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籍

觀書原文翻譯及賞析(集合8篇)

古籍2.15W

觀書原文翻譯及賞析1

觀書

[明代]于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譯文

書卷就好像是我的多年老友,無論清晨傍晚還是憂愁快樂總有它的陪伴。

眼前瀏覽過無數的文字後,心中再無半點塵世間的世俗雜念。

堅持經常讀書,新鮮的想法源源不斷的涌來用之不竭。勤奮攻讀,像東風裏花柳爭換得形色簇新。

漫跨着金鞍,權貴們猶嘆芳蹤難尋,不相信我這書齋裏別有春景。

註釋

故人:老朋友。此用擬人手法,將書卷比擬作“故人”。

“相親”句:晨昏:即早晚,一天到晚.晨:早上。昏:黃昏。憂:愁。每:時常。親:近。

三千字。此爲泛指,並非確數。此句說明作者讀書多且快,同時也寫出他那種如飢似渴的情態。

胸次:胸中,心裏。塵:雜念。這句說作者專心讀書,胸無雜念,

“活水”句:化用朱熹《觀書有感》(其一)詩中:“問渠那得清如許,謂有源頭活水來。”

逐:挨着次序。

金鞍:飾金的馬鞍。玉勒:飾玉的馬籠頭。此泛指馬鞍、籠頭的貴美。

廬:本指鄉村一戶人家所佔的房地,引申爲村房或小屋的通稱。這裏指書房。

賞析:

“書卷多情是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是說書籍就好似感情真摯的老朋友,從早到晚都與自己愁苦與共,更加形象的表明詩人讀書不倦、樂在其中。本詩開篇,即以個人讀書的獨特體會,談出自己和書本的親密關係。中間兩聯,集中寫己讀書之樂。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眼前的書,一讀即是無數字,讀書之多之快,表現詩人讀書如飢似渴的心情,胸中頓覺爽快,全無一點雜念。“直下三千字”,寫爲書所吸引;胸無一點塵,是比喻他胸無雜念。這兩句詩使詩人專心致志,讀書入迷的情態躍然紙上,也道出了一種讀書方法。頸聯用典故和自然景象作比,說明勤讀書的好處,表現詩人持之以恆的精神。活水句,化用朱熹《觀書有感》“問渠那得清如許,謂有源頭活水來”句,是說堅持經常讀書,就象池塘不斷有活水注入,不斷得到新的營養,永遠清澈。這兩句詩使詩人專心致志,讀書入迷的情態躍然紙上,也道出了一種讀書方法。

“活水隨流隨處滿。”化用朱熹《觀書有感》“問渠那得清如許,謂有源頭活水來”句,是說堅持經常讀書,就象池塘不斷有活水注入,不斷得到新的營養,永遠清澈。“東風”句是說勤奮攻讀,不斷增長新知,就象東風催開百花,染綠柳枝一樣,依次而來,其樂趣令人心曠神怡。

結尾一聯,以“金鞍玉勒尋芳客”爲陪襯,寫出書齋之樂。“勒”爲馬籠頭。“金鞍玉勒”者是富貴公子,再綴以“尋芳客”三字,直是富家浪子。這些人日以尋花問柳爲能是,他們和作者是兩個不同世界之人,故而他們自然不會相信書齋之中別有一個爛漫的春天。以貴公子反襯,顯示讀書人書房四季如春的勝景。讀書可以明理,可以賞景,可以觀史,可以鑑人,可謂是思接千載,視通萬里,這美好之情之境,不是玩物喪志的遊手好閒者流所能領略的。

該詩盛讚書之好處,講開卷有益之理,極寫讀書之趣,作者于謙,是明代着名民族英雄、詩人。他生性剛直,博學多聞。他的勤學苦練精神與他的高風亮節一樣名傳後世。這首詩寫詩人自我親身體會,抒發喜愛讀書之情,意趣高雅,風格率直,說理形象,頗有感染力。

觀書原文翻譯及賞析2

觀書

于謙〔明代〕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譯文

書卷就好像是我的多年老友,無論清晨傍晚還是憂愁快樂總有它的陪伴。眼前瀏覽過無數的文字後,心中再無半點塵世間的世俗雜念。堅持經常讀書,新鮮的想法源源不斷的涌來用之不竭。勤奮攻讀,像東風裏花柳爭換得形色簇新。漫跨着金鞍,權貴們猶嘆芳蹤難尋,不相信我這書齋裏別有春景。

