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田園晨曲散文欣賞

散文3.27W

鄉村的天似乎比小城亮得早些。這不,在春闌夏初的日子裏,清晨5點左右,窗外就矇矇亮了,迷濛的白透過窗戶玻璃漫進了房間,使人再也不能沉浸於夢鄉了,若在小城低矮的樓層中不到七點鐘是感受不到驅散睡意的光亮的。

田園晨曲散文欣賞

同濛濛的光一起早起的是鳥兒。它們經過一夜的睡眠,被光喚醒後,心情格外的爽快,在山林中啁啾着,叫聲喋喋不休,清脆悅耳,遙相呼應,像歌唱演員早起練噪子般此起彼伏,將一片悠揚的樂聲瀰漫在蒙朧的鄉野。但是杜鵑的叫聲不同,它淒厲蒼涼,空曠幽遠,聲若啼血,給鳥兒悠揚的叫聲中摻入了不諧和音。杜鵑不是在清晨感受到光亮纔開始鳴叫的,它是通宵達旦的從深夜叫到天明的,有時由近及遠,有時由遠到近,不固定在一個地方,將淒厲聲彌散在整個天空,聽了令人焦躁,給人心中塗抹上一層“子規夜半猶啼血”的悲涼意境。大地醒了,杜鵑仍撕心裂膽地叫,但清晨的天籟之聲已抵消了它的哀鳴,衆多嘈雜而快樂的聲音湮沒了那一腔憂怨。

蟲子鳴唱的時間同白天是相反的。它們躲藏在陰暗處,夜幕垂臨後就開始歡快地鳴唱,似乎有生具來只鍾情於夜的黑暗。天亮後鳴唱聲就漸漸消退下去了。但只要用心觀察和諦聽,天在大亮前的那段短暫的暗淡時段,蟲子對夜卻十分地依戀,似乎想用特別清晰、響亮的鳴叫聲阻止光明的來臨,對黑夜進行挽留,就像花兒用怒放來留住春天一樣。但終是無可奈何,夜在光明的驅逐下漸漸離去。天大亮後蟲子們的鳴叫聲纔像潮水聲一樣完全停息,大地出現一番短暫的寧靜

清晨的光永遠是太陽的先導,當它從朦朧的白到淺白,再到一片銀白色時,東方就出現了淺紅色了。太陽慢慢地從山丘的蔥蘢中探出頭來,接着紅彤彤的圓臉蛋兒漂浮在一片如凝脂的碧綠上,營造出一份令人折服的紅和綠混合的美。品讀那靄靄如煙的嫣紅浮鋪在碧綠之中的如夢如幻的靜美,人便有種超脫的感覺,頓時寵辱皆忘,心飛霞邊,美縈胸懷。沒想到生活了幾十年的鄉村競有如此的`大美不曾發現。原來造化卻是公平的,早把自然的美均勻地分配給了所有的山川大地,只是不同的地方美的表現形式不同,人們的感覺不同,有的已被髮掘出來,有的還深藏閨中。

我自始至終心中都流淌着濃濃的故鄉情,並將對家鄉的依戀、眷念、懷想昇華爲鄉愁,深藏心中。是晨,在自然美的召喚下,我懷着溫故知新的想法投入到家鄉大地母親的懷抱。走在蜿蜒如蛇的鄉間小路上,就像踩在柔軟的歷史歲月中,一切都那麼熟悉、親切。太陽升高了些,把萬丈光芒披覆在田野、山丘、村莊上,輕撫着萬物生靈,營造出萬千氣象。田野裏、山腳下有一層似有還無的霧嵐,像青山拖曳出的裙裾,輕籠大地。隨着太陽的爬高,山丘緩緩地把裙裾收攏了,還了大地一片清澈、明亮。田野裏很靜,看不到人們勞作的身影響,只有萋萋衰草,呈現淺黃色,茸茸連片,靜靜立於田間,述說着春天的故事。記得歷史上這個季節是多麼繁忙啊!農人不分男女老少都要集中精力投入到一年極爲重要的農事——栽插早稻中。我在只有十二三歲的年齡時,就有被從酣夢中叫醒,睡眼惺忪地跟着大人們到田間扯秧的體驗。那種熬着瞌睡的艱苦勞作,刻骨銘心,至今想起來仍酸楚不已。但那個時代的艱苦、酸楚錘鍊了不少人的意志和吃苦精神,也讓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在往後的人生道路上懂得了什麼是苦,什麼是甜,應該珍惜什麼,應該捨棄什麼。吃苦有時確不失人生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由此,我想到現在新生的一代他們體驗的是什麼呢?他們生活在比蜜還甜的生活中,又將用什麼來砥礪自己的意志呢?

我沿着蜿蜒的小路一邊走、一邊看、一邊想,感覺田園儘管有此變化和寂靜,但自然界的不變仍是主調。你看,那一條條水溝中的流水還是那樣琤?有聲,一路歡歌,似急切地去參加更加壯闊的集合;那小塘中的魚兒,還是那樣悠遊自在,將小嘴伸出水面唼唼地吃着露水,當聽到哪怕是極小的聲響,就倏忽閃去,激起一圈圈的迷一樣的漣漪;那憨態可掬的青蛙還是那樣泰然自若地蹲坐於路邊,面對太陽眼睛一眨也不眨,像是在深沉的思考,似要參透光芒之迷,但稍有聲響,就敏捷地蹦入草叢中,隱身不見了;那草上的露水還是那麼晶瑩閃光,似明亮的珠寶,明晃晃地反射出多彩的太陽光芒;那曠野中的空氣還是那樣清新甜潤,深吸幾口就會神清氣爽,極爲舒心。我不知道這從碧綠中流淌出來的空氣,是否同大山中的旅遊景點裏的空氣一樣富含負氧離子,如有,就這點而言,鄉村就相當於那綠色環包的旅遊景點,比城裏強。

徜徉在家鄉的清晨,腦海裏就會泛起塵封的記憶,心裏就會自然而然地在往昔的時光中沉醉,家鄉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留下過我太多的記憶,承載了我太多的夢想,晨曲中將這些都映現出來,令我百看不厭,心曠神怡,久久回味。

標籤:晨曲 散文 田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