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籍

送楊長史赴果州原文及賞析

古籍1.36W

送楊長史赴果州

作者:王維

朝代:唐代

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鳥道一千里,猿聲十二時。

官橋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別後同明月,君應聽子規。

譯文

褒斜道狹險容不下車輛,你這位君子離京將去哪裏?

險絕的鳥道綿延千餘里,兩岸猿啼會連續晝夜十二時!

官橋邊有款待行人的祭酒巫客,林麓中掩映着女神的廟祠。

分手之後我們只能同看明月,你且還多聽子規而生歸思!

註釋:

楊長史:楊濟,後來曾任大理少卿兼御史中丞。長史,官名,秦置。漢相國、丞相,後漢太尉、司徒、司空、將軍府各有長史。參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後漢書·百官志一》。其後,爲郡府官,掌兵馬。唐制,上州刺史別駕下,有長史一人,從五品。果州:今四川省南充市。

褒斜:古道路名。因取道褒水、斜水二河谷得名。二水同出秦嶺太白山:褒水南注漢水,谷口在今陝西省勉縣褒城鎮北,斜水北注渭水,谷口在今陝西省眉縣西南。通道山勢險峻,歷代鑿山架木,於絕壁修成棧道,舊時爲川陝交通要道。幰(xiǎn):車幔,代指車輛。

之子:這個人。

鳥道:險峻狹窄的山路。唐李白《蜀道難》詩:“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猿聲:一種“猿啼”。十二時:古時分一晝夜爲十二時,以干支爲記。

官橋:官路上的橋樑。祭酒:指出行的.餞別酒。

山木:山中的樹木。女郎祠:陝西褒城縣女郎山上有女郎祠,此處泛指女神祠廟。

子規:杜鵑鳥。古代傳說,它的前身是蜀國國王,名杜宇,號望帝,後來失國身死,魂魄化爲杜鵑,悲啼不已。

賞析:

此詩開頭“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兩句,明知故問,強調了蜀道之難,表明了對友人遠行的擔憂。頷聯“鳥道一千里,猿聲十二時”二句,一爲空間,一爲時間,真切具體地寫出了友人行程之遠,離別之久。頸聯“官橋祭酒客,山木女郎祠”二句,透過對旅途情景的想象,表達了對友人入蜀旅途的關切。結尾“別後同明月,君應聽子規”兩句是對別後的想象和對友人的囑咐。

隨着閱歷的加深和藝術上的成熟,王維晚年的作品審美選擇更加入妙,點染更加出人意料之外。這首詩興韻寄於風土,詩中官橋的巫祝,樹叢的女神祠,都是入蜀道上特有的風物。作者又善於用數目字加以誇張,一千里寫盡鳥道,十二時寫盡猿啼,完全避開了送別俗套,寥寥幾筆就把蜀地的險阻和風物的優美寫出來,具有超俗的畫意和詩情。首尾兩聯寫盡的關切和相思,渾然神秀,無跡可求。紀曉嵐說“一片神骨,不必凡馬空多肉”,的確道出了此詩的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