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追憶散文

散文5.73K

心念,心憶,心底兀自的追憶,思念,像是渴望着什麼,我沉思着,終究還是探不出結果,而我深深的知道,那兒有我美麗的家鄉,有着我一直掛念於心間的父母,甚而時間久了,我想着父母的容顏,家鄉的容貌,以爲是大相徑庭,於是當我再次踏上回家的火車時,路途中遇見的山格外的青,連綿不絕的,裊裊炊煙冒出了山峯,衝向了九霄,盡然美的如詩,美的如畫,可不知爲何,此刻的我分不出多餘的心思去欣賞它們,留戀分外美麗的景緻,自私的我,將遐想全部給予眼前浮現着的‘百花園’.......

追憶散文

我看到黃燦燦的油菜花,開在半畝肥沃的土壤上;我看到色彩斑斕的牽牛花,藍色的,粉紅色的,開在窗前不大的老屋下;我也看到潔白的蓮花,高雅的開在池塘荷葉的懷間。百花園也是有池塘的,池塘裏有着數不清的小魚兒歡快的玩耍着,有的藏於池底的淤泥下,有的沐浴着春風,駐留在橋下,還有的呢,它們自由的穿梭在荷葉之間,它們輕吐着泡泡,盪漾起小小的波紋,看啊,看啊,一隻深綠色的樹蛙正在靜候美食呢?

百花園的池塘雖然不算大,但在百花園的家系裏,它的地位又算得上舉足輕重了,第一次步入百花園時,所望的,浮現於眼前的必然是池塘,上方是彎曲式的過道,常有人駐留於此,坐在過道上方,偶爾買些小零食,餵給池塘裏的小生物們,過了半晌,零食零零散散的漂浮在水面上,不曾少過,我也是其中人,或者時間過的久了,我很難記起自己向過道下丟過什麼食物,吃剩的饅頭,開封的薯片,都無從而知。不用刻意聽,百花園的池塘下青蛙的叫聲便傳的很開,盡收耳蝸,此起彼伏的蛙鳴聲,刺耳的很,現在回想起來,在這光怪陸離的城市,我想,如果再次聽到那燥人的蛙鳴聲也是一種享受,勝過於悅耳的音樂,我很難忘懷百花園的荷花,聯想到很多書上所描述的,荷葉的生長力是頑強且又奇蹟的,尤爲深刻的是季老的佳作《清塘荷韻》裏描繪的荷花,一年,一直到秋涼落葉,平靜的水面依舊往常,第二年,春水盈塘,綠柳垂絲,一片旖旎的風光,到了第三年,投放蓮子的地方開始發芽,漸漸的,浮現出惹人憐愛的綠葉。於是乎,又一年過去,嚴冬一過,池塘裏的荷葉肆意的生長着,一夜間,起初的幾十枝,迅速的擴散,蔓延,接踵而至的荷葉遮蔽了半個池塘。

我熱衷於讀季老的文字,他所具備的樸素,對於生活的熱愛是我等後人理應具備的,季老對於荷葉的情有獨鍾,花下四年時間對於荷葉的觀察入微,我不禁想起百花園的荷葉,望着池塘下的荷葉,奮力的撐開着自己的身體,把自己最美的一面毫無保留的展現出來,它們沒有佔據半個池塘,也沒有佔據最亮眼的一角,百花園的荷葉團結似的緊緊擁抱在一塊,選擇了最靠池塘邊緣的一簇,盛開在陽光下,滿面春風,極惹人憐愛。放眼一看,那兒有白色的荷花,《後來才知道荷花也稱作蓮花》,周敦頤曾在《愛蓮說》中描述過蓮花的外貌,‘亭亭淨植’,‘不蔓不妖’,‘香遠益清’,同樣的,周敦頤給荷花的描述也適用於百花園池塘下的蓮花,‘亭亭淨植’‘不蔓不妖’‘香遠益清’,繼而,世上所有美好的蓮花都可以借用,燕園下的,西湖下的蓮花都美的惹人憐愛。

然而好景不長,燕園下的荷花開的更加茂密了,蔓延的速度也早已將整個池塘佔據,西湖的美景更加的景緻,欣賞的遊人也越來越多。我再次禁不住想念,爲百花園的荷葉心疼,心疼它得不到陽光的沐浴,心疼它的身體逐漸乾瘦,心疼再也無人欣賞百花園,再也不會欣賞到池角一簇的荷葉,荷花。

如果有一天,百花園的池塘下的荷葉再次生起一朵朵綠色的葉片,極惹人憐愛的翠色,我猜,一定是最初沐浴春風的荷葉,它們只是暫時的沉睡了,期待着來年的頑強生長,迅速的擴散,蔓延,接踵而至的,難以計數的遮蔽了整個百花園的池塘,可是無奈,這不過是我自私的想法.

