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最優美的遊記散文

散文6.98K

優美的遊記散文均系經典之作,有的字字珠璣,給人以語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給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給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雋永,給人以意境之美。下面小編爲你整理了最優美的遊記散文,希望能幫到你!

最優美的遊記散文

最優美的遊記散文(1)感悟毓秀門

到池州當天,講學單位便將我安排在“毓秀門”飯店休息。未曾想到這座蒼勁古樸的門樓佇立在我面前時,一下便將我震撼了——沒有他處城樓那種人煙悽迷、驀鴉環旋、牆體斑剝、黴苔層層破敗潦倒感,時間沒有摧殘它的滄桑,它仍雄立一於街市一角,如同一位怒目金剛。

他經歷過多少人間淒涼,經歷過多少風花雪月,經歷過多少戰亂悲傷?它阻攔過多少敵軍的攻城略地,它固若金湯地讓多少代池州人民安寧地生息繁衍?

休息時,我帶着諸多疑惑與服務員聊起這座讓我驚愕不已的古建築。服務員立即拿出一冊介紹當地歷史的讀物讓我翻閱,使我對它有了詮釋般的悉知。

原來池洲有七扇禦敵城門樓,是明代正德十二年(1520)知府何紹正築成。其中南三門:中爲通遠門,左爲毓秀門,右爲鍾英門;東一門爲九華門;西一門爲秀山門;北二門:左爲迎恩門;右爲望京門。七個城門上各建有樓宇,還築了月城護衛。爲了防禦,城樓上設了警鋪。明萬曆三年(1573)九月,兵備副馮叔吉、知府王頤加築城牆,城樓設警鋪27處。

明清兩代這裏發生過數百起寢戈晏甲、浴血奮戰的抗抵強敵激戰。抗日戰爭日期,日寇的鐵蹄踏進了池州,池州人民依城門樓的銅牆鐵壁,衆志成城,忿然迎敵。解放戰爭時期,古城未動槍炮迎來了大軍渡江,城廓基本完好。後來逐年拆除,尚存部分殘垣。但那巍巍的七門得以留存。因爲它是古代池州歷史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因爲它是我們於安寧自得情緒中的一個警醒提示。

池州這七扇城門樓的建造修茸,體現了我國一代代赳赳愛國精神的強健,這種強健延續至今,督促我們對其擡頭敬仰和低頭思索。思索我們現代謐逸生活與當年軍事防禦何以會凝聚和融匯在這座古建築中。

駐足在這毓秀城門樓前,我想到了我們當今研製的反"薩德”和超音速導彈等高端防禦武器,已超過美國的先進技術水平。

我還想到老祖宗造“武”字的意圖,有戈才能止武。這種戰與和的哲學思想亮點,也自然地沉澱着我國古代軍事科學靈氣的閃耀。也使此門樓所迸發的.歷史情緒有了一種最現代的力量。

想着想着,我又爬上毓秀門樓的頂端,俯瞰四周景觀,只覺得自己與這城門一起盡收着池州悠久歷史的驕傲,只覺得這城門馱載着我及池州青山秀水的澄晰,從而深深體悟着我們祖輩人的經世風采和民族尊嚴。

最優美的遊記散文(2)青龍山記

青龍山隔涇河與甘肅寧縣相望,山樑從塬地溝邊逐漸低延到河川,兩旁皆爲深溝大壑。塬邊山頭佇立一尊城堡,山樑最低處曲折止於河灘,隔溝望之,仿如蒼龍昂首擺尾,故有此名。

延安時期,青龍山高地上國民隊伍築設堡壘,封鎖邊區,如今堡壘痕跡猶在。電影《彭大將軍》在此拍攝掩埋烈士遺體情節,青龍山因之被更多人傳揚。我曾來此採訪城堡遺蹟,看到塬邊松柏森森,溝坡林木蔥茂。聽其歷史,觀其物景,頗感這是一道有故事、有蘊含的傳奇之山。

