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民俗作文

【精華】民風民俗作文錦集8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民風民俗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民風民俗作文錦集8篇

民風民俗作文 篇1

我的的老家是浙江的臨海,有許多與別的地方不同的習俗:過新年、元宵節、中秋節.

快過年了,人們紛紛從全國各地趕回家鄉過大年.家家戶戶都喜氣洋洋,掛上了紅紅的燈籠,貼上了紅紅的春聯.

除夕那夜,全家人(包括爺爺奶奶)都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家家戶戶就開始放煙花爆竹,一走出門,便聽見了震耳欲聾、驚天動地的爆炸聲,從四面八方此起彼伏的傳來.這聲音把我嚇了一大跳:嚇得我趕緊用手捂住耳朵!這聲音大得,連說話聲都被淹沒了,不得不讓人大聲地喊.之後,我看着滿天迷人的煙火,每個煙花,都像朵花,大的、小的,形態各異、五彩繽紛,真叫人看的眼花繚亂,簡直就像杭州西湖的“煙花節”.

在我們浙江臨海春節一般都是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八止.大年初一那天天還未亮,我就被鞭炮聲吵醒了.天剛矇矇亮,只見家家戶戶都在忙着插燭焚稥,用茶果祭祀天地,家堂祖先.在初一那天還有許多禁忌:不準掃地吧,不準將水倒出去,不準動刀······

還有,我們那兒過元宵節不是在正月十五,而是在十四那天過.元宵節那天你猜我們吃什麼?湯圓No!No!No!不是湯圓,在我們哪兒吃的是“羹”,它是將一大堆原料攪拌成的,都是薏米漿爲主,再放芥菜葉、豬肉末、豆腐乾······攪合在一起,攪好了之後,就用小火慢慢煮,最後調味出鍋,因爲做羹的原料很多,所以通常都是一煮就是一大鍋,這夠全家老少吃好幾頓呢!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風”.各地的風俗,各有各的特色;各地的節日,各有各的過法.因爲有了這樣的不同,節日纔會變得非常有趣.你家鄉的風俗,又是怎樣的呢?

民風民俗作文 篇2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地方不同的。,就讓我帶大家走進廣東民風民俗大觀園吧!

涼茶

廣東人最愛飲涼茶,涼茶是身體的保險公司,

有病服即能治病,無病服也能防病。如若成人月內不飲幾杯涼茶(多爲王老吉),嬰幼兒2—3天不服七星茶,就身體健康沒保障。

竹蔗茅根水是廣東涼茶,有清熱下火,生津止渴,潤肺排毒之療效。

常用的五花茶、夏桑菊、王老吉等涼茶,由味苦性寒之藥物組成,適用於四時感冒、頭痛發熱等積滯之症。王老吉的藥性最爲寒涼,五花茶和夏桑菊平和。小兒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流之藥物組成,適用於小兒感冒發熱、煩躁咬牙等症。適用於體質強壯、素來火旺溼盛、經常咽喉腫痛、大便乾結、舌紅苔黃膩者。,喝過涼茶的外地人唯一的感受字“苦”!我喝涼茶的,喝一口,一下子就塞進去好

幾片陳皮去苦。

廣東迎春花市

廣州美稱“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爲世人所矚目。春節,廣州的大街小巷都擺滿了鮮花、盆桔,各大公園都舉辦迎春花展,是除夕前三天。各主要街道上搭起綵樓,拱起花架,四鄉花農紛紛涌來,擺開陣勢,售花賣桔,十里長街,繁花似錦,人海如潮,鬧到初一凌晨,方纔散去,這廣州特年宵花市。

廣州種花爲業,已有100o多年的歷史。早在五代南漢時代,珠江南岸莊頭村一帶,就有素馨花田,南漢王劉悵的寵姬素馨莊頭的種花女。金桔象徵“大吉大利”。與其相類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佛手果,形似指掌,信徒虔誠膜拜,飄逸肅穆,深爲善男信女所垂青。

