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知識作文

有關語文知識作文錦集九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知識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語文知識作文錦集九篇

語文知識作文 篇1

今天下午、我們要選三位人蔘加競賽,很榮幸我被選上了。

我們來到五樓報告廳,就被臺上的道具給吸引住了。我和其他兩位同學來到指定位置,準備比賽。

比賽的第一關是我愛朗讀。我們班派出一個代表選題——苑凱軒。他選的是3號,3號的朗讀題目是《草原》,苑凱軒讀的井井有條,特別有感情。

比賽的第二關是我愛積累。這次選的代表是我,我選的是9號,因爲只剩下兩個號了。九號的題目是:說出冬天的四字詞語10個。我們三個很快就說完10個了。

第三關是我愛交集。這次我們選的代表是霍雨涵,霍雨涵選的是10號。題目是:說出你最喜歡的老師。霍雨涵說的是趙老師。

第三關完了以後,練跳繩操的人給我們演跳繩操。

緊張時刻的第四關即將來臨,第四關是搶答題,我們充滿信心,闖過了第四關。

今天,我們們不僅學會了要合作,還學會了很多知識。

語文知識作文 篇2

今天我們都特別緊張,因爲我們參加了知識語文競賽。

我們參加的人是:霍雨涵、苑凱軒和周彥佳,他們都是好同學,他們都在每天中午都在努力的背,就爲我們爭光。

我們三年級都去了五樓報告廳,選手動精神飽滿,都想的第一,我最喜歡第三環節——編作文、第四個環節——搶答和第一環節。

第一個環節開始了,主題是我愛朗讀,我們的選手選二號,我們的選手苑凱軒朗讀的井井有條,他讀完之後就是熱烈一片的掌聲,我們都苑凱軒讀的精彩而驕傲。

第二個環節開始了,主題是我愛積累,我們的選手選十一號,是:請說出關於冬天的四字詞語十個,開始,屏幕上出現了六十、五十九、五十八……,我們的選手不浪費一分一秒,就流利的說出十個關於冬天的四字詞語。

第三個環節開始了,主題是我愛作文,我們的霍雨涵馬上編了一個和題目的想法一模一樣的想法。

第四環節到了,主題是我愛搶答,突然那個黑布出了幾道題,就是有一名科學家編了一本書,是在達活泉公園,他是誰?三二一,開始了,可是沒人搶答,但我們知道是郭守敬。

這就是我們激烈的知識語文競賽。

語文知識作文 篇3

寫作:

(一)應用文 請假條(借條、收條和領條)、日記 、留言條、通知、啓事、信件(書信、感謝信)、寫板報稿、 (二)大作文。

1.側重敘事的記敘文。

①六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情起因、經過、結果。

②記敘的順敘:順敘、倒敘、插敘、補敘、記敘五種。順敘:事情發展順序、時間順序、地點轉換。

2.側重記人的記敘文。

①選擇自己最熟悉、最瞭解、最有感情的人來寫。

②抓住最能反映他(她)的好思想好品德的典型事例來寫。

3.寫景、狀物的記敘文

①抓住特徵,準確描述。

②空間順序:從遠到近,從上到下,從大到小,從裏到外,從外到裏等

4.提供材料的作文

材料作文:擴寫、續寫、改寫、縮寫、看圖作文等。

備註:在小升初考試中還會涉及到百科知識的考查,在這一方面主要靠學生平時的積累。

語文知識作文 篇4

“快說快說!”聽到這,你一定有疑問:說?說什麼呢?說來話長,讓我攝取幾個鏡頭來看看吧。

鏡頭一:知識競賽第一關——詩詞知多少。我們分成兩大組比拼。既要說出所出示詩句的下半句,還得說出詩名和作者。我們組圍成一圈,展開了激烈地討論。答題環節,我們因爲一首詩的作者沒有說出來,少了一分。

鏡頭二:過完超難的“詩詞知多少”後,下面的“詞語接龍”,“疊羅漢”可謂一帆風順。前一個同學答完,後一個同學也會準確無誤答出來。

鏡頭三:到了”博覽羣書”這關了,我們組明顯有些力不從心。一道題要討論兩三分鐘纔敢把答案說出來。看看對手,卻是信心滿滿。正當我們有些灰心時,對方脫口而出的答案卻是錯的。比賽被追平。

