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籍

《少懷高尚》的原文及翻譯

古籍1.57W

在日常的學習中,許多人都接觸過很多經典的文言文吧?其實,文言文是相對現今新文化運動之後白話文而講的,古代並無文言文這一說法。廣爲流傳的經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少懷高尚》的原文及翻譯,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原文:

陶潛,字元亮,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嘗著《五柳先生傳》曰:“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時人謂之實錄。甚親朋或載酒餚而往,潛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 融然 。未嘗有喜慍之色,惟遇酒則飲,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翻譯(譯文):

陶潛,字元亮,年輕的時候志向高遠,學識淵博又善於寫作。天資聰明而不拘小節,以真性情而高興。曾寫作《五柳先生傳》說:“家裏四壁很空,不能遮陽擋雨,舊衣衫穿破了,盛飯的容器屢次空着,是安然自若的樣子。”他自己這麼說,當時的人也這樣說。當有親朋帶着酒菜去找他,他也不推辭。每當喝醉的時候,就舒舒服服的睡覺 。從沒有高興或生氣的樣子,只是見酒就喝,如果沒酒,也可以不停的吟誦。他不懂音樂,卻有一張素琴,弦也不調音,每當朋友們來喝酒。就彈琴唱歌,說:“只要能領會琴中的樂趣,何必要有琴的聲音呢?”

[教學目標]

1.會寫4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根據註釋,聯繫上下文,瞭解課文內容。

3.體會到學習、做事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學習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瞭解課文內容,理解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2.透過創設情境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兩小兒辯日》中兩小兒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方法。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穿越時空去與一位古代的偉人對話,他就是孟子。誰能說說你對孟子的瞭解。(生舉手答)今天我們一同來學習一篇文言文——《學弈》。

(板書課題:學弈)請同學們齊讀課題,你們知道“學弈”是幹什麼嗎?(學下圍棋)你們是怎麼知道的?(看註釋)對,看註釋是學習文言文的好方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有疑問的地方可在書上做記號。

2.指名讀課文,師相機正音。

3.課件出示本課易讀錯的字詞,學生齊讀。(誨、惟、鴻鵠、弓繳、弗、矣、與,強調“爲”是個多音字)

4.師範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再讀課文,理解文意

1.學生分小組自學,討論每句話的意思,教師點撥指導。

2.理解句意。

(1)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弈秋,是全國下圍棋最好的人。)

(2)使弈秋誨二人弈。(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

(3)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爲聽。(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誨。)

四、品文明理,提升感悟

1.什麼原因使得兩個人學習的結果不一樣呢?

(第一個人學習時專心致志,凡是弈秋說的他都記得,比較用心;而第二個人在學習時卻三心二意,所以結果不同。)

2.請同學們談談學習本文的體會。

(做任何事只有專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取得成功。)

3.你能聯繫實際說一說嗎?

(讓學生充分發言,認識到不專心的不良結果,增強做事專心致志的意識。)

五、指導背誦

1.讓學生根據課件出示的停頓提示,反覆誦讀。

2.教師引導學生先將課文分層次,然後根據提示背誦。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匯入,激發興趣

1.教師講述一個關於孔子的小故事。

2.同學們,你們知道孔子嗎?讓學生展示收集到的有關孔子的資料。

3.老師出示孔子的畫像課件,並簡單介紹孔子。

孔子在你們的心目中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博學的人)然而,有兩個小孩提出的問題,竟難倒了孔子呢!你們想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故事。(板書課題兩小兒辯日)

二、讀通課文,掌握字詞

1.請同學試讀,要求讀準字音,若有讀不準的字,請圈出來,與同桌交流。

2.指名同學分小節讀,集體糾正讀錯的字音,讀錯的語句。

3.範讀。(要求學生邊聽邊領悟讀法,注意每句話的停頓、語速、語氣)

4.全班放聲齊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理解文義

1.舉日——“象”的觀照

(1)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放鬆!再放鬆!請隨着我的提示,在自己的腦海中想象太陽的樣子。

早晨,太陽慢慢地出來了,圓圓的,紅紅的,大大的;中午,太陽升上了天空,升得很高很高,圓圓的,小小的,亮亮的.。看到了嗎?