每年臘月初,市面上有從福建漳州運來的大批水仙頭,買回後,精心培植,對水溫和日照的調節來花期。水仙花也能解人意,常常就在除夕閤家吃團圓飯時,或在正月初一的爆竹聲中依次開放,這情景給無窮的樂趣。俗語說,“花開富貴”,這正巧取了個好兆頭。加上水仙花外形清秀、亭亭玉立,香氣襲人,家家必備。

,廣東民風民俗。比如:煲湯

舞獅、種四方竹,地方舞牛的……地方的民風民俗不同的,都等着去它呢!

民風民俗作文 篇3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五十六朵鮮花一齊綻放,每朵鮮花都有着不同的民風民俗,最吸引我的還是傣族。

對於我這種業餘“吃貨”,最先要乾的事就是品嚐傣族的獨特小吃——竹筒飯。將新鮮的竹節砍下,將糯米放在竹節裏,加水侵泡若干小時,用芭蕉葉或乾淨的甘蔗葉將筒口塞住,放到火上烤,再將竹筒放在平整的木板上,輕輕敲擊,剝去竹筒的薄皮,便獲得一條圓柱形的米飯。傣族的竹筒飯美味菜譜,將糯米放入竹筒裏烤熟,融入糯米香、青竹香於一體,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風味食品。

傣族是一個盛產竹子的民族,所以除了竹筒飯,就連他們住的房子都是竹樓。之所以用竹子,是因爲竹子可以防酷熱和溼氣。

如果你是陽曆的.4月13日至4月15日到傣族來遊玩,那麼你要小心啦,因爲這是傣族在過新年——潑水節,所以稍不留神,就會成爲“落湯雞”!到了潑水節,傣族的男女老少就穿着節日的盛裝,挑着清水,先來到佛寺浴佛,然後就開始互相潑水,你潑我,我潑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開,它象徵着吉祥、幸福、健康。大家互相潑啊潑,到處是水的洗禮、水的祝福、水的歡歌,朵朵水花在串串笑,潑水節成了歡樂的海洋!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所以在潑水節自然也少不了舞蹈,孔雀舞優美、雅緻、抒情,孔雀舞是傣族舞蹈的靈魂,舞蹈以孔雀的各種姿態爲基礎,在去與美的再創造中,集中凝集傣族兒女的審美旨趣。還有不少的舞者盡情的揮灑自己的即興之作,有的邊跳邊唱,有的甚至邊跳邊喝酒,如癡如醉,不拘一格,連續跳上幾天似乎也不會累。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傣族雖然是少數民族,但他們的熱情、古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精美的服飾裝點着這片土地,裝點着傣族人民幸福美滿的生活。

民風民俗作文 篇4

我的家鄉——寧鄉,這個小縣城坐落在湖南省長沙市的西部,這裏雖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衆,但家鄉的閃光點常吸引人們的關注。其中,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民間傳統習俗就是其中的亮點之一。

節日的氣氛最能體現出傳統習俗的魅力。

我們這兒的第一節日就是春節。春節還沒到,家家戶戶進入臘月後會陸續殺豬,特別就是在農村裏,殺豬後會請村裏人大吃一頓。我的家鄉除夕定會吃雞、魚 、肉這三樣菜,雞必須是雄雞,將它整隻清燉,出鍋裝盤時要讓頭昂起,不僅喻義“步步高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節後的又一輪高潮無疑就是元宵節了。元宵節吃元宵,當然就是必不可少的了。軟軟的白麪裏裹着一團又香又可口的夾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裏慢慢融化開來……元宵節時,什麼事都圍繞着“圓”,那麼自然就離不開燈了,家鄉有一個持續了好多年的習俗——燈會。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總會亮起“徹夜不眠”的紅燈籠,爲家鄉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正是因爲這樣,每次燈會,現場都擠滿了人,真可謂就是人山人海!所以,後到的我無奈極了。