註釋

故人:老朋友。此用擬人手法,將書卷比擬作“故人”。“相親”句:晨昏:即早晚,一天到晚.晨:早上。昏:黃昏。憂:愁。每:時常。親:近。三千字。此爲泛指,並非確數。此句說明作者讀書多且快,同時也寫出他那種如飢似渴的情態。胸次:胸中,心裏。塵:雜念。這句說作者專心讀書,胸無雜念,“活水”句:化用朱熹《觀書有感》(其一)詩中:“問渠那得清如許,謂有源頭活水來。”逐:挨着次序。金鞍:飾金的馬鞍。玉勒:飾玉的馬籠頭。此泛指馬鞍、籠頭的貴美。廬:本指鄉村一戶人家所佔的房地,引申爲村房或小屋的通稱。這裏指書房。

賞析

該詩盛讚書之好處,極寫讀書之趣,作者于謙,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詩人。他生性剛直,博學多聞。他的勤學苦練精神與他的高風亮節一樣名傳後世。這首詩寫詩人自我親身體會,抒發喜愛讀書之情,意趣高雅,風格率直,說理形象,頗有感染力。

詩的首聯用擬人手法,將書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從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隨、愁苦與共,形象地表明詩人讀書不倦、樂在其中。頷聯用誇張、比喻手法寫詩人讀書的情態。一眼掃過三千字,非確數,而是極言讀書之多之快,更表現詩人讀書如飢似渴的心情。胸無一點塵,是比喻他胸無雜念。這兩句詩使詩人專心致志,讀書入迷的情態躍然紙上,也道出了一種讀書方法。頸聯用典故和自然景象作比,說明勤讀書的好處,表現詩人持之以恆的精神。活水句,化用朱熹《觀書有感》“問渠那得清如許,謂有源頭活水來”句,是說堅持經常讀書,就象池塘不斷有活水注入,不斷得到新的營養,永遠清澈。“東風”句是說勤奮攻讀,不斷增長新知,就象東風催開百花,染綠柳枝一樣,依次而來,其樂趣令人心曠神怡。尾聯以貴公子反襯,顯示讀書人書房四季如春的勝景。讀書可以明理,可以賞景,可以觀史,可以鑑人,真可謂是思接千載,視通萬里,這美好之情之境,豈是玩物喪志的遊手好閒者流所有以領略的!

于謙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官至少保,世稱於少保。漢族,明朝浙江杭州錢塘縣人。因參與平定漢王朱高煦謀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擔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撫。明英宗時期,因得罪王振下獄,後釋放,起爲兵部侍郎。土木堡之變後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鈺監國,擢兵部尚書。于謙力排南遷之議,決策守京師,與諸大臣請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師,督戰,擊退之。論功加封少保,總督軍務,終迫也先遣使議和,使英宗得歸。天順元年因“謀逆”罪被冤殺。諡曰忠肅。有《於忠肅集》。于謙與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

觀書原文翻譯及賞析3

宋代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鉅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譯文

昨天夜晚江邊的春水大漲,那艘龐大的戰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樣輕。

以往花費許多力量也不能推動它,今天在水中間卻能自在地移動。

註釋

渠:它,第三人稱代詞,這裏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麼會。

那:通“哪”,怎麼的意思。

清如許:這樣清澈。

如:如此,這樣。

清:清澈。

爲:因爲。

源頭活水:比喻知識是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從而不斷積累,只有在人生的學習中不斷地學習、運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進和活力,就像水源頭一樣。

“艨艟”:古代攻擊性很強的戰艦名,這裏指大船。一毛輕:像一片羽毛一般輕盈。

向來:原先,指春水上漲之前。推移力:指淺水時行船困難,需人推輓而行。

中流:河流的中心。

創作背景

慶元二年(1196年),爲避權臣韓侂冑之禍,朱熹與門人黃幹、蔡沈、黃鐘來到新城福山雙林寺側的武夷堂講學。應南城縣上塘蛤蟆窩村吳倫、吳常兄弟之邀,到該村講學,爲吳氏廳堂書寫“榮木軒”,併爲吳氏兄弟創辦的社倉撰寫了《社倉記》,還在該村寫下了《觀書有感二首》。

