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菩提本無樹散文

散文2.76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應該都對散文很熟悉吧?散文對作者主觀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體中僅次於詩歌的。那麼,你會寫散文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菩提本無樹散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菩提本無樹散文

先是仲春冷月,時和氣清。又見東風吹過,百花待開。週末幸而無事,便去了一趟大興善寺,路程雖短,心中早已把它當作是一場能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旅行了。久未禮佛,想起日前在書法概論課上,聽老師講楷書的歷史,運筆的結構,講永字八法,一時手癢難耐,也悄悄在煙盒背面抄了篇《般若波羅蜜心經》。如今身臨佛地,晨鐘暮鼓,耳濡目染之下,方知怡情尚可,若拿出來賞玩,則有褻瀆之嫌了。

在廣場請了香,徑直去五方佛大殿。五尊大佛一字排開,東方不動佛,南方寶生佛,西方阿彌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是大日如來佛。金身皆有丈高,顏色各不相同,或青或黃,或紅或藍,只是都襯着外表的金衣,差別倒也不是十分明顯。兩邊排列着羅漢菩薩,泥塑彩繪,大殿光線太暗,沒有怎麼看清楚。

這兒香客並不多,出門左轉,沿小路去觀音殿,門口有很大兩個轉經筒,被人用手搖着在慢慢的轉動着,檐角上有暗金色的鈴鐺,時常被風吹響,發出叮鈴叮鈴的聲音,十分清脆悅耳。門口有白象石雕,一大一小,這是普賢殿的標誌。披着法衣的地藏王菩薩,手拄着一條錫杖,立在露天的殿前。匠人中自有手藝高超的,將雕像的神態刻畫的惟妙惟肖,面色和藹可親,含笑而不語。從近處看來,和經書裏演化一切經典的菩薩倒十分貼切。

偌大廣場空曠無人,時有一二香客過往。似乎應了那句“萬法莊嚴”的匾額,很少有在此地高聲喧譁者。香爐裏,嫋嫋的青煙如霧籠寒沙,從未斷絕。有一樹櫻花,在陽光下開得煞是潔淨。一路上古柏參天,青磚碧瓦,往後走,見到放生池邊聚集了一大圈遊人,池裏面有許多正在曬太陽的烏龜,姿勢各異,頗有生趣。寺裏師傅說這幾日天寒,它們平素怕冷是不出來的。今天讓我們撞見,大概也是種緣法吧。

這兒的師傅脾氣都很好,會耐着性子,將池子裏被鱷魚龜咬死的魚撈上來,再埋到花園裏。修行日久,大都言談不俗,只是開口緣法,閉口造化,聽久了又讓人受不住,竟感覺無從接話,只好掩面而逃。這些烏龜大的有石磨大小,潛在水底,小的有酒杯大小,在搭的木板架上動來動去,十分可愛。池水不是很清,但能映出人和樹的倒影。最吸引人的是鴿子,誦經的時候,會飛上檐頭,保持一動不動的姿勢很久很久。

我想,來此處的都是紅塵深處的善男信女,大部分都擁有一顆柔軟的心吧。羨慕這兒的`師傅,能在這裏修行是一種福氣。我輩凡人,大多庸庸碌碌,不知幾時方能有這般清閒,手捧黃巻,對着青燈,又或者在放生池前輕拈一串菩提,聽聽水流,默數心事。

轉回的路程中,不知在何地,看到在一面牆上有印着《百喻經》故事的壁畫。遂憶起在《百喻經》上看過的一個笑話,講的是往昔有一個人,打聽到有一種名貴的沉香木生長在海里,就決定去採集一些拿回來賣。積累了好幾年的時間,方得到一車。歸家以後,拿到市集上賣,然而沉香價格實在是太貴了,尋常百姓根本就買不起。以致過了很多天,都還不能賣掉。這個人於是就漸漸心生疲厭,以爲苦惱。後來他看到身邊賣炭翁滿滿一車炭總是幾分鐘就被人買走了,便想到了一個好主意:不如燒之作炭,以爲這樣就能很快的賣掉了。他回到家裏,把這車名貴的沉香全部燒爲木炭,卻沒想到第二天在集市上賣時,竟還不如半車木炭的價值。說給朋友聽,朋友不覺撫掌而笑,點評道:這二貨,沒救了。

《百喻經》上記載的故事,基本類似於蘇東坡和佛印和尚打的機鋒,篇幅精短,言簡意賅,又處處帶着禪意。雖然這個故事目的是爲了諷刺那些凡事以其難得,就生退心的人,然而每次讀到這兒,都不自覺爲這樣的名貴香木感到惋惜:這些沉香本可以在海外逍遙自在,又或者置身朱門深院之內的啊,卻陰差陽錯地在一個愚笨之人的手裏,全部被大火付之一炬,乃至於價值還比不過一車木炭!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大抵世間道理,皆如此類吧。世間錯失的機會,皆毀於人的自作聰明。當我們每日混沌昏噩活着的時候,或許,該想一想曾子的三省吾身。也許,只有當我們迷失方向的時候,纔會愈發明白“自知者明”這句話的重量。我一直覺得,這不應該僅僅只是作爲一句格言,而應該化作人生路途中一種可貴的思想。

就像愚人,倘使懂得千慮的話,總是會有一點收穫的吧,哪至於走到這般地步,賠得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