……

我的家鄉雖是個小縣,但卻有着幾千年濃厚的文化底蘊,承載了祖先流傳下來的民風習俗,爲中國增添了一份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地方特色。

民風民俗作文 篇5

一是我們江西特色餃子,我們每一次過除夕都要包各色各樣的餃子,有綠豆餃子,有韭菜餃子,還有豆腐餃子,甚至還有辣椒餃子等讓人目不暇接。讓人吃了還想要再吃一口。在除夕的酒席上啊,必須要有魚,有魚了還不能吃。有人會問不吃幹嘛呢?因爲我們江西人把魚留在桌子上表示年年有餘,要是把魚吃了那不成了年年沒餘了嗎?

二是抓週,抓週這個詞大家可能沒有聽說過。抓週的意思就是慢一週歲的人都要抓週。先拿一個大一點的盆子,讓那個小孩子坐上去,上面放上本子,玩具,計算機,一些東西。我們在門外打爆竹,那個小孩子開始抓,要是抓到本子那他長大以後肯定是一個學習非常好的人;要是抓到的是玩具他長大以後一定是非常貪玩的一個人;要是抓到計算機的話他長大的工作一定是計算機。讓後我們趁他在抓的時候扔錢給他們,要是小孩子不拿錢的話,我們大人都把錢放到他的手上。因爲我們都想要他長大以後做個有錢的人。

民風民俗作文 篇6

中國剪紙藝術是一門古老的手工藝術,也是我國一種優美的民間藝術,有着悠久的歷史,它根植於廣大人民羣衆之中,歷來爲人們所喜聞樂見,流傳至今已經有近兩千年的歷史了。

剪紙藝術作爲民俗的一部分,在民間正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存在、發展着,時至今日它的旺盛的生命力得到了極大的顯示。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一把剪刀,一張小紙,就能裁出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剪紙作品。

如小狗、小羊等十二生肖之中的動物,它們各個惟妙惟肖,猶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

在春節這個喜慶的日子裏,我們就能在各家各戶的窗戶上看到各具特色的剪紙作品――窗花。

民風民俗作文 篇7

說到湖南湘西,你也許會想到沈從文的書、黃永玉的畫、宋祖英的歌。湘西不但人傑地靈,而且山環水饒,它還有一個神祕的苗寨。在湘西的苗寨裏,有熱烈激昂的歌舞,精美絕倫的服飾都會讓你驚歎,肅然起敬。

走進苗寨,迴盪在山谷間的是歌聲,鼓聲,讓你彷彿置身於人間仙境。再走進一些,你就會看到一場精彩紛呈的“大苗鼓”表演,打鼓的都是些相貌俊俏的小夥子們。你看!他們身着有領的對襟,衣短袖窄,安佈扣七扣,褲大而短,衣服的顏色都是深毛藍,湖藍色的。據說苗寨的男生一般都是這樣的打扮。而“打苗鼓”可是苗族部落的象徵,見到賓客就跳“迎賓鼓”,逢年過節就跳“四面鼓”婚嫁迎娶就跳“猴兒鼓”。小夥子們個個神采奕奕,好像有使不完的勁,他們把鼓敲得震天響,遊客們沒有一個不被這樣的鼓聲所感染!

苗寨的姑娘們更是漂亮得叫人不敢正視。她們眉目清秀,麗質盈盈,嫵媚的笑容像花兒一樣綻放在青山綠水之間。奇了!怪了!沒有樂器,她們載歌載舞時仍可以聽見清脆的伴奏聲。哦,原來是她們盛裝上的飾品,銀光閃閃的小鈴鐺,盛裝打扮的“苗家新娘”,頭戴青帕銀鳳冠,蘇山耳環吊兩邊,頸圍銀項圈,身披銀披肩,滿襟繡花又滾邊還配銀鏈銀鈴銀牙籤。這樣的盛裝配上優美的舞蹈,真是一場超級的視覺盛宴。

