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窗銜篁嶺千葉匾門聚幽篁萬畝田婺源篁嶺遊記散文

散文1.26W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對於曾遊過黃山,去過西遞呈坎等徽州古村落的我來說,來到梯雲村落——婺源篁嶺的小遊,純是一場意外。

窗銜篁嶺千葉匾門聚幽篁萬畝田婺源篁嶺遊記散文

從福州返回山東,高鐵途經婺源,而我恰恰又有兩日的空閒,於是,我多年的婺源之夢終於成行。依我的認知,原以爲婺源的美,就是憑藉油菜花海的裝點,纔有中國美麗鄉村的盛譽,直到走進婺源,住進李坑之後,纔對婺源的美有了新的認識。

婺源的景色,是幾個鄉村的美景集結而成的,本來第二天下午的高鐵還要返回,有人說,目前這個季節,油菜花尚未開放,也就是簡單遊覽一下吧,看到時間緊迫,我準備選擇一個離縣城較近的景點——江灣去轉轉,以此來結束我的婺源之行。

李坑狀元客棧的小李老闆,是一個熱情樸實的小夥,開着車把我送到村口的馬路邊等車去江灣,正好過來一輛麪包車,在小李老闆的交涉下,願意十元錢捎帶我去江灣,減少了我大清晨馬路邊的等車辛苦。

多年的外出旅遊,除了在美景中讓心靈小憩,無論是同行的遊者,還是當地的居民,我都願意敞開心扉,聆聽他們的故事,和同行者分享旅途的美景,而當地的居民,會讓你深入地瞭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淵源。

開車的小夥是篁嶺人,剛買了這輛麪包車,從婺源縣城上牌回來,準備在即將到來的旅遊旺季拉客人的,看來,我是他的第一位客人。閒聊中,我告訴他我的今天旅遊計劃和下午的返回時間,他建議我去篁嶺看一看,他說,可以開車直接把我送到篁嶺的山頂,不要爬山,也不要坐索道,就這樣,我的江灣之行改成了篁嶺之旅。

半小時的車程就來到篁嶺的山腳下,大多數的人都是坐索道上去。新修的環山路,繞着幾個山頭蜿蜒前行,穿梭在山間的公路上,兩邊有些許星星點點的油菜花,悄悄地綻放。而在山腰回望或者遠眺,山腳下的梯田裏,在零星的油菜花點綴下,一片蔥綠,遠山如黛,依偎在山腳下的白牆灰瓦的幾座小村落,構成一幅最美鄉村的山水畫,“溝壑梯田林木靜,眼底煙景本是詩”。

車子開到山頂,眼前就是進入篁嶺的大門。時間還早,我沒有急於走進篁嶺,順着山頂沿着馬路向山下前行,就在半山腰下,有一座徽派建築的小村落,引起我的注意。小山半環繞着古村落,村莊依山次第而建,山上長滿了翠竹,從山上流下的溪水從村莊穿過,而村莊有些房子,居然建在這條溪流上,每日聆聽小溪歡悅前行,夜晚憑窗覽月,聆聽竹海搖曳聲。這樣舒適愜意的一個小村莊,如仙境般散落在這山腰間,中間一條峽谷把它與篁嶺分開,而空中雲端,一條空中棧道把兩個村落的山頂連接在一起。

我決定向山頂進發,在曲折的山路上攀行,很快就到了空中棧橋的另一端。誤打誤撞,我居然登上了空中棧道。腳下是寧靜的小村落,對面的山腰就是篁嶺了,棧橋連接兩邊的山頭,從半山腰到山腳下,是層層梯田,偶爾有白雲從橋邊飄過,我想,這就是篁嶺爲何被稱爲“梯雲村落”的原因了。

走過棧橋中間的玻璃棧道,有點膽戰心驚,真的不敢向下多看,下了空中棧橋,便是進入篁嶺的鄉間公路了,前行不遠,就是傳說中的天街了,皇帝御賜的牌坊,佇立在篁嶺的村頭,讓每一位前來的遊人,未進篁嶺,便體會到了她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就在這樣的山腰,如此偏僻的地方,皇帝御賜牌匾,這是一個有着怎樣傳奇色彩的村莊,瞬間吸引着前來的每一位到訪者。