賞析

本詩藉助形象喻理。它以泛舟爲例,讓讀者去體會與學習有關的`道理。“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鉅艦一毛輕”,其中的“蒙衝”也寫作“艨艟”。因爲“昨夜”下了大雨,“江邊春水”,萬溪千流,滾滾滔滔,匯入大江,所以本來擱淺的“蒙衝鉅艦”,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來。“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說往日舟大水淺,衆人使勁推船,也是白費力氣,而此時春水猛漲,鉅艦卻自由自在地飄行在水流中。詩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蘊含的客觀意義是強調藝術靈感的勃發,足以使得藝術創作流暢自如;也可以理解爲創作藝術要基本功夫到家,則熟能生巧,駕馭自如。這首詩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個問題,經過學習忽然有了心得後寫下來的。

觀書原文翻譯及賞析4

原文: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那通:哪)

譯文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開啟,清澈明淨,天光、雲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

要問池塘裏的水爲何這樣清澈呢?是因爲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爲它輸送活水。

註釋

方塘:又稱半畝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鄭義齋館舍(後爲南溪書院)內。朱熹父親朱鬆與鄭交好,故嘗有《蝶戀花·醉宿鄭氏別墅》詞雲:“清曉方塘開一境。落絮如飛,肯向春風定。”

鑑:一說爲古代用來盛水或冰的青銅大盆。鏡子;也有學者認爲鏡子。指像鑑(鏡子)一樣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說天的光和雲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變動,猶如人在徘徊。

徘徊:來回移動。

爲:因爲。

渠:它,第三人稱代詞,這裏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麼會。

那:怎麼的意思。

清如許:這樣清澈。

如:如此,這樣。

清:清澈。

源頭活水:比喻知識是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從而不斷積累,只有在人生的學習中不斷地學習、運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進和活力,就像水源頭一樣。

賞析:

賞析一

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詩。全詩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達了一種微妙難言的讀書感受。池塘並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鏡一樣,清澈見底,映照着天光雲影。這種情景,同一個人在讀書中搞通問題、獲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認識時的情形頗爲相似。這首詩所表現的讀書有悟、有得時的那種靈氣流動、思路明暢、精神清新活潑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爲一位大學問家的切身的讀書感受。詩中所表達的這種感受雖然僅就讀書而言,卻寓意深刻,內涵豐富,可以做廣泛的理解。特別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兩句,借水之清澈,是因爲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暗喻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知識。因此人們常常用來比喻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人們也用這兩句詩來讚美一個人的學問或藝術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淵源。讀者也可以從這首詩中得到啓發,只有思想永遠活躍,以開明寬闊的胸襟,接受種種不同的思想、鮮活的知識,廣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斷,新水長流。這兩句詩已凝縮爲常用成語“源頭活水”,用以比喻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這是一首極其有藝術哲理性的小詩。人們在品味書法作品時,時常有一種神采飛揚的藝術感覺,詩中就是以象徵的手法,將這種內心感覺化作可以感觸的具體形象加以描繪,讓讀者自己去領略其中的奧妙。所謂“源頭活水”,當指書寫者內心的不竭藝術靈感。

詩的寓意很深,以源頭活水形象地比喻豐富的書法藝術靈感纔是書法藝術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闡明瞭作者獨特的讀書感受,很符合書法藝術創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藝術創作的本質。

賞析二

這是一首抒發讀書體會的哲理詩,“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半畝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畝地的一個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鏡子那樣地澄澈明淨,“一鑑”的“鑑”,就是“鏡”,照人的鏡子,“鏡”和“鑑”是一個意思。“半畝方塘”像一面鏡子那樣開啟了。“半畝方塘”雖然不算大,但它卻像一面鏡子那樣地澄澈明淨,“天光雲影”都被它反映出來了。閃耀浮動,情態畢見。作爲一種景物的描寫,這也可以說是寫得十分生動的。這兩句展現的形象本身就能給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淨,心胸開闊。這一種感性的形象本身,它還蘊涵着一種理性的東西。很明顯的一點是,“半畝方塘”裏邊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夠反映“天光雲影”;反之,如果很淺、很污濁,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準確地反映。

詩人正是抓住了這一點作進一步的挖掘,寫出了頗有哲理的三、四兩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問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當於“它”的意思,這裏是指方塘。“問渠”就是“問它”。在這個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詩人並沒有說“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詩裏邊突出了一個“清”字,“清”就已經包含了“深”。因爲塘水如果沒有一定的深度的話,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雲影共徘徊”的情態。詩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雲影”的特點。但是到此詩人並沒有結束,他進一步地提出了一個問題。“問”那個“方塘”“那得清如許?”問它爲什麼這麼“清”,能夠反映出“天光雲影”來。而這個問題孤立地看這個“方塘”的本身沒有法子來回答。詩人於是放開了眼界,從遠處看,終於,他看到了“方塘”的“源頭”,找到了答案。就因爲“方塘”不是無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給它輸送了“活水”。這個“方塘”由於有“源頭活水”的不斷輸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陳腐,永不污濁,永遠“深”而且“清”。“清”得不僅能反映出“天光雲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雲影”“共徘徊”這麼一種細緻的情態。這就是這一首小詩所展現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義。

