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籍

《新唐書·王及善》原文及翻譯

古籍3.37W

王及善,洺州邯鄲人。父君愕,有沉謀。高祖入關,與君廓偕來,拜君愕大將軍,封新興縣公,累遷左武衛將軍。從太宗徵遼,領左屯營兵,與高麗戰駐蹕山,死於陣。贈左衛大將軍、幽州都督、刑國公,陪葬昭陵。

及善以父死事,授朝散大夫,襲邢國公爵。皇太子弘立,擢及善左奉裕率。太子宴於宮,命宮臣擲倒,及善辭曰:“殿下自有優人,臣苟奉命,非羽翼之美。”太子謝之。高宗聞,賜絹百匹。除右千牛衛將軍,帝曰:“以爾忠謹,故擢三品要職。羣臣非搜闢,不得至朕所。爾佩大橫刀在朕側,亦知此官貴乎?”病免。召爲衛尉卿。垂拱中,歷司屬卿。山東飢,詔爲巡撫賑給使。拜春官尚書。出爲秦州都督、益州長史,加光祿大夫,以老病致仕。

神功元年,契丹擾山東,擢魏州刺史,武后勞曰:“逆虜盜邊,公雖病,可與妻子行,日三十里,爲朕臥治,爲屏蔽也。”因延問朝政得失,及善陳治亂所宜,後悅曰:“禦寇末也,輔政本也,公不可行。”留拜內史。來俊臣繫獄當死,後欲釋不誅,及善曰:“俊臣兇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不剿絕元惡,且搖亂胎禍,憂未既也。”後納之。廬陵王之還,密贊其謀。既爲皇太子,又請出外朝,以安羣臣。

及善不甚文,而清正自將,臨事不可奪,有大臣節。時二張怙寵,每侍宴,無人臣禮,及善數裁抑之,後不悅曰:“卿年高,不宜侍遊燕,但檢校閤中。”及善即移病餘月,後不復問。嘆曰:“中書令可一日不見天子乎?”遂乞骸骨,猶不許,改文昌左相、同鳳閣鸞臺三品。卒,年八十二,贈益州大都督,諡曰貞,陪葬乾陵。

(節選自《新唐書》)

①擲倒:古代雜技的一種,表演時倒行而舞。②垂拱:武則天主政時的年號。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太子謝之 謝:感謝 內

B. 以老病致仕致仕:辭官,退休

C.武后勞曰 勞:慰勞,勸勉

D.來俊臣繫獄當死 系:被拘禁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部表明王及善深受器重的一組是 ()

①皇太子弘立擢及善左奉裕率 ②山東飢,詔爲巡撫賑給使

③逆虜盜邊,公雖病,可與妻子行④禦寇末也,輔政本也,公不可行

⑤清正自將,臨事不可奪,有大臣節 ⑥卿年高,不宜事遊燕,但檢校閤中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④⑤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及善認爲,大臣們如果遵從太子的命令去翻跟頭,不符合作爲輔佐臣子的美行。

B.高宗提拔王及善做了左奉裕率,後來又提升他任三品要職,讓他身佩大橫刀在自己身旁立侍。

C.王及善認爲來俊臣是元兇,是禍亂的根源,應予嚴懲。武后採納了他的建議,處死了來俊臣。

D.當時“二張”依仗自己受寵,每次侍宴,沒有做臣子的禮節,王及善多次批評制止他們,這讓武后很不高興。

7.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10分)

(1)俊臣兇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

(2)及善不甚文,而清正自將,臨事不可奪,有大臣節。

參考答案:

4.A.謝:道歉

5.C

6.B “皇太子弘立擢及善左奉裕率”

7. 來俊臣兇惡狡猾胡作非爲,帶亡命之徒,誣陷殺害善良的人,天下的人都痛恨他。(道、引、污、疾,各1分,句意1分)

王及善不太懂文辭,但是清廉正直自我保全,遇事不改變志向,有大臣的節操。(自將、臨、奪,各1分,句意2分)

二: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 )

A.太子謝之 謝:道歉,謝罪

B.歷司屬卿 歷:擔任

C.憂未既也 既:已經

D.密贊其謀 贊:輔助

5、下列對於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 )

A.俊臣兇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

B.俊臣兇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

C.俊臣兇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

D.俊臣兇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 )

