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清明前後抒情散文

散文2.34W

一、槐花魂香

清明前後抒情散文

仲春的傍晚下班,行走在林立的樓宇間,低着頭想一些心事。忽然間,一股沁香鑽入鼻孔,刺槐花開了?仰頭四顧,沒有看到刺槐樹的影子,但我敢肯定這就是刺槐花的香味,什麼時候都不會弄錯的,儘管我不知道這股香味是從哪裏飄來的。

去年,也是這個時候,在一個城市拆遷的廢墟中,我發現了一棵小小的刺槐樹,花開得不算多,但其香味依然是沁人心脾。聞到這種香味後,我當時就決定:今年清明節無論如何一定要回家去給老父親掃墓!

在家鄉的小村裏,有一處我們家的老宅,已經廢棄多年了。在這處老宅裏,父親度過了他的大半生,我也出生在那裏並度過了童年。那時候的生活真苦,常常會捱餓。清明節前後正是一年中的青黃不接的時期,吃飯成爲全家人最大的問題。老宅後面有父親伺候的一大片樹林,其中就有很多刺槐樹,刺槐樹花開後,花香可以溢滿整個村莊。這時候,父親會領着我把一棵又一棵滿樹的槐花采下來,採下來的那些鮮花,經過母親的調製,就可以吃上幾頓飽飯了。吃不完的鮮花,母親就把它放到鍋裏煮一煮,撈上來曬乾放着,留着以後慢慢地吃。刺槐花連同榆樹嫩葉、楮樹花一起,幫助我們度過了那段饑荒的時光,那刺槐花就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記憶裏,對刺槐樹花香也就特別的敏感。

回到家,給父親掃了墓之後,我獨自去了老宅,想去再拜訪一下那些救過我命的老刺槐樹,心想,如果它們開了花,那我就採集下來帶回城裏去。哪裏想到,那片樹林裏,父親伺候的那些老樹一棵都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棵棵高大的白楊。

帶着沮喪的心情回到大哥的住處,詢問大哥那片樹林是咋回事,大哥說:“大白楊長得快,三五年就可以成材賣錢了,不像過去的刺槐那些雜樹,二十年、三十年也不見得能長成材料。你說的刺槐樹,咱村裏可能一棵你都找不到了,能長樹的地方几乎全栽上了大白楊。”

春天又到了,刺槐樹又該開花了,可是父親已經作古了,我的“刺槐花”無處可尋了。

假如給我一處土地,我一定會栽上上幾棵刺槐樹的,年年可以看到刺槐花開,年年可以聞到刺槐花香……

二、清明節早晨的溫暖

清明節就該冷一些,好像老天都是這麼想的。4月5日清明,4月4日開始降溫,溫度從接近30度一下子降到了10幾度,人不得不把已經甩下的厚衣厚褲拽到身上來。

第二天一早,天上的雲越積厚越厚,彷彿是注滿了水的海綿,水隨時都有滴下來的可能。北風更加強勁,溫度已經跌破10度了。我往食堂走的時候是頂着風的,一股股陰冷的風逼入懷抱,不得不裹緊厚厚的衣褲,可還是覺得透心的涼。

進了食堂,就感到溫暖多了。今天放假了,學生大多都已經回家,沒走的學生也不少,食堂裏還是熙熙攘攘的。

我到了一個賣小籠包的視窗,跟學生一起排隊。前面也就兩三個學生,都客氣地讓我先買,我一一地謝過他們,婉拒了他們的好意,依然站在我的位置上沒動。

這時匆匆跑過來一個男生,跟站隊的大家商量:“我要出發,車等着呢,我能插隊先買嗎?”大家都點頭同意,男生鞠了一個躬後跑到了窗戶前,拿到包子後,掏口袋要付現錢,窗戶裏的.師傅說:“學校規定不準收現錢。”男生急壞了,說:“我的卡忘在寢室了,那怎麼辦?”他身後的一個女生擠上去說:“我給你刷吧!”說着就刷了卡。

