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習俗作文

【推薦】節日習俗作文合集八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節日習俗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節日習俗作文合集八篇

節日習俗作文 篇1

說到迎接過年,官府在臘月二十三、一般農民在二十四、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祀活動後,便正試迎接過年的準備了。每年從農曆臘月七號就到除夕的這段時間被農民稱作迎春日。

春節是我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這個節日,在千百年來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爲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比如:壓歲錢、拜年、貼春聯、年畫、守歲、爆竹等。

傳說壓歲錢有家長偷偷的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可以有這些錢賄賂妖魔鬼怪或“年”,讓他們不再傷害小孩子。

節日習俗作文 篇2

廣西壯族的節日風俗豐富多彩,下面我就挑幾個有代表性的跟大家分享下。

歌婆節(歌墟)

壯族人民的歌婆節一般在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五月十二舉行。()它是壯族地區傳統性的羣衆活動。壯語稱“窩埠坡”或“窩坡”。屆時,青年男女從各地彙集在固定地點,每次一天或數天不等,一般有數百乃至數千人蔘加。各三五成羣互相對唱,這一組同那一組問唱,那一對同這一對唱答,並多是觸景生情、隨編隨唱。據文獻所記,“歌墟”始於宋代,明代的“歌墟”已與今接近。

婭拜節

廣西者寧、索烏的壯族每年4月屬兔的那天,都要殺一頭牛、一口豬、兩隻雞和48條魚,到婭拜山上祭奠壯族傳說中的婦女婭拜,禮儀十分隆重。相傳,婭拜是壯族山寨的頭領,她率領百姓與壓迫他們的官兵打仗,失敗後被殘殺。衆人把她埋在高山之巔,並將此山定名婭拜山。每年到她遇難那一天,壯家人都要祭奠她,表達懷念之情。

吃立節

“吃立節”是龍州、憑祥一帶壯族特有的節日。據說中法戰爭時,當地壯族人民因忙於抗擊外國侵略者而顧不上過春節,直到正月三十才凱旋而歸。爲了慶祝勝利,補過春節,當地人便把每年正月三十作一個節日來過,此後相沿成習。

壯族的節日風俗是不是很獨特,大家有機會一定要親自過去體驗下哦。

節日習俗作文 篇3

以巧果最爲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爲“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爲糖漿,然後和入麪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爲長方塊,最後折爲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

節日習俗作文 篇4

我家鄉的春節,大約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開始,小年,其實是大年的彩排,人們都慌神似的搶購過年必備的物品,如,蔬菜、水果、鮮肉等。

到了除夕,春節的高潮便到了。街上忽然涌現了許多“小賣部”,專門賺小孩子的錢,他們有的賣玩具槍,賣棉花糖,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小玩意,再我們這兒,這些都是新年的“特產”。

大年初一,小孩和老人都會起得很早,小孩是起牀磕頭掙壓歲錢,老人呢,負責發放壓歲錢,可忙壞了!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了,蠻熱鬧的吧!

節日習俗作文 篇5

同學們,你知道過春節有哪些習俗嗎?年前跟爸爸媽媽一起回老家過春節,加上從網上檢視資料,我知道了一些春節的習俗,你想了解嗎?

在我老家的很多地方,春節是從臘月二十三開始的,一直持續到正月十六才結束。有一段歌謠是這樣唱的“二十三祭竈王,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殺豬肉,二十七油漬漬,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熱黃酒,三十殺雞祭祖。”其實最主要的傳統習俗有這麼幾項:

祭竈王。臘月二十三也叫小年或祭竈節,是一項在中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現在民間有的地方還在竈間設有“竈王爺”神位,也有的竈王爺神像直接貼在牆上。這天晚上,民間講究吃餃子,意思是“送行餃子迎風面”。

掃房子。迎新首先要除舊,也就是年終大掃除。掃房子的時候,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

貼春聯:每到過年時,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春聯,俗稱“對子”,大都用紅紙書寫。一副副透着喜慶和熱烈的春聯表達了人們迎新納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願望。

