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詩詞

雜詩古詩詞

詩詞1.52W

雜詩古詩詞1

古詩原文

雜詩古詩詞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爲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譯文翻譯

人生在世沒有根蒂,飄泊如路上的塵土。

生命隨風飄轉,此身歷盡了艱難,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

世人都應當視同兄弟,何必親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親呢?

遇到高興的事就應當作樂,有酒就要邀請近鄰共飲。

青春一旦過去便不可能重來,一天之中永遠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應當趁年富力強之時勉勵自己,光陰流逝,並不等待人。

註釋解釋

蒂(dì):瓜當、果鼻、花與枝莖相連處都叫蒂。陌:東西的路,這裏泛指路。

此:指此身。非常身:不是經久不變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壯年之身。

落地:剛生下來。

鬥:酒器。比鄰:近鄰。

盛年:壯年。

及時:趁盛年之時。

詩文賞析

陶淵明《雜詩》共有十二首,此爲第一首。王瑤先生認爲前八首“辭氣一貫”,當作於同一年內。據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親此事”句意,證知作於公元414年(晉安帝義熙十年),時陶淵明五十歲,距其辭官歸田已有八年。

這組《雜詩》,實即“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選》李善注)的雜感詩。正如明黃文煥《陶詩析義》卷四所云:“十二首中愁嘆萬端,第八首專嘆貧困,餘則慨嘆老大,屢復不休,悲憤等於《楚辭》。”可以說,慨嘆人生之無常,感喟生命之短暫,是這組《雜詩》的基調。

這種關於“人生無常”“生命短暫”的嘆喟,是在《詩經》《楚辭》中即已能聽到的,但只是到了漢末魏晉時代,這種悲傷纔在更深更廣的程度上擴展開來,從《古詩十九首》到“三曹”,從“竹林七賢”到“二陸”,從劉琨到陶淵明,這種嘆喟變得越發淒涼悲愴,越發深厚沉重,以至成爲整個時代的典型音調。這種音調,在今天看來不無消極悲觀的意味,但在當時特定的社會條件下,卻反映了人的覺醒,是時代的進步。

“人生無根蒂”四句意本《古詩十九首》之“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飄塵”,感嘆人生之無常。蒂,即花果與枝莖相連接的部分。人生在世即如無根之木、無蒂之花,沒有着落,沒有根柢,又好比是大路上隨風飄轉的塵土。由於命運變幻莫測,人生飄泊不定,種種遭遇和變故不斷地改變着人,每一個人都已不再是最初的自我了。這四句詩,語雖尋常,卻寓奇崛,將人生比作無根之木、無蒂之花,是爲一喻,再比作陌上塵,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外之象,直把詩人深刻的人生體驗寫了出來,透露出至爲沉痛的悲愴。陶淵明雖然“少無適俗韻”,懷有“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的宏大抱負,但他生值晉宋易代前後,政治黑暗,戰亂頻仍,國無寧日,民不聊生。迫於生計,他幾度出仕,幾度退隱,生活在矛盾痛苦之中,終於在四十一歲時辭職歸田,不再出仕。如此世態,如此經歷,使他對人生感到渺茫,不可把握。雖然在他的隱逸詩文中,讀者可以感受到他的曠達超然之志,平和沖淡之情,但在他的內心深處,蘊藏着的是一種理想破滅的失落,一種人生如幻的絕望。

“落地爲兄弟,何必骨肉親。”承前而來,既然每個人都已不是最初的自我,那又何必在乎骨肉之親、血緣之情呢。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都應該成爲兄弟。這一層意思出自《論語》:“子夏曰:‘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這也是陶淵明在戰亂年代對和平、泛愛的一種理想渴求。“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閱歷的豐富往往使人對人生的悲劇性有更深刻的認識,年齡的增長常常使人更難以尋得生活中的歡樂和激動,處於政治黑暗時期的陶淵明更是如此,這在他的詩中表露得非常明確:“荏苒歲月頹,此心稍已去。值歡無復娛,每每多憂慮。”(《雜詩》其五)但他畢竟沒有完全放棄美好的人生理想,他轉向官場宦海之外的自然去尋求美,轉向仕途榮利之外的村居生活去尋求精神上的歡樂,這種歡樂平淡沖和、明淨淳樸。“斗酒聚比鄰”正是這種陶淵明式的歡樂的寫照,在陶淵明的詩中時有這種場景的描述,如:“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移居》)“日入相與歸,壺漿勞近鄰。”(《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這是陶淵明式的及時行樂,與“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古詩十九首》)有着明顯的差異,體現了更高的`精神境界。

