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民俗作文

【精選】民俗作文錦集7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民俗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民俗作文錦集7篇

民俗作文 篇1

今天陽光燦爛,蔚藍的天空上飄着幾朵白雲,小鳥在枝頭上唱起了悅耳的歌曲。我們又盼來了一學期一次的外出綜合實踐活動。一大早,我們懷着興奮的心情踏上了旅途,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彷彿是那麼漫長。終於,我們到達了目的地——深圳市的錦繡中華和中華民俗文化村。

一下車,一陣陣悅耳的鑼鼓聲讓我們感到格外精神,我們排成一條條長長的隊伍,像一條條活躍的蛟龍一般,直接進入到錦繡中華的廣場……在主持人的精彩介紹下,我們迫不及待地想體驗一下傣族的“板鞋競走”遊戲,同學們蜂擁而至遊戲的現場,我也好不容易地搶得一個席位,樂壞了。一共有五支隊伍競走,每隊前面都站着一位老師,後面跟着四位同學,用手一個搭着一個的肩膀。遊戲開始了,看,有的隊伍想獲得第一名,還沒有做好準備就提腳走,結果動作不一致,整隊絆倒了,現出了狼狽模樣;有的隊伍不慌不忙,開始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後來越走越快;而我們隊不錯,一開始就一馬當先,同學們有默契地一左一右,協調有序地前進,其他隊伍也不甘落後,在後面窮追不捨,快要到終點了,真是緊張極了,“哎呀”一聲,我們離終點一步之遙,卻整隊倒下了,結果被後面的隊伍迎頭趕上。儘管我們輸了,但是每個人都笑開了顏……

剛吃過午飯,我們又來到中華民俗文化村,那裏由一個個民俗各異的少數民族村寨組成。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民族表演要數黎族了。那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竹竿舞、飛陀螺是他們的絕活。他們把精緻的陀螺放在手中,用靈巧的手輕輕一拋,陀螺就飛快地在盤子上旋轉,像一個翩翩起舞的小姑娘。頓時,全場人聲鼎沸,四面八方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還不時響起了讚歎聲。這時,那個拋陀螺的小姑娘的臉上洋溢着羞澀的笑容,露出了兩排整齊的牙齒。他們竹竿舞也頗受觀衆們的喜愛,幾個小姑娘在一分一合的竹竿中間來回蹦跳,猶如一隻只輕巧可愛的小白兔。看着她們蹦蹦跳跳的身影,我投予讚歎的目光。觀衆們看着躍躍欲試,紛紛手牽着手,跳了起來。文靜的我也情不自禁地跳了起來,但最終由於緊張,反應不過來,一次次地被竹竿夾住了腳,引起旁觀的人哈哈大笑。頓時,人們都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

接着,我們還觀看了佤族表演的甩髮舞、傣族表演的孔雀舞……這都是那麼精彩,真令人讚歎不已。

時間過得真快,已經是下午四時了,我們依依不捨地登上了返途的大巴,但是,今天別具一面的民族風俗體驗之旅,給我留下了永久的回憶,同時,也讓我對偉大的祖國的少數民族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民俗作文 篇2

傣族主要居住在西雙版納地區。這裏山川秀麗,氣候溫和,雨量充足,有大片的熱帶原始森林。森林裏棲息着珍貴的野生動物,大個頭的亞洲象和美麗的孔雀,都是這裏的“居民”

傣族主要從事種植業。傣族村寨有一幢幢竹樓組成。竹樓多爲兩層,樣式很漂亮,上層住人,下層沒有牆,存放雜物或關養家畜。

傣族的重大節日是傣歷新年——潑水節、入夏安居節(關門節)、出夏安居節(開門節)

傣族潑水節在農曆三月中旬,正值傣歷六月,是傣歷中一年的開始,所以潑水節就相當於咱們的春節。

潑水節期間,傣族人要到佛寺中向佛祖敬獻貢品,青年男女則要穿上漂亮的衣裳,走到街頭相互潑水嬉戲。按照傣族風俗,用清水潑灑可以洗去一年的污垢,祝福未來吉祥。

傣劇發源於有一定人物情節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經講唱,後吸收滇劇、皮影戲的藝術營養,逐步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形式。

傣族以大米爲主食,最具特色是竹筒飯。製作方法是將新鮮的米裝進竹筒後加水,放在火上燒烤,吃起來清香可口。

民風民俗作文篇四: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人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爲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爲,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說,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纔算心誠。

我的故鄉浙江和全國許多地方一樣,過年時都有一樣的風俗。如:

