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哲理

【推薦】人生哲理作文彙編八篇

哲理8.67K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生哲理作文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人生哲理作文彙編八篇

人生哲理作文 篇1

認識自然在一定時期的一種現象,根據物種起源,人是透過進化而不斷完善自己的生存空間的,人在物種發展的很多階段是是與其他的物種擁有競爭的關係的,隨着社會人的不斷的進化,人種的眼和手、大腦等都得到了不斷的進化,人的智力得到了不斷的發展,人中逐漸學會了使用工具,使用火種等。人種利用自己所造的工具打敗了狼蟲虎豹。人中的大腦得到了不斷的進化而逐漸成爲地球的主導。

人不管怎麼進化都不能脫離其自然屬性,那就是說人在某種程度上是自然在某一時期某一環境狀態下的必然選擇。人的出生和死亡都是一種自然的現象,自然在某一時期創造了一種環境,這種環境適合人生存,那麼就有了一個允許人生存和進化競爭並統治地球的生存空間。同樣自然在另一時期可能會處於另一種狀態,那種狀態可能就不適合社會人口生存了,所以說人種是自然在一定時期、一定環境中的一種必然狀態,但是過了這個自然時期地球的環境發生變化,那麼地球上可能就不再適合人類生存了,那麼人種會自發的從地球上消失。但是這不必悲觀,因爲物質是守恆的,人類雖然消失但是他的物質形式還存在,從這一點來說人種是藉助自然的物質形式而存在的,人種消失,只不過是一種精神的消失,思維活動的消失。這種精神和思維活動或許在太空的其他的星球上也演繹着。

人種的消失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自然的消失,自然環境在宇宙大環境改變的影響下發生變化,到那時地球的自然環境將不再適合社會人口的生存,人種把自己的物質形式還給地球,精神形式也會隨之消失。不過這種人中消失的形式我們大可不必擔心。因爲地球中恐龍生存了幾億年,而人種的出現不過才幾百萬年,人類有歷史只不過才五千年,所以說人種之於地球處於孩童期。人中消失的另一種形式是由於人口對自然的破壞,導致自然環境發生改變,當自然環境惡化到不再適合人類生存,這個時候人種將自發的消失,與前一種人種消失的方式相比後一種人中消失的方式更爲快速、直接。因爲僅僅兩個世紀地球的溫度不斷的上升,海平面上升,自然環境越來越惡略,以這樣的形式破壞地球,破壞自然環境,那麼人種滅亡的速度是很快的。自然環境在變化,人又在不斷地破壞自然環境,因此思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問題是非常必要的。

人與自然相協調主要表現在人對自然資源的索取與人對自然資源的保護之間的相互協調。自然環境的改變主要與社會人口行爲活動有關,自然環境的惡化是由於社會人口利用地球資源的同時沒有注意保護環境,或者說國家對人與自然協調發展這方面的制度還不完善。用一個人的力量去保護自然環境,那麼這種力量是渺小的,不能持久的,因爲當自己看到自己保護環境的同時自己周邊的人卻在破壞環境,那麼有保護環境意識的人在這種破壞環境的氛圍下保護環境的意識也會逐漸消失。只有把保護環境這個問題家身爲一個整體的意識,讓法制來規範社會人口的行爲,把人與自然相協調製定成一項國策,纔有可能扭轉社會人口的整體意識,讓其回到人與自然相協調的本位上來。

人與自然相協調的問題不是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問題。其實一個全球性的問題,要想爲地球減壓,減速自然的惡化,需要全球各國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但是這又牽扯到世界各國人口的利益問題,因爲有的國家欠發達,需要環境的破壞來發展經濟,一次其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那麼現在想想爲什麼會出現環境的惡化。環境惡化時近兩百年的事,,追究其原因是世界的工業化,煤石油天然氣等具有污染性的能源被開發利用。那麼地球就好像一個鍋爐被時刻的烘烤着,全球氣溫升高,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如果以這樣的速度來發展工業,利用能源,地球的溫度上升的會越來越快,因爲兩極冰川的融化使吸熱的,當兩極冰川融化完了那麼只有靠海水的蒸發來吸收熱量,地球又想一個大蒸籠,地球的溫度會不斷的上升。