鏡頭四:到最後的“你來比劃我來猜”環節。這是決定勝負的一關,我們都使出了看家本領。我也想上去表演,便舉了手。我拿到的題目竟然是“青蛙”。真是怕什麼來什麼!我蹲在地上,一邊往前跳一邊嘴裏叫着:“呱——呱——”同伴們一下就猜出來了。原本以爲會一波三折,結果幾輪下來,兩個組的分數基本持平。

鏡頭五:快算分數了,大家都在念叨着:我們分數高,我們分數高!結果算出來:兩組分數持平。

有趣的語文知識競賽讓我們既增長了知識,又獲得了快樂,真是收穫多多呀!

語文知識作文 篇5

1、怎樣把握說明對象的特點A、題目B、首段C、關鍵詞句(比如:運用了說明方法的語句、中心句)

2、說明方法分類和標誌分類和作用:

一、舉例子:具體真切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二、分類別:條理清楚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三、打比方:形象生動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四、列數字:具體而準確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

五、作比較:突出強調了被說明對象的××特點(地位、影響等)。

六、下定義:簡明周密地揭示了說明對象的本質和內涵,使說明更嚴密。

七、列圖表:直觀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八、引言論:用引用的方法說明事物的特徵,增強說服力,如引用古詩文、諺語、俗話。

3、這些說明方法有何標記?

⑴下定義:……是……,這就是……,叫……⑵分類別:有幾類(種),一種是……,另一種是……⑶舉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舉例只舉一部分。

⑷作比較:而、比……和……兩種東西比。

4、說明順序⑴空間順序:說明事物的形狀、構造,多在建築物的結構,如上下、遠近、左右、內外、東西南北中等。

⑵時間順序: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

⑶邏輯順序:說明事理,多說明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

A、先總說後分說:總-分;分-總;總-分-總B、先主要後次要。

C、先原因後結果。D、由現象到本質。E、由性能到功用。

F、由一般到特殊。G、由整體到局部。

5、說明文語言的特點1、說明性語言的特點:準確、平實、簡明(科學小品:生動)。

6、說明文分類

按說明對象分:實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說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2按語言特點分:平實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科學小品或知識小品)(語言生動形象的說明文,多用描寫)

散文(記敘散文、抒情散文、議論散文)

一、要把握文章"線索".

二、要抓住散文的"文眼".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題旨、昇華意境、涵蓋內容的句子或關鍵性詞語。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噴發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點,同時也對文章的結構起着支配統攝作用。

三、要藉助想像領會作品的內涵。

閱讀散文就要進行由此及彼舉一反三的想像、聯想和補充。把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融合在一起,豐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補文中的結構空間。

四、要體會散文的意境。

意境,就是作者把深刻的思想、動人的感情,透過生動的畫面表現出來,達到情與物融合、意與景交織,以喚起讀者的聯想,產生動人的'藝術效果。

1、融情於景,情景交融。

2、想象、聯想和象徵手法的運用

3、細處落筆,以小見大。

4、側面暗示。

五、要仔細品味散文的語言。(從修辭方法或者表達方式分析)

1、品味散文語言樸實自然美。

2、品味散文語言的含蓄美。

3、散文語言富有音樂美,具有詩情畫意,。

六、散文特點:"形"(材料)散而"神"(中心)不散6、從作者描寫的角度(聽、視、嗅、味、觸覺)。

語文知識作文 篇6

語文提分很困難,作文拉分最常見,仔細分析高分卷,原來裏面有訣竅。下面爲大家分享小升初語文狀物作文知識點,希望大家能夠認真學習!

狀物作文,是小學生作文訓練中的一個重要項目。所謂狀物,就是具體、形象地描寫物體的特徵、形態、色彩、質地等。這個物還應該包括動物、植物等類。由於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點,所以狀物的方法也不一樣。

(一)怎樣寫物品

1.抓住特徵

從大小、形狀、顏色、質地(製造材料)等方面,對所寫的物品仔細觀察。因爲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點,即使是同一種物品,也會有某些席位的區別,也有它自己的獨特之處。蛛蛛物品的特點寫,就是抓住了這一物品是區別於另一物品的地方寫。

2.按照一定的順序寫

(1)按總一分一總的順序寫。

(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間順序寫。

(3)有的物品,須按先外後內的順序寫,即先寫外表,後寫內裏的順序。

3.狀物需要想象和聯想

展開想象和聯想,不僅使所狀之物更加具體生動,還可以開拓作品的意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二)怎樣寫動物

大多數小學生都喜愛小動物,看了以後總想把它們寫出來來。到底用什麼方法,才能寫好描寫小動物的作文呢?

