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兵馬俑作文合集七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兵馬俑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兵馬俑作文合集七篇

兵馬俑作文 篇1

今天,我和媽媽來到了歷史文化悠久的古城——西安,去參觀那有千年歷史的兵馬俑。

我們先來到1號坑,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壯觀的兵馬俑。雖然兵馬俑是最低級的,但是這些兵馬俑被陶製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近看,還能看出兵馬俑的一絲絲頭髮呢!你看,那一個個兵馬俑的面部表情都不一樣,有喜,有怒,有哀,有樂。這四種面部表情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如同真人一般!聽導遊說,剛出土的兵馬俑原來都是有着五彩顏色的,由於隔了兩千多年的時間,兵馬俑一出土,它們的顏色在三小時內就全都被氧化掉了。唉,真可惜!要是我能夠親眼看到那些五彩繽紛的兵馬俑該多好啊!我還注意到,所有的兵馬俑都是單眼皮的男子,爲什麼呢?導遊告訴我說:當時古代的秦朝,是以單眼皮爲美的,哦,這可真有意思呀!原來,古代人與現代人的審美觀點是不一樣的呀!

然後,我們來到了2號坑,2號坑裏僅有7位將軍俑,其中有5位將軍俑都碎了。2號坑裏的武士俑、文官俑、跪射俑全都碎了,例如:有的頭掉了,有的手臂掉了,有的成了一片“廢墟”……真是“千姿百態”啊!我多麼希望它們能夠完整如初!

最後我和媽媽來到了3號坑,3號坑裏的大部分兵馬俑都還在土裏埋着,由於當前的文物挖掘技術還不過硬,考古專更大的破壞,因而就保留了文物出土的最初模樣。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考古專天日”!

法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埃及;不看兵馬俑,不算真正到中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我爲祖!我也爲祖自豪!

兵馬俑作文 篇2

現在我來到了秦始皇兵馬俑,兵馬俑是我國首批的5A旅遊景點,被譽爲“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的墓主人是“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秦始皇,姓嬴名政,生於公元前259年,13歲登基,22歲加冕親政,在他39歲時,也就是公元前221年,終於“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統一了東方六國,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封建王朝——秦王朝。而秦始皇是第一位皇帝,他的作爲也非常多,建立了長城,被稱爲世界七大奇蹟之一,還統一法律、文字、貨幣和度量衡,統一車軌修馳道,統一思想。中國人的大一統思想形成,秦始皇的是功不可沒的。

秦始皇的墓葬非常非常華麗,傳說裏面有江河和五湖四海。不過至今考古學家也未能挖掘出來。我就去參觀一下挖掘出來的兵馬俑吧。

現在來到一號坑,一號坑是整個軍陣的主體,是三個俑坑中最大的一個,它東西長230米,寬62米,均深爲5米,面積爲14260平方米,相當於兩個足球場那麼大。再看一看那些兵馬俑,仔細觀察,他們的神情、姿態沒有一個是一樣的。而且再看看細節部分,髮絲、鞋帶、指甲也雕刻得非常精細。以前的王就是用真人陪葬,但後來覺得太殘忍了,於是就換做兵馬俑陪葬。剛出土的兵馬俑,臉是紅撲撲的,頭髮是黑乎乎的,戰甲是綠油油的,鞋子是黑亮亮的,非常好看。不過現在看到的兵馬俑呈土色,因爲顏料在土裏埋了太久,一接觸空氣,就馬上氧化,顏色就掉光了。

接下來我來到二號坑,二號坑位於一號坑東北端,它的面積爲6000平方米,據推測可出土陶俑、陶馬1300餘件,木質戰車89輛。二號坑是一個由步兵、騎兵、車兵、弩兵共同組成的曲尺形軍陣,又可以分爲四個小陣:即弩兵陣,車兵陣,縱陣,騎兵陣。四個單元有機的聯繫成爲一個大陣,又可分開構成四個獨立的小陣,能攻能守,靈活機動,反映迅速,是最具戰鬥力的部隊。