倒貼福字:人們往往用一個“福”字來表達對福運、福氣、幸福的嚮往和追求。每當辭舊迎新的時刻,家家戶戶都要把“福”字貼在屋門上,意味着福氣進入家門。許多地方還倒貼“福”字,利用“倒”與“到”的諧音,寓意“福到了”。

守歲:也叫“熬百歲”。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大家終夜不眠,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壓歲錢:除夕守歲之時,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希望壓歲錢能驅邪免災,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壓歲錢寄託着長輩對晚輩的殷切希望和深情關愛,因此,要合理使用壓歲錢,把它用在學習上或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放爆竹:爆竹是春節中最具有過年味道的標誌,每當進了臘月,就能聽到各處不斷響起的爆竹聲,代表着春節已經來臨了。同時,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劈劈啪啪的爆竹聲辭舊迎新。燃放鞭炮是中國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拜新年:拜年是春節期間的重要活動,它與除夕夜的團圓飯一樣,是最能體現“年味”的春節習俗。初一起牀後,晚輩先在自己的家裏向長輩磕頭拜年,然後,由家中的長兄率領晚輩,去村裏其他人家向長輩磕頭拜年。從初二開始,就要上門給親戚拜年,在“過年好”的道賀聲中,拉近了距離,增進了親情。

節日習俗作文 篇6

春節到了,意味着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遊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春節纔算真正結束了。

節日習俗作文 篇7

五月初五端午節是華夏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它融浪漫與現實,詩意與快樂爲一體,深受人民的喜愛。端午節的習俗作文300字

端午————一個詩人的傳說,據《史記》記載,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於是遭讒去職,還被流放。後來,秦國攻破楚國京都,他心如刀割,便抱石投汩羅江,用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篇章。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熱熱鬧鬧,忙得不亦樂乎。而我最喜歡的就是包糉子了,我先學着媽媽的樣子將糉葉洗淨,然後取出三張糉葉,毛面相對,,再在上面放入1/3的糯米,入蜜棗和少許葡萄乾,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糉子根本難不倒聰明的我。可是當我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小孩子,接二連三的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媽媽“出手相救”,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我這才舒了一口氣,心裏一塊沉重的大石頭總算放了下來。經過了一些挫折,終於到了最後的步驟————扎棕繩,我把糉子捆了好幾圈,這才放心地交給了媽媽,不一會,糉子就煮熟了,一股清香鑽進我的鼻孔,再一品嚐,啊,粘甜有勁,回味無窮。

除了吃糉子這一習俗,小孩還要掛香囊。端午節小孩配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絃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科技在發達,時光在飛逝,但端午節的習俗不會改變,它將在神州大地上永遠流傳下去,越來越旺盛……

節日習俗作文 篇8

春節作爲我國的農曆新年,進入臘月二十三,也是送竈神的‘祭竈日’,人們趕集買竈糖,晚上急躁。臘月三十晚上稱‘除夕’這是一年最熱鬧的夜晚,外出着回家,一起吃年夜飯。人們一向有除夕守歲’習俗。家家門前張燈結綵,戶戶院內放鞭炮,接年迎喜神。正月各種慶祝活動到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才結束。初一俗稱歡慶日,迎春、祭祖、拜神、拜年。這是一天的活動,這天人們早起吃過餃子後。

幼者向長輩叩頭拜年,稱‘辭歲’長輩發錢給幼者稱‘壓歲錢’祝賀他們又長一歲。下午外出去親屬家拜年,然後再挨家挨戶拜年,相互問候,恭賀新年快樂。

春節快到啦,在我國民間有許多傳統的習俗。臘月二十三是小年,人們要吃麻糖的。傳說在這一天,竈王爺要去拜見玉皇大帝。

人們怕他說壞話,就給他吃麻糖,好封住他的嘴。臘月二十四是除塵,清掃衛生,取“除陳”的諧音,預示着來年除舊迎新的意思。二十五吃豆腐,取“抖福”的諧音。除夕要貼春聯、堆旺火、接財神,預示着來年紅紅火火,福旺財旺運氣旺。鄰國越南和我國習俗差不多,不同的是,十二生肖年中,過了年他們是貓年,有意思吧。

標籤:節日 習俗 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