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關於傳統清明的作文(精選10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傳統清明的作文(精選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傳統清明的作文(精選10篇)

傳統清明的作文1

傳統節日清明節到了,我跟媽媽都會到外婆的墳前給外婆掃墓。

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着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雲,感受着那拂過山頭上青蔥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裏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麼樣的。老老的房子裏,掛着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裏。於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爲我並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後,瞅着躺在棺材裏的外婆,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揹着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着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間只點着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裏,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着那溫暖的體溫。一牀被子下,我聽着外婆講那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那時的我並不清楚外婆講了什麼,但那親切的帶着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那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於是外婆就對我說:“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爲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那時的我,單純地以爲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說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裏的人都以爲沒事,我也以爲沒事。於是,我像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像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那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着那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衝上前去,搖着她的手,以爲她能像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麼去搖外婆那隻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外婆的死訊。

每到傳統節日清明節,當我登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看着藍天,享受着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着我,直到永遠……

傳統節日清明節啊,傳統節日清明節,總是讓我們這麼的思念親人!

傳統清明的作文2

清明節可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6天。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爲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爲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清明時期,清明掃墓更爲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北宋時期清明節很是普遍,現在流傳下來的張澤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間清明時節東京汴梁(開封)汴河兩岸的人物景象。從20xx年開始,我國將清明節認定爲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至20xx年,又改爲三天。一直延續至今。

清明要去掃墓,表示對已故人的尊敬與懷念。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爲寒食節。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爲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至今,清明節已發展成爲了我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傳統清明的作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這讓我想起了唐朝詩人杜牧的詩句

一大早我們一大家子人就出發了,爸爸說:“我們早點出發,晚了怕路上堵車。”“爲什麼?”好奇地問。“因爲大家都要去祭拜自己的先祖,人多車也多啊!”爸爸邊開車邊回答我。一路上到處都是一片片金黃色的油菜花,粉紅色的桃花,嫩綠的枝芽,一片春天的氣息。耳邊不時傳來劈里啪啦的鞭炮聲……

終於到了,下車還要走一段山路,大伯挑着擔子,兩邊都是祭祖的物品,琳琅滿目的美食,看着我想吃。

去掃墓的路有點遠,大約走了30分鐘,終於到了太祖太婆的墓地。樹枝樹葉雜草顯得有些零亂,大人們忙着除草,把祭臺上的灰塵打掃乾淨,還在墳頭上添土,爺爺砍了根樹枝插在上面,奶奶、媽媽、大媽把籃子裏的祭品拿出來,一一擺在上面,點上蠟燭和香。我們孩子都去找竹筍了,一會兒就叫:“找到了,找到了,快來。”鋤頭就放在邊上,可是我們力氣小,拿不動,更別說挖了。“你們兩小孩快過來拜拜!”奶奶叫我們了。奶奶拜的時候嘴上一直在說到什麼,輪到我了,我在祭拜的時候心裏在說,一定要讓我的學習變得更好。

倒酒祭拜三次,奶奶把事先準備的紙錢燒起來,爸爸和大伯開始排放鞭炮,隨着鞭炮聲,一年一度的祭拜就這樣結束了。

清明是祭拜祖先,懷念逝去的家人的日子。

傳統清明的作文4

在烈士墓前我們懷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烈士陵園。烈士陵園裏的樹木高大威猛,四季常青。那一棵棵樹木就代表着一位位戰士,讚揚了他們就不屈服,爲了革命的鬥爭事業,寧願犧牲自己的偉大精神,他們就像這些樹,無論經歷多少嚴寒酷暑,都還是一動不動的屹立着。沒有人能動搖他們堅強的意志,他們是偉大的,崇敬的,他們是真正的英雄。

