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國學作文

實用的國學作文錦集10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國學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國學作文錦集10篇

國學作文 篇1

衆所周知,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民族。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讓無數的中華兒女爲之敬仰,爲之驕傲!然而,豐富多彩的,多元化的傳統文化卻遭到越來越多人的誤解。

當今國學更多的被誤認爲就是儒學,更多的人其實只是在放大儒學,並非真正發揮國學。其帶來很大的負面效果,直接影響着當代人對多元化傳統文化的誤解,特別是學生。導致他們將個人追求和興趣鎖定在不一定適合自身發展的仕途或錢途上。要真正有效果地發揚中華國學,重塑中華文化,使中華文明再獲輝煌,國人必須正確認識國學。

國學,實乃“一國之學問”。中華國學不單單指儒學,其包括了諸子百家,顯學隱學,廟堂江湖,正史野史,主流民俗的一切智慧與建樹。

正確認識國學,我們可以發現,如果中華國學是一片生機勃勃,廣闊無際的森林,儒學是一棵最高大,最茂盛的參天大樹。但我們不能因爲一棵樹,而忽略了整一片森林。儒學是中華文化這頂華麗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我們喜愛它,崇拜它,可我們不能沉迷它,更不能只看見它而忽略了皇冠上其他的金銀珠寶。縱使再好的東西,都有不好的一面,正所謂金無足赤,儒學也並非聖學,總會有瑕疵的。君不見范進被科舉制度的腐害,孔乙己的清高無賴,整天“之乎者也”……古人過分地推崇儒學,到頭來,只是苦苦的載進了無底的深淵,忍受着身體上,心理上的無盡折磨。現在的人們也同樣一味地追求儒學,大都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何謂聖賢書,無非乃儒家之經典了。如今很多人除了會讀書,基本什麼都不會了,無數所謂的考試狀元,都只是考試中的統治者,生活中的無知者。發揮中華文化的重擔,他們是否能挑起呢?

更何況,要發揮中華文化,不是隻發揚儒學,更應發揚諸子百家的優秀學問。只有正確認識國學,聯繫儒學和諸子百家之學,中華之學問才更加博大精深,才能輝煌依舊。

細細品讀諸子百家之學,你會爲其卓絕的智慧而讚歎。你能學習到墨家的兼愛思想,道家的“道法自然”,法家的法律術治,陰陽家的風水地理天文曆法,縱橫家的政交謀略,名家的邏輯推演……

認識中華國學,重塑中華文化,再創輝煌文明!

國學作文 篇2

今天下午我讀了《國學經典》這本書裏的一篇文章叫《包拯辭官事雙親》。

講的是包拯是個孝子,包拯考中進士,被授予大理評事,出任建康縣知縣。但是因爲父母老了,走不動了,包拯想時時待在父母身邊,便推辭不去。後來又得到監督和州賦稅的職務,父母還是不想和他去赴任,於是包拯辭官回去奉養雙親。過了幾年父母去世了,包拯在家鄉守孝了三年。三年後,還猶豫不忍離去,鄉里的人多次勸他,又過了好久他纔去做官。

讓我感受最深的是:父母在不遠游,包拯爲了侍奉在父母身邊連續兩年次拒絕做官,直到父母去世以後他還守孝了三年。

讀了這篇文章使我想起了發生在我身邊的故事,原來我們全家生活在深圳,由於爺爺奶奶年齡大了,想落葉歸根,所以回到了老家。媽媽擔心我們便向老闆提出辭職,老闆三翻五次的挽留,並加工資希望媽媽能留下來,媽媽想到我們依然決定辭掉不錯的工作回家。這不正是孝敬父母的表現嗎?

透過這兩個故事便我明白了我們從小就要幫父母減少負擔,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自己穿衣服、幫父母掃地、洗腳等這些小事做起,做個孝敬父母的孩子。

我以後一定要做一個幫父母做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國學作文 篇3

六年級一開學,爸爸給我買了《論語》。

我翻了翻,沒興趣,丟在一邊。第二天,爸爸對我說,要不要聽故事?我馬上來了精神,好的!爸爸開始講了起來:古時魯國有一羣人周遊列國,經過匡城時,被匡城人圍住了。因爲以前魯國的陽虎曾經攻打過匡城,匡人一直記恨在心。此時,匡城的簡子認準其中一個正是陽虎,心想:這正是替匡人報酬的好機會!於是,轉身去召集兵卒。這羣周遊列國的人一天旅途下來,準備好好休息一下。突然聽到外面喊聲驚天動地,只見無數兵卒鎧甲齊備,把他們的住所圍了個水泄不通,並高喊:“快快讓陽虎出來受死!”這羣周遊列國的人中有人非常憤怒,手舉畫戟,要去與匡人拼命。這時,人羣中一位智者制止了他們,說:“爲什麼不多從仁義方面想一想呢?我們本來不是陽虎,別人卻把我當成陽虎,這不是我的過錯,那是命運啊。來吧,我們自管自唱歌吧。”就這樣唱了三遍之後,簡子的圍兵就撤退了。

