過本組的兩個活動提示(詩海拾貝和與詩同行)具體要求,引導學生理解上述活動的具體方法和步驟,並以小組爲單位制訂出各自的實踐活動方案。本節課的重點是學生的實踐活動方案。

一、關於課時設定的問題

常亞歌(以下簡稱常):我想知道本組內容你計劃要用幾個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因爲課前交流時王老師說要用兩次講完本組內容,但在觀課時我感到這個任務是無法完成的,估提出這個問題想再次從王老師那裏得到確切的答案,假如還是兩個課時,那麼剛纔的上課思路則需要大的調整。假如用多個課時則需要另做他論。)

王慶霞(以下簡稱王):本組課文我計劃要用兩週的時間來完成,應該在八、九個課時吧。(得到王老師的這個回答,我原來的疑惑就不再有了,便放棄了這個問題的後續交流的想法。)

二、關於“課前”學生3~5分鐘的彙報的問題

常:“課前”學生3~5分鐘的彙報主要目的可能是爲了瞭解學生的預習情況,並且我們可以從學生的問題中知道學生的困惑和學情。但目前的問題是學生在這個環節中提了很多個問題,我想知道:

1、該環節的設定與後續課堂教學有哪些直接的關係?

2、如何妥善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

王:“課前”學生3~5分鐘的彙報是我們學校共備學導的重要環節,是展示學生自身“備課”的效果。另外,也使我們上課教師和時、準確瞭解學生目前的知識掌握情況和存在的困惑。關於第二個問題我們原則上是把有價值的.問題有意識地放在教學環節中進行解答,而對於其他的沒有太大價值的問題我們一般放過。

常:我在課堂教學的活動中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我們學生費心勞神發現的問題並在課堂上透過自身的舉手爭取向老師和同學展示以後,卻得不到自身想要的答案,他們心裏會怎麼想,假如是我的話,我下次是不會再積極舉手的。但我們的學生值得我們尊重,他們爲了“配合”教師的教學還是不厭其煩地舉起了自身的小手。所以我想,對於所謂的沒有價值的問題,我們老師應該給予答覆,只是我們在選擇的時間和方式上做一調整便可以了。

三、關於“讀兒童詩,說感受”的環節問題

常:我先給你複述一下該環節的情形,估計你也回憶起來。

師:現在,我們大家要認真讀一下課文中的三首兒童詩,假如一遍不行可以多讀幾遍,然後說說讀後的感受。

生:幾乎都在大聲齊讀。

(我也跟着讀起來,但還沒有讀到第三首的時候,學生的讀書聲已經完全靜止了。)

師:(批評)有些同學沒有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地閱讀,有的甚至都沒有讀完,總是浮光掠影,沒有讀完的同學接着讀。

生:又一次大聲朗讀起來。

常:對於這個教學片段,我想知道你要讓學生完成什麼樣的教學目標?

王:我想讓學生透過自身的閱讀大致瞭解兒童詩的一些特點,爲下一課時的講解做準備。

常:針對這個環節的閱讀你認爲採用什麼樣的方式效果更好些?是朗讀還是默讀?

王:應該是默讀吧。

常:但爲什麼你沒有在剛開始的時候就要求學生呢?因爲,當時學生都用了朗讀的方式,就會有快有慢,當他人都讀結束的時候,沒有讀完的學生也就隨大溜不再讀了。並且,大家都在大聲讀是時候,學生自身考慮的空間都底有多大?

常:假如現在我們換一種提法來安排上述環節的任務,你會怎麼說?

王:(有所深思)

常:假如是我,我會這樣安排該環節的活動任務:同學們,我現在給大家5分鐘時間來認真默讀下面三首兒童詩,並且要考慮這樣一個問題:在這三首詩中你最感興趣的是哪首?在這首詩中,哪一句話你感到最有意思?爲什麼?

這樣做,第一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來閱讀和考慮。

第二、沒有讓學生對這三首詩都說出自身的感受而是隻說最感興趣的一首,保證了考慮的質量。第三、把感興趣的一句話挑選出來,針對句子說感想,這樣更直觀,更好說。使學生有話可說,當然,我們以後還要對這些詩進行講解,但這裏已經出現了教育的契機,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時機好好利用一下。

四、關於時間活動方案制訂的問題

常:這是你這節課提出的觀課點,所以我就留意觀察了一下,當你開始實施這個環節教學的時候,距下課還有15分鐘,但下課鈴聲響的時候,還有兩個小組沒有進行彙報,我想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王:(好象沒有考慮清楚)。

常:我們在哪些地方可以節省出時間來。

王:可以在彙報的環節上。比方只說與其他小組不同的地方。

常:對呀,我發現,小組在彙報的時候都要說,我是組長誰誰誰,我們的成員有……等等,這些都可以省去。另外,我們教師在讓學生開始活動前的要求上也可以做一調整。比方,明確提出方案的必備條件:分工、階段、蒐集類型、展示方式等。這樣學生在做簡要方案時就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東西,進而提高制訂方案的速度和質量。當然,上述我說的只是自身的一些想法,到底在課堂上如何改進還需要在進行實際的實踐,再次謝謝你的獻課!

