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精選弘揚傳統作文合集八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弘揚傳統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弘揚傳統作文合集八篇

弘揚傳統作文 篇1

“孝”,一個簡簡單單的字眼,不僅是良好的道德品質,更是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是被無上推崇的。

而《最美孝心少年》完美的展示了這個字眼—--孝。其中讓我印象最爲深刻的就是那個善良的女孩高雨欣。打小父母離異,跟着母親一起生活。天公不作美,母親因爲一場事故使右手落下了殘疾,幹不了重體力活,一家的生計只能靠一個簡陋的燒烤攤維持着。而高雨欣卻從不怨天尤人,而是以優異的成績回報母親。每天放學後,便跑去幫媽媽賣燒烤,自己卻從未嘗過那饞的讓人流口水的美味,哪怕是一根烤香腸也不捨得吃。回到家,也一刻不能停歇,家務活無疑一手包攬。既要照顧年邁的外婆,又要照看年幼的妹妹,只能在一切都做好之後,才能擠出些許的時間來做家庭作業。記者曾問他:“你每天做那麼多家務,只留下一點時間做作業,你的成績不會退步嗎?”她卻回答:“不會啊,只要上課認真聽講就好。”是啊,逆境裏出英才,而更難得可貴的是她在逆境中依然能堅守那份孝道,我因她的孝而感動。

最美不過孝。孝是一種力量,感天動地;孝是一汪清泉,洗滌心靈;孝是一塊砂石,磨礪意志。家庭因爲存孝,所以美好。

古今中外無數的人因孝而被傳爲佳話,當下社會的孝卻被忙碌淹沒了。在這高速發展的社會,孝敬父母、孝敬長輩難道應該被摒棄了?不,我們更加應該繼承和弘揚這一傳統美德。

百善孝爲先。孝時家庭和睦的源泉,但孝它不是一種物質,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因爲孝心無價。孝敬父母,孝敬長輩其實很簡單,可以一句問候,一次關懷,也可以是捶背,泡茶……也因此,《常回家看看》經久不衰,永不落伍。

爲構建美好和諧的社會,讓我們攜手一起繼承和弘揚孝的傳統美德吧!

當我們揹着書包,踏着一路陽光,走進我們的學校——青槓林小學的時候,仰面總是看到“德、智、體、美、勞、績”的校訓,耳濡目染,校訓上的六個大字,深深的鐫刻在我的心靈裏,給我啓蒙,催我奮進。作爲一名六年級的學生,我逐漸理解了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

我的母親身有殘疾。自我知事起,她每天都要微跛着一隻腳,到兩里路外的工廠裏去打工。由於母親與我上學順路,我總是挽扶着母親走一段路。可我看見學校的同學,總是會鬆開挽着母親手臂的那隻手。母親看出了我的靦腆,她露出善意的微笑說:“孩子,你走吧。我自己能行走。”聽到母親這話,我的淚水情不自禁的流了下來,想想母親爲了養育我,不顧身患殘疾,每天去工廠打工掙錢,從不說一聲,叫一聲累,我卻爲了自己的顏面而鬆開了挽着她的那隻手。全社會都在關心和幫助殘疾人,作爲殘疾人的兒子,爲什麼不能儘自己的孝道呢?《弟子規》中說:“首孝悌,次謹信,泛愛衆,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我們遵守校規,努力學習,誠信爲基,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講孝道,這也是中華傳統美德的精髓。自小學三年級開始,我再不因爲自己有一位殘疾母親而感到羞愧。

美是一種追求,美是一種願景,更是實實在在摸得着,看得見的事物。當我們乘坐公交車的時候,總會聽到車廂裏的喇叭溫馨的提示人人尊老愛幼;當我們走到公園旁的芳草地的時候,木牌上寫着“碧草青青,關愛呵護。”是的,這些都是不經意的小事,如果人人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學校,將處處沐浴美的道德、美的人文思想。因爲,一滴水能夠折射出太陽的光芒。

如何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就是要有愛國主義的思想,有樂善好施的品德,有敬業樂羣的奉獻,有刻苦學習報效祖國的理念。今年春天的一個上午,在上課的時間,我的肚子突然一陣陣的疼痛,像刀絞似的。起初,我以爲忍一忍就過去了,可後來越來越痛,豆粒大的汗水也從額頭上冒了出來。班主任文老師聞訊後,急忙打車把我送到了就近的花溪醫院。經醫生診斷,是急性闌尾炎。所幸送得及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藥到病除,我很快就好起來了。當我躺在病牀上,看見文老師慈祥的面容,心裏說不出的感激。她就像母親一樣,給我關懷,給我慈愛。愛崗敬業,在文老師身上我看到了一位優秀教師的形象。