我聽了之後,好奇地問:那位智者是誰呀?爸爸:孔子。這個故事就在《論語》裏,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個小故事,卻能告訴一個個大道理。剛纔這個故事就是告訴我們“危急時刻更需要靜下心來”的道理。於是我慢慢翻開這本小冊子,驚奇地發現,原本以爲高深莫測的神祕經典竟是用如此樸實無華的詞句寫就,一句句,一章章,無不是生活中老師對學生的諄諄教導,以及師生之間簡單樸素的對話和討論。

然而每一篇短小精煉的辭章卻都是微言大義,包含了無盡的人生智慧。

國學作文 篇4

這幾天老師一直讓我們讀誦《弟子規》,學校有時也在空中課堂播放《弟子規》。

《弟子規》是我們生活的典範,讓我看了深有體會。這本書是根據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它告訴我們許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看見別人有了進步,就要虛心向他學習,在和大衆交往時,要平等仁慈……

“凡出言,信爲先”這句話在這麼多道理中,是對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與人之間,只要是說出口的話,就要講信用,不能食言。這讓我想起了博玄說過的一句話:“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意思是:對人誠心誠意,本來不相信,也會相信了;但對人虛僞無信,就是本來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看,他說得多有道理啊!

國學作文 篇5

我喜歡國學課,因爲它很有趣。國學老師講授知識,不僅闡明意思,還會講一些典故或者融入小品,我每每聽得津津有味。

國學,是什麼呢?帶着滿滿的好奇心迎來了搖着扇子,挺着腰桿,邁着八字步的國學老師,“古代有個偉人叫孔子,他的身高達兩米多!”國學老師的開場白就把我們驚呆了,“哇!”“怎麼可能!”“那不是和姚明一樣高啦!”國學老師搖着那把寫着“論語”二字的白紙扇,一收,“不信?請看孔子的簡歷。”我們迫不及待地開啟書本,不知不覺上完了一節課,最後也沒看到哪裏說孔子的身高,只記得我們快樂的結束了國學第一課。第一次接觸國學,我就深深的迷上了它。

記得學習“爲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之前,國學馮老師一個人演了兩個人的小品。“媽,老子肚子餓了,快點把好吃的端上來。”同學們聽到馮老師孩童般的聲音哈哈大笑,馮老師把寫着“子”的白紙扇一轉,變成了“親”,“好,寶貝兒子。”白紙扇一轉,“怎麼這麼難吃,給我重做!”只見馮老師把桌面的書本狠狠地推下地,同學們笑的同時好像又開心不起來,紙扇又一轉,“兒子,不能挑食,剛纔媽媽嘗過了,味道還不錯,況且是媽媽辛苦做的!”紙扇“啪”的一聲一收,“同學們,看完這個小品,你們有什麼感受?”“這個兒子太不懂事了!一點都不體貼媽媽!”“兒子一點禮貌也沒有!”……同學很激動,這時馮老師念起了“爲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是呀,既然我們作爲孩子,就要從小學會待人的禮儀,學會尊重父母,尊重老師,愛戴朋友。你們能重新演個小品嗎?”在馮老師的啓發下,同學們紛紛找拍檔,認真的排練起來,下面看看我們的版本吧:

甲:媽媽,晚飯弄好了嗎?要不要我幫忙?

乙:乖兒子,早弄好了。

甲:媽媽,你辛苦了!我長大一定好好報答你!

乙:不辛苦,你健康快樂長大,做有用的人,媽媽就開心了。

甲:我一定會的!媽媽,你做的飯菜真好吃!我長大了也給你做好吃的!

馮老師還請了幾組學生上去表演,後來激發同學們自創生活中的故事,有師生之禮,生生之禮等等,透過這些表演,我們都明白了什麼是“禮”,怎麼用“禮”。

國學課真有趣,我不但享受了它的樂趣,更學會了很多人生的道理。

國學作文 篇6

輕輕地,你——國學,從我身邊走過,留下一串串美妙的音符,時常縈繞在我耳邊,鼓勵着我,激勵着我,陶冶着我。

學習國學,我得到了很多收穫,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第一方面:堅定了學習信念、掌握了新的學習方法並學以致用。第二方面:我從國學中學到了做人的道理,處世的哲學。