1.寫外形

首先,觀察小動物(包括昆蟲)的外形,一般是寫小動物的靜態。在觀察時,包括顏色、長相、個頭都要如實寫出來。其次,要抓住特點,不能面面俱到什麼都寫。三 是按順序:先整體一再局部一最後整體。概括寫整體,具體寫局部,用總分關係的句羣。最後,爲使描寫更形象、具體,要展開豐富的想象,恰當地運用比喻。特別 要注意提醒小學生“像——”、“猶如——”、“彷彿——”等喻詞的使用。

2.寫習性

寫小動物,還要細心觀察它們的動作、靜態和生活習性,這些是小動物的動態方面。例如寫它們吃食物、嬉戲的樣子,相互追逐爭鬥的情形,如何築巢、休息的情況,等等。

小動物也 感情、情緒,這要靠小學生從它們的叫聲和動作中,用擬人的方法去體會和想象,這樣就能寫出小動物的性格,顯示出它們的活潑和可愛,實際上也就寫出了小學生自己的感情。

(三)怎樣寫植物

提起植物,小學生的腦海力會出現許多花草樹木的樣子,但是要將平時熟悉的植物寫成作文,很多同學卻感到很難,有的覺得無話可寫,有的三言兩語就寫完了。怎樣 才能寫好植物呢?首先,寫前要細心觀察所寫的植物,並做觀察記錄。觀察時,先看整體的形狀(外形)特徵;再看顏色、枝葉的細部特徵及生長環境,並把所看到 的詳細情況記錄下來。其次,安排好寫作順序。

1.可以從整體到局部

先寫植物的整體特徵,再寫它的局部特徵。例如以主幹、枝、葉、花、 果等爲序,並突出寫其中的一兩部分。另外寫的時候,要求學生從各個角度去詳細地描繪、刻畫。例如描寫樹葉,就寫它們的形狀、顏色和給人的感覺等;描寫花, 就寫它們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臨其境。

2.按照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觀察

很多植物的生長、發育、開花、結果直至衰亡,每個時期的形態各不相同的,所以,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觀察。

3.寫觀察日記

小升初

可以用寫觀察日記的方法。來描述某種植物在一段時間裏的生長、發育情況。

4.以四時變化爲序

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季節裏割據特色,所以,還可以其四時的變換順序。

5.託物抒懷,借物詠志

寫植物,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外形和色彩的描寫上,還應該在文章中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感悟人生的哲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對美好理想的追求等等。用這種方法,要藉助例文進行必要的指導,培養學生豐富的聯想能力,在描摹植物形態的同時,賦予它們一定的象徵意義。

以上是爲大家分享的小升初語文狀物作文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同時希望大家能夠順利進入理想的重點中學!

語文知識作文 篇7

生活中處處都會用到語文,語文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學習語文的地方很多,能用到語文的地方更多,甚至在聊天中也能學到語文知識。

從小母親就教我“媽媽”兩個字,小時候覺得這兩個字沒什麼特別的,只是口頭上說說而以。長大後我才發現其實每個字或詞都有其意思,所以慢慢的,媽媽教我更多的詞語,教我的時候還教我那個詞的意思。五歲時哥哥本來說把他的球借我玩,後來又說不借,我去告訴媽媽,媽媽說:“你哥哥的行爲可以用一個詞概括“無賴”,它有兩種解釋(1)刁鑽潑辣,不講道理,耍賴;(2)遊手好閒﹑品行不端的人,也稱作無賴漢﹑無賴子。和他相近的意思是惡棍。就這樣我又學到了一詞語。

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有一天下課了,有一團同學圍在講臺,老師在講臺上指來指去不知道在幹什麼?我也走過去看熱鬧,只見大家互相討論着老師那個動作的問題,我好奇地問:“老師,您這動作說明什麼問題呢?”“哦,又有一個好奇者了,我的問題很簡單:地心引力是什麼嗎?”“不知道”!老師對我們笑了笑說:“地心引力其實是地球對物體的萬有引力,由於地球是球體,所以其方向指地心,故稱地心引力,現在大家明白什麼是地心引力了嗎?”“明白了”我的心也甜甜的,因爲自己的腦袋“詞庫”中又多了一個詞語,那就是“地心引力”了!