這一座座的墓碑,就代表着一份份的忠誠。他們拼命的戰鬥難道不是爲了祖國的明天,祖國的未來嗎?紅軍戰士長途跋涉,都在步步泥濘的路上走着,他們沒有鬆懈過,一生都在拯救祖國,保衛祖國。沒有他們,哪來如今的美好的家園,哪業如今的富裕生活,他們是創使者,他們尊敬他們是理所當然的。多少年來,有多少人讚揚過他們,他們百折不撓,奉獻生命,爲了革命的鬥爭而光榮殉職,總之,一句話——他們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我熱愛他們,我讚揚他們,我崇敬他們。他們爲了革命的事業,拋頭顱灑熱血,在帝國主義列強的殘暴折磨中,他們沒有透露半點消息,寧願死也要守住黨的祕密,他們寧願做光榮犧牲英雄,也不願做苟且偷生的叛徒,這就是我們中國烈士的特點,我也因此對他們產生了無限的敬佩,無限的感慨,我也要因此而讚揚他們,他們是我們中國人民的感謝者,他們是神聖的,沒有人能取代他們。在我的眼裏,他們是光明的象徵,他們是戰勝一切的力量。

只要想着這些革命先烈,我就會覺得自己是多麼的美好,在這個富裕的社會主義國家中,我是多麼的美滿和幸福,而在那個艱苦的鬥爭社會中,哪有如此美好的生活。我要鄭重的烈士們說:“偉大的革命先烈們,你們的鬥爭勝利了,我們青一代少年將再次繼承你們努力開闢下來的光輝道路,我們將要去建設祖國的明天,我會認真的學習,學好本領,長在後再繼續工作——建設祖國,你們安歇吧!我會努力去做的,我敬愛的烈士們。

我熱愛烈士,熱愛祖國,我爲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自豪。我將永遠的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祖國。中國有輝煌的歷史,有鐵一般的熱血男兒,有着那種致死不悔的精神,我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我祖國的未業而奉獻一切。我是革命烈士的後繼者,我一生的求學難道不是爲了這個目的嗎?作爲身爲中國人的我,去繼承先烈的遺志是理所當然的。我真想像烈士那樣,做到永垂不朽。我這個報效祖國的決心是無法動搖的。

革命先烈們,你們看到了嗎?在當前這個繁榮昌盛的時候,我們青少年仍然沒有忘記自己的責任,你們高興嗎?在這清明之際,獻上一朵純潔的白花,代表我的深深敬意,我向你們莊重宣誓:“我們不會辜負你們的厚望,將再度繼承你們的事業,我將用自己滿腔的熱血,來好好的熱愛祖國,發揚祖國的光輝傳統,創造出另一個燦爛的明天。

傳統清明的作文5

在早上,我纔剛從睡夢中醒來的時候,媽媽就已經坐在叫我快速地穿衣服起牀了。因爲今天,我們全家人都要一起去掃墓。清明掃墓

今天是清明節,天氣不是很好,天空上還下着一些毛毛細雨。然後我們就坐車來到了馬宿嶺陵園老公公、老婆婆的墳墓前,墳墓上長滿了雜草,因爲我們沒帶鋤草的工具,叔公就請人把墳墓上的雜草給鋤乾淨了。接着,我們開始在墳墓上插花。隨後,我們燒起了紙錢,把香點着,還放起了鞭炮。我們大家恭恭敬敬地站在墳前,一個個上前磕頭。輪到我了,爺爺一邊叫我磕頭,一邊請老公公、老婆婆保佑我平平安安。在下一站的時候,我們就要去賀嘉山陵園,奶奶的墳墓掃墓了。

一路上我問這問那,我對奶奶的印象不是很深,因爲奶奶在我4歲的時候時候就去世了,爸爸說奶奶很疼我,小時候都是奶奶帶我。很快,我們來到了奶奶的墓前,把鮮花插在兩邊的“花瓶”裏,點上香後,一個個的上前磕頭,我一邊磕頭一邊請奶奶保佑我們全家平平安安。我想奶奶一定能夠聽到我的心聲的。祭拜完後,我們到指定的地方燒紙錢、放鞭炮。自然收束

在清明節的時候,是大家緬懷去世的親人的節日,每年這個時候的我們都會一起去給他們掃墓。

傳統清明的作文6

在人間的十月天裏,和風細雨裏,雨濛濛的清明如約而至,在這個飽含思念的日子裏,你吃青團了嗎?