地球上生存的人口是該好好反思一下人與自相協調的問題了,人與自然之所以難以相協調,主要原因是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問題還沒能協調好,那麼怎麼能讓各國心平氣和的坐在一起來談環境保護呢?目前的國際的局勢還存在掠奪與反掠奪,壓力與反壓力的狀態,世界並不太平,因此這就爲全球共同意識保護環境製造了極大的難題。

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自然環境中有一天是會變好的,因爲全球的人口都希望其變好,這是全球人口意識流動的方向。那麼環境變好這個過程是怎麼發展的呢?第一步,首先是消除國與國之間的矛盾。也就是創立一個自由、公平的無掠奪的狀態,讓全球的人口都能感覺到對自己公平,無壓力。只有這樣國與國之間方能心平氣和的坐在談判坐上。第二步消除國家發展與環境破壞之間的矛盾,國際間相互協作放緩工業化步伐,有計劃的破壞環境,改良高能耗工廠。最後國家間相互協作發展清潔能源,植樹造林,改造環境,治理沙漠等。

人與自然相協調發展是社會人口的一種意識流動方向,但是在發展爲社會人口理想狀態的道路矛盾重重,需要全球人口共同的努力,用智慧去找出並消除存在與人與自然相協調道路上的種種矛盾並加以解決方可真正的.做到人與自然協調發展。

人生哲理作文 篇2

記得四年級暑假裏的一件事曾給我過一個啓示,使我永遠忘記不了那件事。

那年暑假,我經常去我們小區的花園中去玩。有一次,我在大樹旁休息時,我看到了腳下有一個個小沙堆,我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個個由螞蟻的辛勤勞動修建出的螞蟻洞。當我看見螞蟻們進進出出都是從這些洞中爬出爬進的。於是,我想做一個試驗,看看如果我把小沙堆填入洞中會怎麼樣。我將沙子剛剛填入了螞蟻洞中,那些洞中螞蟻就開工了,他們用“雙手”將沙子一粒一粒地搬出蟻洞。我看它們很快就完成了工程。可是我想:雖然螞蟻螞蟻們這次會把沙子全搬完,可他們還會搬第二次、三次、四次……嗎?我帶着疑問又將沙子填入了蟻洞。之後我又看到螞蟻們在努力的奮鬥着,重建着它們的家園。我反覆重新填了幾次。可是螞蟻們仍然憑着自己的毅力、恆心重建了蟻洞。啊!它們真是一羣有恆心、毅力的小生靈啊!它們的恆心與毅力鼓舞着它們幹什麼事只要沒幹好,就決不罷休。我想:如果連着小小的螞蟻都有如此毅力與恆心。那我們人類不也應該有恆心與毅力嗎?

我們無論幹什麼事都要具有像螞蟻這樣的恆心與毅力。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大發明家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在發明電燈時,失敗了一千多次嗎?他失敗了那麼多次,不還是靠着恆心與毅力撐了下來走向成功了嗎?讓我們想一想如果愛迪生半途而廢了,那他就不可能成功發明電燈,之前做的都是徒勞。我們只要幹事有恆心、毅力,無論幹什麼事都能幹好的。這就是我的啓示。

失敗乃是成功之母,有恆心、毅力就會成功。讓我們帶着恆心與毅力走向成功吧!

