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籍

天淨沙秋思古詩原文及賞析

古籍2.67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古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後仍按古式創作的詩。那麼你有真正瞭解過古詩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天淨沙秋思古詩原文及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天淨沙秋思古詩原文及賞析

天淨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

天色黃昏,一羣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淒厲的哀鳴。

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

古道上一匹瘦馬,頂着西風艱難地前行。

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

淒寒的夜色裏,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註釋

⑴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鴉:黃昏時歸巢的烏鴉。昏:傍晚。

⑵人家:農家。此句寫出了詩人對溫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經廢棄不堪再用的古老驛道(路)或年代久遠的驛道。西風:寒冷、蕭瑟的秋風。瘦馬:瘦骨如柴的馬。

⑷斷腸人:形容傷心悲痛到極點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極度憂傷的旅人。

⑸天涯:遠離家鄉的地方。

賞析

本篇是元人小令的名作,被稱爲"秋思之祖"(周德清《中原音韻。小令定格》)。"悲落葉於勁秋",秋天景色本來就易於觸發愁思,加以時值黃昏,人在旅途,就因見而感,因感而思,有思而作。作品雖然體制短小,但由於所描繪的景物、表達的`情思都頗具普遍意義。因而成爲一直傳唱的典範作品。馬致遠歷漂泊生涯二十多年,這支小令是他體驗、感觸的凝聚,歷久不衰絕非偶然。

本篇藝術上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化景爲情,情從景出。晚唐溫庭筠《商山早行》詩中的"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是寫羈旅生涯的名句,十個字無一虛字,用六種事物聯綴字成可資讀者想象的圖畫,把"早行"的主題表現得很充分。本篇亦似《商山早行》,三句十八字共九個名詞,亦無一虛詞,九種不同景物極和諧地組織在秋天夕陽之下,而秋天的旅思羈愁則透過景物自然呈現,能使人聯想無窮。

本篇語言凝鍊,刻劃準確,格調清逸,音節和諧,最後一句點明本旨,情景交融,妙合無垠,故有"枯藤老樹寫秋思,不許旁人贅一詞"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