A.王及善因爲父親爲國捐軀的軍功被授予朝散大夫,並襲邢國公爵。

B.皇太子李弘提拔王及善做了左奉裕率。後來高宗又提升他任三品要員,特許他佩帶大橫刀在身邊侍衛。

C.二張由於受武后厚寵,在侍宴時全然沒有做臣子的禮節,王及善多次指責他們,武后很生氣,但並未罷免他的官職。

D.武則天特別看重王及善,破格提拔他爲魏州刺史,王及善奉命前往治理邊庭,政績卓著,因此被升遷爲內史。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殿下自有優人,臣苟奉令,非羽翼之事。(4分)

(2)逆虜盜邊,公雖病,可與妻子行,日三十里,爲朕治邊,使爲屏蔽也。(6分)

參考答案

4.答案:C【解析】既:完,了,窮盡。

5.答案:A

6.答案:D【解析】“王及善奉命前往治理邊庭,政績卓著,因此被升遷爲內史”,於原文無據。

7.(1)殿下自有樂官,我如果奉命,恐怕不屬對殿下輔佐之事。

(2)逆賊侵犯邊境,卿雖有病,可以帶上妻子兒女每天走三十里,替朕治理好邊境,使它成爲抵禦敵人的屏障。

文言文譯文

王及善是洺州邯鄲人。父親王君愕,爲人深沉有謀略。唐高祖李淵入關,王君愕與君廓一起歸附唐朝,高祖任命王君愕爲大將軍,封爲新興縣公,多次升遷,官至左武衛將軍。王君愕跟隨唐太宗征討遼國,統領左屯營的士兵,與高麗軍隊在駐蹕山作戰,戰死在陣前。朝廷追贈王君愕爲左衛大將軍、幽州都督、邢國公,陪葬昭陵。

王及善因爲父親死於國事,被授任朝散大夫,繼承邢國公的爵位。皇太子李弘被立,他提拔王及善爲左奉裕率。太子在宮中設宴,命令大臣翻跟頭,王及善推辭說:“殿下本有藝人,臣如果奉命,不符合輔佐的美行。”太子向他道歉。高宗聽說後,賜給王及善絹百匹。(王及善)被任命爲右千牛衛將軍,皇帝說:“因爲你忠誠恭謹,所以提拔你任三品要職,衆臣如不帶衛隊搜尋和清道,不能到達朕所在之處,你身佩大橫刀站在朕的身旁,知道此官的尊貴了嗎?”王及善因病免官。後被召入朝廷任衛尉卿。垂拱年間,任司屬卿。山東鬧饑荒,皇帝下詔讓他擔任巡撫賑給使。授予他春官尚書一職。(他)從京城外調,任秦州都督、益州長史,加授光祿大夫,因年老有病辭官。

神功元年,契丹侵擾山東,朝廷提拔王及善爲魏州刺史,武后勸勉他說:“逆賊侵擾邊境,你雖有病,可帶妻子兒女出行,一天行三十里,躺着替朕處理事務,抵禦敵寇。”進而詢問朝政得失,王及善陳奏治亂所應實行的策略,武后高興地說:“抵禦敵寇是枝節小事,輔政是根本大事,公不可出行。”武后留下他並任命他爲內史。來俊臣被捕入獄罪當處死,武后打算寬宥他而不處死,王及善說:“來俊臣兇惡狡猾胡作非爲,帶亡命之徒,誣陷殺害善良的人,天下的人都痛恨他。(現在如果)不剿滅元兇,將成爲禍亂的根源,憂患將會沒完沒了。”武后採納了他的意見。廬陵王(曾因觸怒武則天,即位才兩個月的中宗被廢爲廬陵王,貶出長安)被召回長安,王及善暗中助成此謀。等廬陵王重做太子後,王及善又請太子出到外朝,以慰羣臣。

王及善不太懂文辭,但是清廉正直自我保全,遇事不改變志向,有大臣的節操。當時二張自恃受寵,每次侍宴,沒有做臣子的禮節,王及善多次批評制止他們,武后不高興地說:“愛卿年事已高,不適合侍從遊宴,只需審查閤中之事就行了。”王及善就上書稱病一個多月,武后不再問及。他嘆息說:“中書令可以一日不見天子嗎?”於是請求辭官,武后還是不允許。王及善改任文昌左相、同鳳閣鸞臺三品。他去世時八十二歲,被追贈爲益州大都督,諡號貞,陪葬乾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