人生哲理作文 篇3

“換一種方式試試”,這是人們在生活中經常會做的一種選擇。

美國有一個孩子,讀書成績很差,同學們看不起他,鄰居們都認爲他將來肯定一事無成。他也發憤努力過,可是毫無起色。但孩子的父親卻不責怪他,並嘗試換一種方式來教育他。

有一天,父親帶他外出,途經一個小站時,父親下車買東西,時間長了,汽車開走了。他很害怕。但到終點站一看,父親卻在不遠處微笑着等着他。他急切地問父親,怎麼會先到終點的。父親說,是騎馬來的。接着,父親意味深長地對他說:“到達目的地的方式不止一種。換一種方式,結果可能會更好。”

後來,這個孩子迷上了魔術,並表現出很高的天賦,在父親的支援下,他刻苦訓練,最終成爲一位舉世聞名的魔術師。他就是大衛·科波菲爾。

然而,“換一種方式試試”常常是說着容易,做起來難。因爲我們往往會被某種社會習慣和思維定勢所束縛。比如,“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孩子從小就應當上好的幼兒園,念重點小學……今後才能考上名牌大學,有個好前途。可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是每個孩子學習成績都是優秀的。有的孩子學習成績平平,甚至很差,但他在體育、文藝等方面有過人之處。所以,關鍵是教師和家長要真正瞭解孩子,然後要有勇氣,衝破各種思想束縛,換一種適合孩子的方式去教育他。

大衛·科波菲爾的父親這樣做了,他造就了一位世界著名魔術師。

換一種方式試試,不僅要有勇氣,而且還要有一個開放活泛的腦子,掌握大量有用的資訊和知識。

前不久,讀到蔣子龍先生的一篇文章:在黔西南有一大片窮山坡,全是光禿的石頭。多少年來,由於泥土少,當地農民在一個石窩窩裏只能種一株苞谷。春天裏看似種了一大片,但到秋天,至多收下一揹簍,溫飽都不夠。在我國,這種石漠化地區有451個縣市,涉及2。2億人口。

但冷洞村的農民,卻不認命。他們尋思,這裏的石窩窩種苞谷不行,那麼種其他植物是否能行呢?他們決定換一種方式試試。經過反覆學習、求教和實踐,他們開始種植“金銀花”。金銀花抗旱性強,三年後成株,每株壽命30年以上,一株大約能蔓延20平方米,種了14萬株,差不多綠了一大半山坡。更重要的是,金銀花渾身是寶,花蕾可製茶,乾花、莖與葉可入藥。全村年產120多萬斤。有些種植大戶年收入達6萬多元。這在村裏可是破天荒的第一回啊!

冷洞村的變化,帶動了整個黔西南,各村都“換一種方式試試”,高海拔的地方,種草養畜;低海拔的村落,種植花椒。岩石白天吸收熱量,晚上散發出來,有利花椒生長。這個原本“不具備人類生存條件”的地方,人均收入已經達到4000元,而且以生物手段治理石漠化已達95%。

大衛·科波菲爾說得好:“成功好比是遠方的一個車站,爲了到達目的地,大家都在趕車,沒有上車的人,不得不等下一班車。殊不知,換一種方式,也許能更快地到達目的地。”

成才如此,脫貧如此,其他事情呢,也可以如此!

人生哲理作文 篇4

都說數學可以鍛鍊思維,我也這麼說。如果把數學這門功課學透了,你明白的就不僅僅是數學,可能會得到一些一生受益的東西。

(一)因爲所以的關係

數學的幾何算是最練人腦的了。幾何題證明很容易,但要把因爲所以的關係理清就不那麼容易了。就像人生一樣,有了因爲,纔有所以。不可能沒有前因直接有後果。我們常抱怨結局怎麼不好,卻總不找過程中的錯誤。所以下一次依然不會成功。因爲所以的關係很重要,理不清晰,就找不到存在的錯誤。找不到存在的錯誤,就不會提高,進步。如果沒有了提高,進步,失敗又怎麼會是成功之母呢?

幾何的證明題,如果沒有過程只有結果,是不會給分的;而光有過程沒有結果,至少也要給三分之一的分值。這就是說,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如果你只要求結果,不要求過程,是不會有好的結果,就算有好的結果又有什麼意義呢?

