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籍

學而篇第一原文翻譯

古籍9.69K

綜觀學而篇第一,其主旨可用一句話來概括——“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爲何?

孔子在此篇並未講述有關學業學習做學的具體知識與方法,只是透過對自身德性的要求與處理人際關係的德行與態度陳述其所認爲的“學”的內容。所以與其說孔子的“學”主張是關於做學的學問,倒不如說是關於做人的學問更爲恰當。因此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說法是非常恰當的,學文爲小學,學會做人才是大的學問。或者說,關於人的仁德之學本身就是“學”的主要內容。

如上述,孔子從人德自身與人際之德兩方面對“學”的內容作出具體闡釋。從人德自身看,他提出溫良恭儉讓,禮之用和爲貴,敏於事而慎於言,貧而無諂富而無驕等主張。從人際之德方面,主要針對長幼,夫婦,父母,君王,朋友五種人際關係提出相應主張。如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等。從人德自身而言重視人的自我剋制與自我修養。從人際之德而言則以孝爲核心,形成一套從上至下的嚴密的倫理體系。如其爲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對夫婦,對朋友則以平等地位處之。在此,有一點是十分值得注意的,孔子並未提出後世儒學的綱常之說,只是從德性本身強調一種必要的倫理次序。

由此觀之,孔子的'德性主張似乎是完美的,五種人倫關係佔據了生活人際交往的主要,且其主張是適用的。但仔細推敲下可發現,這五種人倫關係始終侷限於熟人社會。換言之,孔子並未對將以何種禮儀,何種態度對待陌生人提出要求。不患人之不己知在上述已提到,這也是適用於熟人社會的,只是雙方並未達到相當親密的十分了解的態度。所以孔子在對待陌生人方面如何自處似乎是空白的。此陌生狀態並不僅僅指示和相識之人同一維度的,在地域上空間上存在距離的不相識狀態,甚至也是包括文化差異,思維差異的狀態。

另一個更大的問題在於,無論是從人德自身還是從人際之德方面考量,孔子的德性主張似乎都包含一個這樣地傾向。即,以德報德。換言之,孔子是有所求的。他希望自己的德性能夠獲得別人的認同理解進一步地別人以德報德給予他相應的回報。何以有這種猜測?我們依舊從人德與人際之德考量。人德自身而言,溫良恭將讓,禮之用和爲貴等其實強調的都是與他人交往我們自身應具備哪些內在德性,這種德性甚至要透過某種壓抑人性本身來實現,使其符合禮的要求。人際之德方面則體現的更爲明顯,我們需要儘可能地以一種理性利他的方式來實現人際關係的融洽。這並非指毫無原則的退讓,而是將利他性作爲原則本身。其實我們也可毫不客氣的說,無論人德還是人際之德其實都是關於在社會交往中爲人處世的學問。孔子的德性之學實爲人際關係學。

那麼問題便來了,且是無可避免的直擊本質的。孔子提出這種人際之德的目的何在?

我們不得不以某種惡意揣測,人對自身是利己的但卻希望別人的行爲處事是利他的,這樣才能使自身在社會中始終處於一個有利地位。孔子的這種德性主張或許只是利用了人的這一心理需求,具備這種德性的人是受到社會歡迎的,孔子只是從另一個角度實現人對社會生存的一種適應。我們可以做出如下設想,如果這個社會只剩下你一個人,孔子的這種人際之德主張還有其必要性嗎?或者,一個社會的規則以虛僞,強權,適者生存爲主要,不適應它便無法生存。孔子的這種德性主張還有人會遵從?答案是否定的,當孔子將德性定位爲人際之德的那一刻起,似乎結果就已經註定,因爲孔子也只是將德性作爲一種處理人際關係,適應社會生存的一種手段,而並非出於德性本身是善的,對的因而倡導人遵從。任他說的天花亂墜,他將道德作爲手段的行爲始終都是對道德光輝本身的一種褻瀆,是對獨屬於大寫的“人”的一種褻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