觀書原文翻譯及賞析5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宋代·朱熹《觀書有感·其一》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開啟,天光、雲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

要問池塘裏的水爲何這樣清澈呢?是因爲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爲它輸送活水。

註釋

方塘:又稱半畝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鄭義齋館舍(後爲南溪書院)內。朱熹父親朱鬆與鄭交好,故嘗有《蝶戀花·醉宿鄭氏別墅》詞雲:“清曉方塘開一境。落絮如飛,肯向春風定。”

鑑:一說爲古代用來盛水或冰的青銅大盆。鏡子;也有學者認爲鏡子。指像鑑(鏡子)一樣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說天的光和雲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變動,猶如人在徘徊。

徘徊:來回移動。

爲:因爲。

渠:它,第三人稱代詞,這裏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麼會。

那:怎麼的意思。

清如許:這樣清澈。

如:如此,這樣。

清:清澈。

源頭活水:比喻知識是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從而不斷積累,只有在人生的學習中不斷地學習、運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進和活力,就像水源頭一樣。

賞析

這是一首借景廣理的名詩。全詩以方塘作比廣,形是地表達了一種微妙難言的讀書感受。池塘並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鏡一樣,清澈見底,映照着天光雲影。這種情景,同一個人在讀書中搞通問題、獲得新就而大有收益、提高認識時的情形頗爲相似。這首詩所表現的讀書有悟、有得時的那種靈氣流動、思路明暢、精神清新活潑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爲一位大學問家的切身的讀書感受。詩中所表達的這種感受雖然僅就讀書而言,卻寓意深刻,內涵豐富,可以做廣泛的理解。特別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兩句,借水之清澈,是因爲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暗廣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就識。因此人們常常用來比廣不斷學習新就識,才能達到新境界。人們也用這兩句詩來讚美一個人的學問或藝術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淵源。讀者也可以從這首詩中得到啓發,只有思想永遠活躍,以開明寬闊的胸襟,接受種種不同的思想、鮮活的就識,廣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斷,新水長流。這兩句詩已凝縮爲常用成語“源頭活水”,用以比廣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這是一首極其有藝術哲理性的小詩。人們在品味書法作品時,時常有一種神采飛揚的藝術感覺,詩中就是以是徵的手法,將這種內心感覺化作可以感觸的具體形是加以描繪,讓讀者自己去領略其中的奧妙。所謂“源頭活水”,當指書寫者內心的不竭藝術靈感。

詩的寓意很深,以源頭活水形是地比廣豐富的書法藝術靈感纔是書法藝術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闡明瞭作者獨特的讀書感受,很符合書法藝術創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藝術創作的本質。

觀書原文翻譯及賞析6

觀書有感·其二

宋代: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衝鉅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譯文及註釋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衝鉅艦一毛輕。

昨天夜晚江邊的春水大漲,那艘大船就像一片羽毛一般輕盈。

蒙衝:古代攻擊性很強的戰艦名,這裏指大船。一毛輕:像一片羽毛一般輕盈。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以往花費許多力量也不能推動它,今天卻能在江水中央自在漂流。

向來:原先,指春水上漲之前。推移力:指淺水時行船困難,需人推輓而行。中流:河流的中心。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昨天夜晚江邊的春水大漲,那艘大船就像一片羽毛一般輕盈。

以往花費許多力量也不能推動它,今天卻能在江水中央自在漂流。

註釋

蒙衝:古代攻擊性很強的戰艦名,這裏指大船。

一毛輕:像一片羽毛一般輕盈。

向來:原先,指春水上漲之前。

推移力:指淺水時行船困難,需人推輓而行。

中流:河流的中心。

創作背景

公元1196年(慶元二年),爲避權臣韓侂冑之禍,朱熹與門人黃幹、蔡沈、黃鐘來到新城福山雙林寺側的武夷堂講學。應南城縣上塘蛤蟆窩村吳倫、吳常兄弟之邀,到該村講學,爲吳氏廳堂書寫“榮木軒”,併爲吳氏兄弟創辦的社倉撰寫了《社倉記》,還在該村寫下了《觀書有感二首》。這是組詩的第二首。