(二)計算結果的精確

算術題幾何題就大不一樣,算術題要的就是最後的那一個結果,只要結果算錯,過程再對也不會給分的。做事也一樣,越到事情的最後越關鍵,最後一放鬆,前面再多的努力也前功盡棄。

還有一點就是精確,計算題最重要的就是精確,怎麼達到精確?細心,這就是最好的方法。幹什麼都要細心,粗心大意就會出錯。這樣就會很虧,粗心導致的失敗是最不應該的。

(三)二元一次方程和因式分解的啓示

二元一次方程,就是由兩個未知數組成方程組。用含有X的代數式可以算出Y的值,用含Y的代數式可以算出X。但如果只用一個代數式求解,那是不可能的。這也是一個很好的人生道理。有些問題,如果就問題論問題可能很難找到解決的方法。但是如果把很多和這有聯繫的問題並在一起解決,可能會找到答案。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把問題化解開比較容易解決,但那是對大部分問題來說。如果是棘手的問題,化解開也解決不了的問題,不如合併一下試試。

數學上有一類問題叫“因式分解”說白了,就是把簡單的式子複雜化,分解的越複雜越好。兩個簡單的式子進行計算可能會無處下手,但把兩個式子分解後在計算可能就有了同類項。這就說明: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背後隱藏着一個複雜的問題,因式分解並不是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了,而是讓看似簡單的複雜問題現了原形。這也是對人生中問題的啓示: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未必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數學對人生的的啓示還有很多,就不一一羅列了。如果你僅僅爲了學好數學而將數學學好。那就失去數學本身的意義了。學數學,真的就像在學人生的教科書啊,但裏面的精華不是膚淺的,是需要用心反覆揣摩的。

人生哲理作文 篇5

一直以來,我都不知道人生是什麼,我常常在思考什麼是人生?我要過怎樣的人生?不過,逐漸長大後,我慢慢懂了,人生是愛,是奉獻。

在我們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教訓告訴我們:如果在家裏,有陌生人敲門千萬別開門,和你說話千萬別搭腔,給你東西吃千萬別要;如果在路上,有車禍發生,千萬別管;有老人摔倒在地,千萬別扶;就算錢掉在地上,你也千萬別拾,因爲說不定那就是個陷阱……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以致每個人變得麻木不仁。爲什麼有那麼多的“千萬別”充斥着我們的頭腦?人與人之間爲什麼不能互相信任,互相坦誠?彼此排斥,相互猜疑,難道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所謂的感情嗎?我冥思苦想,深深地困惑了……

當你車胎爆了,在路邊傻等時;當你生病住院,痛苦呻吟時;當你丟失東西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時;當你迷了路,像沒頭蒼蠅到處打聽時,當你遇上小事大難,束手無策,一籌莫展時……此時此刻,我知道,你現在最需要的,是微笑,是溫暖,是幫助,是能叩響你心扉的——愛!可是,你想過沒有,如果那需要幫助的是個陌生人,你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慷慨援助之手嗎?如果沒有愛的播種,又怎能乞求愛的回報呢?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存在着這樣一些人,他們寧願犧牲自己,把自己框在很小的生活圈內,也不願意和外界接觸,對於那些與己無關的事情更是漠不關心。而與這類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些遠在海峽彼岸,骨肉情深的臺灣同胞們,他們雖然和我們不曾相識,但是如果我們有困難,他們一定會盡全力相助。當內地許多白血病患者找不到救命的配對的骨髓而發出一聲聲急促的呼喚時,是他們一次次傳來無私的迴應,是他們送來了剛從手術檯上抽取的新鮮的骨髓,是他們爲病人帶來了生存的希望,是他們拯救了內地同胞的生命。是什麼力量讓他們這樣做?是愛!只有愛才能將我們聯繫在一起,只有愛才能將世間不快樂的事變爲快樂,只有愛才能使眼淚變成歡笑。