《輕叩詩歌的大門》教學反思 篇10

從五年級到現在,每學期的語文課本上都有一個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已經進行了兩次。一次是《走進漢字王國》,一次是《走進資訊世界》。但是因爲不知道該怎麼去上,只是把課本上的知識學完就算了,沒有讓學生去搜集、整理資料。這次的綜合性學習的主題是:“輕叩詩歌的大門”。編排本組綜合性學習的目的是爲了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培養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特別是語文綜合運用能力。本節課,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分組學習推薦歸類詩歌。

由於我校每學期都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所以詩歌對於學生來說,並不陌生。但是現代詩學生接觸的比較少,外國詩歌對於學生來說,更是“養在深閨人未識”。基於這種種考慮,我在教學《詩海拾貝》時,爲學生提供古今中外的優秀詩篇,如普希金的《這裏的花真美》、艾青的《大地的話》、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等等,我希望能讓學生在有一定的.量的積累的基礎上,達到質的飛躍。

二、主題閱讀

在詩海拾貝的教學中,我引用了這種主題閱讀、主題教學的教學方法。我先指導學生按時間分類,從經歷時代方面去搜集詩歌,背誦詩歌,每位同學每組詩至少要收集三首以上,至少會背三首,多多益善。其中山水詩又引導學生按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進行收集,每個季節收集三首以上。同時,再引導學生還可按形式分、按國家和作者分等。這樣,在衆多的詩、詞、曲、賦中,學生在收集上避免了盲目性,操作起來非常方便,在收集、整理詩歌方面做得很好,爲下一步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鼓勵學生自己作詩

學生在“詩海”中邀遊,拾到了不少“寶貝”,瞭解了許多關於詩歌的知識。絕大多數學生背誦的詩歌都在20篇以上。有五位同學達到了80多篇,就連平時不愛學習的“小懶蟲”也興趣盎然,背了不少。看到孩子們一個個都沉浸在詩歌的海洋中,我抓住這個教學契機,在“與詩同行”的教學中,我着重培養學生的實施能力。學生透過詩海拾貝,積累了較多的詩歌,在透過對比教學,學會了區別唐詩、宋詞、元曲及現代詩,我又着重指導現代詩的寫作方法,如明喻法、暗喻法、排比法、擬人法、假設法、重疊法等,先讓學生仿寫,再放手讓他們自己創作。一個個“小詩人”誕生了,一首首小詩“破殼而出”。儘管孩子們寫的詩的內涵還不夠含蓄,儘管語言還不夠優美生動,儘管這些詩還有很多欠缺之處,但對於我來說,已是如獲至寶、欣喜若狂了。對於學生的作品,我絕大部分沒有進行修改(錯別字除外),而是給予很高的評價,如“恭喜你!成爲小詩人了”“恭喜你!會寫詩了”等等,我希望能透過這次的練筆,培養孩子們的寫作興趣,找回孩子們寫作的自信心。

這次綜合性學習激發了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增長了學生詩歌方面的知識,也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鍛鍊了學生自行開展活動的能力,成效是多樣的。我覺得這次綜合性學習最大的收穫是同學們都能參與進來。每個人或多或少地參與了多項活動,都有自己的收穫。正如同學在總結中寫的那樣:我有很多收穫,我很高興參加這次活動,我希望多舉辦這樣的活動同學們寫的詩,雖然稚嫩,粗糙,但都發揮了大膽的想象,寫出了童真童趣,抒發了自己的真情實感。我想只要學生勇於創作,樂於抒發即可。他們的能力,他們的水平,一定會隨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而不斷提高。

反思這次活動,我發現,儘管這次的活動是取得很大的成功,但還是有不足之處。綜合實踐活動課時少,而在這短短的幾課時裏,要完成制定計劃、整理詩歌、欣賞詩歌、自己寫詩、舉辦詩歌朗誦會等等,時間不夠,有部分學生的作品無法展示,有些學生由於種種原因蒐集的材料有限。如果時間充足,學校有閱覽室,我可以安排閱讀欣賞課,把學生帶進閱覽室,讓他們在閱覽室裏尋找自己需要的知識。

其次,我深切的感受到,新教材的改革,新教材的實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