青團俗稱“青圓子”,因爲這上等美味也唯有清明節前後纔有,所以青團又叫“清明稞”。

我對兒時清明節最深刻的記憶就是外婆把做好的青團拿給我,對着我說:"囡囡,吃幾個青圓子,只有吃了這青圓子啊,才真正算進入春天。"

把從野地裏採摘的艾草細細切碎,用葛布濾出青綠的草汁來,與上篩得均勻的糯米粉一起揉成艾草麪皮,然後把先前做好的餡料用清甜軟糯的麪皮包裹起來————青團的餡料最常見的有鴨蛋肉鬆和紅豆餡。

餡料與麪皮不斷融合,形成了不同口味的青團以及對同一個春天的期待。把揉好的青團往蒸籠上一放,待揭鍋之時,那撲面而來的味道似吹過樹梢的春風,似解凍澄澈的溪水,似一院子的花香,舒服、甘甜、芬芳。咬上一口碧綠綠的青團,軟糯糯的口感同紅豆的香在口中久久不散,味蕾回味的片刻,是春天的味道。

時間從指縫中溜過,一眨眼,便已是七年之後。算起來,我離開外婆的日子又悄悄多了一年。當夜深人靜之時,偶爾想起那時已背上行囊的我,和看着我遠去背影的外婆。越行越遠之時,身後似有聲音傳來,依稀聽見一句:“清明節記得吃青糰子……”

聲音越來越小,如牧童的笛聲終歸在這遼闊的大地消失於夕陽落日之下。我回頭,發現她已不在。

又逢清明,從街上買來青團,咬一口,還是春天的味道,將滿滿的思念都藏於這青團的柔軟之中,讓我想哭。

是青團讓我學會珍惜身邊的一切,給予我對生活永不失落的勇氣。願你,也可以在每一年的清明節,吃到那飽含思念的青團。

傳統清明的作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吟着古詩,望着窗外——細雨綿綿。心,早以飛到了九霄雲外,飛到了那4月的清明……

以往的清明節在我眼中是個快樂的節日:盪鞦韆、踢足球、射柳……整一個快樂的兒童節。早上吃着甜滋滋的清明果陪着大人去掃墓,中、下午便盡情歡聲笑語,彷彿一切都如明媚的目陽光,滋潤着每個孩子幼小、純真的心靈。

每年的清明節,我們都要去掃墓。我們的祖忿在深山老林中,顯得極其富有神祕感。一路上,我對四周的一簇簇奼紫嫣紅不屑一顧,唯獨對想一睹墳墓的盧山真面目這個念頭情有獨鍾。老爸見我一路上耷拉着腦袋,對四周的萬紫千紅瞟都不瞟一眼,便給無精打采的我講了一個傳說: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爲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爲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

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爲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爲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

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着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爸爸催人淚下的話語嘎然而止,我擡頭一看,一個墓碑映入眼簾:它的上邊已經被亂草遮掩,磚頭上也長出了青苔,爲單調的墓碑提供了唯一的色彩。從磚頭上看,已經有些歷史了,老爸告訴我,這是我們上3代的人。我默默的遐想,遐想那時候的吃喝玩樂。啊,又一個與衆不同的世界……

最後,在陣陣鞭炮聲和金燦燦的黃昏下,我們疾步走下山去。

回到家中,一陣摩蹭之後,上牀便睡了。一閉眼,眼前是1000年前的生活,做夢時,還生活在那個極樂世界裏,連呼嚕聲中都帶着“鑼鼓齊鳴,鞭炮齊響”的味道呢,這聲音在我房間裏渺渺迴盪……