俗話說: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你給一個億萬富翁十萬元很可能換不來一個滿意的微笑,而你給一個溫飽難繼的家庭送去100元卻會使其感激不盡,永生難忘。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都因爲有愛而生存。因爲有愛,苦難的跋涉者揚起了生活的風帆;因爲有愛,黑暗的沮喪者露出了堅強的笑容;因爲有愛,人的生命軌跡才如此亮麗。讓我們每個人都來播種愛的種子,讓愛串起我們每一個人,有你,有我,有他……

人生哲理作文 篇6

抄襲,是對自己的另一種不信任!

我們的人生不歡迎抄襲,因爲,抄襲得來的人生,只是別人人生的一種複製,是虛幻的精彩,是仿造的價值。然而,在我們中的許多人,卻熱衷於“抄襲”別人,甚至希望透過“抄襲”別人而將自己複製成自己所羨慕的那個人。“抄襲”是另一種對自己靈魂的褻瀆!看到衆星捧月的明星,便千篇一律的進行復制,“追鹿的獵人,是看不見山的;眼中只有鹿的人,是看不見山的!”同樣,眼中只有偶像的人,也永遠看不見自己真實的靈魂!

我們每個人都懷揣夢想,都渴望夢想成真。誰都不甘一生庸碌無爲,但是,在追尋夢想之前,要先考慮清楚:自己是不是具備這樣的天賦,是不適合走着條路……總而言之,在“抄襲”我們所羨慕的某人時,一定要考慮一下自己是否同樣具備與其相似的發展潛質。如果沒有,那麼,就僅止於羨慕吧。

在這個紛繁的世界上,事實上,有許多人或事物都讓我們羨慕,許多時候,這種羨慕也是我們努力的動力之一。我們之所以羨慕某些任何事,是因爲我們認爲他們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是,這種學習並不只是簡單的模仿、低級的“抄襲”!

同樣,我們可以借鑑他人的寫作技巧、學習方法、吃苦精神……;但是,唯獨不可以照抄別人的作文、照搬別人的答案……。天上飛禽,地下走獸,各有各的活法,我們不拒絕平凡,但我們的人生一定要拒絕抄襲!我們必須時時保持心的潔淨,就像一顆透視世界的水晶;我們必須時時保持靈魂的清醒,就像頭頂上的展覽清明的蒼穹;我們必須時時堅持自我的追求,就像大漠裏展翅飛翔的沙鷗;生爲何人,就不要羨慕人的天賜良機!

當我們遇到挫折時,便成了搖晃的天平,總是希望藉助他人力量來保持平衡,總是靠着風力向上偏翩飛……

蓋人生於此間,何來一帆風順,萬事遂意之佳境,誰無挫折?

複製縱然簡單,但是,它讓我們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

我們不拒絕平凡,但是我們的人生一定要拒絕抄襲!

人生哲理作文 篇7

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人生。我沒有淵博的學識,沒有積累很多華麗的詞彙和豐富的語句,我只會用樸實的文字,來寫出我最真實的內心世界。這兩年,經歷了許多事,也讀懂了一些人。一路走過來,讓我感觸很深。人生道路上充滿了坎坷,誰也不可能一帆風順。當你因爲自己圖一時玩樂而做出錯誤的選擇,以後你會發現自己當初是在浪費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有人常常問我長大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這是個好問題,經過這兩年的經歷,我想我明白我應該去做什麼樣的人了。如果現在有人問我長大以後我要做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我會去做一個能爲社會做貢獻的人,做一個能孝順父母,敢於去承擔自己的責任的人。人生中有些東西是不可強求的。對於那些得到的就去好好珍惜,失去的也不要留念。人生其實是豐富多彩的。面對困難,要選擇堅強,遇到問題,要學會自己解決。痛苦快樂都是一天,與其每天愁容滿面,不如快樂的去過每一天。曾經的曾經,有那麼多曾經嗎?如果的如果,有那麼多如果嗎?過去的它屬於歷史,屬於我們的是未來,時間的車輪不停的轉動,茫然我已經十四歲了。孔子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真的很慚愧,前幾年因爲我的不懂事,而害得一家人都被自己所拖累。其實每個人都是歲月的過客,歲月你帶不來,拿不走,也買不到。既然過去的時光它屬於歷史,那我們就要加倍珍惜屬於我們的未來。讓以前那些不懂事的日子如流星滑過,不留一絲痕跡。初秋的中午,太陽很是耀眼,仰望天空中朵朵白雲,我彷彿看到了自己的笑臉……