深秋時節,我再次採訪青龍山,看到這裏崛起一片生態旅遊景區,多處新景與原有的自然風光和歷史遺存融爲一體,自具特色,頗受青睞。

廟堡並存是景區的核心物景。廟觀建於清道光年間,雖是祭神護佑意識的產物,但建築體式、泥塑壁畫卻具藝術價值。清同治年間,回民起事,附近村人在此臨溝築堡,避防抗掠。1926年,國民軍雜牌連隊駐紮縣城,縱兵爲匪,預徵田賦,劫掠百姓。民衆恨之入骨,稱其爲“紅頭”,便成立紅槍會,後改稱農民自衛團,“反貪官污吏,打紅頭匪軍”,終以犧牲26人代價獲勝。青龍山之城堡、廟觀,即是農民自衛團的活動舊址。今青龍山生態旅遊景區發掘農民抗暴事件,於廟院重築圍牆,製作記寫當年農民運動的《十二月歌》與《勝利歌》壁欄,供人觀瞻,農民運動的歷史堪值銘記。

滿山林木是景區的壯美景觀。上世紀六十年代,這裏的溝壑坡窪,遍植松柏林木,創建芋元林場,是林業部、省地縣先進單位。黃土溝坡區的隊辦林場是當時的新生事物,省級勞模、林場帶頭人杜勤善,率領村人綠化荒山的事蹟遐邇遍傳。省政府召開社隊林場工作會議,曾來青龍山參觀。地區林業局亦派工作組在林場蹲點,總結科研與管理經驗向各地推廣。當年的奮鬥使青龍山滿眼蔥鬱,新建的生態旅遊景區就掩映在林木風光之中。來此遊覽,可賞林木之美,可觀前人之功。

窯洞餐飲是景區的懷思體驗。景區改造一片淺凹臺地,掘出一排傳統窯洞,前闢花草廣場,設定雨陽露亭,是遊人品享美食、休憩購物之所。窯洞餐飲借用“人民公社食堂”之名,寓含福滿現今新生活之比。飲食品種爲長武獨有的小酥肉、血條湯、水豆腐、牛犢饃等,展售物品爲地方特色的老虎枕頭、蟲鳥裹肚、虎頭童鞋、刺繡針織等,多有農家文化情趣。

遊樂場所是景區的田園生趣。山樑兩廂恢復的農家窯院,山脊林蔭新闢的遊覽步道,城堡左右間有木屋別墅的'花草園圃,溝頭崖邊培植的時令果園,屋可居客,道可觀景,別墅有山野之味,果園宜遊客自採。更有收購的數百塊石磨,砌鋪之字形甬道,通達置有犁、耙、耬、鞍及木車、簸箕、木杈等農事用具的展室,展示農耕文化,殊有地域情味。

新農村建設促成青龍山煥發新顏。這裏自然資源和歷史資源的挖掘,是青龍山所在相公鎮政府農村文化建設的創新思路。鎮政府透過招商引資,打造青龍山生態旅遊景區,景區企業又與鎮政府聯手合作,將景區管理納入扶貧事業。貧困戶資金在景區經營中入股分紅,貧困戶勞力優先在景區就業,鎮政府與景區企業提供貨棚、貨亭供貧困戶售貨,都是這古老山塬上呈現的嶄新氣象。新時期農村文化建設的勃勃生機鼓舞人心啊。

感時代之新引動山塬之美,我便作青龍山此記以銘。

最優美的遊記散文(3)西湖

走出狹小的心房,便走進了美麗的天堂。捎帶一隻思想的行囊,一路採擷天堂裏的燦爛。

——題引

這是一個的下午。跨出杭州的大門,我們跟隨導遊來到,以最陽光的心情,尋找詩情畫意,遍賞山色湖光。

夏日的西湖花枝招展,水光瀲灩,山嶺蔥蘢,充滿誘惑。

水。駐足湖邊楊柳岸,看美麗在階前流淌,聽小鳥在枝頭歡唱。絲絛曼舞纖腰,錦鱗游戲清波。水蓮迎風吐豔,荷蓋鋪展青霞。掬一捧水盛在手裏,輕灑在臉上,讓氤氳的水氣從張開的毛孔滲入每一寸肌膚,隨血液流遍全身,沁入心脾,讓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享受一絲清爽,一份愜意。