從我做起,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就是要懂得“忠、孝、禮、義、廉、恥”,懂得“溫、良、恭、儉、讓”,樹愛國之情,立報國之志,勵志創新,凝聚衆智,在今後十年、二十年的時間內,就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弘揚傳統作文 篇2

我國曆史悠久,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是豐富多彩。我最熟悉的是書法。

書法分爲正書、草書、隸書、篆書和行書五大類。

正書,也叫"楷書""真書",其特點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所以得名,始於東漢。楷書的名家很多,如"歐體"(歐陽詢)、"虞體"(虞世南)、"顏體"(顏真卿)、"柳體"(柳公權)、"趙體"(趙孟)等。

草書,爲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字型,始於漢初。

隸書,也叫"隸字""古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爲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型。隸書的出現,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

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儲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在漢文字發展史上,它是大篆和隸、楷之間的過渡。

行書,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它是爲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筆勢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像楷書那樣端正。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行書始於漢末。

大篆、小篆、隸書、草書、行書,這是漢字發展的幾個重要階段。不過,作爲書法藝術,都儲存下來並各自形成衆多的流派,出現了不少名家,擁有豐富多彩的藝術珍品。

弘揚傳統作文 篇3

人人都要有一顆文明心,一顆愛心,一顆公德心……。做好事要從小事做起! ——題記

我讀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長》這本書,有兩個鏡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瑞士有一個人上廁所,他聽到隔壁衛生間“砰砰”地響,有點納悶。出來後一位女士很着急地問他有沒有看到她的孩子,於是那個人響起了隔壁衛生間的響聲,出於友善,他開啟了隔壁衛生間的門,一個七八歲的小孩正在修抽水馬桶,怎麼弄都抽不出水來,急得滿頭大汗,小孩認爲上廁所要衝水,這是一種最基本的社會公共道德規則。一個孩子都能自覺地按照規則去做,由此可見,瑞士國民的規則意識有多強啊!這不由得讓我想起我們南門菜市場那兒的一個廁所。有一次,我和奶奶一起去菜市場買一些水果,突然尿急,於是我就到那邊的公共廁所去。剛走到門口,一股臭氣熏天的氣味向我撲來,我真不想走進去上廁所,但我不得不去,因爲那裏只有一個廁所,我鼓足勇氣,勇往直前,不管三七二十一,嗖地一聲地跑進去。天哪,裏面簡直比豬圈還要髒一千倍,這哪裏是人上廁所的地方呢?我都不敢呼吸了,哎,還是趕緊上廁所,最後飛一樣地跑了出來,我重重地吸了一口氣,哎,都快把我憋死了,中國人爲什麼就不能自願地修抽水馬桶呢?我要告訴市場管理人員,一定要按時修抽水馬桶!二:一個關於英國曆任首相的事情,據說他是農民的兒子,他在生活中每一個細節都能體現高雅的風度和高尚的品格,比如平時用車的時候,他總是自己開車門,再隨手關上車門,從不擺架子,在與朋友散步的時候,他會隨手關上身後的每一道門,當朋友不解地問他是否有這個必要的時候,他說當然有必要了,你知道嗎,我幾乎一生都在關身後的那扇門,他時刻在爲別人着想,人們也將 “一生中都在關身後的那扇門”當成了至理名言!開門關門是我們在幼兒園裏就學會的詞彙,平時在家裏我們習慣了隨手關門,但到了公共場合事不關己的態度就會不自覺地表現出來。我經常看到有人在餐館吃過飯之後,大搖大擺,頂着個大腹便便的樣子走出來,好像全世界就他最大似的,他不管後面的人,冬天一股寒風吹過來,吹得我瑟瑟發抖,這個人實在是太不象樣了。還有人關門的方式不對,關門時聲音太大,砰的一聲,關上門走了,這聲音實在是太大了,都快把耳膜震破,真可謂震耳欲聾啊!不關餐館的門,這樣的話就會使涼風吹到餐館裏面,使餐館裏面的人受涼生病。

做好事要從小事做起,做小事就是爲別人着想,有一顆爲別人着想的心,讓我們一起去做好小事吧!

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從小事做起,讓美德得以傳承,發揚光大!

弘揚傳統作文 篇4

文明美德不僅是先輩的傳承,將來我們也會變成先輩,他將是我們永遠的呼喚和追求。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講究傳統美德,人人具備禮儀修養的文明古國。他素來就有 禮儀之邦 的美稱,勤勞勇敢的華夏民族創造了輝煌燦爛而又獨特的文化,使每一箇中華兒女都是文明的受益者、承載者、傳播者;有責任、有義務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數千年的文明之光照耀着當代中國熠熠生輝,發揚光大。給大家帶來快樂、帶來溫馨。

走進校園,環顧四周,美麗的校園環境清潔,一塵不染,整整齊齊,空氣是那麼的新鮮。仰望天空。鮮豔的五星紅旗正迎風飄揚。此時,你是否會改掉你那出口成髒的壞習慣呢?看到地面飛舞的垃圾,你是否會彎下腰來撿起它嗎?你是否會做到人走燈滅,節約用水,不賤踏糧食嗎?你是否會參與廢紙、塑料袋、非金屬等的回收利用和杜絕浪費一切的好習慣嗎?

