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家風作文

【精品】小學家風作文四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家風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小學家風作文四篇

小學家風作文 篇1

媽媽說:“家風,即家教也。”

爸爸說:“家風,即規矩也。”

我說:“家風就是我從小受到的家庭教育,耳濡目染後形成了我的小小人格。”

我爺爺愛看書,到現在還是每天書不離手。從小,他就教我:仁、義、禮、智、信。他總是和我說:“做事得先做人。”仁,需要我有寬厚的胸懷,與人相處懂得尊重和謙讓。義,需要我有正義感和助人爲樂的精神,同學朋友有困難得幫人一把。禮,需要我懂禮儀,中華是禮儀之邦,懂禮貌會禮儀,尊老愛幼。智,需要我熱愛學習,在書本中汲取營養,在學習中成長。信,需要我誠實守信,真實可靠,重承諾,不說謊。爺爺說:“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流傳了幾千年,我們應該繼承他並傳承下去。”爺爺說的時候,眼睛特別有神,他看着遠方,似乎有種神奇的力量,我覺得此刻的他特別帥,很有力量,而我也樂於聽取他們的一言一行。雖然我才10歲,但是也能感受到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對我的期望。也許,他們期望我當上班幹部;也許他們期望我可以成績名列前茅;但是我覺得他們最希望的是我成爲一個具有“仁、義、禮、智、信”的人。

突然明白,這是家人對我的期望,也是我自己的願望。我雖還小,但我願意繼承。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更加出類拔萃!將來有朝一日,我長大了,也會把這五個字分享給更多的人。

小學家風作文 篇2

"一戒晚起;二戒懶惰;三戒奢華;四戒驕傲。既守四戒,又須規以四宜:一宜勤讀;二宜敬師;三宜愛衆;四宜慎食。''這是我家的四戒四宜的家規,每一條都必須銘記心中。

有一次,老師宣佈單元考試就在三天後進行,同學們都眉頭緊鎖地埋頭複習當然,我也不例外。

三天後,老師把試卷發下來了。我開啟試卷稍微看了一下,想:喲,大簡單了!對我來說真是張飛吃豆芽一一小菜一碟呀!可我也顧不上多想,馬上拿起筆,做着試卷。頓時,教室裏變得鴉雀無聲,靜得連一根針掉下去都能聽見。

除此之外就是同學們寫字的''沙沙沙''的聲音。同學們有的託着下巴,認真思考着,有的拱着背,有的測着腦袋,同學們都緊皺眉頭在努力地想着。而我不同,我正心不在焉地做着試卷。

不一會兒,我就把試卷全部做好了。我擡起頭,發現同學們都愁眉苦臉的,心想:這麼簡單的題目需要這樣嗎?哼!

"時間到!收卷!''老師大聲地說。我們依次把試卷交給老師。隨着下課鈴聲的響起,同學們有的高興地走出去,有的慢吞吞地站起來,眼睛還盯着試卷,還有的趁老師還沒到就急忙添上幾筆……

第二天,試卷發下來了,可上面的分數卻讓我大吃一驚,我想:這道題目這麼簡單,我怎麼可能做成這樣。我像丟了魂似的,呆呆地坐在那裏。

"丁零零''突然下課鈴響了,是它救了我,不然我會更尷尬。

回家之後,我把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爸爸,爸爸意味深長地說:"勝不驕,敗不餒。你就是忘記了自己的缺點,纔會有驕傲,以後不能再驕傲了!''"我知道了。''我慚愧地低下頭說。

家風就是一個家族的面貌,我要好好牢記長輩傳給我們的好家風。

小學家風作文 篇3

如果家是一盞蠟,那麼家風就如蠟燭的燈心;如果家是一條小路,那麼家風則是照亮我們前進的路燈;如果家是一條船,那麼家風一定是它的船舵。“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家風是一個家的一種道德標準,就如同糧食一般,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成分。在我的家裏,也有家風,它教會了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有誠信的人。

做人要有誠信,媽媽經常教育我要誠信待人。記得有一次,我和樂隊的一個新進來的同學約好了在樓下的小廣場教她打鼓,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中午卻下起了大雨,本來我把這事忘了,一看到下雨了纔想起約好了的事情,我趕忙穿上鞋準備走,可我又想:如果我去了,那個同學沒去怎麼辦?媽媽說:“你還是去吧!假如你不去,她去了怎麼辦?那同學們一定會認爲你是一個不守信的孩子。”“好吧,我去。”到了小廣場,雖然那個同學沒有來,但我放心多了,因爲我是一個守信的孩子。

著名的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爲受到感染,左右着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從而也足見家風的重要了。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我們。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

小學家風作文 篇4

家風是什麼?是一個家庭好壞程度的表現,每個家庭的家風都不一樣。爺爺說好的家風,它猶如一罈久釀的酒,清香甘冽;奶奶說好的家風,它好像一壺新沏的茶,醇厚芬芳;爸爸說好的'家風,它彷彿一副祖傳的畫,連城之璧;媽媽說好的家風,它宛若一朵剛開的花,芬芳撲鼻。

我們潮汕有一句俗語:“屋檐水,點點滴,點點無差齊。”這句老話的意思是:人生代代如屋檐水般,點點滴滴不差齊。只有我們對長輩心懷感恩,晚輩也纔會對我們心懷感恩,優良的傳統才能世代相傳;也只有人人心懷感恩,孝敬長輩,才能夠培養淳樸的家風,教育後代。

我們“韓氏家訓”就有一句“賢良爲本,百行孝先”,我家的家風就是“孝”,家裏每個人都有一顆孝敬長輩的心。

記得太姥姥住在我家的時候,奶奶總是像照顧嬰兒一樣,侍候着生活已完全不能自理的太姥姥。每次吃飯時,奶奶總是小心翼翼地喂太姥姥吃;晚上睡覺時,奶奶爲照顧太姥姥都沒辦法睡個安穩覺。奶奶一直這樣服侍着太姥姥,直到好幾年後太姥姥過世了。當大家都在誇奶奶時,她總是笑笑說:屋檐水,點點滴,點點無差齊。

“屋檐水,點點滴,點點無差齊。”這話說得真沒錯,家裏的好榜樣不只是爺爺奶奶,還有我的爸爸媽媽。每次奶奶生病了,都是媽媽第一時間帶她去看醫生,不分白天黑夜地照顧着她,直到奶奶的身體恢復正常。我們每次吃飯的時候,爸媽總是將好吃的夾給了爺爺奶奶,尤其是吃魚的時候,魚肉總是夾到爺爺奶奶的碗裏,當然還有我的碗裏。

我想:雖然我現在還小,還不能把“孝”表現到極致,但可以在學習上不斷地努力,讓自己的成績不斷地進步,讓爸爸媽媽少操點心;在家裏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給長輩捶捶背,和長輩說一些貼心話。

“屋檐水,點點滴,點點無差齊。”爸爸媽媽就是這樣在生活中,點點滴滴地將好家風傳承給我,影響着我、塑造着我。我要爭做一個傳承好家風、有孝心的小暖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