賞析

本詩藉助形象喻理。它以泛舟爲例,讓讀者去體會與學習有關的道理。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衝鉅艦一毛輕”,其中的“蒙衝”也寫作“艨艟”。因爲“昨夜”下了大雨,“江邊春水”,萬溪千流,滾滾滔滔,匯入大江,所以本來擱淺的“蒙衝鉅艦”,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來。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說往日舟大水淺,衆人使勁推船,也是白費力氣,而此時春水猛漲,鉅艦卻自由自在地飄行在水流中。詩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蘊含的客觀意義是強調藝術靈感的勃發,足以使得藝術創作流暢自如;也可以理解爲創作藝術要基本功夫到家,則熟能生巧,駕馭自如。這

首詩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個問題,經過學習忽然有了心得後寫下來的。

觀書原文翻譯及賞析7

觀書有感

其一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其二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鉅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古詩簡介

《觀書有感二首》是南宋大學問家朱熹的組詩作品。這兩首詩是描繪其“觀書”的感受,藉助生動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詩。藉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現象,比喻要不斷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躍與進步。人們在讀書後,時常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詩中就是以象徵的手法,將這種內心感覺化作可以感觸的具體行象加以描繪,讓讀者自己去領略其中的奧妙。所謂"源頭活水",當指從書中不斷汲取新的知識。

翻譯/譯文

其一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開啟,清澈明淨,

天光、雲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

要問池塘裏的水爲何這樣清澈呢?

是因爲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爲它輸送活水。

其二

昨天夜晚江邊的春水大漲,

那艘龐大的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樣輕。

以往花費許多力量也不能推動它,

今天在水中間卻能自在地移動。

註釋

其一

方塘:又稱半畝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鄭義齋館舍(後爲南溪書院)內。朱熹父親朱鬆與鄭交好,故嘗有《蝶戀花·醉宿鄭氏別墅》詞雲:“清曉方塘開一境。落絮如飛,肯向春風定。”

鑑:一說爲古代用來盛水或冰的青銅大盆。鏡子;也有學者認爲鏡子。指像鑑(鏡子)一樣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說天的光和雲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變動,猶如人在徘徊。

徘徊:來回移動。

爲:因爲。

渠:它,第三人稱代詞,這裏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麼會。

那:怎麼的意思。

清如許:這樣清澈。

如:如此,這樣。

清:清澈。

源頭活水:比喻知識是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從而不斷積累,只有在人生的學習中不斷地學習、運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進和活力,就像水源頭一樣。

其二

“艨艟”:也作古代攻擊性很強的戰艦名,這裏指大船。一毛輕:像一片羽毛一般輕盈。

向來:原先,指春水上漲之前。推移力:指淺水時行船困難,需人推輓而行。

中流:河流的中心。

賞析/鑑賞

從題目看,這兩首詩是談觀書體會的,意在講道理,發議論。弄不好,很可能寫成“語錄講義之押韻者”。但作者寫的卻是詩,因爲是從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捕捉了形象,讓形象本身來說話。

第一首詩

是抒發讀書體會的哲理詩,“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半畝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畝地的一個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鏡子那樣地澄澈明淨,“一鑑”的“鑑”,就是“鏡”,照人的鏡子,“鏡”和“鑑”是一個意思。“半畝方塘”像一面鏡子那樣開啟了。“半畝方塘”雖然不算大,但它卻像一面鏡子那樣地澄澈明淨,“天光雲影”都被它反映出來了。閃耀浮動,情態畢見。作爲一種景物的描寫,這也可以說是寫得十分生動的。這兩句展現的形象本身就能給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淨,心胸開闊。這一種感性的形象本身,它還蘊涵着一種理性的東西。很明顯的一點是,“半畝方塘”裏邊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夠反映“天光雲影”;反之,如果很淺、很污濁,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準確地反映。

詩人正是抓住了這一點作進一步的挖掘,寫出了頗有哲理的三、四兩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問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當於“它”的意思,這裏是指方塘。“問渠”就是“問它”。在這個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詩人並沒有說“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詩裏邊突出了一個“清”字,“清”就已經包含了“深”。因爲塘水如果沒有一定的深度的話,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雲影共徘徊”的情態。詩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雲影”的特點。但是到此詩人並沒有結束,他進一步地提出了一個問題。“問”那個“方塘”“那得清如許?”問它爲什麼這麼“清”,能夠反映出“天光雲影”來。而這個問題孤立地看這個“方塘”的本身沒有法子來回答。詩人於是放開了眼界,從遠處看,終於,他看到了“方塘”的“源頭”,找到了答案。就因爲“方塘”不是無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給它輸送了“活水”。這個“方塘”由於有“源頭活水”的不斷輸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陳腐,永不污濁,永遠“深”而且“清”。“清”得不僅能反映出“天光雲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雲影”“共徘徊”這麼一種細緻的情態。這就是這一首小詩所展現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義。

