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關於同情與悲憫的散文

散文2.97W

同情與悲憫

關於同情與悲憫的散文

這世界本來就是這麼悲憫。如果沒有悲憫,同情沒有它存在的必要價值。上帝既然決定了讓悲憫處於這個宇宙,那麼同情的存在無疑就是對悲憫的最好的同情。

從小,我一直會對街頭乞討的人感到莫名的傷感,當初不知道這種情感叫同情,更不知道原來感情也可以用文字來定義。但是無論怎樣,我總會掏出身邊可以掏出的錢給他們。後來,我才知道,那時是一種愚蠢的天真。你就算每次給他們施捨,就算你每次給他們同情,可是你竟然不知道,他們是否對得起你的同情你的善良。他們利用了你的同情魔抓的奪過你的善良。瞬的,長大之後,我發現,其實我乾淨的錢變得居然那麼髒!爲什麼連孩子的同情,都是一種謀生的利用工具?生活,我從來駕馭不了別人,可是爲什麼,我的同情,最認真的感情卻被你們欺騙。也許,在哪裏黑暗的地方,你們開始享受…。。生存就一定意味着不擇手段嗎,甚至傷害人的純真感情。

之後,現在,就算我再次走在熟悉的大街,就算我又遇見一張張渴望的臉,就算我有很多用不完的零錢。我已不會再是當初的小羔羊,拼命往一個叫悲憫的坑裏跳了。我可以做的很善良,我一樣可以很你們一樣充滿對純潔悲憫的嚮往,可是,我,已經開始思考了,可能,這裏不是詮釋悲憫與同情的最好的地方。

不想再被傷害,有時候,我在想,也許,我的被那些人欺騙的同情纔是最爲值得同情與悲憫的。

一天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一個場景。一個外地的中年婦女在賣糖葫蘆,城管不讓她賣。她死活要賣,城管欲要搶過她手中的葫蘆竿。中年婦女一直碎碎念,說自己怎麼也沒犯着什麼。城管說,你賣了就賣了。可你站在不該賣的地方賣,就是你的不對。開始,我一直在想,這個城管爲什麼要爲難一個黝黑色面板枯黃頭髮的外地婦女。大家都是生存。” 你賣了就賣了。可你站在不該賣的地方賣,就是你的不對”這句話一擊即中,同情,你就同情,可是不能爲一個犯了錯的同情。更何況她還對城管的教管不以爲然。她的生計不好又怎樣,外地婦女又怎樣,黝黑色面板又如何。只是假象而已,他們爲了生存會比我們更觸犯警戒線。

空氣,倒影我純真的臉龐。我相信,這世界是美好的。悲憫,我開始理解,這不只是單單一種生活的情感而已,那是對生活的一種理解。同情,是對生活的態度。

同情與悲憫

又到年關,今年的冬風如往年般的冷。我走到以前常去買書的報刊亭,走得極快,風吹得我不想再站在大街上。體會着被寒風穿骨的滋味,買了書,直奔車站而去,本來離家就不遠可是我還是選擇了這種方式。在等車的時候,看見了一位拉二胡的老人,這種情況我早就司空見慣,已不是那個看見別人過得不好滿是擔憂的小朋友,於是別過頭去不在看那幅畫面,心想,快過年了,這樣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還沒有等我想得太多,就聽到清脆的鋼板碰撞的聲音再次刺激了我,不禁回頭,找尋着聲音的發源地,原來就是那個老人有了新收入,沒有多想再次的轉回頭,風突然間又再次向我襲來,爲了躲過風的來襲,只好完全被過身去,這次我才仔細的看清楚了那位老人,臉上佈滿了皺紋,只能從鬍子上的花白判斷是個老人,衣衫襤褸,拿着二胡,腳下踩着竹柱知道這樣的像這樣老人的無非家遇一些“天災人禍”,而身邊連一個可以依靠的人都沒有;而類似乞討的騙子也是屢見不鮮,正當我腦子猶豫的時候,看見又有人捐錢給他,那是一張皺皺巴巴的紙幣,是一個小學生。而有一些人則投去的異樣的眼光,似乎在說“好傻呀”。我此刻覺的好納悶,分明像小時候的自己,會給別人捐錢,原因是有同情心。小時候的自己遇到這種情況,爸爸會給我一些零錢讓我捐獻,我知道捐的不在多少,而在於教育我有顆體諒別人的心,再後來不知道,爲什麼學會了體諒,卻在成長的時間中麻木了,是不是那個名叫同情心的傢伙早已離我而去,或許我早已不負責的丟棄了它。或許真的捐出幾塊錢,對於一個年邁的老人來說,可以解決一頓飽飯,那今後呢?假如在下一站有遇上了,我給還是不給?到站的汽車尖銳的剎車聲音,將我的思緒拉了回來。

坐在車上不由得想起,以前學過的一篇文章,講述着許多的.小魚被浪衝到了岸上,遺留在了岸上,魚兒緊存生活下去的條件就是,隨他們涌到岸上的小水窪之中的水,我們都知道這樣的生活魚還是會死。以前我佩服那個人,會拼儘自己所有的力氣讓儘可能多的魚回到他們賴以生存的海洋,後來學的多了,明白了許多,知道這樣的事情不是我所能幫助的,就算能我又能幫助多少了,這樣的事不是不是我一個學生所能根治的,能改善都是不可能的,這是種社會風氣,有富就有窮,於是我學會了漠視,我已經不能瞭解,哪些感情是我所有的,是我學會隱藏還是已經沒有類似的悲憫這種感情有存在的必要。在這些年長大的時間裏,知道每個人對於同情和悲憫的定義都不一樣,有少部分人是需要同情,但是不接受同情,因爲同情是一種降低自尊的心理負擔,感覺與人相處就會莫名的比人差,但是有大多數人是需要悲憫,但是我們卻無能爲力,一顆悲天憫人的心,不知道因該說是是做人應該有的品格,還是與生俱來的人性。

想想在寒風中還有多少這樣的事,也許這些類似的事就隨着風一起遠去。車載電視上的公益廣告一遍一遍的出現在視野中,我再次想到那個明白已久了一個道理,不是所有的善良都會得到回報。行善是不以大小而論的,關鍵是有一顆善良的心。不是所有的同情都可以在這個社會中顯現,行善的舉動是可以帶給一個人的幫助還是拖累,是讓那些可以依靠自己站起來的人失去了自己站起來的力量。現在都不知道這樣的寫法是對自己的一種變相開脫,還是一種同情心的另樣解釋。

車很快到站了,我感到我自己的善良還在。身上也不在覺得那樣的寒冷了。我站在同情的角度看悲憫,是我這年紀所無法逾越的責任;站在悲憫的角度看同情,是我這個年紀就學會的吝嗇。我與同情,悲憫就像是永遠都不可能三力平衡的腳架。想要改變這樣的想法或許只有再次的成長吧!

標籤:悲憫 同情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