“盛年不重來”四句常被人們引用來勉勵年輕人要抓緊時機,珍惜光陰,努力學習,奮發上進。在今天,一般讀者若對此四句詩作此理解,也未嘗不可。但陶淵明的本意卻與此大相徑庭,是鼓勵人們要及時行樂。既然生命是這麼短促,人生是這麼不可把握,社會是這麼黑暗,歡樂是這麼不易尋得,那麼,對生活中偶爾還能尋得的一點點歡樂,不要錯過,要及時抓住它,盡情享受。這種及時行樂的思想,必須放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加以考察,“它實質上標誌着一種人的覺醒,即在懷疑和否定舊有傳統標準和信仰價值的條件下,人對自己生命、意義、命運的重新發現、思索、把握和追求。陶淵明在自然中發現了純淨的美,在村居生活中找到了質樸的人際關係,在田園勞動中得到了自我價值的實現。

這首詩起筆即命運之不可把握髮出慨嘆,讀來使人感到迷惘、沉痛。繼而稍稍振起,詩人執著地在生活中尋找着友愛,尋找着歡樂,給人一線希望。終篇慷慨激越,使人爲之感奮。全詩用語樸實無華,取譬平常,質如璞玉,然而內蘊卻極豐富,波瀾跌宕,發人深省。

雜詩古詩詞2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註解:

1、來日:指動身前來的那天。

2、綺窗:雕飾精美的窗子。

3、著花:開花。

韻譯:

您是剛從我們家鄉出來,

一定了解家鄉人情事態;

請問您來時我家綺窗前,

那一株臘梅花開了沒開?

評析:

這是一首抒寫懷鄉之情的詩。原詩有三首,這是第二首。詩以白描記言的手法,簡潔而形象地刻劃了主人公思鄉的情感。對於離鄉遊子而言,故鄉可懷念的東西很多。然而詩不寫眷懷山川景物,風土人情,卻寫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於細微處見精神”,寓巧於樸,韻味濃郁,栩栩如生。

雜詩古詩詞3

己亥雜詩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jiàng)人才。

註釋

1.九州:中國。

2.風雷:疾風迅雷般的社會變革。

3.生氣:生氣勃勃的局面。

4.恃(shì):依靠。

5.喑(yīn):沒有聲音。

6.萬馬齊喑:比喻社會政局毫無生氣。

7.究:終究、畢竟。

8.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9.重:重新。

10.抖擻:振作精神。

11.拘:拘泥、束縛。

12.降:降生。

譯文

要是這麼大的中國重新朝氣蓬勃,靠的是像疾風迅雷般的改革。像萬馬齊喑一樣的局面,畢竟讓人心痛。我奉勸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規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賞析

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詩。全詩層次清晰,共分三個層次:第一層,寫了萬馬齊喑,朝野噤聲的死氣沉沉的現實社會。第二層,作者指出了要改變這種沉悶,腐朽的現狀,就必須依靠風雷激盪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須經歷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才能使中國變得生機勃勃。第三層,作者認爲這樣的力量來源於人材,而朝庭所應該做的就是破格薦用人材,只有這樣,中國纔有希望。詩中選用“九州”、“風雷”、“萬馬”、“天公”這樣的具有壯偉特徵的主觀意象,寓意深刻,氣勢磅礴。

詩的前兩句用了兩個比喻,寫出了詩人對當時中國形勢的看法。“萬馬齊喑”比喻在腐朽、殘酷的反動統治下,思想被禁錮,人才被扼殺,到處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現實狀況。“風雷”比喻新興的社會力量,比喻尖銳猛烈的改革。從大處着眼、整體着眼、大氣磅礴、雄渾深邃的藝術境界。詩的後兩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傳誦的名句。詩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現了他熱烈的希望,他期待着優秀傑出人物的涌現,期待着改革大勢形成新的“風雷”、新的生機,一掃籠罩九州的沉悶和遲滯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現實,更憧憬未來、充滿理想。它獨闢奇境,別開生面,呼喚着變革,呼喚未來。

雜詩古詩詞4

 古詩原文

水窗低傍畫欄開,枕簟蕭疏玉漏催。

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

詩文賞析

炎夏已逝,秋涼將至。“暑氣微消秋意多”,爽身清涼的感覺,令人愜意稱心。對此,歷代詩人筆下都有喜氣洋洋的吟詠。陳文述的這首詩,對秋涼降臨的描繪別出心裁,創造了一個清麗奇趣的意境,令人難忘。“水窗低傍畫欄開”,臨水敞窗,這是感受秋涼最敏感的典型環境。“枕簟蕭疏玉漏催”,簟,竹蓆。蕭疏,涼爽之意。白居易詩云:“夜涼枕簟滑,秋燥衣巾輕。”秋涼爽身的快感,首先來自寢臥的枕蓆。講得淺白,人人同感,倍增親切。“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這是兩句別緻精彩的好詩,荷葉上的雨聲送來了秋意,一夜雨聲把涼爽帶入了夢境。涼到夢境,看似無理,實則多情。夢境猶涼,形容涼得溫存,涼得親暱,涼得體貼入微,涼得愜意稱心。這兩句詩對秋涼的描繪巧思奇妙,已入化境。元代盍西村《蓮塘雨聲》中有詩句雲:“忽聞疏雨打新荷,有夢都驚破。”寫的是荷上雨聲,驚破好夢;陳文述寫的是荷上雨聲,爲夢送涼,一動一靜,悉成妙締。