來到了三號坑,三號坑看起來比一、二號坑小得多。但是三號坑是整個地下軍隊的指揮部,非常重要的。

在秦陵西側20米處,挖掘出了兩乘大型的彩繪銅車馬,按照出土的順序分別被命名爲一、二號銅車馬,兩乘車都是駟馬單轅,一號車叫高車,也叫立車,二號車叫安車也叫轀輬車,兩車的總重量爲4000多斤,都是按照真車真馬二分之一比例打造的,通體用青銅製作,配以金銀飾件,再施以彩繪,它們是形體最大,結構最複雜,系架關係最完整的陪葬車馬,被譽爲青銅之冠!

兵馬俑剛出土時,並不是像我們現在看到的那樣完完整整,而是破碎成瓦片。經過考古學家精心修復,纔有了現在氣勢磅礴、場面壯觀的兵馬俑。兵馬俑在土裏埋葬了那麼多年,爲什麼不會腐爛呢?因爲這些製作兵馬俑的土不是一般的土,是把各種材料放進鍋裏,經過炒熟,變成了熟土,以熟土爲原料來製作兵馬俑,所以才能完好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看到如此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兵馬俑,我彷彿看到當年大秦的鐵騎踏遍六國。

俗話說:看近幾年的中國就去廣東,看近三十年的中國去深圳,看近百年的中國去上海,看千年的中國去北京,看上下五千年的中國則要去西安。似乎一個“古”字足以成爲西安的定語。到了西安能不看著名的秦兵馬俑嗎?我西安之行的最後一站便是遊覽位於西安臨潼的秦兵馬俑,這是一個浩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被稱爲“世界第八大奇蹟”。

一路顛簸,一路期待。驅車一小時左右,我們便達到景區。進入景區大門,迎面就是一座高大的拱形建築,門上幾個大大的篆書字型: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展廳。踏入展廳,頓時一股古色古香的氣息撲面而來。當真正站在博物館的一號坑前,成千上萬的“泥人”所構造的氣勢絲毫不亞於千軍萬馬!面對此情此景,哪有人能不爲之心潮澎湃?周圍有不少外國遊客,大多數人對中華文化少有知曉,但他們同樣在那裏嘖嘖稱奇,他們所感受到的,不僅僅是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秦朝工匠們的`精湛工藝,更爲那那股不可抗拒的氣勢所折服!人們常說音樂是無國界的,它的旋律能感動世上所有的人,兵馬俑何嘗不是如此?1974年在秦始皇陵東發現了3個大型陪葬的兵馬俑坑,並相繼挖掘和保護,3個俑坑共22780平方米,坑內置放與真人真馬一般大小的兵俑馬俑近8000個,三個坑分別定名爲一號、二號、三號,一號坑最大坑深5米,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面積大約14260平方米,坑內兵馬俑6000餘個,是以戰車、步兵相間排列而成的軍陣,俑士腳下的青磚長約50釐米,青磚鋪地,上面布三列面東的戰袍武士俑,手執弓弩等一些遠射兵器,分爲前鋒部隊,左右後各有一排俑是爲左右翼和後衛,防止敵人偷襲。俑身高1。79——1。99米不等,神態自若,各有特色。隊伍整肅,裝備齊全,威風凜凜,生動再現了兩千多年前秦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磅礴氣勢,顯示了秦始皇統帥大軍橫掃六國,北卻匈奴,南平吳越,統一中國的宏偉業績。

細看這些栩栩如生的俑士,不得不爲古人精湛的技藝所沉醉:他們有的在沉思,好像已勝算在握;有的濃眉大眼,闊口厚脣,性格憨厚純樸;有的舒眉秀眼,頭微低垂,性格文雅;有的側目凝神,機警敏銳……神態各異的兵馬俑給人一種巨大的威懾力。看着牆上寫着“夢迴秦朝”四個大字時,我彷彿置身於兩千多年前的戰場——天上彤雲密佈,地上戰馬蕭蕭,耳際戰鼓隆隆,忽聽得天崩地裂般的吶喊,勇士們如排山倒海般衝向敵陳。李白詩曰:“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接着,我們又參觀了二號及三號坑,在這兩個坑中,有千年不減銳利的寶劍,有青銅製造卻極其逼真的青銅馬……這些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