傳統清明的作文8

人們習慣於在清明緬懷祖先,追思先人,這是中國幾千年來的習俗,家家戶戶都會在清明節這天回老家“掃墓”,我被父母生拉硬拖着回到了鄉下老家。

幫大人折完了紙花就上山了,又走上了已經走了無數遍的山路。跨上這座山,一種熟悉的感覺撲鼻而來,混雜着幾縷泥土的芳香。我曾經有過無數“夥伴”,一路走去,嗨,豇豆花好久不見了,你又漂亮了不少。咦,黃花大媽,去年結了多少果實?呃,是勿忘我啊,記得我嗎?哎!可愛的小草冒出了尖尖的腦袋,你又長高了多少。

到了墳前,愉悅的心情就像一盆灰炭,“唰”地被水澆滅了。爺爺,您還好嗎?常常看見您的畫像卻從來沒見過,因爲您在我沒出生的時候就已經過世了,只好這樣陪您說說話,時間也不多,一年纔來一次。您好長時間沒人陪您聊天,一個人悶吧?不悶?也對,有梨花陪伴着你,再煩惱的事也會忘光了。奶奶常常說您,自己家裏東西壞了,經您叮噹敲上一陣就行了,鄰居家有事要幫,您也是很樂意去做。您的艱苦樸素風範,一直保留到現在,櫃子、凳子、桌子……哪一樣不是您親手做的。不幸的是您在五十多歲時就離開了人世,當您重病在牀,與病魔做着殊死抵抗時,卻不忘翻字典,想着給我取名字。您不用擔心,我會繼續將您的優點發揚光大,梨花又開了,您最愛梨花卻不知爲何。既然喜歡,那它一定會明白您的心意。梨花生生不息的代代相傳,您的思想也會永駐。

從山上下來,我一直沒有再說話,一個人回去了,大家也都走了。墳邊只留下一株梨樹,一株開滿了花的梨樹,花兒白,真的很白,也很漂亮,獨立在山林之中……

傳統清明的作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好,同學們讀得很好,讀完後有何感想?今天雖然不是清明節,但外面在下着小雨,你們就把今天看成是清明節,看看當時詩人是懷着怎樣的心情寫這首詩的?”老師的`話音剛落,後排的張林就輕聲問的一句:“難道每個清明節都會下雨嗎?”“我想應該不會吧!”看着窗外的小雨,它把我的思緒拉去了幾年前的一個清明節……

四、五月份的天氣,就像一個剛會說話的娃娃,說變臉就變臉,沒有一絲預兆,似乎連它自己也摸不清這是爲什麼。“媽媽,下雨了,我們怎麼回家呀”,當時我還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只知道投入媽媽的懷抱裏大哭一場。是呀!早晨來墓地的時候還是太陽高照,可到了下午還沒過4點呢,就開始下起小雨。“媛媛,別害怕,有媽媽呢,媽媽會保護好我們家的小寶貝的”,媽媽用和藹的聲音說完後,也許是因爲當時自己認爲自己有了依靠不在哭了,而是改爲笑了。這時媽媽已經拉上我的手往山下走去,這時的雨也越下越大了。

“閨女,等一下”。我與媽媽慢慢的回過頭來,當時的那一幕,讓我至今難以忘懷: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奶奶,穿了一件米黃色的雨衣,手裏還哪了一把雨傘,站在我和媽媽的前面。“閨女,別淋的太溼了”,正說着就把雨傘遞給了媽媽。“謝謝您,阿姨”,“閨女,要是不介意的話,你和你的小孩就別走了,先在我家避一會雨吧?,等雨停了在下出吧。”“這……,老婦人,不用太麻煩您了,再走幾步,就到山下了。”媽媽的回絕,讓我想不出這是爲什麼--一爲老奶奶冒着雨,前來爲我們送傘,還客氣的接待我們去她家住,卻遭到了媽媽的回絕。“閨女,你不用怕,家裏只住了我一個人,”“媽媽,走吧!雨越下越大了,走吧!你不是說要保護好我得嗎?如果我感冒了,也算你失責。”“那……,好吧!”媽媽那憂鬱的聲音和表情,都讓那位老奶奶一五一十的看在了眼裏。

“來,喝點熱水吧?”

