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家風作文

有關小學家風作文四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家風作文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小學家風作文四篇

小學家風作文 篇1

在家裏,我總是喜歡在田野裏跑,喜歡在那裏抓魚、拔草,把自己弄得一身灰。那時候,我不知道什麼是好的家風,就知道撒野。

那時候的我可會玩了,洗澡玩泡泡,手工貼弟弟背上,給弟弟扎辮子,玩水槍,打枕頭,潑水等,這些事情都少不了奶奶的批評聲。

我還記得有一次,我用顏料在牆上畫房子,幾朵雲在上面飄,還把兔子畫成了藍色,於是媽媽對我進行了家風教育。

從那以後,我開始不去田裏,開始自己一個人在家,向奶奶學做菜,自己打掃房間,做完手工自己打掃。一個人看書、畫畫,好好學習,奶奶忙的時候幫忙帶弟弟,不亂塗亂畫,我自己扎辮子,自立多了。

就這樣,我的家風變好了,不再調皮搗蛋,而是更加乖巧和勤勞。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這些都讓我們成長了,不再是那個調皮搗蛋的小毛頭了。

小學家風作文 篇2

我一直覺得她不夠愛我,她只是供我吃穿用度,可是從來不會認真的關心我。即使是我再疼再難過。

看別人的文章裏總是抒發母愛:母親半夜爲自己蓋被子,爲自己雨天送傘……可我從未在陰沉雨天中看見她的身影。記得有次雨天,滂沱的大雨像是要把世界淹沒一般。學校的路又被家長的車堵得擁擠不堪。看着他們臉上焦急的模樣,我多希望她也可以爲我在門口等待:我又忘記帶雨衣了。於是我只好頂着徹骨的寒風奮力往家趕,渴望感受家的溫暖。

我幻想着她見到我滿身狼狽的摸樣,會驚訝,會心疼。我甚至覺得在下一個街角會看見她焦急等待的背影。我曾向她抱怨過,曾告訴她我想她來接我。可我的要求總是被她冷漠的話語打斷:“只是下雨而已,別的沒有家長接的孩子,不也是回來了麼……”

是啊,別人都可以,可我爲什麼不行?只是我太矯情而已。

就像那次體育課跑步,偌大的操場只有一羣孩子在迎風奔跑。五六圈下來,我們都很累。回到家,她依舊在進進出出的忙碌着,絲毫沒有注意到我額前一縷縷被汗水浸溼的劉海和鞋上的塵土。我向她講述體育課的悲慘遭遇,她只是淡淡的:“我還以爲怎麼了呢,看你一副累得不行的樣子,只是跑步而已,吃飯。”……

於是此後無論再苦再累我都不會說一句。我要證明給她看,我可以。

後來看見她轉的一篇日誌:“堅強是一個人、一個家庭莫大的財富。無論有怎樣的困難和苦痛,都可以笑着面對。學會堅強,就不會受傷……”

我在晶瑩中明白:原來她愛我,只是用另一種方式來付出。她在教會我如何堅強,因爲害怕我受傷。我終於理解爲什麼妹妹自己摔倒了她不准她哭,她生病了從不說疼:一切都只是因爲那所謂的堅強的家風。

小學家風作文 篇3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也就是說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我們家的家風是:好好做人,謙虛做人。家人們從小就教育我怎麼做人。

爸爸教我守信。一年級的一個星期天,因爲我表現好,所以爸爸讓我玩了一個小時的電腦。由於玩的太高興了,玩着玩着,一不小心玩的超時了。爸爸走過來,一下子關了電腦,我說:“爸爸,別這麼小氣,再讓我玩會兒唄。”爸爸回答道:“孩子,不是說不讓你玩電腦,如果你以後做事還這樣不守信,就沒人會相信你的。”

媽媽教我謙虛。二年級的一次考試,我考了全班第五名。我得意洋洋地回家,告訴了媽媽這個好消息。媽媽誇了我幾句,還說:“孩子,下次還要繼續努力,要記住‘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這句名言。”

姑姑教我誠實。有一次,我和幾個小夥伴在家裏玩,我一不小心打碎了姑姑最心愛的花瓶,姑姑問我們是誰打破的,我怕捱打,就沒有承認。後來,我發現自己的做法是不對的,就向姑姑道歉,姑姑原諒了我,並意味深長地說:“花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誠實不誠實,如果你不誠實,以後就沒人願意和你做朋友。”

家風是潛移默化的',好的家風也是正能量的一種表現。正因爲有家人從小對我的教導,在我成長的道路上循循善誘,培養了我的優秀品質,才能使我成爲一名懂禮貌的孩子。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禮儀之邦的美稱,而作爲祖國的未來,我更應該把這種精神發揚下去,才能夠做到無愧於祖先,無愧於父母對我的教誨。

小學家風作文 篇4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校有校訓,家有家風。說起家風,楊樹桐老先生認爲: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長期以來形成的能影響家庭成員精神、品德及行爲的一種傳統風尚和德行傳承。每一個成功人士的家庭都保有一個優良的家風。

我家索然不是什麼書香門第,傳承世家;但是我家也一直保持着一個優良的家風——百善孝爲先。

打記事起,媽媽就教育我要懂得孝敬長輩、孝敬父母。媽媽不單單是這麼教育我,她和爸爸也是這麼做的。

媽媽姐妹四個,她在家排行老三,雖說年齡不算最大的,但是卻是姐妹四個當中付出最多的。聽姥姥說,媽媽小學沒畢業就退學了,當我問起原因時,姥姥總是笑笑說:“你媽當時上五年級,過年時發獎狀,別人都有,就你媽沒有。你媽氣不過就不上了。”現在姥姥和阿姨們還在相信着媽媽的這個善意的謊言。

可又有誰知道媽媽的苦衷呢?當時姥爺在部隊當兵,姥姥一個人拉扯着四個孩子。最大的孩子馬上就要上高中,學業緊,也正是需要錢的時候,最小的孩子纔剛剛上小學,什麼也不懂。姥姥就靠着做豆腐、賣豆腐賺來的錢養家餬口。每天起早貪黑,累的腰都挺不直,媽媽實在看不下去就輟學了,和姥姥一起做豆腐、賣豆腐,供三個姐妹上學。

媽媽用她自己的行動一直感染着我,感染着整個家庭。媽媽總是教育我說:“烏鴉知道反哺,小羊知道跪乳;人也一樣,要懂得孝敬父母、孝敬長輩。”其實我也一直是這樣做的。

姥姥家的田地裏有活,我就和爸爸媽媽們去幫忙;每次去姥姥家玩,我都會幫姥姥刷碗、洗衣服、提水,幹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

奶奶在早些年去世了,爺爺一個人在外面工作,爸爸總是在空閒時間去看他,給他帶一些蔬菜水果過去,陪他聊聊天。

這就是親情,這就是愛,這就是孝敬。人活在世,要記住:百善孝爲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