此時此刻,我們彷彿又來到了戰國時期,又看到了秦王嬴政一聲令下,秦軍一統華夏、“秦王掃六合”的壯觀景象:戰鼓喧天的古戰場上,廝殺聲,吶喊聲響徹天地,至今仍在兵馬俑與兵馬俑之間縈繞……秦國有這樣一支軍隊,六國如何不屈服,秦國有這樣一支軍隊,天下何不歸秦?

世界上有七大奇蹟,秦兵馬俑的發現,完全可以算得上是第八大奇蹟!不看金字塔不算到過埃及,而不看秦兵馬俑就不算到過中國。我和媽媽就到了舉世聞名的秦兵馬俑博物館參觀來了。

來到博物館中心的陳列館裏,館內一個菱形標誌吸引了我。我定睛一看,原來是“世界文化遺產”的代表性標誌。藍色的外圓中心包裹着菱形的圖案,很有特色。

館裏很明亮。前方是一個階梯,走上去,可以看見壯觀且巨大無比的兩個提線木偶。一個是面容平和的秦俑,他的手牢牢地牽着一個小女孩。它們可曾經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走過秀”哪!不知你們發現了沒有?

鑽進一個昏暗的小廳裏,陰暗的光線使得周圍的景物更加生動。眼前四匹駿馬正拉着一輛車。玻璃櫃臺柔和的白色光線灑在馬兒身上,形成淡淡的光暈,讓它們顯得更加真切。那四匹馬白色的身子,幾塊顯眼的黑色斑紋點綴在四隻強而有力的長腿上,可以想象它們馳騁起來會有多麼英姿颯爽啊!可是爲什麼非要四匹馬呢?原來爭強好勝的秦始皇認爲,“四”與“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駟”諧音,可以說明自己是個守承諾、講信用的正人君子。

向前走,好多的玻璃櫃臺中陳列着各式各樣的文物。其中有兩隻箭很是顯眼,上面青漆斑駁,殘舊不堪,年代又頗爲久遠,就更是顯得陳舊。導遊說,這箭一支頭兒尖,一支頭兒平,一支用來演習,一支用來討伐征戰。可想而知,當時的秦始皇野心雄厚,想據天下爲己有。

出了小廳,出了陳列館,我們來到一號挖掘坑。剛進門,我就被它的宏偉氣場震懾了。它一望無際,每個小坑裏都筆直地站滿了秦俑,挨挨擠擠。頭戴冠冕的,臉布鬍鬚的,眼神凌厲的……個個神態不一,各有其表且栩栩如生,難以想象古人是如何做到這樣的精雕細畫的。它們的髮髻全都向右,這是大秦的一種習慣。遠處一望,好像來到一片海域,雄壯得令人驚詫不已。一號坑還有尚未挖掘完畢的地方。橫木橫穿,秦磚堆積。有幾個人頭戴頭燈,正用刀仔細地修繕文物。坑土裏還散落着已經出土的秦俑,還有的只探出了腦袋……

這場面煞是壯觀,我都捨不得出去了。

來到二號坑,尚未出土的兵俑和馬俑居多,面積也不如一號坑大。它的坑土上下起伏,呈波浪形,如浪潮一般跌宕起伏,還是墨綠色的。這號坑在1967年6月份發現,總面積520平方米。此坑曾經遭到嚴重破壞,挖掘出來的全是殘破不堪的。

三號坑和二號坑有些相似,不過大部分已經出土了。那些秦俑站的筆直,手持刀劍槍棒,面容嚴肅。

接着我們來到一個展示秦兵馬俑的大廳裏。迎面是單膝跪地的中級軍吏俑。它頭戴長冠,外披鎧甲,腳穿方口齊頭履。面部嚴肅而認真,雙脣緊抿,很是威嚴。再向右看,是一個雙眼微眯的進階軍吏俑,俗稱“將軍俑”,目前只出土了7件而已,是秦俑坑中級別最高的陶俑。再看身邊,一個雙手持拳,半蹲馬步的年輕秦俑作持弩待發狀,名爲“立射俑”。它的姿態是步兵一類的生動寫照。而所有的秦俑雕刻都甚爲精細,竟然連鞋底的花紋都細心雕刻出來了!