(2)請你們回憶一下課文中的詞語,選擇兩個詞語來形容你看到的太陽的樣子,一個形容早晨的太陽,一個形容中午的太陽。然後,把這兩個詞語默寫到本子上。(板書:車蓋盤盂)

(3)請大家閉上眼睛,隨着老師的提示,繼續想象太陽。

師設定情境:早晨,太陽剛剛升起,照在你的身上,你會有什麼感覺?中午,太陽升得很高很高,你置身在強烈的陽光下,你的身體熱起來了,不斷地熱着,不斷地熱着,都快熱得受不了了。感覺到了嗎?那麼,也像剛纔那樣,從課文中找出兩個詞語,來形容你對太陽的感覺,一個形容你對早上太陽的感覺,一個形容你對中午太陽的感覺。請把這兩個詞語默寫到本子上。(板書:滄滄涼涼探湯)

(4)理解“滄滄涼涼”“探湯”

(5)齊讀詞語。

2.擇日——“理”的尋思

引導學生探究“車蓋——盤盂”“滄滄涼涼——探湯”每組詞語之間的關係。

(1)師:大家注意看,我在這兩個詞語之間畫一條線,在那兩個詞語之間也畫了一條線(板書:車蓋——盤盂滄滄涼涼——探湯)。想一想,爲什麼要這樣畫?這裏有些什麼名堂?學生自由舉手回答。

(2)教師引讀相關語句,指導學生讀出“一大一小,一冷一熱”的感覺。最後學生齊讀。

(3)引導學生髮現問題。

3.辯日——“趣”的體驗

(1)師:一個說早上近中午遠,一個說早上遠中午近。兩小兒各說各的觀點,各說各的理由,你不服我,我不服你,誰也不肯善罷甘休。用書中的一個詞來說,就叫——(辯鬥)

(2)理解“辯鬥”(辯論,爭論)

(3)請同學們找出兩小兒“辯鬥”的句子,同桌之間分好角色,然後大聲朗讀兩小兒的辯鬥。(同桌之間分角色朗讀“辯鬥”,教師巡視傾聽。)

(4)師提示“辯鬥”語氣、神態、動作要逼真。可在原文語句前創造性地加上“此言差矣”“非也”等反駁的言辭,還可以賦予兩小兒動作,儘量還原兩小兒激烈“辯鬥”的場景。

4.決日——“知”的分享

(1)師:他們爭執不下,就去問誰?孔子給他們怎樣判決的?(不能決也)(生回答,師板書)

(2)透過用“決”組詞的方式理解“決”在文中的意思。

(3)學生自由舉手表演“問孔子”的情景。

(4)師創設“解疑”情境1:那依你之見,是日始出時去人遠,還是日中時去人遠呢?請小先生不吝賜教。

(5)師創設“解疑”情境2:那“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又是爲什麼呢?哪位高人願意指點迷津?

5.悟日——“智”的啓迪

(1)師:這個問題,在我們看來,是一個科學常識,並不太難。但擱在兩千多年前,卻是一個難題。不但難倒了兩個愛思考、愛辯鬥的小兒,也難倒了大思想家、大學問家、大教育家孔老夫子。

(2)齊讀最後一段。(板書:知)這裏的“知”怎麼理解?“孰爲汝多知乎?”用現在的話怎麼說?

(3)師:面對兩小兒的嘲笑,孔子又會怎麼想、怎麼回答呢?請你寫一寫。可以用白話文來寫,那就用“孔子說”開頭;如果你對文言文感興趣,你也可以模仿文言文的語氣寫,那就用“孔子曰”開頭。

四、通讀課文,領悟道理

老師小結:《兩小兒辯日》是一則生動的民間故事。採用“問答式”的對話來表現人物並闡明道理。作者將抽象的自然現象用生動具體的語言和巧妙的比喻講述出來,讓人感受到了兩小兒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的精神以及聰明機智、天真可愛的形象,也體會到了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爲人處世的態度。

[教學板書]

14.文言文二則

學弈

一人專心致志

另一人思鴻鵠將至

結果:雖與之俱學 弗若之矣

道理:做事應專心致志,一心一意。

兩小兒辯日

日初出日中

一兒近(大)遠(小)

另一兒遠(涼)近(熱)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教學反思

在《學弈》一文的教學中,我主要透過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讀通並理解課文之後,我引導學生探究課文中的兩位年輕人學習的結果是否一致,然後弄清導致結果不一致的原因。最後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由於文章內容並不難懂,學生都說得很好。

在《兩小兒辯日》一文的教學中,我創設了“解疑”的情境,極大限度地發掘了學生蒐集資訊、自主探究、解答疑難的能力,創造了合作學習的良好氛圍。但不足之處在於沒有讓學生多朗讀課文,今後再教授文言文時,還是會多讓學生透過朗讀感知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