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播音主持藝考散文朗讀基本要領及技巧

散文1.35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散文吧?散文是抒發作文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散文要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播音主持藝考散文朗讀基本要領及技巧,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播音主持藝考散文朗讀基本要領及技巧

一、歸納層次、理清思路、明確主題

選好要朗讀的散文之後,就要開始備稿工作了。首先,通讀一遍,歸納大層次,劃分小層次。朗讀多要求層次的歸納和劃分,與語文課上分析作品的分層次稍有不同。朗讀分層次的目的,是把作品清晰地輪廓輸送到聽衆的頭腦中,便於他們整體感知作品的特殊感染力。分層次的過程就是理清作者文思發展脈絡的過程,以便朗讀者把握"不散的神",擷取其中的閃光點。對稿件熟悉以後,要冷靜地思考它的主題是什麼,從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我們可以看出"形"和"神"是聽衆直觀接觸的兩個方面,我們把"形"理清之後,必須把"神"聚合起來,否則文章就容易變得面目模糊,混雜散漫。"神"就是主題,主題提煉出來了,朗讀就有了靈魂,作品的.厚度和內含就便於體現。這樣的朗讀纔是有意義的。

二、抒發感情、營造畫面

作者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直接抒發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創作的基礎,也往往成爲貫穿作品的或顯露、或隱藏的脈絡。閱讀散文時,扣住作者思想感情的脈絡披文人情、析情,就能深入理解作品,並且提高閱讀文章的能力。《荷塘月色》寫於1920年7月,作者朱自清參加過"五四"運動,是新文學運動的一個主要人物,但在"四一二"政變以後的白色恐怖中,他不滿當時的黑暗社會現實,卻尚未找到出路;幻想超脫現實,而又不能超脫。這種複雜矛盾、苦悶彷徨的思想感情,既是創作《荷塘月色》的思想基礎,又成爲貫穿全篇的脈絡。他在文中刻意描寫景物,創造意境,正是爲了寄寓這種感情,表達這種心境。《荷塘月色》正是借抒發這種感情,曲折地反映了當時的黑暗社會現實,反映了當時一部分要求進步而尚未找到出路的知識分子苦悶彷徨的情緒和前進步履的艱難。

三、理解深透,感受具體

散文和詩歌相比,偏向平淡樸實、自然通暢;和寓言故事相比,顯得文質彬彬、清新脫俗;和小說相比,似乎少了些趣味。這樣的特質,表面上看易於把握,實際上要使播音主持藝考考生自己和作者的意趣、感悟構成情感共鳴,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必須有意識地對文章的重點部分進行深層意義的探究。對散文的理解和感受通常是一張紙的兩面,是分不開的。所以,考生要靜下心來,沉浸到稿件中仔細地揣摩、感受、聯想和想象,直到自己心有同感、心悅誠服。

四、抓住"文眼"

詩有詩眼,文有文眼,散文的"眼"就是全篇的"泉眼",是作者着力表現的中心點,是文章結構的樞紐點,也就是所謂"神聚"之處。抓住了散文的"文眼",就猶如拿到了進入散文這座藝術宮殿的鑰匙,它的思想、感情、結構等就不難理解和掌握了。怎樣識文眼呢?文眼並無固定位置,不易分辨,但只要精於閱讀還是有規律可循的。清人劉熙載在《藝概》中指出:"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則後必顧之,在篇末則前必注之,在篇中則前注之,後顧之。顧注,抑所謂文眼者也。"這段話告訴我們文眼主要出現在那些最富表現力、最有助於把握全篇思想脈絡的關鍵性的詞句上。如《荷塘月色》的文眼在篇首,《瑞雪圖》的文眼在篇末,《綠》的文眼在標題上,《荔枝蜜》的文眼是最後一段話。只要多讀幾遍,用心揣摩,文眼是不難找到的。再如散文《路》的文眼就在"路"字上,從人們日常見到的山路、水路、沙路、石路延伸到人生的前進之路,激勵人們不畏險阻、不怕困難,開拓進取、勇往直前。這些都需要朗讀者細心感受、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