可是,爲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秦俑呢?據說秦始皇生來殘暴,是個昏君。因此死去之後也希望不受人侵略,便命人大量製作了兵馬作爲陪葬,好保護他。

參觀完了秦兵馬俑博物館,我就回了西安。感觸真深,希望可以再來。

兵馬俑作文 篇3

我是一名旅遊的愛好者,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我去過很多地方,記憶中玉龍雪山讓我感受到了滑雪的快樂、普照者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知道了歷史悠久的秦兵馬俑,最讓我難忘的是秦兵馬俑。

一天,媽媽說帶我和爸爸去西安住幾天,其實是想帶我們去玩一下,到了那裏,媽媽就帶我們去有名的秦兵馬俑,一進去我就看到了大將在2號坑裏指揮着,後面還跟着馬俑和箭俑,一羣馬俑的主人手握寶劍,身的披戰甲,好像隨時可以上馬衝殺,箭仍手上拿着弓箭,非常威猛,我在鳥瞰上往下看,他們排得非常整齊,不過他們的主人很霸道,還殺殺打打那些無辜的百姓。我聽了這些,握緊拳頭,直接想把秦王打個落花流水,不過有些是用泥巴做出來了,不過他們一動不動,就不能與我們打來打去,我心想:“他們現在只是藝術珍品,不能與我們對抗。”我哈哈大笑,看你還敢不敢殺我們。 難忘的秦兵馬俑之旅,在這裏我不僅看到了秦兵馬俑,而且知道了他們的歷史,但願下一次來這裏,會更美麗。

兵馬俑作文 篇4

秦兵馬俑在我國西安出土,它舉世無雙,獨一無二,是世界值得珍惜的歷史文物! 當我們來看秦兵馬俑時,秦兵馬俑已發掘了三個俑坑,三個坑的總面積是2萬平方米,大約有50個籃球場大。在三個坑裏,1號坑最大,這三個俑坑裏的秦兵馬俑大約有八千多個。 俑坑裏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長方形的軍陣,多麼像秦始皇統率的一支隊伍呀! 走近些去看,有很多兵馬俑手中都拿着武器:什麼矛呀,什麼盾呀,等等!武士俑身高大約1。8米,體格健壯,身高和體形勻稱;武士俑戴頭盔,穿鎧甲,腳穿戰靴,拿着武器,最後等待開戰! 離秦兵馬俑再近些,可以聽見他們的呼吸聲,能聽見他們思念家鄉的聲音! 我想:秦兵馬俑已經看到了自己的親人,想擁抱他,想告訴他自己有多麼的自豪,可是,腳卻怎麼也邁不開,只好在原地乾着急。 聽導遊說,這些凹進去的土就是埋秦兵馬俑的坑。 在觀看秦兵馬俑的時候,我知道第一個發現秦兵馬俑的人是楊志發,如果沒有楊志發,就沒有我們這個珍貴的文物!

兵馬俑作文 篇5

聽說星期天臨沂體育館將舉辦西安兵馬俑展,我以前在書上讀過關於兵馬俑的介紹,早就想親眼看看兵馬俑了,爸爸說:“明天帶你去看兵馬俑,讓你開開眼界!”我高興地說:“正合我意!”