沿壁桃花滿樹滄

我看過許多的桃樹,有的生長在懸崖峭壁上,危險至極,有的生長在農家果園中,滿溢芳香......,我的故鄉也有桃樹,生長在懸泉瀑布的上流,急促的水流流過堅挺的樹幹,順勢流下,或是被樹幹猛烈的彈回去,繞道而行。

我看過江西吉安的桃花樹,我也看過湖南衡陽的桃花樹,也許是機緣不巧,我會認爲衡陽的桃花樹結的桃果開的大而壯實,盡然我所見的桃花樹很多,卻依舊莫名的遺憾,總覺得空蕩蕩的,似乎我的生活中少了真正的桃花樹,過了很多年,當我懷着雅興在百花園裏欣賞池塘下的`荷葉時,突兀的狂風向我迎面而來,我看見一片片粉紅色的桃花瓣飄零着,掠過我的臉龐,片片嫩色的桃花瓣隨風舞動,如同粉色的精靈絡繹於百花園各個旮旯,百花園因此華光四溢,精彩紛呈。

是啊!我猛的發現,自己看過衆多的桃花樹,可我遺憾的是自己沒有看過滿樹桃花哩!我追尋着,漫天的挑花來自於何處,迷人的芳香源自於何方?心有渴望,便會用行動去找尋,但我不必去找了,我知道我一定在百瓜園的一簇遇到過它,我試着摸索以前的回憶,不一會兒,一棵佝僂着脊背的桃花樹開在我的眼前,四周除卻芳草叢生,還有一間不知是什麼的房屋,單調的很,我望着桃花樹上落英繽紛,美不勝收的桃花,悲喜交織着,心悅我可以目睹如此美麗的風景,風景是屬於沿壁桃花的,自然,也屬於百花園,一樣的,我也會爲他悲傷,看着殘留的淚痕,化作琥珀的‘桃花淚’,《桃樹受過傷後會產生桃膠來癒合傷口》,淺黃色桃花淚在陽光下慢慢風乾,螞蟻勤勞的在採集掉落地上的桃果,蜜蜂圍繞着桃花嗡嗡的低鳴着,清潔工仍舊拿着掃帚清理着桃花樹下滿地的桃花瓣,一切都顯的和諧,依舊如往常一樣,可我平靜的心不知道爲何卻暗自翻涌着,是出於對桃花樹的保護嗎?我不得而知。

聯想到桃花,腦海裏浮現出很多關於桃花的詩句,唐代周撲的‘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唐代吳融的‘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蘇軾也愛桃花,‘爭花不待葉,密綴欲無條。傍沼人窺鑑,驚魚水濺橋。’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也對桃林有獨自的見解,‘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放眼古今中外,桃花的詩,詞,句,篇是千變萬化的,各有各的特色,而相比較下來,百花園的桃花園的桃花樹則沒有人爲他譜曲,甚至沒有人會像我一樣費盡心思去在意它,一字一句都會爲它反覆推敲個半天。桃花樹沿着牆壁而長,它把身體探出半截,或許是冥冥之中的它早已明白這是自己的職責,它將陽光給予着四周的芳草,還有那不知道什麼名的老屋,堅韌的生長着。於是,人們會認爲這千瘡百孔的桃花樹註定活不了多長時間,傻傻的把最好的陽光給了身邊的芳草和那不知道什麼名的老屋,然而,我們都錯了,它不但沒有放棄生長,反倒更加富有活力的活着,盛開滿樹桃花,盛開落英繽紛的美麗桃花。

白居易說過‘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而我相信百花園的桃花來的比寺廟的桃花來的更快,看吶,那悄然探出芽的樹枝,歷練了嚴酷的寒冬,漫過了金黃的秋色,越過了四季,越過了多多少少個白晝,待來年晚春盛放的愈加精彩。

標籤:追憶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