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隨筆

我願意傾聽你的心事隨筆

隨筆1.83W

老師,王龍濤又打人了!來報告的是幾個女生,彷彿幾隻受到驚嚇的小鳥,眼裏充滿了恐懼。

我願意傾聽你的心事隨筆

我的心格登一下,連忙放下手裏的工作,急匆匆趕到教室。教室裏,受到欺負的孟田在座位上埋頭大哭。她的同桌王龍濤,可能知道同學去告狀了,停止了打人,但他沉着小臉,瞪着眼睛,顯然,怒氣還未消退。

走,跟我出來。我沒有發火,拉着他的手,來到離教室稍遠的走廊上。爲什麼要欺負孟田?話剛出口,我就後悔了。因爲這個提問在他面前毫無意義。我已記不清這樣的談話有多少次了。每次他都有所謂的理由,並且每次的結果都是以他向老師保證今後不再打人而告終。可事實上總是好景不長,沒過幾天他就故伎重演。果然,王龍濤回答了:我在寫字,她把我的字碰壞了。好,老師知道了,你回去吧。王龍濤驚異地看着我,你可以回去了。我重複了一遍。噢。他這才惶然地走了。

怎麼辦?過去的方法已經失效了,在沒想出更好的辦法之前,我選擇了暫時擱置。

回到辦公室,幾位老師正在議論此事:有的學生不知怎麼回事,屢教不改,老師能有什麼辦法?頭痛!我無心再繼續手裏的工作,陷入了沉思:怎麼回事?難道真的沒辦法了?不,不會的!潛意識告訴我,我還沒讀透王龍濤這本書。王龍濤,這個班中的小不點兒,我得好好研究他了。這孩子頑皮好動,學習一般,平時愛打打鬧鬧,性格也比較特別。高興時,他會主動來到老師跟前,把開心的事跟你聊個沒完;發起脾氣來,書包一抓就跑出校門,別提說服,就連哄他,好話說盡也未必奏效。他的爸爸不識字,媽媽也沒什麼文化,輔導孩子功課,那真是爲難他們了。所以平時放學後我常留他一會兒,幫他解決家庭作業中的難題。應該說學習上我沒讓家長多費心。可沒想到要不找家長談談?我撥通了王龍濤家的電話,聽電話的是他的爸爸。當我把情況告訴他後,話筒那頭傳來兇巴巴的聲音:打人?這小鬼頭早上在小店裏要我買賽車,我沒答應,他吵,我打了他一巴掌!這下好,晚上還得挨湊!

放下電話,我若有所思,似乎找到了什麼聯繫。爸爸打孩子,孩子打同學,難道王龍濤打人是一種遷怒行爲?我回憶起這之前王龍濤打人的事情:那是在前幾天,他平白無故掄起拳頭敲了經過他身邊的一個男生的後背。那天他不開心嗎?噢,想起來了。記得是他的作業字跡差,讓我給全擦了,還罰他重做。他心裏很不樂意,可又不敢跟老師較勁,也許就把怒氣發泄到了無辜的同學中。

想到這裏,我心裏有了點底。爲了進一步證實我的推測,放學後,孩子們回家,王龍濤照例留下來聽我給他講作業。利用這機會,我對王龍濤展開了教育:人人都會有不順心的事,老師也不例外。有時,真想找個出氣的地方,發泄一下。但冷靜下來;我就想到那樣做並不能解決問題,有可能還會傷害到別人,所以就剋制住了。老師看得出來,你今天肯定碰到了不愉快的事,我相信你是不會隨便欺負同學的。古人云:動人心者,莫先乎情。聽了我的話,王龍濤低下了頭。什麼事讓你不高興,你能告訴我嗎?王龍濤沒擡頭,輕輕地說:沒什麼事。我想:他一定是有顧慮,可能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於是,我趁熱打鐵:你爸爸好像很兇的,有時要打你的吧。孩子很天真,一聽我這樣說,馬上就接話了:是的,今天早上他剛打過我。話語中流露出幾分委屈。你爸爸真不講理,有話好好說嘛,下次老師一定批評他。你是講道理的,對嗎?王龍濤點頭了。那你和孟田的事,你告訴老師,到底是誰的錯呢?換句話說,假如你無端地受到別人的欺負,你心裏會好受嗎?老師,我錯了。這句話我以前不知聽王龍濤講了多少遍,但是這一次我感覺他說得特別真誠。真是個好孩子,老師很喜歡你,知道嗎?老師不單愛聽你說高興的事,老師同樣喜歡你把煩惱的事,讓你生氣的事來告訴我,咱們一起商量解決。可別再把氣撒在別人的身上了,好嗎?王龍濤臉紅得像一朵童子麪茶花,他使勁地點頭。我感到這次的談話非常成功。當晚我就到王龍濤家進行家訪,王龍濤的爸爸給我的工作很大的支援:老師,我是個粗人,不懂教育,今後一定聽你的!

第二天中午,王龍濤和同學在教室外玩,我走過去,微笑着對他說了句悄悄話:別忘了把你的心事告訴我。然後就走開了。背後,我聽到幾個孩子在好奇地問王龍濤:老師跟你說什麼呀?不告訴你們。

從此,每天放學後,除了講作業,我和王龍濤還有一件事傾聽他訴說心事。他對我幾乎無話不談。漸漸地,王龍濤懂事了許多,小朋友也樂意和他一起玩了。最讓我欣喜的是有一次他認真地問我:張老師,你有什麼心事嗎?說給我聽,我來幫你想辦法。

王龍濤的轉變對我的德育工作有很大的啓發: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碰到一些挫折,或做錯一些事情,引起心理失衡,產生各種消極情緒,甚至會遷怒於他人。對於學生的心理障礙,作爲教師,切忌不加分析,草率對待。我們一定要採取人性化教育。要善於調查研究,必要的時候還要取得家長的配合,做到真正瞭解學生。透過現象看清本質,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取得學生的信任,深入到學生的心靈深處,在雙向的交流溝通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作用,幫助學生消除不良情緒,走出心理困境,健康、快樂地成長。

標籤:傾聽 心事 隨筆