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隨筆

人間有味是清歡隨筆

隨筆2.27W

她不過是一個生活的旁觀者,靜守月圓花開,獨做空谷幽蘭,沉醉於安靜古老的事物,怡然自得!

人間有味是清歡隨筆

她有自己的生活軌跡,或山水,或器物,或書畫,或寫作。一切時光都在自己看似狹隘的空間裏雲遊徜徉,但更多是在自己的意念和意向中行走和奔放!

紅塵無法牽絆她,塵世無法紛擾她,俗欲無法走進她。

一個始終素簡得體的,遊走在紅塵與禪界的,懷揣一顆蓮事之心的,充滿禪悟情結的江南女子,獨守一寸閒逸之地,任其遊弋,任其漫步,任其紛紜,任其縱橫,始終穿越在遠古與現代,高雅與素樸,景象與幻象,豪放與內斂中。

她帶着她特有的“陳跡”,以一個不曾狂放的女性筆逐,引你走進落梅“清歡”的意境中!

“一寸光陰一壺酒”是琴棋書畫酒茶的時光調劑。

帶着對絃琴的領悟,求得“琴瑟和鳴”的知音,在一個簡潔的書屋,一爐香,一張桌,一桌棋,軒窗外,幾樹柳梅,一地月光下,與懂絃音,識雅樂的知己在令人心動的悠然寧靜的意境中慢慢老去!

偶爾閒逸一次的潑墨揮毫,也使自己的雅興在幾千年的漢字延續中領略書法這首無言之詩的魅力。讓書法無形的舞動起來,無圖的暈然開來,無聲的樂響飄來,時時感受書韻的美妙!

國人喜愛品茶,而茶文化也從達官貴胄,走向市井平民。品茶也是一種解讀。茶在僧人眼裏是禪悟,在商人眼裏是商機,在文人筆下是雅樂,在百姓人家是禮節。茶在慢慢品味中,融入品茶人的心性中,一切塵世的繁蕪雜陳,在一道道的沸水沖淡中,慢慢褪去,洗盡人生鉛華!

“一紙詩書一年華”是華夏曆史文化的悠遠回放。

是《詩經》305篇《風》,《雅》,《頌》開啓了中國詩歌的先河。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含蓄委婉,讓我們領略了先古時期的浪漫愛情的自由奔放!

是楚詞先父的屈原,讓我們瞭解了彰顯楚詞風華的《離騷》,也使我們仰慕了一個不爲流俗曲膝的高傲孤獨,潔淨無邪的飄逸長髮志士男兒的翩然遠去的靈魂!

是大唐的盛世年華,讓我們開啓了對詩歌的喜愛和陶醉。唐詩的詠情言志,把一個萬紫千紅的朝代,以詩歌的清澈,大氣,高貴,端然與驚豔,在繁星點點的大量詩聖,詩仙、詩豪的浪漫盎然的裝扮下,呈現了中國詩歌歷史文化的盛世浩空!

是宋詞的繁花似錦,裝點了宋代人的傷感與柔情,典雅與浪漫,故事和夢想。每個人以不同的角色固護着詞的美麗和風雅。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讓我們感受到江河的壯大;“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悲情;體會到了“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的相思消磨;知曉了“衆裏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尋覓癡情!

“一剪梅花一溪月”是素心雅韻心蓮的繾卷敬仰。

不知對蕙蘭的喜愛源於何時?只是每逢三五朋友小聚時,總是不經意間聞到其那淡雅的芳香,尋覓芳蹤,總能在書房,在庭院,在樓閣陽臺任何角落,觸目到她的纖柔委婉,她的冷傲風骨,她的綽約風姿!

我們可以掌控今生,卻無法選擇前世。我們可以擇景而賞,卻不能伴景而居。世外桃源是我們的嚮往,但有時只是一廂情願。“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是一幅清幽寧靜,高雅絕塵的意境水墨畫,只可惜那是遠古的意向,怎作我今生的期盼?

也許對蓮情有獨鍾。不知是與她有着前世的因緣還是有着今生的契約,總是對她讚美有加。“夏荷”,一個似乎與她有着千絲萬縷的情結,一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花中君子,讓人在目睹她的.清姿秀容,飄逸風骨後,不能不使人賞心悅目,看罷不能移步,別後頻頻又回首!

“一方古物一風雅”是無聲尤物世界的專情表白。

每一個紅塵女子都有喜愛的飾品,或金飾,或銀器,或玉石。看似無聲的飾品,卻因主人的信任和愛戀賦予了那尤物道是無聲勝有聲的靈性和感知!

