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做清明散文

散文3.32W

我們這裏把清明祭掃叫做做清明。做清明有三層意思,一是整修墓地。二是給逝去的親人們燒些紙錢。三是認祖感恩祖先的功德。

做清明散文

年年做清明不是風就是下點雨。今年趕了個好天氣,晴空萬里,豔陽高照,村上的人只要不是走得太遠都會自覺趕回家,年頭是召聚人,照習俗每年有四個管年的,在四個人中選個負責人叫做年頭。年頭把鍾一打,大家就三三兩兩地到道場聚中,由年頭分派任務,我們村祖墳分四個片區,每年祭掃分四班,每班負責一個片區。

我被安排去愛三公處掃墓,一行五人兩部摩托,幾分鐘就到。愛三公墓座落在大仙廟上首殷山分場背後鹿角山上,這裏山青水秀,景色宜人。墓是2000年新修的.,以前不知愛三公墓在何處,幾經查找,九八年的時候才由我和志元叔公找到,在破損的碑上留有愛三兩字,爲了重修愛三墓我們動員了多次,先後召開十幾次協調會最後才定了下來,大墓圓工的那天舉行了非常隆重的公祭儀式,三省七縣一百多名殷姓代表參加了公祭。

愛三公墓由七十多級臺階和一個拜臺組成,正面是塊大理石碑,上書殷公元世祖愛三仙長之墓,右邊有塊碑是序言,介紹了愛三公的歷史,左邊的碑文是參與重建愛三公墓殷氏各自然村的名字。講到先祖愛三,那可是大有來頭,說岳傳有一處講到泥馬渡康王,說康王南逃被金兵追趕,濤濤黃河水擋住出路,正一愁莫展之時,有一道人牽了馬來讓康王騎上,在馬屁股上拍了一掌,但見那馬騰空而起,瞬間就飛越了黃河天險,來到一座破廟前停下,康王下了馬,大感驚奇,想看看救他的神馬是什麼顏色,因爲馬太贓分不清毛色,於是弄了些水來一洗,馬見水化成了一堆泥。康王有些後悔,豋基後在破廟舊址修了座大廟,封愛三爲九無真人。這就是民間流傳的愛三公泥馬渡康王的故事

到過愛三公墓的人都會感嘆,那裏風水特好,座山不高,後有高山可依,前有山泉流淌。族譜記載愛三公是從山東遷鄱陽蛇山的,再由鄱陽蛇山遷湖口西洋橋,後由西洋橋遷葬九房澗鹿角山的。我們插上花標,拜上幾拜就算完成了任務。由於天氣晴好,今天來愛三公墓祭掃的人特別多。我一邊講着愛三公的故事,一邊緩步下山。馬路上停滿了來掃墓的車輛,中午飯由少崗村承辦,我們還要趕到少崗村吃清明。說到吃清明也有幾種情況,有的是五戶之內的合在一起吃,叫做腦,也有的以房族爲單位做清明,叫族祭,還有以自然村爲單位吃清明,叫公祭。總之做清明的花樣不少。

我們是根據族譜記載,幾個比較親近的公自然村一起吃。我們四個村輪流做東。一般兩個菜,用洗臉盤裝。一個是豆腐燒肉,一個是雞蛋菜湯。吃主要是圖個團結,圖個親近和熱鬧。

關於做清明吃清明的講究很多,我這裏只是做個簡要介紹,清明是傳統文化,也是紀念祖先,感恩對自己有幫助的人的一種方式。不忘感恩,傳承感恩文化,中華民族才能生生不息。

標籤:散文 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