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秋遊黑馬溪散文

散文2.13W

黑馬溪村是辰溪縣田灣鎮雞巖村的一個李姓自然村,立村四百多年,離縣城五十多裏。2016年初秋時節,天高氣爽,辰河文化社組織30餘人觀光遊覽。

秋遊黑馬溪散文

上午,車隊從辰陽古鎮出發,全程雖是水泥路,經田灣過金坪就進入山區,山勢陡峭,公路崎嶇逶迤,山峯嶔崟巍峨。至雞巖山,擡望眼,白雲遊逸,高山連綿,植被豐茂,滿目蒼翠;一座座山巒白雲繚繞,如夢似幻……觀藍天,碧藍如玉,纖塵不染;山巒上,清風徐徐,空氣中瀰漫着泥土的芬芳和花木的清香,令人陶醉於大自然的神奇壯美。

我由心底讚歎:不是春光,勝似春光!

我們一行沿山路向下步行至黑馬溪村,沿途有多種奇花異草和野果。全村傍山建有二十來棟木房,造有四十來畝梯田。這裏的木房榫卯結構,雕樑畫棟,氣勢不凡,可惜大部分常年無人居住,殘破不堪,滿目蒼涼,令人惋惜。

四十來畝稻田,養有稻花魚。幾個村民正在收穫稻花魚,喜笑顏開,活蹦亂跳的魚兒也讓遊人欣喜。不斷有人向村民購買稻花魚,村民和遊人皆大歡喜。

稻田傍山修有一個大水溝,用石塊砌成,清流潺潺。稍加堵截,可將水引入稻田;只要將稻田排水口挖開,又可排幹稻田水。這是黑馬溪的源頭,黑馬溪是田灣幹溪的一個源頭;這水溝就是稻田自流排灌系統,這裏雖處高山,也能旱澇保收。

村莊最低處建有一座三層木質“曾龍神廟”,是全村最高大的建築,飛檐翹角,氣勢渾宏,精緻壯觀,每一層樓都有祭祀的神像。這是主要紀念最先來此開拓而獻身的曾龍兄弟的神廟,廟中置有大鐘、鼓,逢年過節,全村老少參與祭祀,熱鬧非凡。焚香鳴炮,擊鐘鳴鼓,聲振山巒。據老人介紹,廟裏的大鐘鑄造精美,有400多斤,是清朝時先輩從常德特製的,費了九年二虎之力,經清浪灘船運馬載,從球岔就靠人工擡運回來,走40多裏崎嶇山路,歷盡艱難。由此可見,古人於信仰,意志上的堅強,於創造,精神上的團結,今人無可比擬。

村莊雖小,但每一處設施都是農耕文明的精美記憶,滲透了堅毅的品格和高超的智慧,鑄就了勤勞善思、團結奮進的靈魂。

改革開放後,這個村莊的很多人或是考入學校,分配到外地工作,從政從教;或是經商創業,在外闖蕩,均創造了優異的'業績。大部分因奔忙於事業,不能返鄉了,留下了一棟棟漂亮的大木房正東倒西歪,令人痛心惋惜。

在市場經濟浪潮中,這個一百多人的村莊,只剩下幾位老人堅守家園,給外遷的親人留下了無盡的根的回憶。

朋友們戀戀不捨,無不感慨自然之美而又有現實之酷。走到村裏,能悟“行到水盡頭”的探索;來到村後山,有“坐看雲起時”的禪意,這就是現實中的桃花源。

這真是一個值得留連與回憶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