清晨,我和爸爸坐公共汽車來到臨沂體育館。就看見館門前人山人海,非常熱鬧。來到售票口,我看見有老師帶着學生來的;有父母領着自己的孩子來的;還有的小學生和中學生是自己來的。他們都是慕名來觀看兵馬俑的風采的。我們好不容易纔擠到前面,交上了票,進了展廳。

我和爸爸先參觀了展廳中間的一張展臺。臺上有幾個秦朝的立射俑,高約半米,外形十分威武,英姿颯爽。左邊和中間的幾個立射俑,左手拿弓,右手拿箭,昂首挺胸地站着,瞄準敵人,時刻準備放箭。可右邊的就不一樣了,這些立射俑全部向後面看着,似乎後面有敵人進攻,他們神情嚴肅,嚴陣以待,好像要把後面進攻的敵人一網打盡。

我覺得最有趣的是一件青銅樂器,用小棒一碰,就發出悅耳的響聲,真好玩。聽爸爸介紹說,這叫編鐘,全部用青銅鑄造而成,是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發明。我不禁讚歎道:“古代勞動人民真是有無窮的智慧和力量呀!”

我和爸爸又參觀了另一張展臺。展臺旁有介紹說,這是兵馬俑中數量最多的士兵俑。只見一個士兵扶戟而立,一個士兵右手舉着一面盾牌,其他幾個手裏拿着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兵器,他們好像在保衛自己的國家。

參觀完了兵馬俑,我想:西安兵馬俑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要是能看到西安真正的兵馬俑,那該多好呀!

兵馬俑作文 篇6

這個週六,爸爸帶我和爺爺去臨潼參觀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蹟”的兵馬俑。

看完了一、二、三號坑,我去看了秦始皇那時用的東西:

陶壺、陶鉢、陶拍、帶蓋陶盒、銅鼎、陶燈等。還有一些工具:手鋸、鐵鏨、鐵鍬、鐵鏵、鐵鉢等。那時的武器有:金鉤、鏃形器、青銅長劍、銅殳等。士兵一共有六種,分別是:車士、御手俑、騎兵俑、鎧甲武士俑、鎧甲軍吏俑、進階軍吏俑。而銅車馬又稱“立車”,車馬通長225米,高15米,總重量1061公斤,由3046個配件組成。

出了大門,爺爺問我:“你知道焚書坑儒的故事嗎?”我搖了搖頭。爺爺就說:“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陽宮大會羣臣及衆儒生,宴會上,以王維爲代表的一派儒生主張實行過去的“分封制”,以李斯爲代表的則主張實行“郡縣制”;兩派針鋒相對,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最後李斯勝出!於是一場“焚書”運動開始了。大批文化古籍在烈火中化爲灰燼,不僅讓先秦的主要典籍遭到破壞;連春秋戰國以來的思想領域及理論探索者們受到了致命的打擊。第二年,又發生了一場“坑儒”之劫。共活埋了400多人,其於一批被流放到邊疆。現在懂了嗎,李亞琦?”我點了點頭。

今天我學到了許多知識,真是快樂的一天!

兵馬俑作文 篇7

想到要去舉世文明的秦始皇兵馬俑,我真是萬分的激動,難得的起了一個大早,吃完了早飯就催着媽媽快點走。

據說秦始皇的陵墓位於今西安市臨潼區東約5公里處,

旅遊車載着我們大概走了2個小時的路程,來到了一個很大的園林門前,裏面綠樹成蔭,花草叢生,沿着彎彎曲曲的小路大約走了2公里路,纔來到了三所巨型房子跟前,神祕而壯觀的兵馬俑就在裏面,我的心按捺不住的咚咚跳着。

媽媽爲了讓我能更好的參觀兵馬俑坑專門給我請了一個導遊姐姐,跟着她我知道了兵馬俑是由3個坑組成的,每一所大房子裏都有一個坑。一號坑最大,裏面的兵馬俑最多,也最爲壯觀,來參觀的遊客也最多。這個坑以車兵爲主體,車、步兵成矩形聯合編隊;九個過洞內排列着戰車與步兵的龐大主體軍陣,每個過洞內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戰袍,有的着鎧甲,中間配有戰車,每輛戰車後有御手一名,車士兩名。所有的兵馬俑都如同真人一般高大,每個兵馬俑的表情都千奇百態,栩栩如生。難怪好多老外看了都連連驚歎,我們的國寶真了不起!

參觀結束後,我依依不捨的告別了那些生動偉大的兵馬俑們,也感嘆着我們中華民族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