有船靠岸了。我趕緊抖抖手,隨大流擠入船身,爬上頂層。船頭水花朵朵,四周波光粼粼,一陣清風吹來,撩起衣襟裙帶,感覺真的好爽耶。

湖。湖不大,幽微靈秀,靜逸柔美。

遊船載着我們高歌航行。矗立船頭,登高望遠,長堤臥波,小島搖綠。亭臺樓閣點綴其間,藍天碧水相印成趣,薄霧如紗夢迷離。透過這層飄渺的霓裳,你是否瞥見她隱約外瀉的春光,深湖微瀾的美豔?你是否感受到它容納江流的氣度,舉重若輕的成熟?無怪乎人們把西湖比作杭州的眼睛,那是因爲他們讀懂了她的靈動深邃;無怪乎吟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那是因爲他品出了西湖的絕妙韻味。

山。山不高,卻俊朗神祕,腦子裏裝滿了故事傳奇。你看,他手臂一彎,就把西湖攏在了懷裏,就守住了心靈的綠蔭,就坐擁了人生的美麗。相同的生存理念和追求,使他們攜手同行,配合默契。秀四季烏龍蠶絲,與來賓共舞細品;釀一罈天堂美酒,與歷史文化乾杯,讓全世界爲之陶醉……

極目遠方,我們看到了一溜別緻的樓宇,倚靠着起伏的山巒。“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的詩意若隱若現。樓宇內外,一度開心的笑着。西湖歌舞的纏綿旋律,聽得他昏昏然不辨榮辱,美景美女的多彩多姿,更使他樂不思蜀。民間疾苦,無暇問,國運衰危,無心顧。殊不知,遺棄了人民的昏君,最終也逃脫不了被人們唾棄的宿命,腐爛在歷史的角落裏。千百年前的笙歌琴韻,也早已化作警笛長鳴,不斷催人警醒。

回眸蘇堤白堤交匯處,歷史的光芒穿刺迷眼,到處瀰漫着英雄的氣息,呈現出一派崢嶸氣象。近千年的風風雨雨,早已滌盪了風波亭的點點殘血,,戰功赫赫的`一代名將,而今安在?他就安睡在這裏。“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側耳聽,“精忠報國”的誓言猶在上空迴響;擡望眼,的鐵血男兒,穿過漫長的時光隧道,正向我們走來。且不說金戈直搗胡虜巢穴,鐵蹄踏遍賀蘭山缺,是何等的風雷激盪,令敵人聞風喪膽,單是一首氣勢磅礴、豪邁悲壯的,便可朗照南宋的萬里荒原,半壁江山!心無色,焉能示如此之鮮紅?人無格,何以昭如此之凜然?碧血丹心蒼天可鑑。他用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感召日月的赤膽忠心,築起了一座神聖的祭壇,站成讓後人仰望的高度,向世人詮釋生命的要義,讓生命在永恆的高貴中不朽。遺憾的是蘇白兩堤正在修繕當中,岳廟。然而,長長的圍欄擋住了我們的身體,卻擋不住我們的景仰之情,一股浩然正氣在心中油然而生。於是我們面朝岳廟站定,向英雄致敬。

歷史在青河中沉浮,時間如絲綢般滑過,轉眼間西湖被留在了身後,眼前已是佛門淨地——靈隱飛來峯。有句話叫“讀史以明志,韜光正氣銳氣;誦經爲修身,靜養德行操行”。逝去的是歷史,留下的是風景,寄託的是精神。於是我們開始與謀面,找佛祖交心;領略佛教文化,聆聽古剎鐘聲;貼近空靈大境界,沾得淨水滌靈魂,直到暮雲合壁,才匆匆踏上歸程,腳步裏卻注滿了留戀。

萬水千山總關情。總是收不回的目光啊,看不盡的風景,品不完的畫意與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