荷葉細雨,是詩人描寫秋涼的鐘情對象。你看,夏日將盡,“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燃”。(蘇軾)初秋來臨,“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周邦彥)秋夜方長,“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李商隱)秋殘冬至,“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荷是秋色的使者,雨是涼意的先聲,描寫動人,全因情景貼切。意境創造的成功,全在景真意切,景真意切方能境麗情長。

荷葉細雨,與秋涼同位。荷葉送秋聲,雨聲涼入夢。一旦,“荷盡已無擎雨蓋”,荷枯雨歇,秋天也就結束了,冬天已經來臨。

雜詩古詩詞5

秦州雜詩①·其五

西使宜天馬,由來萬匹強。

浮雲②連陣沒,秋草遍山長。

聞說真龍種,仍殘③老驌驦。

哀鳴思戰鬥,迥立向蒼蒼。

一、白話釋譯:

①隴右之地,自然環境適宜廣養良馬。這裏養馬風盛,養得烈駿萬匹,已是由來已久的事。/南使,唐置於隴右養馬之官名,這裏以官名代轄地隴右;天馬,良馬,意謂神馬,漢代對得之於西域良馬的稱名。

②如今逢戰亂,馬羣如浮雲般連陣戰歿,只留得秋草遍山閒長。/連陣,陣戰連着陣戰,言戰事頻多;沒,即歿,戰死;因馬多戰死,故山草徒長。

③戰死的儘管不少,但聽說這種真正的良種龍馬,仍然留有病殘老弱的良駿。驌驦(sūshuang)古代良馬名。

④雖是殘老之馬,卻不失驌驦神勇之氣,依舊哀鳴着想投入征戰,立於遙遠的天際裏面朝蒼天。/迥,音jiong,遠,遙遠。詩裏爲馬的立姿壯氣氛。

二、賞讀簡語:

這是一首關於隴右良馬的悲壯之歌。詩人借馬賦感抒懷,取材角度小,立意掘進深,具有新耳目、憾心魄的藝術功效。

首聯交待此地由來已久的養馬歷史背景和地理優勢,豐茂的水草,養得萬匹的強駿,爲勁健之馬的赴戰,鋪就壯色。次聯寫戰馬的壯烈赴難的神勇和萬死不辭的獻身精神,投射出的是詩人含而不露的殺敵獻身的壯懷,抒發出對馬死山空草徒長的悲切之痛。第三聯深進一層,以“聞說真龍種,仍殘老驌驦”十個字,從馬身上藝術地再現了屬於中華民族的可貴品質和英雄氣概。它讓我們想到了《百歲掛帥》裏的佘太君,她雖爲國獻出了七個兒子,但要使楊門帥旗不倒,即使率孀媳幼眷,也要爲國再建功勞的英雄氣慨;也想到了《石壕吏》裏的普通農家老嫗,她不計犧牲的一句“請從吏夜歸”,道出的是雖婦流也知爲國生死以赴的深明大義。這就是詩人筆下“真龍種”和“老驌驦”豐富的精神內涵。末聯的哀鳴而思戰鬥,迥立而向蒼蒼,是對這種馬所體現的人類精神的闡發,併爲全詩畫上了意味悠長,昭示壯烈以圖強的主題。

所以,寫出一種濃郁厚積的悲劇氣氛,也是這首詩獨具魅力的一大特色。

三、讀杜集粹:

①《杜詩詳註》釋首字“西”曰:張遠作西,舊作南(《讀杜心解》、《杜詩鏡銓》均作“南使”)。而評五章曰:“借天馬以喻意。良馬陣沒,秋草徒長,傷鄴城軍潰。今者龍種在軍,而驌驦空老,其哀鳴向天者,何不用之以收後效耶。”。

②《讀杜心解》釋“南使”曰:猶言漢使,張騫通西南夷,可言西,亦可言南。

③《杜詩鏡銓》釋“南使”曰:南使猶漢使。《漢書》:張騫使西域還。得烏孫天馬。

這首詩借詠馬以抒懷。詩中前四句寫自從漢朝使節張騫從西域引入“天馬”以來,就不斷有良馬被帶到中原,至今已是數以萬計了。但這些神馬並沒有發揮它們的作用。宜:得到。浮雲:良馬名,這裏代指一切良馬。據史書記載,公元759年3月,九節度使慘敗鄴城,戰馬萬匹,僅剩三千。這首詩的三、四兩句很可能就是爲此而發的。“浮雲連陣沒”,用正面描寫法,“秋草遍山長”,用側面烘托法,前句是因,後句是果。

標籤:雜詩 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