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飯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裏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着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除了這些以外,我的家鄉還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舉其中一個來說吧。

照田蠶

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

民俗作文 篇3

玉姐出嫁的日子,是舅媽請“算命先生”推算後才定下的。吉期選在農曆的2月23日。那天,我們全家一起牀,就早早地往玉姐家裏趕來。快走到她家時,遠遠地望見她家門前的場子裏坐了好幾堆人。我們便點燃了賀喜的鞭炮。大家聽到了鞭炮聲,只見舅媽趕忙從人堆裏迎了出來。我發現舅媽的雙眼紅紅的,像兩個熟透了的水蜜桃。我們坐下後,還沒喝完杯中的茶,我便迫不及待地去找玉姐,因爲我平時和她最要好啦!

誰知剛一跨進玉姐臥室的門,我便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只見玉姐趴在牀頭,肩膀一抽一抽地顫動着,原來她在低聲地啜泣。我這時纔想到舅媽紅腫的眼睛,肯定也是剛哭過的。哎!母女倆在一起相依爲命地過了這麼久,突然就要分離了,誰能捨得呢?

結婚,對於每個人來說,是個莊重而又神聖的日子。但對於舅媽和玉姐來說,那一天似乎來得特別早。玉姐出嫁那天,彷彿連天都亮得比平時早。舅舅和舅媽一大早起來,安排好了家中的事情,就朝着親家相反的方向走去了。他們不會忘記“算命先生”的叮囑:孃家父母必須向女兒出嫁相反的方向走,直到完全聽不見迎親的鞭炮聲和嗩吶聲,這就是我們這兒農村的“躲親”風俗。風俗乎?迷信乎?人們無法知道,但又不得不相信。“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嘛!爲了玉姐和健哥的幸福,舅舅和舅媽早飯就沒吃便遠遠地躲開了。我彷彿看見兩位飽經風霜的老人,雙眼滿含着眼淚,一邊留戀地回頭張望,一邊又惶急地向遠方走去……

我想:如此“躲親”,與其說是一種風俗,倒不如說是一種迷信!請鄉親們好好地想一想,這種“躲親”與新郎新娘的幸福又有什麼關係呢?只不過是“算命先生”愚弄人們的一套把戲罷了!希望明智的父老鄉親們儘快地革除這種愚昧的習俗,傳承那些具有高雅文化底蘊的“民風民俗”吧!作文

民俗作文 篇4

寒假開始了,轉眼間就要過年了,大人們都忙忙碌碌的準備年貨,而小朋友們也盼望過年。可大家知道過年有哪些習俗嗎?下面讓我來介紹一下吧。

在全國各地,每逢新年來臨,家家戶戶都有打掃衛生、清洗各種器具、被子等,這種習俗被稱爲“掃塵”因爲“塵”與“陳”諧音,所以新春掃塵有“除塵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每逢新年,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貼上一幅大紅春聯,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聽說這一習俗從宋代就開始了,一直傳到今天。在民間的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人們還喜歡在門、牆、窗花等地方倒貼“福”字。大家知道爲什麼要把“福”字倒着貼嗎?因爲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到了”,“福氣倒了”。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過年習俗之一。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着年夜飯,圍坐閒聊,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

小朋友們最喜歡的習俗就是放鞭炮和拜年。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牀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小朋友們能收到好多的壓歲錢,不過在此提醒小朋友們:壓歲錢可不能亂花哦!要用在學習上!

民俗作文 篇5

年糕這個名字大家應該非常耳熟吧。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它寓意着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古人用詩稱年糕:年糕寓意好運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

之所以叫年糕那麼當然它也有一個來歷。據說:春秋時期,吳王闔閭命伍子胥建築闔閭大城,建成後,大宴衆將羣臣慶功。只有伍子胥悶悶不樂,他料到吳王驕奢不防備越王勾踐和范蠡,國家遲早將亡。回營後他密囑身邊

隨從說:‘我死後,如國家遭難,民飢無食,可往相門(蘇州六個主要城門之一)城下掘地三尺得食。’果如所料,伍子胥後來遭誣陷身亡,吳國被越軍橫掃而滅。這時都城斷糧,餓殍遍野。隨從們帶領百姓前往相門拆城掘地,這才發現原來相門的城磚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做成的。從此,人們爲了紀念並銘記伍子胥的功績與忠烈,就在春節這一天家家吃年糕。聽了這段傳說我相信大家對年糕有了些瞭解吧!現在讓我來教大家怎麼做年糕吧!