男生就把手裏的5塊的票子遞給了女生,女生沒有接,說:“一籠包子只3塊錢,我沒有零錢找你。算了,算我請你的客!”男生說:“那不行,你幫了我的忙,哪能還讓你請客?你拿着,不用找了!”男生拿着錢的手,堅定地杵在女生面前。女生就是不接,雙方就一直就那樣地僵持着尷尬着,我從兜裏掏出2元硬幣塞給男生說:“你不接這2塊錢,他是不會接你的5塊錢的,拿着吧,趕緊去上車!”男生接了2元錢,把5元錢塞給了我,轉身跑走了。

我把5元錢遞給女生,說:“拿着吧。”女生說:“那不行,這裏有老師您的2元呢!”“你要不拿,老師就貪佔了你的3元錢。你說,誰更應該拿?”女生只好拿了5塊的紙票,然後她到了視窗買了早餐,去餐桌上就餐了。

我買到早餐後也到餐桌上去吃包子喝蛋湯,左前方隔了三四排就是那位幫助人的女生,我剛開吃不久,那女生就起身走了。

過了一會兒,我聽到了一種聲音:“老師,謝謝您!還您的2元錢!”原來,她是跑出去借錢去了。我趕緊站起來,推開她的2元錢,說:“這2元錢算是我對你肯幫助人的獎勵,不要再推脫了,收起來吧!”她看我說話不留餘地,說了句“謝謝老師!”就走到她位子上繼續吃她的早餐了。

吃完飯,我忽然想起還沒有刷卡呢,就趕緊到視窗去補刷卡,師傅探出頭來說:“老師,剛纔的事我都看到了,你的餐費今天就免了!”我說:“那不行,我的餐費得6塊錢呢,必須刷!”師傅看我態度堅決,在刷卡器上按出一個“4”字,說:“那2塊錢給你免了!”我堅決不刷,說:“不行,我落下人情,讓你買單,絕對不行!”師傅又重新按了刷卡器,按出一個“5”字來,說:“老師,這次別爭了,也讓我享受一下這場溫暖吧,好不好?”我沒再爭執,就按師傅的意思刷了卡,並說了一句:“謝謝您的參與!”就把碗筷收拾好送到存放處去了。

走出食堂時,天更陰了,北風更大,風力也更強了,溫度好像也更低了,但是我感到比來的時候溫暖多了……

三、那種願望哪裏去了?

過去,單位在老城區,家也住在老城區,每年到了清明節前後我都會到郊外的田野裏去走一走,到田野裏去看看藍天,看看綠地,看看花開,聽聽鳥鳴,給眼睛放放假,給身心鬆鬆綁,這成爲了我生活的一個習慣。

可是,最近兩年這種願望越來越不強烈了。

一開始,我以爲是自己老了,神經敏感度差了,對外界的反應遲鈍了,後來慢慢發現,原因並非完全在這裏。

校園搬到了新校區,由老校區的60來畝一下子擴展爲400多畝,天地一下子就變得開闊起來,過去的那種銅牆鐵壁和逼窄校園,對人形成的擠兌感、壓迫感,一下子就灰飛煙滅了。新校區的綠化四季常青,春天校園的色彩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看不到的。每天都行走在這樣的色彩裏,就像行走在畫廊裏。

新校區坐落在城南新區的正中央,岔路口的斜對過就是市政府的“市民服務中心”,500米不到就是“雙清灣”,一個以水系爲主的新景區,是市政府着意打造的新區景點,每天都吸引着市民成羣結隊地來參觀。這樣的美妙去處就在家門口,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方便得很。

城南新區的路網建設雖然還沒有完全到位,但是路建到哪裏,綠化就跟到哪裏,美化就跟到哪裏,而且其綠化、美化的面積幾乎和路面相等,每一條路的綠化、美化都有自己的樣式和風格。一到仲春季節,百草吐綠,千木蔥蘢,萬花芬芳。

每天生活在新城區裏,滿眼的藍天白雲,滿眼的繁花似錦,滿眼的草木蔥綠,猶如生活在世外桃源,就再也沒有了“一定要到郊外走走”的願望了。

標籤:清明 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