這些不良行爲你曾經有過嗎?如果有,那就讓我們在國旗下暗下決心,從今日起,力爭做一名講文明、懂禮貌、有修養的文明人。文明禮儀是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表現出來的。遇見老師時主動向老師問好;進出他人家門先打招呼;坐公交車時主動給老人讓座;公共場所不亂扔垃圾

大家團結起來,把先輩們傳承給我們的文明目標;用我們的實際行動與行爲去創造一個寧靜、講文明、有禮貌的校園環境。不讓自己的腳亂踢牆壁和亂踩那些有靈性的一草一木;要讓自己成爲一個品德高尚、語言出口成章的文明好學生;用我們的一雙雙不說話的小手去幫助每一個有困難的人,讓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感受到在是一個和諧、歡樂、充滿愛心的世界 校園。相信我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做到,那麼,遙望明天,我們彷彿看到天更藍了,樹更綠了,水更清了,我們的校園更清潔了、漂亮了。

同學們人我們一起在國旗下共同祝願,祝願我們的學習和生活處處開滿文明之花,祝願我們自己一步步邁向文明!

做文明之人,永遠的呼喚、一生的追求!

弘揚傳統作文 篇5

提起清明節,也許很多人都會背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然而,同學們,你瞭解清明節的由來嗎?你能數數清明節的民風習俗嗎?你能說說清明節的文化內涵嗎?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古代清明前一天爲“寒食節”,相傳起於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飢”一事,後逐漸清明寒食合而爲一。經上千年的演變,清明節日益發展成爲舉國上下十分重視的民俗節日。

清明節最突出的習俗是掃墓祭祖。冬去春來,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先人的墳塋,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會否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要去親臨察看。在祭掃時,給墳墓剷除雜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除了給自家先人上墳外,如今,人們還會到烈士陵園掃墓,祭奠先烈英靈,繼承革命遺志,清明節成爲全國人民緬懷革命先烈的隆重節日。

清明節祭祖掃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動,與中國文化深層的祖先崇拜、孝道文化之間有着深刻的關係,而這種文化正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來得以和諧穩定發展的一大文化支柱,有助於在古人與今人、前人與後人之間建立和諧的代際關係,進而促進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這也是清明節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民間根基。

清明又名“踏青節”。三月清明,春回大地,地溫升高,草木萌動,在北方是“草色遙看近卻無”,在江南則楊柳綻開,桃李芬芳,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舊時,清明時節的郊野之中,衆人春遊的場景是非常盛大熱鬧的。當時遊樂活動在清明節俗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差不多與祭祀平分秋色。宋代詩人吳惟信在《蘇堤清明即事》一詩中寫道:“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更是形象地描繪了西湖春天美妙的景色,以及人們傾城遊春的生動場景。沐浴着風和日麗的大好春光,盡情地享受這春天的溫暖,正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文化權利。

除了掃墓、踏青之外,古代的清明節,還有盪鞦韆、蹴鞠、放風箏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爲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爲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使這個節日,在慎終追遠的莊嚴中,融合了許多歡樂的氣氛,到處是一派清新明麗的生動景象。

清明時節,是一個極富特色,非常特別的節日。我們追思賜與我們的先人,我們緬懷創造歷史的英雄;我們可以在墓前與先人對話,也可以踏青放風箏親近自然,去感受“踏花歸去馬蹄香”的愜意,去領略春光明媚、萬物復甦!清明是逝者的欣慰,清明是生者的責任,清明是天空的坦然,清明是來路的芬芳。

弘揚傳統作文 篇6

中國,一個以五千年文明爲積澱,以百餘年磨難爲基點,以五十餘年發展爲基石,多少榮辱悲歡,多少興衰成敗,成就了中國這隻浴火重生的鳳凰!

說起中國的傳統文化,那可真是數不計數。如:中國陶瓷、文房四寶、四大發明、皮影、樂器等等。今天,我就着重說一說元雜劇和文房四寶。元雜劇第一人是關漢卿,這位中國第一位戲劇作家一生寫了60多種雜劇,是元雜劇的奠基人。他的部分劇作700年來一直上演不衰。關漢卿的劇作有描寫社會矛盾、歌頌人們鬥爭的《竇娥冤》、《蝴蝶夢》、《魯齋郎》等。

文房四寶就是人們說的筆墨、紙、硯。筆因王羲之的緣故,李渡毛筆名聲大振。墨:具有“落紙如漆、萬載存真”的美譽。紙:明代《天工開物》中記載了鉛山造紙狀況,對連四紙作了說明,並給予很高評價。硯:星子的金星硯和婺源的龍尾硯都具有1000多年曆史。

是啊,中國的傳統文化可真是歷史悠久呀!

