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籍

《劉相公中書江山畫障》原文及註釋

古籍2.99W

《劉相公中書江山畫障》原文

劉相公中書江山畫障

作者:唐·岑參

相府徵墨妙,揮毫天地窮。

始知丹青筆,能奪造化功。

瀟湘在簾間,廬壑橫座中。

忽疑鳳凰池,暗與江海通。

粉白湖上雲,黛青天際峯。

晝日恆見月,孤帆如有風。

巖花不飛落,澗草無春冬。

擔錫香爐緇,釣魚滄浪翁。

如何平津意,尚想塵外蹤。

富貴心獨輕,山林興彌濃。

喧幽趣頗異,出處事不同。

請君爲蒼生,未可追赤松。

《劉相公中書江山畫障》註釋

①廣德元年(763)作於長安。劉相公:劉晏。中書:指中書省。畫障:畫屏。

②相府:指政事堂(宰相議事之地)。徵墨妙:謂徵求善畫者。

③揮毫:指揮筆作畫。天地窮:窮盡天地的景緻。

④奪:奪佔,取代。造化功:大自然的`功能。

⑤瀟湘:瀟水源出湖南寧遠縣南九疑山,北流至零陵縣入湘水,稱瀟湘。⑥廬壑:廬山的峯壑。

⑦鳳凰池:即中書省。

⑧黛青:深青色。

⑨錫:錫杖,又稱禪杖。香爐:廬山峯名。緇:指僧人。

⑩滄浪翁:唱《滄浪歌》的漁父。參見《楚辭,漁父》。

11、平津:平津侯公孫弘。

12、喧幽:喧鬧與幽靜。

13、出處:指出仕與退隱。

14、“請君”句:用謝安事。

15、追赤松:用張良事。

《劉相公中書江山畫障》作者介紹

岑參(cén shēn) (約715年—770年)唐代詩人。南陽(今屬河南)人。自幼從兄受書,遍讀經史。二十歲至長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遊河朔。三十歲舉進士,授兵曹參軍。天寶(742~756)年間,兩度出塞,居邊塞六年,頗有雄心壯志。安史亂後回朝,由杜甫等推薦任右補闕,轉起居舍人等職,官至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後罷官,客死成都旅舍。其詩題材廣泛,長於七言歌行。

岑參的詩題材廣泛,除一般感嘆身世、贈答朋友的詩外,出塞以前曾寫了不少山水詩,詩風頗似謝朓、何遜,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岑參所作善於描繪塞上風光和戰爭景象;氣勢豪邁,情辭慷慨,語言變化自如。與高適齊名,並稱“高岑”,同爲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有《岑嘉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