無論時光怎樣沉澱,那曾潔白如雪的銀飾儘管裹上了斑駁印記,但經過的往事不會忘記,儘管不夠深刻,不夠傳奇,但時時回憶還是很美,感懷心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人也好奇他人的傳說。不管是自己故事的主角,還是觀望他人傳奇的旁觀者。但我們也始終追隨衆人的腳步,在頑石中迷戀和鍾情。或許玉石的靈性讀懂了主人的心事,亦或是主人享受到了石玉的溫潤和剔透,所以他們總是形影不離,信守始終!

我們在收藏我們過往的舊事,我們在專注我們動心的情愫,我們在裝點我們明麗的歲月,我們在裝扮我們可意的心境!

我們的靈魂不許空蕩,我們的時光不能蒼白,我們宜居的空間更不能閒置無趣。所以,我們的閒暇,便有了櫥窗裏的豐滿和雅緻,茶坊裏的晶瑩和細膩,還有那纏綿多情的《水墨青花》。不過一切的一切,最美不過青花瓷!

“一曲雲水一閒茶”是故鄉經年故事的潮溼記憶。

梅雨時節,潮溼的記憶開始開啟,思緒隨着窗外的 蕭疏細雨淅瀝飄遊。那童年時期記載我成長片落的老閣樓,閣樓前方可以目及到的悠然的雲,明淨的月,起伏的山脈,錯落的稻田,還會奔我而來,攔我入懷嗎?

曾經幾度登往,依舊讓人嚮往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落霞美景,還否記起我的足跡,憶起我的身影?

兒時曾居的庭院,不風雅,卻有我稚嫩的腳印,不奢華,卻留下了我爽脆的笑音,簡約別緻,樸素安逸。

如今的我,身居鬧市,卻沒有繁華的優越,樂業無憂,卻沒有心底的恬淡。爲何時常懷念兒時簡陋的庭院,還有那依然抹不去的閒逸安然?

如若可以,我願意在今生有限的時光裏,修築一坐屬於我自己的小小庭院,栽花種草,種瓜栽豆。如若下雨,獨做軒窗下,讀書,品茶,發呆,也可以任思緒恣意飛翼!

我一直懷舊故鄉的小巷,還有青石板路盡頭的那座小橋。 小巷裏是故人的故事,小橋上是昨天的傳說。每個人都向往別人的風景,豈不知我們也裝點了別人的夢。

“一樹菩提一煙霞”是佛卷道經儒風的潛在意念

生爲凡人,我們時時爲名利所困,爲情所惑,爲某些不能放下的恩怨糾結,常常不能釋然。可佛陀也有不能逾越的藩籬,不能放下的執念,無法言說的苦楚,更何況我們凡夫俗子!

凡夫俗子的人生勢必要經歷幾段故事,幾場離合,歷經花開花落,月缺月圓,不然怎能懂得生死即涅盤,隨緣即安寧!

“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心中始終嚮往一種幽雅寧靜的空曠深遠的隱士生活。每一縷琴聲,每一襲竹韻,每一陳清風,都似清洌甘甜的泉水從心間流淌,含蓄雅緻,冷豔多情!

身爲凡人,無法掙脫紅塵牽絆,只有順應天地萬物,遵循真實的內心,才能在紛紜繁複中,求得逍遙不羈的精神自由!

我們時常遊離於迷惘和彷徨之中,不知我們的明天該是怎樣的境況?我們的心性該做怎樣的修理?

於是我們常常領悟“佛說”去平復我們的繁雜慾念,藉助“道教”去修正我們的自然法體;辨析“儒理”去規範我們的謹嚴善行。

其實, 我們不必刻意追求凡塵完美。人世龐雜,有君子有小人,有曠達有狹隘,有風雅有晦澀。

我們只需在一寸光陰中享受時光的氤氳,在一紙詩書中嗅聞詩詞的芳香,在一剪梅花中領受傲梅的風骨,在一方古物中把玩器皿的粉靚,在一曲雲水中沉醉巷橋的逸韻,在一樹菩提中感悟塵世的煙霞。 “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睛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正是因爲有了那份細雨斜風和淡煙疏柳的閒適與雪沫乳花和蓼茸蒿筍的趣味,才成就了我們人世生活的清淡歡愉。

我們也只有憑藉着這份人生之趣,纔可以活出一個人間好時節,活出一個富足而飽滿的歡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