沿着天街走進篁嶺,所有的建築都以天街爲中軸,向上沿着山坡而建,向下順着山坡而居。而天街的兩邊,徽式商鋪林立,茶坊、酒肆、書場、硯莊、篾鋪,古趣盎然,構成了一幅流動的清明上河圖,從山上一股清泉奔流而下,繞過房屋,穿過石橋,時而形成小瀑布,時而沿着村中的溝壑飛流而下,這清澈的溪流,讓篁嶺多了一份靈性。

“地無三尺平”,數百年來,篁嶺由於地勢複雜,村莊平地極少,村民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自家窗戶鑿窗採光,支架曬物,在屋頂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每年的收穫季節,房屋間成了曬簟的世界,春曬茶葉、夏曬蕨菜;秋曬辣椒、稻穀、黃豆……數十棟古老徽派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嶺谷錯落排布,村民們用眺窗爲畫板,支架爲畫筆,曬匾爲調色盤,春曬茶葉、蕨菜;秋曬紅辣椒、稻穀黃豆……就像一幅幅民俗風情畫作,一年四季延綿有序。每到收穫得季節,房屋間成了曬簟的世界,五顏六色的農作物與黑色屋頂之間重重疊疊,充滿着農家詩情畫意,點線面構成的天然美景,讓人猶如進入了世外桃源,不由得從心裏驚歎:篁嶺真是造物主遺落在人間的一塊寶玉!

隨便走進一座房屋,推開後窗,憑窗遠眺,遠山、梯田,盡收眼底,上可觸及雲端,下可看到山谷底部。每當芳菲四月,萬畝油菜花海,次第開放,從山腳下,一直綻放到半山腰,春風識得人意,攜花香撲面而來,若是遇到春雨灑落,山間雲霧蒸騰,遇一美麗婀娜的女子,撐一支細花陽傘,從天街走來,這纔是我心中的人間仙境。

篁嶺的美不僅在於它的四季景色和爛漫花海,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古老的傳說,纔是篁嶺的魅力所在,“千縷曙色染古木,黑瓦白牆欲生煙”,在這裏,你才覺得篁嶺是上天遺落在人間的一部天書,推開窗,把盞一杯篁嶺茗茶,慢慢細品,“窗銜篁嶺千葉匾,門聚幽篁萬畝田”,這樣的詩情畫意,纔會讓你忘記人間的煩惱。

走過石橋,跨過小溪,旁邊的一座書畫院落吸引了我的目光。據說這是一位名人的書畫創作室。走進屋內,見一嫺靜秀麗的`女子,坐在書畫桌前,正在臨寫《心經》。我雖然不是信佛之人,但是,平素喜歡書法的我,對於臨寫《般若波羅蜜心經》還是有些感悟的。看到眼前,這樣一位靜雅賢淑的小女子,一個人靜靜地臨寫心經,剛纔還沉浸在人間仙境的我,瞬間達到了一種忘我的境界,“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女子看我對心經感興趣,停下手中的筆,和我聊了起來。這是北京一位書畫家開的工作室,女孩子是當地人,大學畢業後一邊學習書畫,一邊幫助看店,她給我講了關於篁嶺的故事傳說。