我從書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剛二十出頭的男子因爲炒股賠了錢,便想不開。從四樓跳了下去。當他到第三樓時,看見那家人因爲負債累累而被人搬光了所有東西,還被房主趕出門外。第二樓,夫婦兩個大打出手,男子一怒之下掄起菜刀將要砍去,小兒子正在大哭。第一樓,一個賭鬼爭搶奪着他妻子辛苦賺來的錢,並對着妻子又打又罵。看到這些,他忽然覺得其實自己活得很好。至少,自己有一間屋子,而且,上無老下無小,憑着剩下的一點錢,他完全可以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自己的一片天。但,死神是不會可憐任何人的。悔悟已經來不及了,他重重的摔到了地板上。所有看到他死狀的人都覺得自己活得很好。

看完這個故事。我不禁感嘆:是啊!活着真好。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只要活着,就有一線希望。

汶川大地震,讓多少孩子失去了父母,但他們仍然堅強的活了下來。即使是最後一刻,他們也不曾放棄。而我們,幸運的活了下來,沒有受到一絲傷害。是否應該感謝上蒼呢?

試問,當你看到那些山區的孩子們一個個捧着書本如飢似渴的神情。你難道就沒有一丁點的懺愧嗎?仔細想想我們曾經活過的十多年,都做過哪些令我們自己內心快樂的事。一直以來,我們都好像一個傀儡,任由大人的擺佈。幫大人做事,根本就沒有把他們當成是我們自己的責任。於是,混過一天又一天。而真正有意義的事又做過幾件呢?

從現在起,我們要爲自己而活。人生是自己的,作爲一個活着的幸運兒,我們應該儘自己的責任,讓人生綻放光彩!

有的人說:人生就是一臺戲,每個人在臺上都是主角。這句話不假。

但我對人生的理解可不是這樣,(.)我眼中的人生就是一場遊戲,你玩它的態度決定你的命運,每個人生下來,智商品德都是一樣的,隨後我們被上帝要求玩個遊戲。所以,我們就開始了人生,從呱呱墜地到年少的無知,再到青年的輕狂,然後我們步入成年人的行列,最後的一種就是老者的淡定,隨後就是死亡的來臨,也就是這個遊戲的結束,其中我們經歷的風風雨雨都是構成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從容面對。

有的人對人生很專注,便很努力奮鬥,最後面對死神的來臨,他會從容的說:人生無悔了!有的人對此不在意,年輕時得過且過的活着,老年了後悔,可惜爲時已晚,時光不在回來,只能遺憾地面對死神的懲罰。

在說說人生的意義:社會上的人有一部分爲了自己的名利,虛榮心,而去勾心鬥角地爭奪,他們想過沒有,他們死後不是照樣進棺材,而帶不走任何東西,那爲什麼要爭呢?我們不如去追求精神的財富,讓自己的靈魂得到生華,你會覺得會很有意義,其實有些人怪上帝沒有給他一個美麗的臉龐,和完美的身材,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因爲上帝給了我們一雙明亮的眼睛,我們便能看到了美好的景色,上帝給我們耳朵,我們便可以聆聽世界美妙的聲音,這不是人生之樂嗎?

