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尊重的心態下警惕散文

散文1.11W

寫下這個題目,是希望探討一種有效的爲人處世方法,包括做好自己、交往他人。

尊重的心態下警惕散文

尊重的心態是前提,也就是著名的外交六字原則“有理、有利、有節”中的“有節”。有節,有節制也,即不侵犯他人正當利益,不無緣故的貶損他人,不主動攻擊他人,等等。尊重,就是實現這一效果的有效方式。

有句話叫“居於人下時把自己當人,居於人上時把別人當人”。這個“當人”,也就是尊重的意思。不尊重自己的人,別人也不會尊重你;不尊重他人的人,別人當然也會有相同回報。所以,不管是面對自己還是面對他人,不管自己或他人做得多麼不好,尊重都是必要的。

我們常犯的錯誤是,把一些嗜好或物品看得比人重要。有個著名的典故,一個小男孩用剪刀將其父親辛苦種植的、正盛開的滿園鬱金香剪下來,小男孩的母親勸解正要發火的先生--我們的重點是養育孩子而不是鬱金香。是的,重點要抓住,不管有多麼重要的理由,人永遠大於物。這也是當年孔子在馬廄失火後首先問有沒有人傷到,從而留下仁愛美名的來由。

尊重與警惕能並存嗎?我想是能的。比如面對一位喝醉了的朋友,如果我們不尊重他,就不會細心照顧之;而如果我們不警惕他,就容易被其誤傷或者讓其自傷傷人。尊重與警惕的'有機結合纔是正確的做人處世之道。

對自己,尊重可以理解,警惕什麼呢?警惕自己的雜念,自己的臆斷,自己的盲從,自己的失態或消極等負面情緒。因爲這些足以讓我們變得不再是自己,從而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對他人,尊重也是問心無愧的保證,尊重到了,再有什麼枝節就不用內疚、自責;警惕什麼呢?當然也是警惕別人的有意無意的傷害。防人之心不可無,不僅適用於面對窮兇極惡的歹徒,也適用於魯迅先生所說的“親人無意間下的毒、朋友無意傷到你的劍”,等等。

尊重與警惕,值得我們細細揣摩。因爲人無完人,因爲人都要受到時代、場合的侷限,所以不可避免的會有弱點和不足,此時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則,對自己不能自暴自棄,對他人不能一棍子打死;而在尊重的前提下,防意如城,學會自我保護也都是必要的。

我們看到戰場上有層次的敵對雙方在一方戰敗後,都會尊重對手,不隨意侮辱之、不傷及其親人朋友;我們看到稱職的家長老師面對一時沒有找到方向的孩子,總是不厭其煩的引導之、勸慰之、幫助之;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對事不對人”,我們熟知的曾國藩的“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室”,都透露出尊重的底蘊。因爲人是能夠被塑造的,只有尊重纔是塑造、完善之的底色。

尊重不代表認同,尊重也可以同時警惕,這便是學問所在,前者需要修養,後者需要智慧。修養與智慧得兼者,纔會在人生的大舞臺上游刃有餘、快樂自如吧。

標籤:散文 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