我所理解的國學是這樣的:國是指國文,學是指學術,國學是指以儒學爲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包括醫學、戲劇、星相、數術等等。這些既屬於國學範疇,也可以說是國學的外延,但爲何以儒學爲主體?因爲儒學在最初影響範圍極大,統治者如果要治理好國家,必借用其作爲圭皋來體現自己的形象。

記得剛上初中時,國學老師講了《誡子書》這篇古文,我對“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這句話印象深刻,並且也很喜歡這個句子。記得那一次,我因爲對學習有些厭煩了,上課也跟着走神。有次小檢測,考卷拿到手,竟然大部分不會寫。結果可想而知,成績出奇的差,只有29分,我後悔了!但是後悔並不能改變事實,經過這件事後,我上課認真聽講並相應的做筆記,平時用《誡子書》中的這句話來反思自己的“所想”,“所做”,“所爲”,時常感到慚愧,所以我不停的反思自己,激勵自己要做個上進的人。在實踐活動中,我也明白了國學的重要性,也對這句話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比如做事不能急躁不安,不能縱慾放蕩,不要有消極怠慢的心態,要以平靜的心態去對待每一件事物,這樣就會進步,每天進步一小點,日積月累,最後就會進步一大步。”在思想上,唯有加強思想鍛鍊與思想改造,達到自我調節、自我約束的崇高思想境界,才能做到自警、自勵。

呀!學習國學是多麼重要,它讓我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質,提升了我的素質,我從中汲取知識,並陶冶情操。中華國學其宗旨乃是“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希望我能帶着國學之美,提高自己,感染他人!

國學作文 篇7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我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國學是傳統文化之魂,弘揚傳統文化必然離不開國學。著名紅學家,原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院長馮其庸對國學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倡導大概念國學,這對深刻理解國學甚至中華文化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我個人所理解的國學,是大概念的國學,也就是中國學術的簡稱,它應該是包羅宏富的,其中,以孔孟爲代表的儒學,以老莊爲代表的道學和諸子學,以屈宋爲代表的楚辭學,以左遷爲代表的史學,以韓柳歐蘇爲代表的文章學,以《詩經》、樂府、李杜韓白蘇辛周姜爲代表的詩詞學,以周程張朱爲代表的理學,以關王白馬高孔洪爲代表的曲學,以《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爲代表的小說學,還有其餘相關的如古文字、音韻、訓詁學、目錄版本學等諸種學問,應該是國學的主要內涵。但是,我們現在的國學教學,只能循序漸進,擇要取精,不可能同時全面並舉。

我還認爲國學並不是凝固的、僵化的,國學隨着歷史的進展在不斷豐富發展,唐代的國學總比秦漢要豐富,而後代又勝於前代,國學經典著作的解讀,也隨着時代的進展而有所深化、有所革新,國學的典籍、文獻資料也有所擴展增添。近百年來,大量甲骨文的發現,青銅銘文的發現,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簡牘、古籍的發現,敦煌寶藏大量經卷典籍的'發現,西部大量古文書簡帛的發現(已大量被外國人劫掠),不是使我們的國學、我們的傳統文化大大地豐富了嗎?我們的國家是偉大的多民族團結融合的國家,我們不能把國學侷限於某一局部,這是顯而易見的。

所以,國學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思想、民族意志的共同載體,是我們偉大中華民族的精神長城,是我們偉大民族頂天立地的思想根基、力量根基,也是我們不可被戰勝的強大自信力量的源泉。(向原摘自《年度國學》,馮其庸文)

國學作文 篇8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先輩們爲祖孫後代留下了許多國學經典,如:《唐詩》《宋詞》《論語》等,都是我國文化中的瑰寶。

小時候,我住在老家時,爺爺也總是坐在竹椅上教我讀《唐詩》和《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這一老一小的聲音總是從老家書房裏傳出。後來,在我四歲時,父母把我接回了城裏。我在那裏沒有朋友,爸爸媽媽怕我寂寞,便給我買了很多少兒版的書籍。從此,書成了我童年時期的重要夥伴。隨着年歲的增長,讀書已成爲我必不可少的生活習慣。我讀過的書越來越多,逐漸也把書從少兒版變成原著。孔子曾說過“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意思是讀書要懂得複習,才能鞏固所學知識,學習更深的知識。我小時不動這個道理,經常看書只是一看而過使我對這些知識映象並不深刻,但在看《論語》時明白了這個道理,讓我從書中得到了不少東西。

