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走近郭守敬散文

散文1.21W

走近郭守敬是一個漸近的過程。兒童時代就常常參拜他曾經佇立在十字街中央的塑像,三十歲後就偶在週末,漫步在太行山下的郭村搜尋着780年前他制定《授時歷》時的身影,近幾日又在無意間翻閱到了童年收集的紀念他的郵票。回頭看去,也許正是這樣配合着年齡增長的漸進,於不經意間成就了我走近郭守敬的最佳方式。

走近郭守敬散文

在過去的十多年裏,郭守敬命名的邢臺南北大街於我只是一段每天來來往往的必經之路,直到今歲的一個初秋的夜晚,我在街旁灑滿星星點點的光亮陪伴下,登上達活泉公園裏的觀星臺頗有幾分小心翼翼地仰望夜空時,才真正領略了交織其中的一種無法解釋的玄機,也才猛然領悟到“東至高麗,西極滇池,南逾朱崖,北盡鐵勒”這樣一場大規模的地理大測量是的艱辛,只能在今人偶爾懷念的時間裏搬演。

那間坐落在郭守敬大街的守敬照相館,已有了年紀,從我記事起似乎就一直存在。那時還進去過裏面,在一樓梳妝整齊後,上了二樓攝影棚拍過的一寸照片,至今還完好地粘貼在中學畢業證書上。後來,郭守敬大街也更名爲郭守敬路,那間照相館在街道修整的時候似乎也改變了模樣,返修過幾次,只是不知道,照相館的主人更換了沒有,攝影棚是否還設在二樓,那上樓的樓梯間是否還如早先的樣子拐了一彎還要再拐一彎,是否還如以往門庭絡繹不絕。

每當清晨路過郭守敬小學,來往的車輛、行人在交警有序的指揮下,都自覺地放慢車速和腳步,謙讓着揹着書包上學的小學生們,我的心中升騰起一種感動。有些遺憾的是,聽說郭守敬小學改名爲幸福源小學了,是一個學校叫了兩個牌子,還是真的更換了新的名字,不管怎樣,都是一件憾事。而我,在人們問起和熟人朋友們談起的時候,大家都還沿用着從前的學校的名字——郭守敬小學,在邢臺百姓的眼裏、心裏、腦海、記憶裏,永遠都是郭守敬小學。

順着京廣高速的邢臺北站口一直往西,綠樹蔥蔥、高樓林立的中間橫穿着一條寬闊的大道,是郭守敬大道,也是我每天上班的必經之路。

有時候,我不知道以怎樣的方式懷念一個人,更不知道以何種形式紀念故鄉的偉人,其實,我已經在郭守敬所生長的邢臺生活了三十多年了,只是在日日夜夜風雨穿梭中,一遍遍任由記憶惦念着一個名字,而且還一次次順口說着一個名字。郭守敬,我故鄉的一代傑出的人物,我無數次的站在現在已從十字街中央騰挪到公園裏的他的塑像面前,我心懷敬仰與緬懷。我想要告訴先人,月球背面的一環形山爲“郭守敬環形山”,太空編號爲2012號的小行星命名爲“郭守敬小行星”。

郭守敬,生於元太宗三年,卒於元仁宗延祐二年,河北邢臺人,中國元朝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專家和儀器製造專家,史載:郭守敬終生“凡奏便宜二十餘事,相治河渠泊堰大小數百餘所”。後人們是以另外一種方式紀念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