弘揚傳統作文 篇7

這些天,我懷着極其濃厚的興趣讀完了《我們的節日》這本書,我知道了許多節日的起源和關於節日的文化。書中給我們介紹了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與風俗,不難看出,貫穿着這些節日的正是:樹正氣、揚美德、顯智慧、懲惡揚善的民族精神,這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是需要我們傳承和弘揚的內容。從傳統的節日中,我深刻地認識和領會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我們先說春節吧,它是我國最隆重,也是最熱鬧的民族傳統節日。我喜歡春節,因爲春節總要貼春聯、貼年畫和窗花、放爆竹煙花、拜年祝賀……我們倒貼“福”字,、拿壓歲錢、包餃子、吃年糕……在春節的前一天晚上我們都“守歲”,除了吃年夜飯,人們還要進行各種遊戲,如下棋、玩紙牌、玩麻將、看春節晚會等等。在擺放的節日供品中,必備一大盤蘋果,這叫做“平平安安”。還有些地方在守歲時準備的糕點食品富有討吉利的諧音、口彩:吃棗表示春來早,吃柿餅表示事事如意,吃杏仁表示幸福人,吃長生果表示長生不老,吃年糕表示一年更比一年高。所有的這一切是多麼有趣和富有意義,這些習俗顯示了中國人的智慧,代表着我們淵遠流長的民族文化,我也爲這些習俗的誕生而自豪。

再說中秋節吧。“中秋節”又名“祭月節”,農曆8月15日,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周禮》中,以有中秋一詞記載。到了春秋戰國,每逢中秋節,大家都要舉行賞月和祭月的儀式。中秋節在這個時期已經初見規模了。明、清時代的中秋節,賞月依舊,一輪圓月東昇時,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庭院、樓臺,擺出月餅和各種水果,邊賞月,邊暢談。中秋賞月的習俗流傳至今。瞧,月光下,人們在自家小院品嚐月餅、欣賞月色。我們這些小孩子則在一旁拿月餅來照月亮,比較哪個更圓,還擔心着月餅會被月亮吃掉呢,真是其樂融融。

中國的每一個節日,都像一個故事,情節美妙動人;每一個節日,就是一種文化,內容絢麗多姿。在當今很多洋化了的節日文化的衝擊中,願我們更多地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歡度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節日。

弘揚傳統作文 篇8

在當今開放的世界裏,我們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也要大力弘揚華夏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只有這樣,世界纔會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發展,才能更加地充滿生機和活力。

小時候,每當大年三十晚,村裏便鼓聲四起,霎時間村當街便擠滿了人,有敲鑼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蹺的,有玩龍的,村裏好不熱鬧。小孩子穿着棉襖在街上你追我趕的,不時地放着炮,老人們聚成一堆兒聊天,年輕小夥兒,俊俏姑娘則在給人們表演節目。

而清明節,人們總會把嫩綠的柳枝插在門上;端午時,奶奶總會給我們系五線繩,煮雞蛋、煮大蒜,包糉子……到了中秋節呢,我們一家老小坐在院子裏,舉頭望明月,低頭吃月餅,真是人間一大樂事。可現在呢,“洋節”來襲,西方的情人節代替了我們的七夕節。洋節風靡而傳統節日卻逐漸被人們淡忘,身爲一名中國人,你難道不應爲此做些什麼嗎?現在,每當過年時人們總是出去大吃一頓,守在電視機旁看春晚,有許多人在嘆氣,說:“怎麼一點年兒都沒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這些文化習俗正在揮手向我們告別。清明節人們哪還會在自家門前插一枝嫩柳呢?僅僅去墳裏掃掃墓,僅此而已。端午節,還有誰會安分地在家包糉子?中秋夜圓之夜,又有誰會和家人們愜意地坐在院子裏手拿月餅,擡頭賞月呢?中華的優秀傳統文化慢慢被人們所淡忘。傳統佳節在現在社會裏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擔憂?不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呢?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老祖先留給我們的無形財富,傳統佳節蘊含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子,這些是我們民族的優秀勞動成果和智慧的結晶。作爲一名中學生,我能倡議大家爲弘揚傳統文化而貢獻一份微薄之力。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屬於這個民族,它更屬於這個世界。我們要盡全力把我們的傳統佳節推廣到世界上,讓世界變得更加炫彩多姿。保衛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你還等什麼?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