《唐詩》是唐代的一部詩歌總集。裏面的詩歌首首都富有哲理。單看這裏面的詩就可以看到大半個中國的宏偉景象。

每當夜晚我站在窗前,望着一輪明月,便會不禁唸到“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再看看小路上散步的爺孫,孩童看到了月亮,大喊道“爺爺,快看快看!盤子跑到天上去了。”那位爺爺聽了孫兒的話大笑了起來也不作解釋。看到這一幕我也想起當年的我亦是如此。正如“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大概每個小孩子小時候都會把月亮當作盤子吧。

詩描繪了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象。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都是描寫春天美麗景色的詩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的《春夜喜雨》寫出了春雨無私奉獻的精神。“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在白居易的筆下我們見到了江南春天花的紅,水的藍。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都是描寫夏天荷花的詩句。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寫出了洞庭湖的美麗。“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從詩中我們可以瞭解到秋天的楓林要比二月盛開的花朵還要紅,還要豔。

“忽如一夜春天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冬天樹木的葉子已經落完,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枝,當一場飄飄灑灑的雪花落下來,那細小的雪花落在樹枝上,彷彿是梨樹一夜之間開滿了雪白的梨花。

國學是進步的階梯,使我得到明白道理,得到知識;國學是一杯香茗,讓我品嚐到知識的香甜;國學是一位良師,教會我做人的道理;國學是一本教科書,讓我提高寫作能力,開闊視野……

國學作文 篇9

一說到國學,我就想起從幼兒園開始,《三字經》、《弟子規》,到現在我們學的《大學》、《中庸》、《朱子治家格言》等等。剛開始每天跟着老師讀背,我卻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直到現在,才理解其中的意義,也理解了國學的魅力所在。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句話讓我明白了:一個人如果不努力學習,就不會明白事理,年輕的時候不用功是很不應該的,如果你年輕的時候不刻苦學習,到老了的時候能有什麼作爲呢?

關於學習方法,孔子也告訴了我們“溫故而知新”。這句格言教導我們學過的知識要反覆練習。“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也”告訴我們在學習中不能弄虛作假,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不要不懂裝懂,不然到最後,什麼都沒學會反而害了自己。

老師經常跟我們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說自己不想要的,不想做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就像所有人都不想被騙,那麼你就不要去騙別人。

國學對我們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幫助,自從認識了國學,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最大的收穫是我懂得了許多做人和做事的道理。有一次,我考試考得不好,爸爸說:“你考成這樣,回老家放牛算了”,我回答說:“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爸爸聽了我的話欣慰的笑了,我也不用真的回去放牛了。

有一天,哥哥吃飯的時候挑三撿四,這不吃那不吃,看着哥哥這樣子,我想起我們學過的《朱子治家格言》裏面的“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心想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的糧食,哥哥這麼挑食,實在是不應該。

每次回到媽媽的家鄉,舅舅總是拉着我說:“一鳴,來陪舅舅喝酒”,我回答說:“舅舅,我不能陪你喝酒,因爲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爲醜”,舅舅聽了我的話,摸着我的頭說:“我們的一鳴懂事了,知道學以致用了,真不錯!”

國學,現已成爲我成長路上的嚮導,是我學習生活中的良師益友,它就像一位嚴肅的老師,教我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不斷修正我的壞習慣,伴我成長。

國學作文 篇10

假期中在語文老師的推薦下,我利用下午的空閒時間觀看了“國學小名士”第三期的總決賽。

在這一期的“國學小名士”中,淄博隊、煙臺隊、棗莊隊、臨沂隊以及泰安隊進行了一場的較量。在第一輪的“詩詞接龍”比賽中,臨沂隊率先淘汰,看來他們對的詩詞積累與其他隊相比還是稍遜一籌呀!隨後棗莊隊、淄博隊又接連被淘汰。剩下煙臺、泰安兩隊爭鋒較量,針鋒相對。最後,還是泰安對的詩詞底蘊比較深厚,獲得了寶貴的二十五分。

又經過了兩輪的較量,最後實力強勁煙臺隊在這場比賽中脫穎而出,拿下了冠軍之位。

看了這一期的國學小名士,我不禁暗暗自省—-我才背了多少詩?我的詩詞、國學經典儲備量纔有多少?每學期老師只讓我們背二十首詩,一小部分的經典誦讀內容。可每當面對這些微不足道的背誦量時,我們仍以厭煩的情緒面對祖先給我們遺留下來的美好文化,這時,我會暗自發問:爲什麼我們不想背這些文化呢經典?我想,我們是還沒有融入到國學裏去,還沒有真正的讀懂國學吧!

多背這些東西對我們來說真是有益無害,因爲國學經典包羅萬象:包含着天文地理的《幼學瓊林》;包含着做人道理的《弟子規》、《三字經》;包含着古人情感的《唐詩三百首》等等。

以後,我背的國學要學以致用,把國學經典發揚光大!

標籤:國學 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