還有一次,母親和嬸嬸對話,媽媽說:“最近都沒有回家鄉了,改天一起回去,回去看看三婆現在怎麼樣了”。嬸嬸說:“三婆最近自言自語不知道說什麼,回去看看她也好。”我跑到媽媽身邊問:“媽媽“自言自語”是什麼意思呢?”“呵呵,你真是好學,自言自語的讀音是ziyanziyu,意思是:自己一個人低聲嘀咕,明白了嗎?”“明白了!”我又學到了一個新詞語,沒想到在聊天中也有收穫呢!

想要認識詞語就要從多方面去理解,從多方面入手。我們在生活中用到語文的地方多的是呢,比如:報刊、手機、聊天、遊戲等都可以學到語文知識,只要你有一顆好學的心。

語文知識作文 篇8

今天下午,我們先從宿舍到教室,來到教室第一件事就是,喝一杯水,然後我們站好隊,去五樓報告廳。

我們來到五樓報告廳,就進去了,首先我們按照老師的要求做那個位置,就做哪個位置。第一排,坐的是我們敬愛的唐校長,第二排到最後一排也就是三年級的學生和老師。語文知識競賽開始啦!第一個環節是朗讀課文,要讀的有感情。輪到我們班了,苑凱軒選了1~12其中一個數字,就讀起了課文,他讀的很有感情,把每一個字寫得清清楚楚。第二個環節就是說出關於題目上的10個四字詞語,輪到我們班了,第一個先說的是周彥佳,周彥佳直接說出了四個四字語,我真是佩服他,第二個是苑凱軒,苑凱軒直接也說出四個四字詞語,霍雨涵卻說出了兩個四字詞語。他們正好說出十個四字詞語。第三個環節是搶答,也就是提一個爲題按搶答鍵,回答對了,就加一分,回答錯了就扣一分。又到我們班了,他們團心協力又給我們加了一分。第四環節是按題目遍課文,又輪到我們班了,這次是霍雨涵遍課文,他的題目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我就知道是我們班的趙老師,因爲趙老師一那麼關心我們,還讓我們下課的時候,不要瘋跑,而要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靜下心看起書來。

該輪到第幾名,最終我們以經知道我們是第四名,就低下了頭,說:“沒關係,下一次一定要努力。”我們聽了老師的話,笑了起來。

這場語文知識競賽真是太有趣了!

語文知識作文 篇9

摘要:“知識樹”是指將各個作文知識點的序列歸整在一起,透過“樹形圖”的方式來呈現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係,透過“知識樹”來將與某個作文教學主題相關的所有知識點彙總在一起,將其應用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之中,有利於讓小學生建立宏觀的作文感官,爲靈活應用各個作文知識點打好基礎。本文將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探索,從幫助學習建立宏觀知識結構、提高學生語文習作能力、激發小學生的習作興趣三個角度來詳細闡述將知識樹應用於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知識樹;應用作用

作文教學一直都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效率最低、效果最差的教學內容,不管教師手把手教學生如何寫作文,還是以“解放學生”的思想來爲小學生提供充足的習作自由,小學生的習作能力都沒有明顯的提高。追本溯源,最根本的原因便在於小學生沒有建立穩固的、靈活的、可遷移的習作知識結構,也沒有掌握良好的習作技巧與習作知識。如果教師可利用“知識樹”來組織作文教學,那麼自然而然便可增加小學生的字、詞、句、段落、篇章的儲蓄量,學生也可在知識積累中瞭解篇章結構、語言句式等語文知識的應用方式,自主嘗試在本人作文中展開實際應用,從而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習作能力。