相傳,篁嶺的曹姓先輩最先是在婺源小鱅居住的。有一天,先輩養的一頭老牛不見了,有人說會不會跑到大山谷裏去了,那可是人跡罕至的地方。先輩隻身進了山谷尋找,終於在現在的篁嶺的地方尋找到了老牛,然而,老牛正在悠閒地吃着草,喝着水。先輩想趁天黑前將牛趕回家,可是,無論先輩怎麼趕,老牛就是不跟先輩回家。無奈,先輩點燃了一堆火爲老牛防寒、防獸,準備回家帶些乾糧,明日再來,並將隨身帶的毛竹杆插埋在地上栓老牛,並無奈的對老牛說:“明天我回來,如果這堆火不滅,竹竿發了芽,我就搬家到此,否者你必須跟我回去。”沒想到,第二天先輩回到這裏發現,昨日的火堆還有餘火,插埋到地上的竹竿神奇地發了芽。這時,先輩心想:這裏一定是個聖地,是老牛感知這裏是個好地方,所以不願離開。先輩仔細觀望了山谷的環境,這裏林木茂密,山澗溪水潺潺,坡嶺土地肥沃適合開墾種田,是一處不可多見的世外桃源。於是,約500年前,曹姓的先輩遷徙到了這裏生息。先輩原先插埋在地下的竹竿逐漸長成了一片一片翠綠的篁竹,先輩將這裏取名叫“篁嶺”。

感謝女子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只能匆匆道別。看我喜歡,女孩子還將自己臨摹的心經稿紙,送我幾張,這份饋贈也讓我非常感動,能看得出,女孩子對自己家鄉的熱愛和眷戀。村裏的人都搬到山下住了,年輕人也都外出打工了,這裏成了旅遊開發景點,而她卻靜靜地守候在祖輩們生活的這片世外桃源,怡然自樂,這份閒情雅緻,這份寧靜與坦然,正是我們許多人渴望的心境。

前行至村後,幾顆古老的香樟樹,靜靜地守候着這塊人間淨土。這裏古樹參天,泉幽鳥鳴,在這裏,天地人和被演繹成一幅和諧的畫面,老祖宗留下的遺訓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篁嶺人。據說,誰家要是濫砍伐一棵樹,月末議事時,村民就要殺掉他家裏的一頭豬,所以,這裏的古樹和其他一些名貴的樹木,才得以枝繁葉茂,完好保留至今。村民愛護敬仰大自然,同時大自然也給與篁嶺人。一個仙境般的世外桃源,想一想,那些打着發展經濟的幌子,到處是滿目瘡痍的山體和污水橫流的繁華世界,給我們帶來的傷害。是我們傷害了大自然,幸虧現在的人們已經意識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我相信,過不了多久,我們的世界也會變成如這世外桃源的一部分,儘管需要很久,但是,我依然充滿期盼。

沒有人的欣賞與感悟,再美的世外桃源也顯得落寞寂寥。由於變成風景區,原住居民基本上都搬到山下,雖然很多的房舍被修葺一新,或者被保管,但是,沒有了人的居住,終究還是美中不足,一處風景,一片世外桃源,人們只能用來觀賞,而不能感受到大自然美景帶給我們的心靈洗滌,對於遊者來說,是一種遺憾;對於當地的原住居民來說,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人間仙境,爲了所謂的旅遊開發,離開這裏,去追求我們這些遊者。曾想擺脫的繁華鬧市,不能不說,這是一種遺憾。村落沒有人氣,房屋變成景點,除了遊者匆匆忙忙的腳步和滿心的遺憾,這幅天地人和的清明上河圖,似乎是缺少了一些東西,一座沒有人居住的古村落,似乎是少了一些生機,儘管這裏山清水秀,如世外桃源般的仙境讓人流連忘返,但是,我還是希望,旅遊開發者,能把這片人間仙境,還給篁嶺人,他們纔是這座“梯雲村落”的魂魄和主人,纔是這座古村落的歷史傳承人。

“窗銜篁嶺千葉匾,門聚幽篁萬畝田”,在篁嶺村落的高處,我用相機記錄下了這裏的美景。我想每一個來到篁嶺遊覽的人,都有我一樣的遺憾,仙境般的篁嶺,不是用來觀賞的,匆忙的步履只會讓人更加惆悵。慢些腳步,讓心在這裏靜靜棲息,把生活交給自然,把憂慮與煩惱留給昨天,讓美好的人間仙境永駐心間,儘管,我們短暫的旅行無法帶走美好的一切,但是,把美好的一切裝在心底,每個人的心田都是一片人間仙境。

再見,夢裏婺源,美麗的篁嶺仙境,我早已把你裝在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