人生哲理作文 篇8

迷迷茫茫地走過十幾載春秋,冬逝春來,夏盡秋臨……而其中所經、所歷、所思、所想……皆已成爲過眼雲煙!嘆人生虛浮幾十年,又有什麼真正的意義呢?只等到如今,只剩下一個人空嘆人生艱辛,時光易逝,歲月蹉跎,曾經不再……

對於人生,我有一種迷茫的感覺——對過去,我只有努力地去回憶,不讓歲月遺忘那些開心的與傷心的往事;對未來,我既充滿憧憬,又感到朦朧,現在的我,未來會是怎樣的?可能是失敗過後的我對失敗有了一絲恐懼……而今,我還是吊兒郎當地過着學習生涯……高中的生活,對我來說,也許是個機會,也許是個分水嶺……但一切的一切的最後,又有多少的希望呢……過去的,已過去了;現在的,只能是好好把握;而將來,更是一個未知數……也許,人生就是這樣,一直讓人捉摸不定——今天過後,又是怎樣呢?

或許,我不適合去談論人生……佛語:四大皆空……這又如何呢?紅塵中,又有幾個人能夠真正的放下呢?我們總以爲自己很堅強,但真正面對時卻又是另一種模樣,只有無盡的哀怨……

殘陽餘輝下,落盡枯枝敗葉;古道曲徑邊,鋪滿落花飄葉……又或許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狀況,卻只能希望這夕陽能夠多停留一會,讓有心的人能夠想想那些無心的故人……

獨倚月,孤隨風,人生何必無名雲,只要有豪氣沖天,敵殘夜……菊花滿地殘,枯葉落空翩;殘影滿地傷,碎屑舞空亂……莫名淚,寂滅光,空嘆杜康香……

人生啊!人生!你總是那麼善變!如天,氣候陰晴不定;如月,形狀變化多端;如雲,行蹤時隱時現;如花,命運盛衰不定;如草,四季盛衰交替……總之,這一切一切,都是如此的不堪入目,慘狀淋淋……

生活,本來就是殘酷的……看那南唐李煜的“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讓人想起了那個惆悵落花風不定的南唐,那個風雨飄搖不定的五代,那個縱有力挽狂瀾之心卻依舊免不了垂淚對宮娥的國君……願望是美好的,但看古往今來又有多少人如願以償……又看那北宋蘇軾的“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詩人由景生情,感嘆時光易逝,人生短促……但尋古觀今又有幾人得以長命百歲……再看那唐朝劉禹錫的“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想想,的確,人生苦短几十年,那些經歷過的,都已成爲往事;而那些未知的,又何必去想呢?我們無法改變,乾脆隨遇而安,走一步看一步,讓生活的節奏隨機應變。當然有時也會有“樹欲靜而風不止”的悲哀,但又何必有太多的抱怨呢?我們都是滄海中的一粟,宇宙中的一粒塵埃!既然無法改變,那就該坦然面對,正視人生,好好領悟人生所賦予我們的獨具一格的考驗與經驗,讓自己成爲生活的主人,登上自己人生的舞臺!

古人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也對,真正的江湖,更是讓人更不捨得放下——名、利、權……終是利慾爭不斷,人心險惡。

也許,我們應該記得在風雨中,雷電中,殘枝敗柳,飛花舞葉……而這些,都只不過是生活的小插曲……莫要因此失了本心,別忘了那雨後的彩虹,依然是那麼絢麗奪人……

其實,人生,就是一個過程,一個考驗自己,瞭解自己的過程。那是一個曲折坎坷的經歷。可以比喻成是一本書,一本需要人們細細品味的文學著作,我們應學會讀懂它,理解它,讓生命的價值得以體現,情感得以昇華,意義得以領悟……我們不用去怕他,也不用妄自菲薄的看輕他——因爲這是每個人必經的階段。

而今,我只走過短短十幾個春秋,又有什麼資格去評論人生呢?或許,幾十年後,我會懂得--人生,就是如此……

高三:莊炯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