一、幫助學習建立宏觀知識結構

許多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都有這樣一個感受:同一種習作技巧,不管教師強調多少遍,小學生依然會在相同的問題中出錯,而大量重複性的習作問題則會逐漸消磨掉小學生的習作自信,導致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長期處於低效的循環狀態。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便是小學生所形成的知識和結構是碎片化的、不完整的,所以無法形成知識遷移能力。對此,教師應充分利用知識樹來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習作知識結構,爲學生靈活遷移習作知識做好準備。比如,在“寫一處自然景觀”作文教學中,筆者便以“知識樹”的方式來總結了寫景作文的習作要求。在本課教學中,筆者繪製了一棵知識樹,在樹幹中寫下“寫景作文技巧指導”,然後以六個枝幹來標註了寫景作文的六個習作技巧,即觀察爲基礎、善抓景物特徵、確定習作順序、做到動靜結合、抒發真情實感、善用優美語句。在每一個枝幹下,筆者也會細化每一項內容的具體內容,比如在“確定習作順序”中,筆者還以“小枝幹”介紹了寫景文章常見的空間方位順序、時間順序、地點順序這三種寫景順序,並用具體實例展示了每一種習作順序的習作效果;在“善用優美語句”中,筆者也介紹了擬人、比喻、類比、排比等修辭手法,以例句來讓學生感受每一種修辭手法的習作效果。

二、提高學生語文習作能力

小學生目前在作文中所存在的內容空洞無物、語序顛倒混亂、錯別字與語病較多、缺乏真情實感等問題都是小學生語文習作能力低下的具體表現,這些問題也直接導致我國小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比較低下。然而,“知識樹”是提升小學生語文習作能力的關鍵所在,因爲它能夠讓小學生靈活調動與使用自己在課堂上所學到的各個習作知識,每當教師佈置一項習作任務,他們便可回憶相關知識的“知識樹”,利用“知識樹”的各項內容展開有效習作,寫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作文。比如,在“寫觀察日記”一課中,筆者便以“知識樹”的方式來總結了觀察日記的三個習作技巧,即觀察要抓特點、重點;觀察要有順序,可以從上而下、從內而外,也可以從中心到四周;觀察既要有整體,也要有細節。在以“知識樹”強調了觀察日記的觀察要點與習作要點之後,小學生便可隨機選擇觀察對象,可以是一隻小動物,也可以是校園環境,還可以觀察一個人。在觀察中,小學生將會自然而然地思考觀察對象的特點,從整體、細節兩個層面來保證觀察的全面性,並且會及時記錄自己的觀察順序。在做好前期準備之後,小學生便要學習日記的習作格式,在日記中記錄自己的觀察過程。以“知識樹”來組織習作指導,可有效減少小學生習作學習的盲目性,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效率與習作能力。

三、激發小學生的習作興趣

長期的失敗經歷是導致小學生厭煩寫作文最重要的學習情感因素。若教師可以“知識樹”來提高小學生的習作能力,使小學生明確看到自己的進步與成功,那麼便可有效改善小學生被動、消極的學習態度,使其重新對習作學習產生興趣,並在此過程中建立自信,使小學生始終保持積極、進取的學習狀態,逐漸愛上語文習作。自從筆者以“知識樹”來組織作文習作教學之後,筆者發現越來越多的小學生都重新燃起了習作熱情。比如,在“寫童話”教學中,許多小學生雖然很喜歡讀童話故事,但是說到寫,卻顯得一籌莫展。爲了讓小學生了解如何寫童話,筆者以“知識樹”的方式分析了童話故事的文字結構、習作要點、習作技巧等多個內容,然後鼓勵小學生自主嘗試創作童話故事。在“知識樹”的引導下,小學生全面瞭解了寫童話的具體內容,十分有信心地展開了語文習作。許多學生表示,他們本來對童話故事的習作方式感到十分茫然,根本不知如何下手,但是,“知識樹”讓他們知道了童話故事包括什麼、如何寫童話故事、怎樣寫出來的童話故事更吸引人等等,使他們有一種“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恍然大悟之感。

總而言之,有多項研究證明“知識樹”是符合兒童認知特徵與學習思維方式的。將其應用於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之中,能夠提高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針對性與目的性,是提升小學生語文習作素養的重要方式。對此,教師應全面分析應用“知識樹”的要點與條件,以“知識樹”來促進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全面改革。

參考文獻:

[1]王慶欣.小學語文教學應幫助學生建立“知識樹”[J].遼寧教育,2015(11):73-76.

[2]湯金琴.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