“謝謝,這裏只住了您一戶人家嗎?”

一陣沉默之後,老奶奶才說了話:“是的!這裏只住了我一戶人家,幾年前,老伴也死了。”這時屋裏鴉雀無聲。就連三個人的呼吸聲也聽的很清楚。

“媽媽,雨越下越大了。回家,今天看來是沒希望了。”

“閨女,你娃娃說得對,雨越下越大了,今天就別再想着回家的事了,明天一大早,我就送你下山去。”

那一晚,媽媽並沒有睡着。也許是一種出於大人對陌生人的堤防。而我,一個未成年的小孩,自然睡的很香了。

“閨女,你快點上車吧,你的錢,我不能收。”

“您收下吧,昨天下午,多謝是您幫助了我們。”

“乘客們,請趕快上車,我們的車馬上就要啓動了,”隨着售票員的呼喊聲,老奶奶已經把我和媽媽送進了車裏。

今年的清明節,正好趕上我們上課,我沒有去墓地爲姥姥掃墓,也不知那位老婦人,現在是否還住在呢?或許已經去找她的老伴了。

“葉寵兒,你在想什麼呢?老師已經叫你好幾聲了”同桌邊說邊推推我。

“老師,我……”

“葉寵兒,你先回答我的問題。”

“我認爲詩人當時的心情是……

傳統清明的作文10

“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清明節踏着無邊無際的眉毛細雨來到了人間,雨後的空氣變得清新,變得格外的清涼,也變得更加的憂愁。思念是一種痛,思念是一種病,思念隨着細雨籠罩在天地之間。

“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植樹種瓜,莫過清明。”同時清明也是祭拜祖先的日子,傳統活動掃墓。

到了正午,我們便踏上了掃墓之路。跟着大班親戚們成羣結隊的走在彎曲的山路上。經過二十分鐘的步行,我們便到達了奶奶的墓碑前,我們一隊人滿頭大汗也十分累,而看到奶奶的墓碑時,那些所謂的累都向人間蒸發了一樣,跑到千里之外。走到墳前,墳邊得花花草草圍繞在墳邊,像是爺爺奶奶還活在這個世界上那麼有生命力。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在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在生的時候。可奶奶去了,爲什麼沒有再來的時候。我情不自禁的想起前年奶奶躺在純白色的病牀上,在微弱的燈光下拉着我的手,用微弱的聲音對我說:“好好學習……”。奶奶那充滿期待的眼神令我終身難忘。

來到奶奶墳前,我又想起了,我每次來到奶奶家,奶奶必定會第一時間給我遞上一個削好的蘋果,笑眯眯的看着我吃,致至吃完爲止,還不時問:“蘋果甜嗎?還想吃嗎?要不奶奶給你再削一個?”“這個蘋果可比其他的蘋果甜多了!”我慢慢的看着,細細的嚼着,還不時發出吱吱的讚歎。

在奶奶墳前,我燒掉了“金銀財寶“在這火灰中,寄託着我們的希望,讓火灰慢慢的天空中飛旋到天堂的奶奶家中。心想:奶奶你在天堂過的好嗎?在天堂上沒有病魔的折磨,沒有任何的約束,無憂無慮,你應該過得很好吧!這時我倒下一杯“九江米酒”和奶奶喝得痛快。酒的香味加上濃厚的親情的氛圍圍繞在我身邊,就讓我與奶奶的愛存。

愛是永恆的,我們要珍惜我們與長輩生活的每一刻,每一秒,孝敬他們分分秒秒,才能讓愛永存下去。讓這個短暫而又漫長的生命永遠都存在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