先把許多的糯米,放入一個大的木桶在木桶下面開個洞,放上過濾網,用一個打塞子堵住放入冷水浸泡15至60分鐘小心翼翼把糯米洗乾淨,把水裝進大桶,再把蓋子蓋上;然後,往鍋裏倒水,將大桶放進去,用火燒15分鐘就可以出鍋了。出鍋後,開啟桶的蓋子,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鍋熱氣騰騰的粥。這樣子大米纔會更柔軟。這時候開啟那個蓋子水流湍急,這就是塞子的用途。

下一個步驟是把瀝乾水分的米飯倒到石磨上,拿起大錘,往米飯上用力地捶,還不時要翻來翻去,將糯米錘了幾下後再拿去廚房蒸,蒸了又捶,捶了又蒸,一個大大的酷似麪糰的米團出現在我面前。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是定型,往手上抹點油,再揪出一個米糰子,揉圓了,再壓出一個不大不小的餅來。過了十五分鐘,這個任務也完成了。奶奶把我們自己做的年糕切成段,煎了煎後,加上醬油,一道美味的醬油年糕就完成了。

民俗作文 篇6

民族村遊記

我們美麗的雲南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民族村是最能展現雲南特點的地方了。民族村位於昆明的.西南方,在美麗的滇池附近。

今年,我們就要去那兒春遊。下了車,我們看到了一座古色古香的舊城,旁邊寫着“昆明古城”四個大字。我們沿着石板路往前走,就來到了民族村。進去了之後,我看到了一個很大的圓形廣場,廣場的四周分佈着一些民族樂器的雕塑,有葫蘆絲、芋、笛子……還有一座臺子,導遊說那是敬酒臺,雖然我不知道那是用來幹什麼的,但我猜,可能是過節日的時候用來祭祀的吧。導遊還說,這個廣場叫民族團結廣場,象徵的民族之間的友誼和團結。我們還在廣場上玩起了“傳遞呼啦圈”的遊戲。

離開的民族團結廣場,我們來到了彝族村。彝族的房屋是用土和瓦做成的,冬暖夏涼彝族人把這種房屋叫做“土掌房”。進入寨中,我們看到了很多小夥子、小姑娘穿着彝族的服飾,手拉手地跳着舞,頓時讓人感覺熱鬧無比,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彝族人的熱情。接着我們來到了白族村。我看到了著名的“大理三塔”,它的周圍全是水,在陽光的照映下,大理三塔的影子倒映在水裏,看起來一模一樣。進到白族村裏,我看到白族的房屋很規整,全都是“三房一照壁”,還有一條條小路把他們連起來。進入蝴蝶園我看到了很多栩栩如生的蝴蝶標本,但卻沒見到活的蝴蝶。

我喜歡民族村,下次春遊我還要來。

民俗作文 篇7

春節的前幾天,家家戶戶都要清洗傢俱,拆洗被褥,進行大掃除,乾乾淨淨迎新春。早在堯舜時期,我國人民便有了“掃年”的習俗。它起源於古代人民驅除病疫的宗教儀式。逐漸演變爲年終的衛生大掃除了。到詔代,“掃年”之風盛行。“掃年”的風俗反映了我國人民愛勞動、愛清潔、講衛生的傳統。

農曆除夕,各家各戶的門上,貼上一個福字,傳說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年正月十五微服出巡,看見圍觀一幅漫畫,上面繪着一個赤腳女人抱着一個大西瓜,明太祖看了,卻對此產生誤會,以爲鎮上的人有意取笑他的馬皇后,明太祖把這件事暗記在心上,下令凡沒參與嬉笑的住戶在門上貼一個福字。軍士們便以此爲據,到沒貼福字的家裏提人。從此以示安分守己。這種從避嫌變祝福的善良直流傳至今。

盼着、盼着終於盼到了快樂的新年,除夕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飯,飯後我與哥哥姐姐一起放炮,一顆顆五顏六色的火花飛昇降落,猶如天女散花,又好像信號彈飛上天空,忽明忽暗,把夜幕裝點成鮮花的世界。在有幾分鐘便是十二點了,掛好鞭炮,媽媽喊:“十二點了放鞭炮啊!”爸爸點燃了鞭炮,震耳欲聾的聲音迎來了新年!

每到春節最令人難忘的是拜年等,到大小年統統拜完,年味就像硝煙一般。

第二天,天剛亮,我就被炮聲驚醒了,我穿上新衣服,和爸爸媽媽一起貼春聯,貼完後顯得喜氣洋洋,我們兄弟姐妹一起放炮,熱鬧極了,每一個人都應該以新精神來迎接新一年到來。

人生最有趣的事,就是辭舊迎新,因爲人類的最高願望就是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