第二首詩

也是藉助形象喻理的詩。這首詩用水上行舟作對比,說明讀書有個循序漸進的過過程,要在漸進中窮盡事理,初學時需要“推移”之力,到後來探得規規律,懂得事理之時,就能“自在”而行了。朱熹在這首詩中是講讀書的方法,但一樣無怎樣讀書的影子。用一種比喻的方法,很通俗告訴了人們怎樣讀書。是的,現代社會日新月異,人們要學的知識太多了,各種各樣的書讓人們目不暇接。如果人們急於求成,不花功夫去一點點的積累知識,就不能取得好的學習方法。要讀大量的書,沒有好的學習方法不成,人們只有在學習中摸索一套對自已有意的方法,才能擴大知識面,讓那些知識象個圖書館一樣存貯在人們的腦中,這樣人們就學倒了大量的知識,並學有所用。

後世影響

《觀書有感二首》所蘊含的道理屬於美學原理範疇,其一首的說理角度是欣賞美,其二首的說理角度是創作美,這種美學原理是帶有一定普適性的。例如:如果讀者拋開詩歌本身的描述對象,完全可以把這種道理引申開來。比如,如果將“書”理解爲“書本”,而且書本的內容不是泛泛的包括諸如醫書、哲學書、史書、科技書等等,而是僅僅就文學內容諸如詩詞曲賦散文等等體現文學藝術美的方面,那麼,也可以認爲“源頭活水”表達了“不竭的文思”,而“一夜春潮”則表達了“文思勃發”等等。

觀書原文翻譯及賞析8

觀書有感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爲有源頭活水來。

註釋

1、方塘:又稱半畝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鄭義齋館舍(後爲南溪書院)內。朱熹父親鬆與鄭交好,故嘗有《蝶戀花·醉宿鄭氏別墅》詞雲:“清曉方塘開一境。落絮如飛,肯向春風定。”鑑:鏡。古人以銅爲鏡,包以鏡袱,用時開啟。

2、這句是說天的光和雲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變動,猶如人在徘徊。

3、渠:他,指方塘。那(nǎ)得:怎麼會。那:通“哪”,怎麼的意思。清如許:這樣清澈。

4、源頭活水:源頭活水比喻知識是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從而不斷積累,只有在人生的學習中不斷學習運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進和活力,就像水源頭一樣。

譯文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展現在眼前,

天空的光彩和浮雲的影子都在鏡子中一起移動。

要問爲何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

是因爲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爲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

賞析

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詩。全詩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達了一種微妙難言的讀書感受。池塘並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鏡一樣,清澈見底,映照着天光雲影。這種情景,同一個人在讀書中搞通問題、獲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認識時的情形頗爲相似。這首詩所表現的讀書有悟、有得時的那種靈氣流動、思路明暢、精神清新活潑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爲一位大學問家的切身的讀書感受。詩中所表達的這種感受雖然僅就讀書而言,卻寓意深刻,內涵豐富,可以做廣泛的理解。特別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兩句,借水之清澈,是因爲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暗喻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知識。因此人們常常用來比喻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人們也用這兩句詩來讚美一個人的學問或藝術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淵源。讀者也可以從這首詩中得到啓發,只有思想永遠活躍,以開明寬闊的胸襟,接受種種不同的思想、鮮活的知識,廣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斷,新水長流。這兩句詩已凝縮爲常用成語“源頭活水”,用以比喻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這是一首極其有藝術哲理性的小詩。人們在品味書法作品時,時常有一種神采飛揚的藝術感覺,詩中就是以象徵的手法,將這種內心感覺化作可以感觸的具體形象加以描繪,讓讀者自己去領略其中的奧妙。所謂“源頭活水”,當指書寫者內心的不竭藝術靈感。

詩的寓意很深,以源頭活水形象地比喻豐富的書法藝術靈感纔是書法藝術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闡明瞭作者獨特的讀書感受,很符合書法藝術創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藝術創作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