小夥子們的鼓聲,姑娘們的舞蹈還有他們的笑容,無不向我們訴說着苗寨人民綿延千年的激情。當我陶醉在這美麗的古老童話世界時,卻被一位苗家女孩拉進了舞蹈圈裏,原來他們的舞蹈還要和遊客互動的,我們就以大鼓爲圓心,圍成一個大圓圈,隨心所欲地載歌載舞,好不快活!舞蹈結束後,大哥哥大姐姐們用“地灰”往我們臉上抹,據說這是苗寨人對遊客們的祝福和喜愛,臉上的“地灰”越多就表示他們越喜歡你,結果,我被抹成了“貓王”,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熱情好客的苗寨人,他們的服飾,歌舞都具有獨特的地方性和濃厚的文化底蘊,這也是吸引八方遊客的魅力之所在。

民風民俗作文 篇8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裏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高興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爲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爲,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說,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纔算心誠。舊時,從春節子夜開財門起,就有送財神的,手拿着一張紙印的財神在門外嚷着:“送財神爺的來啦!”這時屋裏的主人,爲了表示歡迎財神,便拿賞錢給來人,送財神的口中,當然總免不了要說些吉利話。例如:“金銀財寶滾進來”啦!“左邊有對金獅子,右邊有對金鳳凰”啦!等等之類的口彩。另外還有一種就是裝扮成財神爺的模樣,身穿紅袍,頭戴紗帽,嘴上掛着假鬍子,身上揹着一個收錢的黃布袋,後面跟着幾個敲鑼打鼓的,挨家挨戶地去散發財神爺像,以便討賞錢。每到人家門口,就唱起:“左廂堆滿金銀庫,右邊財寶滿屋堆。”一大堆討吉利的話,不絕於口,直到主人歡喜地接過那張紅紙財神爺像,給他們些錢,扮財神的這些人,連聲道謝之後,就起勁地敲打一陣,在咚咚鏘鏘的鑼鼓聲中,轉到別家去了。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裏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南方人還在祭祖之後,檢視曆書上所載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燈籠火把,提壺挈酒,奉香鳴爆竹,開門出行,迎接喜神,稱“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尋”,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爲趨吉、祈求神靈保佑一年百事順遂。除夕守歲是整夜不睡、通宵達旦的。是夜,主婦們忙着掛燈結綵,張貼春聯,剪窗花,貼年畫,紅紅綠綠把房子裝飾得花團錦簇,爲節日增添了濃郁的氣氛。孩子們最盼望的事也許就是壓歲錢了。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裏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裏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後伸手要紅包。甚而追討到爺爺媽媽的臥房,一齊跑到牀沿,大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摸索,最後把老祖宗的紅包挖掘出來,大家搶掠一空,才呼嘯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認爲這是新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

人們的傳統觀念,總是喜歡在過年時,多討些好彩頭,希望一切順利,這其中有許多舊習俗。如各地都有禁止使用掃帚之俗,以爲新年使用掃帚將會把運氣掃走,掃去財運,新的一年會難交好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裏邊。爲使此俗流行,還定正月初一爲“掃帚生日”。新年也不可罵孩子,說話必須特別留意。如果小孩子粗心大意砸碎了飯碗,大家也絕不罵他,反而說他“歲歲平安”,因“碎”“歲”諧音衝一衝不祥的氣氛。新年裏,大人最怕小孩子說溜了嘴,開年講些不太吉利的話,除了橫關照豎關照,有的地方還用塊紅布或草紙向孩子們口上揩抹,其意思是把嘴當作屁股,即使說出不吉利的話來,也等於放屁。還有的人把橘子、荔枝置於枕邊,叫做“壓歲果子”。橘子、荔枝諧音“吉利”,以求來年大吉大利。有的地區還有一種習俗,就是偷財神爺像,而且偷到後要把它藏在褲襠裏,以取“財神入庫(褲)”這句成語的意思。在這些異想天開的趣俗之中,埋藏着歷代多少勞苦百姓獻媚命運之神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