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籍

炳燭而學原文及翻譯

古籍1.39W

炳燭而學一詞爲師曠勸諫晉平公不要因爲年老而放棄學習所設之比喻。一起來看看炳燭而學原文及翻譯吧!

炳燭而學原文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

平公曰:“安有爲人臣而戲其君乎?”

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炳燭而學翻譯

晉平公向師曠詢問道:“我年紀七十了,想學習,恐怕已經晚了。” 師曠說:“爲什麼不點燃蠟燭學習呢?” 晉平公說:“哪有做臣子的卻戲弄他的君王的呢?” 師曠說:“盲眼的.我怎麼敢戲弄大王呢?我聽說,年輕時喜歡學習,好像初升太陽的陽光;壯年時喜歡學習,好像日中的陽光;老年時喜歡學習,好像點燃蠟燭的光亮。(擁有)蠟燭的光亮,與摸黑走路比,哪一個更好呢?”晉平公說:“說得好啊!”

註釋

(1)晉平公:春秋時晉國國君。

(2)師曠:晉國的樂師。因爲他是盲音樂師,世稱“師曠”。

(3)欲:想要。

(4)暮:晚,遲。

(5)何:爲什麼。

(6)炳燭:燃燭照明。炳,<動詞>點燃。

(7)乎:呢。

(8)安有:哪有。

(9)爲人臣:做臣子的。

(10)戲:戲弄。

(11)盲臣:師曠是一位盲樂師,故自稱“盲臣”。

(12)安敢:怎敢。

(13)聞:聽說。

(14)少:少年(年輕時)。

(15)好:努力。

(16)陽:陽光。

(17)壯:壯年,古人三十歲以上爲壯年。

(18)炳燭之明:點燃蠟燭照明。炳:點燃。

(19)孰與昧行乎:比摸黑走路哪個好呢?孰與:與……比哪一個……。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暗。

(20)善哉:說得好啊。 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